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篇連環畫百部選欣賞(17)《河伯與海若》劉旦宅繪畫

2020-12-15 連趣網趙剛

河伯與海若(發表於《連環畫報》1978年8月號)

根據莊子《秋水篇》 閔烈忠 改編

繪畫 劉旦宅

1.秋天發大水,許多河流裡的水都灌向黃河,黃河裡的水猛漲起來,淹沒了河中的沙洲和兩岸的窪地,河面變得分外廣闊。

2.黃河的神河伯,因此得意洋洋,自以為天下河流裡的水都匯集到他這兒來了,竟想和北海的神海若比比誰為大,便順流而東,向北海流去。

3.到了北海邊上,他朝東極目遠眺,只見白浪滔天,浩瀚渺茫,無邊無涯。何伯頓時羞紅了臉,這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十分渺小的。

4.他感嘆地對海若說:『有句民諺說得好:只學到萬分之一的學問,就覺得別人都不及自己,這正是說的像我這種人啊!今天,我看到你的無窮廣大,才體會到自己從前是多麼孤陋寡聞。』

5.海若對他說:『人們無法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受到居地的限制;人們無法同夏天的小蟲談論冰,因為它受到季節的限制;人們也無法同淺薄的人談論高深的道理,因為他們見少識寡,而且還要固執己見。』

6.海若最後稱讚河伯說:『今天,你來自有岸有邊的小河,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通過親身經歷,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今後就可以虛心學習了。』

遊刃有餘 發表在《連環畫報》1979年3月號

著名連環畫家劉旦宅 (1931-2011年)

劉旦宅

1931-2011年,原名渾,又名小粟,後改名旦宅,別名海雲生,浙江溫州人。著名畫家。自幼喜好繪畫,1941年便在溫州舉辦「十齡童劉小粟畫展」。

1949年後,在上海市大中國圖書局、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繪畫。

1985年後任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擅長中國古典著作人物畫。所繪《紅樓夢十二金釵》郵票,曾獲1981年全國郵票最佳獎。1985年獲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頒發的《中國體育美術展覽》榮譽獎。作品有《劉旦宅聊齋百圖》、《石頭記人物畫冊》等。

劉旦宅擅人物,兼花鳥,取法漢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陳老蓮和八大之花鳥,廣泛吸取古人之長而融會貫通,工寫兼長,創作多取古典題材及歷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橫逸,秀拙相蘊,生動雅健,風格別具;又作減筆潑墨,融工筆、線描、潑墨為一體,格外古樸脫俗,耐人尋味。

2011年3月2日劉旦宅在上海中山醫院因病辭世,享年80歲。

賀友直曾評價劉旦宅:「他是一個真正的國畫大家,國學底蘊深厚,飽覽詩書,書法也寫得很好。當下的國畫界正需要這樣一種學無止境的精神。而他為人的風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畫壇後人學習和敬仰。」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相關焦點

  • 剪紙風連環畫作品《河神娶媳婦》欣賞
    連環畫《河神娶媳婦》改編自歷史故事《河伯娶婦》。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講述的是周朝西門豹巧妙破除迷信、懲治惡人,同時興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事跡。今天推薦的連環畫用與以往不同的剪紙風創作,畫面質樸生動。
  • 劉旦宅《奔馬圖》賞析
    原標題:劉旦宅《奔馬圖》賞析   劉旦宅《奔馬圖》   劉旦宅曾經說過,中國繪畫的確有著寫實和寫意兩大類,一般理解是寫實的比較工整,講究形式;寫意的比較粗獷,不拘形式。
  • 連環畫_中國網
    後來的《山鄉巨變》、《鐵道遊擊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白求恩在中國》也都是這類作品。毛筆白描為國畫的傳統技法,線條流暢清晰,黑白分明,易於被接受。除此之外,鋼筆、鉛筆線描在連環畫中也有運用,但精品不多。陳儉是硬筆線描畫的高手,其鋼筆線描《威廉·退爾》、鉛筆線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連環畫種類:連環畫雖說是一個獨立的畫種,卻能以不同的繪畫手法表現之。
  • 舊版連環畫原稿成漫畫收藏迷理財工具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中國的連環畫就伴隨著一代代少兒成長,在上世紀70~80年代因為形式的多樣化和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其中而迸發出異樣的光彩,如今更因收藏市場的壯大而成為藏品,而其中名家連環畫原稿更是「變身」為藝術品,價值得到回歸。對收藏者來說,連環畫原稿的收藏價值不亞於書畫。   孫先生收藏連環畫原稿多年,全因童年的「連環畫情結」,尤其對廣東名家畫過的連環畫原稿情有獨鍾。
  • 「新創連環畫」中國文化出版社《諸葛亮全集》(12冊)封面欣賞
    2019-08-17 08:37:48 來源: 阿明遊河南 舉報
  • 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看經典藝術如何對話與傳承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中國「連環畫的搖籃」,上海人美社也一直在探索經典連環畫如何傳承、如何保護性開發、如何光大其中國連環畫搖籃「在地性」的意義。今年春日,位於長樂路弄堂深處的「一百零八上苑」對外開放,這裡至今依舊是「人美社」的辦公地,草坪後的三層小洋樓便是當年眾多經典連環畫的誕生之地,這個弄堂,甚至說這片草坪和洋樓便是「中國現代連環畫的發源地和搖籃」。
  • 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對於繪本作品來說,無論是繪畫還是文本改編,都是創作上的難點與關鍵點。」盧衛說,操刀《絲路傳奇》和《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神獸》《中國十二生肖》《中國老童謠》《中國五大發明》 等新創繪本的幾乎都是編輯室的80後、90後年輕編輯,繪畫作者也都是曾服務於國外動漫機構或有國外留學經歷的一批80後、90後插畫專業人員。小曹為《絲路傳奇》文本寫作找來了校友、「一個」APP人氣寫手王露。
  • 大開本連環畫收藏漸入佳境
    張鯤鵬眾所周知,一般連環畫都是64開和60開本的,而48開、40開、32開、24開、16開等不同開本的連環畫則相對較少,連藏愛好者一般習慣上將 40開以上的都稱為大開本。
  • 小孩也能讀的連環畫繪本,感悟中式美學,傳承中國精神
    連環畫又叫小人書,是70,80後精神營養,其內容豐富多彩,各種關於民間故事,歷史傳說,衣食住行,理想情懷,身心健康的連環畫一摞一摞地堆在路邊供人翻閱。那時候坐在小人書攤邊,拿個凳子或者乾脆席地而坐,看完了就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完全沉浸在精彩的故事和多彩的繪畫中,那種體驗實屬難得。就連作家梁曉聲說起連環畫,也十分動情,「我是從小愛讀小人書而感受文學薰陶的。
  • 連環畫上鵲橋會
    隨後,1979年10月,由張濟改編、何茜封面設計,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0開電影連環畫冊; 1980年10月,由王亞平編文、張嶽健繪畫,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0開連環畫;1981年1月,由張健編文、劉漢宗繪畫,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牛郎織女》64開連環畫;1988年9月,由荊其柱改編、劉巨德繪畫,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七夕的故事》24開連環畫; 2003年9月,由墨浪繪,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精裝本
  • 珍貴的記憶,曾經芳華、輝煌的全國各連環畫期刊的過去和今天
    賀友直的《山鄉巨變》、《小二黑結婚》、《朝陽溝》、《三百六十行》、《賊說話》;葉毓中的《千裡送京娘》、《蛇郎》;黃全昌的《看錢奴》; 汪觀清的《紅日》(選段);高雲的《羅倫趕考》;俞曉夫的《貝拉》;沈堯伊的《一條毛毯》、《地球的紅飄帶》;汪曉曙的《歐也妮·葛朗臺》、《沒有硝煙的戰鬥》、《柴契爾夫人》、《血與沙》(連載4 期,圖174幅);王弘力的《十五貫》、《楊志賣刀》、《黃粱夢》; 錢貴蓀的《秋瑾》;劉旦宅的
  • 翻翻小學課本 這些圖是臨泉「連環畫夫婦」畫的
    如今,何保全已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協會員、省連環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與妻子於泉瀅為多家出版社創作出上百部連環畫作品和插圖作品,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多次獲省和全國美展獎。他對作品十分嚴苛,很多有多年繪畫功底的學生作品都讓他不太滿意,當時我的作品《柳下蹠怒斥孔丘》讓他眼前一亮。」於泉瀅說,那時起,兩人開始交流繪畫,漸漸地走到了一起。於泉瀅說,相識的第二年,兩人喜結連理,成為生活的伴侶和創作的夥伴。「他一般『挑大梁』,負責草圖、構圖、造型、鉛筆稿、草稿,我主要負責毛筆稿。」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到了清末民初,《申報》出版了新聞連環畫《點石齋畫報》。1899年,上海文藝書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國志演義〉全圖》,是第一部用連環畫的形式來表現文學原著內容的作品。之後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題材相繼問世,繪畫者陳丹旭成為中國第一位連環畫畫家。其後,葉淺予《王先生》和張樂平《三毛流浪記》的現實主義題材也受到追捧。
  • 日本「河童」和中國「河伯」,在動畫創作上,日本應該更勝一籌
    受柳田國男研究的影響,日本學者在後續研究中認為水虎、河伯本是古代日本人信仰中的水神,沒落後變成了河童。小野蘭山的《本草綱目啟蒙》認為河伯、河童、水虎廣泛意義上是一樣的,只是同一種生物的不同叫法。大量繪畫及文獻資料將河童怪異的外形、多變的性格,以及喜愛捉弄人、擅長相撲的形象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河童與中國的河伯同樣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中國自古便有祭祀河伯的傳說,河伯又被稱為河神、水伯、馮夷、冰夷。
  • 「山東專升本︱每日一記」秋水河伯與北海若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
  • 京海墨韻名家周智慧——2020年拍賣繪畫作品集合欣賞
    中國繪畫三千年以來的歷史發展,有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風俗,卻唯獨沒有畫大海的!而中國大海畫院院長周智慧開創大海畫技法,並創立了大海畫派,填補了中國繪畫史上畫海無大家的歷史空白,被譽為國畫畫海第一人。
  • 持續關注動漫連環畫版畫 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文化的新想像
  • 繪畫大賽讓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
    原標題:繪畫大賽讓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 「迪巧杯」幼兒繪畫大賽  中國江蘇網6月17日訊 園方向家長介紹繪畫大賽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位愛畫畫的小朋友都被鼓勵小試身手,老師還給每一位孩子做了相關指導,希望家長能多給幼兒獨立思考和創作的空間
  • 《問道》經典版河伯許願今日開啟 河伯在線發好禮
    天降祥瑞福澤中洲,河伯許願好禮派發。2020年1月10日至1月19日,光宇遊戲《問道》開啟經典版河伯許願活動。道友們只需要使用道具或元寶進行許願,就會有熱心的河伯幫助道友打撈沉沒的財寶寶箱。開啟寶箱還有機會獲得神獸、變異、特級羽化丹、銀元寶等獎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典服「河伯許願」活動吧!
  • 連環畫裡的美麗山城是這樣的 第五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在渝開幕
    觀眾們正在欣賞餘都的作品。提到連環畫,你的印象中是不是還是「小人書」的概念?現在的連環畫,已經成為了和國畫、油畫、版畫一樣的架上繪畫,觀眾們可以走進美術館欣賞。12日下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講中國故事——第五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在位於解放碑的重慶市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家創作的100組架上連環畫作品首次在山城集中展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有12組來自重慶藝術家的連環畫作品入圍了本次展覽。《講中國故事——全國第五屆架上連環畫展》是「架上連環畫」首次以學術品牌展的規格,進行全國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