那些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姑娘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0-12-16 夕言細語

— 01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變成了一個特別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化妝品沒有了,寧可自己去找代購,也不想麻煩國外的朋友幫我帶。代購買回來的東西有一點小瑕疵,也不願去追究,總想著差不多就好了,反正誰都不容易。電腦壞了,寧可自己一邊百度一邊修,也不想去麻煩正在忙碌的同事,覺得特別不好。

反正,就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總是去想別人是不是舒服愉悅,很少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一點也不自我。

曾經呢,我對自己的這種性格挺驕傲的,我覺得我這樣「不願麻煩別人」的性格就是堅強獨立,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女孩子最該活成的姿態。

可是慢慢的時間長了,我發現了我這種性格的問題所在。在任何場合,我似乎都是最邊緣的那一個,我很少去和別人爭論,所以大家在考慮行與不行的問題時,第一個就會排除我的感受,反正不管怎樣我都不會有反對意見。

可是,在任何需要犧牲利益的時刻,大家也會第一個想到我,就是因為我「好說話」「不計較」。

這種生活中的「便利貼」形象時常讓我覺得不太舒服,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直到看到《奇葩大會》裡面蔣方舟分享自己的「討好型人格」時,才恍然大悟。

蔣方舟說,所謂的討好型人格不會主動去產生任何衝突,做什麼事情之前都會去想別人的反應,更多去迎合他人的期待。

有了這種性格的人,會沒有底線和原則的放棄自我情緒,一味地迎合他人,不管是戀人、朋友還是合作夥伴,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用一個眼神擊垮我們的自信,讓我們變得患得患失。

這些分析句句說的都是我,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為什麼我一直不快樂,覺得那麼委屈,就是因為我根本不是在做真正的自己,所以也就得不到想要的尊重。

在蔣方舟看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放棄這個價值,去構建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吸引來的人並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真正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故作討喜的樣子。

— 02 —

想一想,我們身邊這樣的女孩還真的挺多的。晴天說,她原來是一個特別活潑開朗,還有點自我的女孩,可是後來愛上了一個特別特別優秀的男孩,就一下子變了個人。

因為男孩太優秀了,晴天一開始只敢遠遠地看著他,看著他換了一個又一個女朋友,看著他一次次的傷心難過又開心激動。

終於有一天,他發現了一直跟在身後的晴天,覺得這個女孩還是不錯,就這樣正式和她成為了男女朋友。

從一開始就處在低位的晴天和男孩在一起以後,無限的放低著自己的底線,不管男孩想幹什麼,她都放下手裡的一切去陪他,他提出的所有要求,不管多無理她都無條件的配合,就連發現了男孩在和別的女生曖昧,她都不敢去質問。

就這樣,晴天變得越來越唯唯諾諾,不僅僅是對戀人,就連對朋友、家人和同事也是一樣。工作上出了問題不敢說,只能自己承擔下一切錯誤,和朋友家人發生了矛盾衝突,也總是急著承認錯誤,想要息事寧人。

這樣的時間越來越長,她開始變得做任何事情都不敢向別人求助,也不敢在任何場合提出自己的意見,並且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她活的越來越累,越來越不開心,而身邊的人也沒有因為她的變化而更喜歡她。男友分手的時候說:「我不喜歡什麼時候都低眉順眼的你,我喜歡那個自信驕傲開心的你。」

晴天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了哪裡,拼命挽回,最後卻被男友徹底拉黑,一度患上了抑鬱症,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我們身邊有很多像晴天一樣的女孩,總想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總是想用付出去換來不失去,結果卻偏偏失去了最珍視的一切東西。

就像早年間的佟麗婭,她那麼愛陳思成,愛到失去了自我,就連想要剪短髮都因為陳思成不喜歡而放棄。她一直覺得陳思成特別好,老天把他給了自己是一種饋贈。

大概就是因為她這樣無底線的順從,才讓陳思成煩了、膩了,最終出軌。

看到她們,我就特別想要把蔣方舟的那句話送給她們:「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 03 —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每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就會發現他們極度敏感、脆弱和缺乏安全感,就算看起來特別堅強獨立也是如此。

我身邊很多姑娘,單位飲水機沒水時,扛起水桶就換上去,從不會撒個嬌央求男同事幫忙;生病了,不管有多難受都自己收拾好東西打車去醫院,不麻煩任何人來陪;逛街下雨了,要麼就是找個地方等雨停,實在不行就冒著雨跑回家,從沒想過打電話讓男友來接。

這些姑娘其實不是真的不需要別人關心,也不是真的不想要人陪,只是,她們不想「麻煩別人」,更是害怕「麻煩別人」。在她們看來,被人拒絕,還不如乾脆從一開始就不要有指望。於是就強迫自己習慣一個人做所有的事情,慢慢的,也讓身邊的人都習慣了自己什麼都能行。

這些姑娘,最後真的活得開心嗎?

恕我直言,我身邊大多數這樣的姑娘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是五月天歌裡唱的那樣:「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這樣混著血和淚的堅強,聽著,還真是挺心酸的。

被人喜歡的那個自己會覆蓋真實的自己,你總在思考如何討人歡心,想著讓所有人喜歡,就會逐漸忘記自己的需求和存在,這真的太可怕了。

— 04 —

我發現,我身邊那些活的特別「溫順」的媽媽,往往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那麼「聽話」,她們總是希望女兒能夠和所有特立獨行的年輕人一樣,孩子氣,不懂事。

這就是因為她們唯唯諾諾了一輩子,吃夠了討好別人的苦,所以才會希望自己的女兒是一朵帶刺的玫瑰,活的比自己更瀟灑一點。

我想,這些媽媽們,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擁有強大的內心,但也擁有能夠別人疼愛的能力。

所以我想對所有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姑娘們說,你可以善良,但你的善良要有鋒芒,否則,你的善良不但不會為你加分,反而就會成為殺死你幸福的毒藥。

就像是陸琪說的那樣:「女人最好的品質是善良,但越善良,就被傷害的越深。這不是善良錯了,而是你缺乏保護自己的技能。」

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更是不要總是討別人的歡心,因為愛你的人,不怕你麻煩,怕你麻煩的人,不愛你。

活的像一隻小獸一樣,會可愛的示弱,也會用你鋒利的小爪子保護自己,讓別人對你的可愛欲罷不能,但也不敢輕易的欺負你。

當你學會用最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真的從心底開始愛上自己時,你就會真的體會到,時常給別人添添麻煩,是多開心的一件事。而這時的你,也會感受到,那個愛你的人,是多愛你這個,有點麻煩的小傢伙。

相關焦點

  • 為人處事,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別給他們添麻煩,別做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許在你眼中,一些無足輕重的事託給別人,會改變他一天的所有計劃安排。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麻煩,會帶給別人多大的困擾。
  • 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經常看到有網友因為某個新聞出來而爭論什麼是教養,好的教養應該是怎麼樣,有的人說教養就是不讓人難堪,有的人說教養就是多為別人考慮,有的人說教養就是有容人之量......我卻覺得,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 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一群清潔工大叔大媽刷屏了,內容大致都是他們在工作時因為一些未妥善處理的垃圾受傷,希望同學們能處理好自己的廢棄用品,避免給大叔大媽添麻煩,最後再加上一句「這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美德」說來也巧,我近日在《奇葩說》裡也看到了類似的辯題
  • 有一種善良,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眾所周知,一個善良的人,必然是言行一致的,在言語上,不管對誰,他都不會輕易傷害人,判斷人,否定人;在行動上,也不會矇騙人、欺負人。甚至,那些善良的人,會儘量避免給別人添麻煩。我們之所以說,這個世界應該多一些善良的人,應該善待那些善良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這個世界上多一些互相體諒,每個人都儘量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給別人添麻煩,那麼世界會變得和諧很多。
  • 「萬事不求人」其實是缺陷,成大事者,都善於給別人「添麻煩」!
    實際上,「萬事不求人」其實是缺陷,成大事者,都善於給別人「添麻煩」!萬事不求人,說白了就是自己自給自足,不麻煩別人,也不希望別人來麻煩自己,這在格局上就低了三分。因為你完全活在了自己的小天地裡,減少、斷絕了與外界大系統的交流,你實際上就是自絕於社會和集體。
  • 做人,最好的教養:不給別人添麻煩
    什麼叫添麻煩呢?其實,添麻煩更多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一些事情,去打擾了別人的生活,讓別人做人做事變得有煩惱。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靠著互動和聯繫才活絡起來的,所以,人與人的關係,需要互動。
  • 如何理解「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學會理解別人的不容易」?
    原創 李文學生活有時就像一團麻,總有許多酸甜苦辣,總有許多解不開的小疙瘩,遇到問題儘量自己想辦法,不要一有事就指望別人,因為別人也有別人的難處。有人說,「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學會理解別人的不容易」,我覺得這話說得很對。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也是孩子必有的修養
    其實之前的淘氣姐並沒有這麼乖,甚至一度讓我感覺很頭疼,而我也以為這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就不願扼殺,直到後來我看了一本國外育兒書籍,它裡面提到說: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而給別人添麻煩包括讓別人感到不快、讓別人操心等。所以我轉念一想,淘氣姐這種淘氣的作風,既讓我感到不快又讓我操心,可不就是在給我添麻煩嘛。
  • 1068魂考丨給別人添麻煩=社交智慧?中國人的社交之謎
    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我們對不同人群做了一個前期調研,數據顯示,有31%的人贊同「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更令人吃驚的是,對贊同者的深入數據分析發現,他們大多數還是高收入、高學歷的職場精英。「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看到這道魂考題,從小到大都是自力更生的小八輕蔑一笑——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人間美德,怎麼會是「智慧」呢?
  • 「別給別人添麻煩」,別對孩子這樣說,善於麻煩別人的孩子更成功
    湖南衛視《少年說》裡有個女孩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很懂事,也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讀書住在學校,因為怕父母擔心,幾乎很少主動打電話聯繫他們。她把自己的情緒和任性都隱藏了起來,只為當一個乖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但她卻在節目中哭著坦言:自己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更是一份尊重。警察蜀黎歷盡艱辛,最想要的是女生的感謝嗎?對警察最大的回報,是該女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往後不要再隻身涉險,給警察添麻煩。日本一向以秩序感強著稱,其實也是源於他們心中「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執念。
  • 經常給別人添麻煩的也是一種「病」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一些人,在做事前做事後,總會去問別人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我做的怎麼樣等等?一點主見都沒有。實際上,這就是一種依賴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生成,與他從小生長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的百般呵護,產生的溺愛方式,去教育孩子。
  • 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日本人上班從來不早到
    日本人會把自己名牌包包放到地方,因為放在桌子上可能會給他人帶來不便;在很多的公共場合,不會喧鬧,儘量不會使用手機通話,都是使用訊息,即使打電話也是捂住話筒部位和嘴巴,輕聲細語,儘量不發出什麼聲音影響到別人;他們乘坐手扶電梯,也都是全部站在一邊,將另一邊空出來,留給一些緊急通過的人,當然用的人很少,因為這樣做也是給別人添麻煩。哪怕是別人撞到了自己,日本人也是第一時間的說「抱歉,給您添麻煩了」。
  • 在職場,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對我們職業生涯有影響嗎?
    小張出生在單親家庭,早早就學會了獨立,洗衣,做飯,都是家常便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也好幾年了,翻遍通訊錄,人到是很多,常聯繫的卻沒有幾位,大部分都是別人打給他的,自己很少主動打給別人,除非工作上的事情。自己私事都是自己搞定,很少去麻煩別人。
  • 日本小學6年時間裡,老師只教給孩子一個道理:不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的做法或許是個參考,那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他們設置規則背後最大的邏輯。「不給別人添麻煩」,這句話出現在日本小學生《社會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節,讓別人不快,讓別人擔心,讓別人操心都屬於「給別人添麻煩」的範疇。
  •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給別人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 既然生活就免不了要有麻煩,而且往往一個人很難處理都會找其他人來幫忙,但是有些人可能正巧利用他人的善良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最後可能樂於幫助就變成了你應該做,道德綁架身邊真的看的太多了,他們請人幫助甚至連一句謝謝都沒有,更不用說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了,
  • 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別人也別麻煩我
    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別人也別麻煩我七、兩個人旅遊,通常是一個人負責訂來回車票酒店民宿景點門票計劃好目的地路線行程銜接整體開銷查看好天氣情況帖子攻略網友好差評想好怎麼看怎麼玩怎麼吃,另一個負責當弱智。四、不要過份依賴友誼,或者花很多心思去猜度身邊的人對你是否真心,一個人生活不會死,體會孤單是成長必修課,誰都要經歷。人生路漫長,如果有一段實在是沒人陪你熱鬧同行,你要對踽踽獨行的自己說,走過這段就好,前方有更好的風景和更好的人等著。五、從前總是認為只有愛或是不愛,現在才知道,除了愛或不愛,還有其他。
  • 程莉莎,那些被人養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發現一個現象,每到一個所謂的節日,無論是聖誕、元旦還是春節,不管跟戀愛搭不搭得上邊,朋友圈裡總有姑娘曬出另一半精心準備的禮物。被人養著,在家裡沒有話語權,連偶爾收到的小禮物都像是別人的施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一出場便是穿著高檔服飾出入商場像逛菜市場似的刷卡血拼購物,完了去趟美容院做個臉部SPA,再去理髮店弄個髮型,最後回到家等著那位養她的丈夫。
  • 你只是給別人添麻煩嗎?
    總是感到特別的悶,甚至呼吸都有點困難。我想很多人都有和我類似的感受吧。可是還是有很多家長樂意幫忙給學生送書,這讓我非常的感動。於是,我在昨天就早早的安排好各自送書的任務,包括路線全都安排好。目的很簡單,就是高效快速的完成任務。有一個家長打電話給我說,我還是自己上學校拿吧。送到家門口,太麻煩啦。
  • 凡事喜歡一人扛,這幾個生肖,不愛給別人添麻煩
    長大後就會發現,生活遠沒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承擔,自己面對。不知何時起,有些人開始變得堅強勇敢,默默承擔著一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那些凡事一人扛,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生肖!一、酉雞屬雞的人大多都是要強的性格,雖然他們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裡有一股韌勁兒,他們凡事喜歡自己扛,不論是遇到困難還是痛苦,都一個人默默承受,他們給身邊人帶來的都是正能量,因為大部分痛苦和磨難他們都自己慢慢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