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不求人」其實是缺陷,成大事者,都善於給別人「添麻煩」!

2020-12-16 老方說

大概在初中的時候,我在地攤上買過一本書《萬事不求人》,當時覺得只要自己什麼都會,不用去求人,才是真的厲害。

後來被現實碰到頭破血流才明白,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幼稚的想法,或者說,這是一種非常低級的心智模式。

人是集體動物,個人英雄主義是沒有好下場的。

任正非在四十不惑,回首往事的時候,唏噓不已,他說自己過去「處處都處在人生逆境,個人很孤立,當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政治內涵時,已過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歲月,才覺得,怎麼會這麼幼稚可笑,一點都不明白開放、妥協、灰度呢?」

就是這樣,你連麻煩別人都不會,你還怎麼團結群眾?就是一個人厲害、是英雄?實際上,「萬事不求人」其實是缺陷,成大事者,都善於給別人「添麻煩」!

萬事不求人,說白了就是自己自給自足,不麻煩別人,也不希望別人來麻煩自己,這在格局上就低了三分。

因為你完全活在了自己的小天地裡,減少、斷絕了與外界大系統的交流,你實際上就是自絕於社會和集體。

要知道,人,首先是社會人,社會是個大系統,人的命運的被大系統所左右的,你排斥別人就是排斥社會,那你想一想你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除非是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學書上的高人隱士,藏於深山大澤,萬丈紅塵,「納須彌於芥子,藏日月於壺中」。

要是沒有這樣的本事,那你還說老老實實按照社會規律做人做事比較好,和其光,同其塵,做個俗人,一身正氣。

人情是麻煩出來的,情商高的人從來不怕給人添麻煩,再說做大事的人從不要臉,他們更樂於、擅於去麻煩別人。

前些年的電視劇《蝸居》裡,主角宋思明有個至理名言:

「關係這個東西啊,你就得常動。越動呢就越牽扯不清,越牽扯不清你就爛在鍋裡。要總是能分得清你我他,就生分了。每一次,你都得花時間去擺平,要的就是經常欠。欠多了也就不愁了,他替你辦一件是辦,辦十件還是辦啊。等辦到最後,他一見到你頭就疼,那你就贏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所以啊,人和人的關係就是要去麻煩,要互相牽連,有來往才有溝通和交流,只有關係流動起來,才可以讓你長袖善舞,八面來風。

人脈也是有價值的啊,如果你成為人脈關係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那你自然容易風生水起。

人際關係就是如此,有「欠」才有「還」,人和人最好的關係就是有來有往。做人不要那麼清高脫俗,你又不是廟裡的泥菩薩,你身段擺那麼高幹什麼。

有人說兩不相欠最瀟灑,可是我告訴你,你們固然是兩不相欠容易,可你們就從此山高路遠了啊。

好的感情一定是彼此有虧欠的,有欠才有還,然後人和人之間才有感情的深厚,這個社會才有那麼一點人情味。

要是都TMD人和人之間都是交易關係,那就完蛋了,那就像是沙漠一樣死氣沉沉。

做事就離不開麻煩人,任何事情都需要你去借力、接勢,你看那些企業家從一窮二白到富豪榜上掛號,一路走來都是離不開麻煩這個,麻煩那個,結果麻煩來、麻煩去,事情就辦成了。

如果這個要考慮面子,那個要糾結身段,這個社會就辦不成事了。

富蘭克林說過,「如果你想交一個朋友,那就請他幫一個忙。」

朋友就是這麼來的,女朋友也是如此,錢鍾書在《圍城》裡就說過這個道理,「男人肯買糖,買衣料,買化妝品,送給女人,而對於書,只肯借給她,不買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為什麼?」

因為有借才有還啊,這樣才能來往,然後才有機會不是?

有時候,敢麻煩別人,敢跟別人提要求,其實就是一種難得的勇氣,而人和人之間的愛離不開主動表達的勇氣。

一定要明白,麻煩別人並不意味著示弱,你想一想,如果你不去麻煩別人,那麼別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就會差上很多。

每個人都是想要自己被人需要、被人重視的,你在幫別人忙的時候,自己也會收穫一種愉悅感。

人活在世上就是互相之間添麻煩。

在職場,在商場,在官場,你看那些混得比較好的人物,無不深諳人情之道,而他們辦事也是如魚得水,別人非常為難的事情,他們往往就打個招呼就解決了。

這就是與人交往的學問了。

不要拒絕別人的好意,也要給別人表達善意的機會,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當然,麻煩別人也是分好壞的,比如在團隊當中你負責的部分老出問題,給同事添麻煩,那就是在扯後腿,這是惹人厭惡的。而你在不耽誤對方的情況下去請教問題、讓別人幫一些小忙卻是增加團隊凝聚力的好事了。

做人不要太自我為中心,在自己周圍樹高牆、做孤島可不是什麼好事。

相關焦點

  • 「別給別人添麻煩」,別對孩子這樣說,善於麻煩別人的孩子更成功
    湖南衛視《少年說》裡有個女孩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很懂事,也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讀書住在學校,因為怕父母擔心,幾乎很少主動打電話聯繫他們。她把自己的情緒和任性都隱藏了起來,只為當一個乖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但她卻在節目中哭著坦言:自己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 成大事者普遍都腹黑,看看職場精英們都是怎麼說的
    職場中我們發現,成大事者往往不是工作能力最強的人,而是最懂得運籌帷幄,最有心機並善於使用手段的人。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思細密,胸有城府,普遍也是腹黑,否則難成大事。職場精英對他們的特點做了一個總結,如下:1、違背真心的話脫口而出。
  • 為人處事,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別給他們添麻煩,別做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許在你眼中,一些無足輕重的事託給別人,會改變他一天的所有計劃安排。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麻煩,會帶給別人多大的困擾。
  • 做人,最好的教養:不給別人添麻煩
    什麼叫添麻煩呢?其實,添麻煩更多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一些事情,去打擾了別人的生活,讓別人做人做事變得有煩惱。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靠著互動和聯繫才活絡起來的,所以,人與人的關係,需要互動。
  • 資治通鑑:成大事者,不謀於眾
    讀歷史,必少不了「史學雙璧」即《資治通鑑》與《史記》。《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正高瞻遠矚,成竹在胸。超人一等,不謀於眾。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更是一份尊重。警察蜀黎歷盡艱辛,最想要的是女生的感謝嗎?對警察最大的回報,是該女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往後不要再隻身涉險,給警察添麻煩。日本一向以秩序感強著稱,其實也是源於他們心中「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執念。
  • 最好的教養,是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遲到成為女孩子的特權,我更不知道這兩個女孩子給別人造成不便給別人添麻煩還能這樣面無愧色、理直氣壯是怎麼養成的,但那一天我也特彆氣憤,心想這種人有多遠就該離多遠,她們的言行舉止完全暴露了她們教養的貧瘠。
  • 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一群清潔工大叔大媽刷屏了,內容大致都是他們在工作時因為一些未妥善處理的垃圾受傷,希望同學們能處理好自己的廢棄用品,避免給大叔大媽添麻煩,最後再加上一句「這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美德」說來也巧,我近日在《奇葩說》裡也看到了類似的辯題
  • 有一種善良,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眾所周知,一個善良的人,必然是言行一致的,在言語上,不管對誰,他都不會輕易傷害人,判斷人,否定人;在行動上,也不會矇騙人、欺負人。甚至,那些善良的人,會儘量避免給別人添麻煩。我們之所以說,這個世界應該多一些善良的人,應該善待那些善良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這個世界上多一些互相體諒,每個人都儘量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給別人添麻煩,那麼世界會變得和諧很多。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也是孩子必有的修養
    其實之前的淘氣姐並沒有這麼乖,甚至一度讓我感覺很頭疼,而我也以為這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就不願扼殺,直到後來我看了一本國外育兒書籍,它裡面提到說: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而給別人添麻煩包括讓別人感到不快、讓別人操心等。所以我轉念一想,淘氣姐這種淘氣的作風,既讓我感到不快又讓我操心,可不就是在給我添麻煩嘛。
  • 如何理解「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學會理解別人的不容易」?
    原創 李文學生活有時就像一團麻,總有許多酸甜苦辣,總有許多解不開的小疙瘩,遇到問題儘量自己想辦法,不要一有事就指望別人,因為別人也有別人的難處。有人說,「儘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學會理解別人的不容易」,我覺得這話說得很對。
  • 求人辦事的厚黑學套路,不送禮、不拍馬屁,別人也很樂意幫助你
    一、求人辦事最忌諱這3件事1、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的拒絕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是每個人都會答應你的要求,不答應的人會找一些理由逃避。具體來說,交友其實就是雙方的一些經歷、興趣、愛好,有一個共同點,可以找到共同話題、共同語言的氛圍,贏得對方的合作和支持。2、軟磨硬泡要求別人做事要善於「磨」字功。要求人做事的時候,往往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要用「磨」字,就是對方不肯答應你的時候,你就磨到底,不管怎麼磨總能磨出點結果來。
  • 1068魂考丨給別人添麻煩=社交智慧?中國人的社交之謎
    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我們對不同人群做了一個前期調研,數據顯示,有31%的人贊同「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更令人吃驚的是,對贊同者的深入數據分析發現,他們大多數還是高收入、高學歷的職場精英。「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看到這道魂考題,從小到大都是自力更生的小八輕蔑一笑——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人間美德,怎麼會是「智慧」呢?
  •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給別人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 既然生活就免不了要有麻煩,而且往往一個人很難處理都會找其他人來幫忙,但是有些人可能正巧利用他人的善良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最後可能樂於幫助就變成了你應該做,道德綁架身邊真的看的太多了,他們請人幫助甚至連一句謝謝都沒有,更不用說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了,
  • 老是給人添麻煩,其實才是「美好的人生」
    「不想給人添麻煩的人」,其實有夠見外「可是,被人添麻煩的人,老是被人耍得團團轉,壓力不會累積嗎?」你或許會擔心如此。沒問題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到目前為止一直過著不給人添麻煩的人生,他所能造成的困擾,比重只會跟不小心放了個屁差不多。
  • 那些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姑娘最後都怎麼樣了?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變成了一個特別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化妝品沒有了,寧可自己去找代購,也不想麻煩國外的朋友幫我帶。曾經呢,我對自己的這種性格挺驕傲的,我覺得我這樣「不願麻煩別人」的性格就是堅強獨立,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女孩子最該活成的姿態。可是慢慢的時間長了,我發現了我這種性格的問題所在。
  • 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日本人上班從來不早到
    而造成這種不給老人讓位的情況,其實是日本人的社會規則造成的,「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人的人生第一準則,在小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他們的首要學習的就是《社會生活教育》,其中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不要給別人帶來不快,不要讓別人擔心,不要讓別人操心等等。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抱歉,給您添麻煩了」。
  • 在職場,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對我們職業生涯有影響嗎?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小張很多時候,都不怎麼發表個人意見,很多都無所謂的態度,而且獨立能力很強,很少看到他向同事求助,只要是自己能扛的都會自己扛。有時候,不是不想叫同事幫忙,而是怕麻煩別人,怕欠人情。但別人叫他幫忙,他又非常爽快,而且很積極。照這樣看,小張的人脈應該很厲害,恰恰相反小張現在的朋友圈子越來越小,來來往往就那幾個人。小張自己也很苦惱,不知道怎麼辦?
  • 俗語:成大事者,不惜小費,說的是啥?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俗語:成大事者,不惜小費,說的是啥?老祖宗的肺腑之言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身邊的同事或者朋友在不方便的時候找你幫忙帶東西,但是帶回物品後他們卻不給你支付相應的金錢。這句話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老話:成大事者不惜小費。意思就是說,能夠幹成大事的人,通常都是不在乎錢財損失的。聽上去類似於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確,在生活中這些讓你幫忙帶東西但是卻不付錢的人通常是那些僅僅局限於認識,關係卻不是特別好的那群人。
  • 一段讓你頓悟的話語,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別人最好也別麻煩我
    五: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早買,喜歡的事就去做,哪怕最後東西沒有用,那件事沒成,都沒有關係,人生苦短,要知道遺憾要比失敗更可怕!喜歡做的事、追的人、買的東西,就去做吧。即便沒成,內心無憾!六: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你的委屈要自己消化。你的故事不用逢人就講,真正理解你的沒有幾個,大多人只會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偷看你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