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一群清潔工大叔大媽刷屏了,內容大致都是他們在工作時因為一些未妥善處理的垃圾受傷,希望同學們能處理好自己的廢棄用品,避免給大叔大媽添麻煩,最後再加上一句「這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美德」
說來也巧,我近日在《奇葩說》裡也看到了類似的辯題「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我仔細地看完了整期節目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回答都需要太多前提。
蘇有朋:要先搞清楚什麼叫別人,什麼叫添麻煩。
其實很簡單,「別人」就是人際關係還沒有到達一定高度的人,相熟的朋友之間相互幫忙是維繫感情的一種途徑,但如果你的請求超越了人際關係並且給別人帶來了困擾,那就是添麻煩。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叫小D,文採斐然還寫得一手好字,毫不意外地成為「春聯」專業戶。每到了寒假前的期末考試,我都會看到小D一邊熱火朝天地複習,一邊絞盡腦汁想著遠親近鄰的春聯,忙得不可開交,但最後只換來輕飄飄的一句:「你字那麼好看,舉手之勞而已。」
我有點驚訝,畢竟我的認知裡,接受請求的那一方才有資格去評價這個麻煩的大小。
蔡康永:美德是關於心態而不是關於能力。
這個觀點其實主要針對的是弱勢群體,即在你人際關係之外的能力有所欠缺的人,他們一般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給你帶來麻煩,所以無關能力,甚至會有很多人選擇主動去接受他們的麻煩,這是美德在生活中的一種體現。所謂心態,就是在你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你還會不會去麻煩別人。
我覺得如果你具備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就儘可能不要給他人帶去困擾,這是一種基本素養;如果是在你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你可以選擇給別人添添麻煩,但不要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記得道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