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的人生都圍繞一碗小面

2021-02-16 三聯生活周刊

「世上有碗美麗的面,那是小面吐光華。」表弟小武常常這麼哼唱。從烹飪學校畢業後,他沒有像同學一樣去些像樣的飯店、酒店,而是一頭扎進了街邊不起眼的小麵館。爸媽對他唉聲嘆氣,他說,真正的手藝在民間。

他從收拾餐桌的小工做起。老闆起初讓他跟著師傅打下手,他拒絕了,說是經驗不夠。他跟我說過,其實是想通過看人家吃剩了啥,取捨口味。他們老師說,飯菜的香從來不是從廚師手裡出來,而是從食客的嘴裡出來。

小武的父母是北京人,作為支援「三線」的幹部留在了重慶。父母已經在重慶生活慣了,但希望小武能重返北京;看著同事和戰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在北京成為了公務員或白領,所以對他期待也高。而小武從小愛玩愛吹牛,不喜讀書,父母自然有些失望。為了小武有點兒手藝,就讓他學了烹飪。他倒對這行挺感興趣,還真好好學了幾年。有一天,他說他已經站穩了腳跟,剛參與制定了重慶小面的地方標準。所有人都覺得他在吹牛。

三年後,已經是小麵館大師傅的小武,拒絕了老闆入夥的邀請,辭職了。他要到北京自己開店,成就一番事業。他的決心,遭到了父母和眾多親戚的反對。北京的鋪面太貴,而且重慶小面已經不少,他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儘管如此,他還是抱著必勝的信念在北京三環外開了個門面。

他的正宗重慶小面沒有得到北京人的認可,普遍認為湯汁過於濃烈。他來到附近一家人數尚可的重慶小面,買了碗,發現已經跟純正的小面沒啥共同點了。生意不好,兩個小工妹子整天對自己的工錢提心弔膽,於是小武沒事教她們做糯米糰子玩。沒想到這小糰子卻大受附近一些中學生的青睞,每天放學竟然排起了隊。就在他準備擴大生產規模的時候,衛生部門的人員突擊了他的後廚,說是有不符相關要求的地方,讓他關門整改。

當他開始自我反思的時候,有人說不遠處賣炸雞排的舉報了他,因為他搶了主要客戶群。最後一個下午賣糯米糰子的時候,售價減半,代價是聽他說一句箴言——「邪惡食品炸雞排」。他給兩個小工妹子各下了一碗小面,然後準備關門,沒想到引來一個路過的大爺。他說:「我是被作料的香味吸引過來的,我年輕時在重慶做過棒棒,那時最舒服的就是做一單大活後,在路邊吃一碗小面,又解餓又長力。想不到我現在身在北京,還能聞到如此正宗的小面味兒。」他就把剩下的面都做給了大爺。

大爺是一家機關食堂剛退休的麵點師傅,知道了小武的遭遇,就把他介紹了過去。小武說:「我倒不是想去食堂,就是想見見另一個世界。」當時,食堂新換了主任,在廚師中引入了競爭機制。每個菜都標上廚師的名字,如果感覺好,可以吃完了給名字後面畫上個星星,所獲星星數量的前三名可以額外得到工資10%的獎勵。

小武的競爭對手是個做麻辣燙的。那傢伙和街面上做麻辣燙的一樣,努力迎合大眾口味,有一批大姐大媽作為擁躉。而小武則用他的小面,把所有的年輕女孩都變成了重慶妹子。自從在這裡吃了小面,街上的小面再入不了她們的口,小武也改變了她們中午到食堂外改善夥食的習慣。競爭的激烈預示著飯菜質量的穩定和上升,食堂主任暗地裡十分得意。

就在大家稱讚食堂的菜越來越好的時候,醫務室突然傳來了不好的消息,一天之內接收了十幾例拉肚子的,他們都在食堂吃過飯。一個食品安全小組馬上接管了食堂,但沒有發現什麼太嚴重的問題。儘管如此,食堂的責任是必須負的。但是誰來負具體責任呢?人人自危,據說食堂主任私下鼓勵大家互相舉報。「很多人說小武的面太辣,辣就容易鬧肚子。」這個理由雖說得過去,但是很牽強。最後,小武因為隨意添加自己購買的「私貨」辣椒而成了罪魁,被開除了。

也有人說,其實有很多問題,但開除小武的理由最充分,因為這是他的個人行為,跟食堂管理秩序和主任無關。不久,他聽說賣麻辣燙的也被開除了,因為在麻辣燙裡發現了罌粟殼。

小武折騰了一番,還是回到重慶,和原來的老闆合夥又開了家麵館,他當店長,並娶了個正宗的重慶妹子。他說:「我這些年的所有經歷,不過都是圍繞著一把小面。」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

【民宿,遠方亦故鄉】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周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相關焦點

  • 自白 我是一碗重慶小面
    宜山路新開張一家重慶小面,均價25元一碗起。那天老闆剛把一碗紅湯油亮的雜醬面端上來,我的狗鼻子就聞出一股油辣子濺糊的味道。吃完後,一抹油嘴高喊「結帳」,老闆笑嘻嘻問如何,我委婉地表達了意見:油辣子油溫過高濺糊了,有些發苦;鹽、味精等佐料比例不對;湯裡飄著幾片沒酸味的酸菜,不如放四川芽菜更正宗……以上全是實話,吃了近二十年的重慶小面,深知那一碗小面裡深藏功與名,用豬油還是麻油?味精放幾勺?姜蒜末怎麼切?今日就貢獻一份私房食譜,在家搗騰一碗正宗重慶小面吧。
  • 重慶小面,我就想喜歡它的風情萬種,美好的一天從一碗小面開始
    很多重慶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紀錄片《嘿!小面》在央視播出後,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重慶小面熱潮,至今未退。竹林牛肉麵重慶的牛肉麵,是重慶小面家族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品種,也是重慶小面的代表之一,講究的是牛肉選料精,塊頭大,這在全國各地的牛肉麵中也算是一種特色。在牛肉的燒制上,儘管各家有各家的烹製習慣,但基本上沿襲了川菜中紅燒牛肉的味型,味道濃烈。
  • 一碗重慶小面的40年 曾經憑糧票才能吃
    受訪者供圖吃碗小面也要憑糧票改革開放初期,買什麼東西都必須憑票,小面也不例外。舒家華還記得,當時一碗豌豆面的價格是8分錢外加2兩糧票。對這個糧票還有要求,必須是省糧票,還得是粗糧票,細糧票和全國糧票都買不了。他時常看到有客人排上了號,由於票證不合要求,手裡有錢卻買不了面,急得直跳腳的場景。
  • 一碗小面,憑什麼傾倒老少眾生?
    ▲重慶人的一天,從一碗熱騰騰的小面開始重慶人熱愛小面的程度,不亞於火鍋。但凡小麵館或是小麵攤,都不乏帥哥美女,商務人士或是老人孩子,吃起小面來,亦不顧吃相,呼呼嚕嚕就下去一碗。「老太婆」原名叫做廖光淑,原先在九龍坡區建設廠擺攤賣小面,並無門面,她在巷子裡賣了整整12年,每天要賣出將近200斤的面,在這條深巷中,每天都排著飢餓的長龍。
  • 一碗地道重慶小面 喚醒一座忙碌的城市
    那便是一碗重慶小面!「世界上有兩種小面,一種是重慶小面,一種是開在外地的重慶小面,但也只有前一種是美食」。 蹲在路邊吃小面的重慶人民 正宗的重慶小面,初看只是一坨素淨的熟實面和著一碗全是辣椒的紅湯,雖然看起來激不起多大的食慾,但隨著你筷子的攪動把每根麵條都裹滿調料後,一口下去
  • 來一碗重慶小面,這是山城最地道的味道
    最簡單的飲食裡才有著人生百味小 面 就 是 如 此「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城市印象,而美食,正是山城重慶留給世界最美的標籤。《舌尖上的中國》重慶小面一集裡說:「重慶人早上不吃小面,一天都不舒服。」如今,小面與重慶火鍋、重慶江湖菜並駕齊驅,成為重慶代表美食。一碗小面,體現出重慶人火辣不拘的性格~
  • 重慶小面》總有一碗你會愛
    重慶小面》主編林必忠教授做客華龍會客廳。 記者 馮司宇 攝  華龍網7月24日7時訊(記者 馮司宇)「我就是個『面娃』,一年365天吃小面都不會膩。」重慶人愛吃小面大概有一種解不開、扔不掉的情結,也許是和重慶的氣候、歷史文化或重慶人的性格有關——都是在麻辣、滾燙、沸騰、粗獷的平凡中獲得一種從視覺到味覺,從味覺到內心的感受和升華。日前,《嘿!
  • 舌尖上的中國之重慶小面:一碗麵,十年,屬於我的重慶記
    以及冰粉涼蝦西米露;油茶;最喜歡的還是一碗簡單的重慶小面。>一碗普通的小面,配料卻有二十樣之多。重慶的色彩、聲音,重慶的味道----當然有小面的味道,已融入我的血脈中。直到來了肯亞,發現連吃一碗重慶小面也是奢侈了。
  • 你,想來一碗山城小面嗎?
    滑糯耙軟的豌豆,都是精挑細選的。隨手拿起筷子,在碗裡調翻起來,然後夾起些許,溫熱不燙正好下肚。豌豆的軟糯、潤滑的口感,麻辣而不刺激,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真是好滿足!牛肉坨數:6坨(我想說,低於6坨的牛肉麵都是耍流氓)口味:很爽濃厚多汁牛肉爛軟,辣油紅豔,香菜翠綠,麵條柔韌,選材考究,真的是專心做出了誠意十足的牛肉小面。
  • 中國「口碑」最好的城市,一碗小面價格6元,遊客都讚不絕口!
    中國「口碑」最好的城市,一碗小面價格6元,遊客都讚不絕口!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人們開始關注這個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些城市重視旅遊業的發展,但由於經營和管理,那個城市的形象在一些遊客心中因商業化而越來越差。
  • 「大力嬌」周依然回重慶代言小面:吃小面就像做SPA,每天都要來一碗
    在劇中,「大力嬌」家裡是開小麵館的,作為一個重慶人,周依然覺得自己和大力嬌最像的地方就是可以每天都吃小面,「小面幾乎是我小時候的早餐,我媽媽每天早上七八點也要吃一碗,在重慶拍戲的時候,不僅是我每天在吃,不管是誰餓了都會來一碗,那個面做得真是好吃。」
  • 重慶最早獲得風投關注的小面 竟然是一碗「方便麵」
    走在重慶的大街上,空氣裡都是麻辣的味道。他們不僅詫異於重慶人吃火鍋時的豪爽,更是被那一碗碗精心調製的小面打動。可是,走出重慶,再也難覓這種熟悉親切的蹤影。於是,有人把小面裝進了盒子裡帶去大江南北,不僅保持了重慶小面的原汁原味,還把解放碑、磁器口、跨江大橋的圖片印在包裝上,讓這碗小面充滿重慶味兒。這碗走出重慶的盒裝小面叫「挑挑小面」,它的創造者叫潘登。
  • 瞧著貌美,食之銷魂,一碗很帶勁的「川川小面」的故事
    對母親的拳拳孝心,讓他不遠千裡從山城把「重慶小面」帶到了——「中國玉雕之鄉」華夏玉都,自此,重慶小面從清閒自在的老城舊街一路飄到日新月異的華夏玉都,為玉雕之鄉的南北食客提供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美味佳餚,同時也了卻了母親對家鄉的思念,重溫了兒時的記憶,家鄉的味道。品嘗川川小面,重慶人謂之「巴適」,河南人叫做「得勁」!正所謂:一碗小面老少皆宜,三杯老酒早晚方便!
  • 從早晨的一碗小面 重慶人的高鈉飲食就開始了
    重慶小面生包中,掛麵本身的鈉含量就不算低。「我原本以為家裡吃飯不放鹽就好了,沒想到菜裡的鹽只是冰山一角。」吃東西先查成分表一碗小面就超標張寒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最愛的美食就是火鍋、江湖菜和燒烤。大學畢業以後,小張就回到重慶,在渝北自己開了一家科技公司,每周幾乎都要約上朋友、客戶一起吃上兩次火鍋。有時晚上餓了,在家點上一些燒烤、江湖菜當夜宵更是家常便飯。
  • 一碗小面賣10塊,還只開半天?據說遭了罰單都要排隊去吃!
    面的份量也沒有很多,這是剛端上來的小面哦,沒有吃過的。不支持任何網上支付,不支持外賣,榜妹去的時候都是受到好心群眾提醒,才換了現金。那個時候都怕老闆找不開錢讓我去換了零錢再來,換零錢事小,重新來排隊要排很久啊!
  • 嘿,小面.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 孟非蘇州小麵店也基本倒閉了,難道這些網紅美食都是只能紅一時?
    孟非蘇州小麵店基本倒閉了,難道這些網紅美食都是只能紅一時?最近有不少的吃的,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卻被大家所追捧,其實更多的,我們吃的不是這個食物本身,而是中國人的本性,愛湊熱鬧。網紅美食的特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好看,網上各種小視頻,各種宣傳不管你好吃不好吃,只要被宣傳出來,那就必火。孟非的麵店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是由錳粉本人創立的餐飲連鎖店,14年在南京開始的第一家分店。當時還沒開業的時候,孟非利用各種手段在媒體上面造勢,吸引人們的眼球。
  • 舌尖上的中國2裡的重慶小面終於來天津了——一碗小面,麻辣爽透!
    但如果說重慶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出名,並且讓重慶人民都為之迷戀的,那一定非「小面」莫屬。對於重慶人以及在重慶生活過的外地人來說,小面是體現市井生活的一個重要符號,也成為重慶情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西南角地鐵站旁的「一碗小面「就是一家具有鮮明重慶特色的小吃店,不僅麻、辣、鮮具備,色、香、味俱全,而且讓人一吃難忘,久吃不厭。
  • 重慶小面第一名是哪家?老城街小面加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重慶小面第一名是哪家?老城街小面加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作者: 來源:網際網路 時間:2020-12-21 12:01:47 閱讀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愛美的,愛穿的當然愛吃的就更多一點了,尤其小編的閨蜜更是一吃貨,但是你不能否認一點,只要吃貨認可東西必然好吃,這一點是深有感觸也深信不疑,這不閨蜜強烈推薦了一家老城街小面
  • 重慶小麵店經營,要想「高利潤」先做到這些!
    重慶小面為什麼會這麼火呢?是因為它那獨特的麻辣鮮香嗎?開重慶小麵店,基本的店面招牌、店內櫥窗、包裝袋、宣傳單、易拉寶展架這些廣告產品都要做,另外當下火爆的直播、微博、朋友圈等新式宣傳要緊緊跟上,充分運用媒體,多方位多形式宣傳。  前方打仗,後方必須做好保證,進貨渠道、收支利潤、運輸後勤,都是店鋪能正常運營的必備,哪一環節出了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業務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