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關注動漫連環畫版畫 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文化的新想像

2020-12-13 新快網

《收藏周刊》十年來,在動漫、漫畫、插圖、動畫、連環畫等領域都做了多次的專題報導,包括「重讀民國漫畫」「插圖經典何時再現」「動畫原稿魅力」「廣東動漫崛起」「花城寫愛:動漫再出發」「連環畫往事」「連環畫市場值得期待」「嶺南版畫眺望」「中國動漫日本行」等多個深度專題,其中,不但有來自連環畫研究專家姜維樸、連環畫評論家謝春彥、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副主任金城、知名畫家詹忠效的聲音,更有來自日本的「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經理人松谷孝徵的專訪聲音。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立足於學術,尋找獨特的角度

無論是哪個領域,《收藏周刊》均立足於學術,尋找獨特的角度,單是動漫領域,就分別從豐子愷、華君武、廖冰兄等民國漫畫大家切入,於2014年,拋出「重讀民國漫畫」話題,此後,在2015年再推出「廣東漫畫重覓輝煌」,邀請理論家從學術評論的角度梳理,繼而再推出「廣東動漫崛起」「花城寫愛:動漫再出發」等專題,梳理了當代的動漫現狀,2019年,更推出「中國動漫日本行」,嘗試探討中國動漫走出去的可能性。「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經理人松谷孝徵在廣州接受收藏周刊記者專訪稱:「中國動漫面貌多元, 已經看不出跟日本漫畫的區別了。但我最喜歡的是水墨動畫電影《山水情》。 」

中國動漫將以「國家隊」名義在日本巡展,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副主任金城暢談動漫創作:「中國風」是基因,是動漫回歸自我的鑰匙。

在2020年,《收藏周刊》對動漫話題乘勝追擊,從收藏的角度,推出「動畫原稿魅力」專題,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蔡顯良接受收藏周刊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動畫藝術已經開始慢慢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向世界展現出中國文化的新想像。 」

幾乎是同類畫種,《收藏周刊》對連環畫的探討也有過多次的深入報導,分別推出「連環畫往事」「連環畫市場值得期待」等大型專題,邀請了眾多理論和創作名家探討連環畫的價值,被稱為「連環畫的守護神」的連環畫研究專家姜維樸認為,這跟世俗偏見有關,但他在接受收藏周刊採訪時也承認。「連環畫在中國影響的確比較大」。對於連環畫式微的原因,廣東畫院理論研究室副主任麥荔紅認為,「現在連環畫的功能已經從傳播教化作用轉變成了收藏品類」。著名連環畫評論家謝春彥則稱,「連環畫武俠風從廣東開始。」知名畫家、「詹衣描」詹忠效,「有連環畫創作經驗的人更能做到厚積薄發。」廣州美院國畫系原系主任陳振國也強調,「很多美術史不講連環畫有失偏頗。」

此外,還有「嶺南版畫眺望」「版畫收藏可期」「插圖經典何時再現」等深入報導。

觀點

今天,中國漫畫的品牌性已經逐步形成。目前廣東漫畫在全國來說是做得最好的,這裡既有《漫友》雜誌這樣的全國最大漫畫出版商和發行商,也有像朱斌這樣的年輕新銳漫畫家,最近也成立了全國少有的省級動漫協會——廣東動漫藝術家協會和全國第一個市級動漫協會——廣州動漫藝術家協會,廣東的動漫(漫畫)創作力量可謂陣容龐大。

——漫畫文化學者周鮚(2014年接受《收藏周刊》專訪)

廖冰兄的漫畫與其他煽情、激起憤慨的不同,他更多的是在說理,是一種教科書式的連環畫。

——廖冰兄女婿、廖陵兒的丈夫黃民駒 (2015年,為《收藏周刊》作導覽)

我自幼酷愛翻看連環畫,較早在報刊連載連環畫作品,最終靠連環畫成名起家,可以說,連環畫是我的精神寄託所在。我認為,有連環畫創作經驗的人更能做到厚積薄發。

——旅美著名畫家詹忠效(2016年接受收藏周刊採訪)

收藏周刊大事記

●2020年

1月12日 美意延年齊白石

1月19日 歐洲繪畫五百年

2月16日 南粵大愛文藝抗疫

2月23日 大唐風月

3月15日 芥子園畫譜今議

3月22日 美育的回歸

4月19日 郎世寧的當代啟示

5月17日 龍門壁上歷千秋

5月30日 工筆畫探討

6月14日 生命的輝煌

6月21日 美術館影響力

7月26日 嶺南水彩方陣

8月23日 嶺南篆刻出路

9月6日 領異標新

清代揚州畫派研究

9月13日 抗戰回眸

10月18日 東坡風流

10月25日 廣東漆器探討

11月8日 戲裡有畫

11月22日 唐楷之變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圖片均由人美社提供  《中國經典民間傳說》(百種)《絲路傳奇》《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神獸》《中國十二生肖》《中國老童謠》《中國五大發明》 ……昨天(7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出版工程座談會」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上海唯一一家參會出版單位,捧出一長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底的連環畫、繪本作品出版計劃。其中不少作品正在緊鑼密鼓創作之中,預計將在年內出版。
  • 來南沙圖書館 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
    12月18日起至2021年1月3日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從三國志演義、九色鹿本生,到新兒女英雄傳、三毛流浪記、鐵道遊擊隊……一本本連環畫承載著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快來南沙圖書館尋找兒時記憶。
  • 農民版畫亮相大阪,展示中國非遺文化魅力!
    他表示:綦江農民版畫取材於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具有濃鬱的民間風情和生活氣息,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國民眾喜愛。希通過此展,能向更多日本民眾展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積極促進兩國文化藝術領域交流合作,深化相互理解和友誼,為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作出貢獻。
  • 「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在濱海美術館開幕
    展覽向世界人民描繪並展示中國經典故事,以最優的視覺呈現弘揚中華文明的思想精粹。該展覽亦是數十年來第一次舉全國之力,匯畫界精英的高水平創作,堪稱全國優秀連環畫創作的視覺盛宴,特此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12-18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12月18日,「百年敘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暨首屆中國繪本雙年展
  • 中國圖書亮相巴黎書展傳統連環畫受關注
    網絡配圖一年一度的巴黎圖書沙龍日前開幕,中國展團展出了近600冊種類豐富的中法文圖書,其中包括150餘冊傳統連環畫,受到連環畫愛好者們的關注。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項目經理呂學紡介紹說,今年共有15家中國出版集團和出版社參展,中國傳統連環畫是中國展團的一大亮點。
  • 從"日系霸屏"到"精品出海" 中國動漫為世界繪精彩
    近年來,在外國動漫的競爭壓力及國家相關政策鼓勵之下,中國動漫相繼湧現出《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大聖歸來》等一批優質產品,在遠銷海外的同時,為世界繪製了來自中國的精彩。  進口動漫成為「鯰魚」  「動漫」是動畫與漫畫的合稱,通常是指用簡單或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現實或虛構中的一些場景和故事,內容無所不包。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展開幕式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式在京舉行
    -連環畫 30cm×50cm 銀獎楊春 《四季》 江蘇 綜合畫種·動漫-動畫 4分31秒 銀獎李艾虹 《一路溫暖》 浙江省 服裝設計 120cm×120cm 銀獎王國彬 王瓏 《「千荷瀉露」北關大道跨北運河橋梁設計》 北京 環境設計 銀獎
  • 中國動漫日本行將於6月底在大阪舉行
    而且在日本,他們很崇尚中國的水墨畫。不過,這次也不是說所有作品都是水墨漫畫或動畫,我們突出了從水墨中走來的中國風。」   對於中國動漫作品而言,隨著時代發展,中國動漫從水墨藝術到現代科技,從連環畫到漫畫,再到插畫和繪本,其藝術表現形式日趨豐富,不斷湧現出不同表現形式的經典佳作,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是中國動漫藝術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 連環畫裡的美麗山城是這樣的 第五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在渝開幕
    提到連環畫,你的印象中是不是還是「小人書」的概念?現在的連環畫,已經成為了和國畫、油畫、版畫一樣的架上繪畫,觀眾們可以走進美術館欣賞。12日下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講中國故事——第五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在位於解放碑的重慶市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家創作的100組架上連環畫作品首次在山城集中展出。
  • 2015廣州展覽:「世界動漫的中國學派」展覽信息介紹
    「世界動漫的中國學派」展覽  時間:7月17日——8月7日  地點:廣東省美術館  歐美動漫風行中國的當下,中國動漫藝術有哪些瑰寶值得我們反覆回眸和檢視?當中國動漫的實力作品與同時代的世界名作同期展出比較,你會怎麼去定位中國動漫?
  •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及「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開展
    今年適值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版畫工作室成立二十周年,館方與工作室攜手合作籌劃「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兩個展覽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版畫工作室聯合主辦。 版畫家如何記錄香港文化面貌的變遷? 如何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方藝術形式? 如何與攝影、動畫、數碼列印聯乘,擦出創意火花?
  • 美術觀察│版畫拓荒者的,版畫曾拍出101.2萬元,來看看值嗎?
    1995年出任中國美協十二屆全國版畫展評委,1999年獲得中國美協上世紀80-90年代版畫創作貢獻獎。因該作品的知名度使得西遞村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錄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由國家郵政總局選用四幅《西遞村系列》作品發行了「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特種郵票。
  • 500餘冊長徵主題連環畫折射重慶抗戰歷史文化
    中新網重慶5月25日電 (陳植煒)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慶,近日在「中國故事」當代中國繪本藝術拓展研討會期間展出500餘冊長徵主題連環畫。記者25日從四川美術學院獲悉,此次研討會除了展出長徵主題連環畫外,還對中國繪本藝術的研究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 畫家黃雲松:他策劃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
    黃雲松可能自己也未曾想到,他80歲的人生中,竟有近40年承擔了一個特別的角色——先是與眾多同行一起打開了一扇望向世界的窗,而後將它打造成不同文化互為呈現的通道。黃雲松是一位畫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於喜愛繪畫的青少年而言,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在鋼筆畫傳入中國的一百多年裡,黃雲松與錢貴蓀、華三川、顏梅華、董洪元等人,成為其中的翹楚。
  • 2019中國首屆新連環畫沉浸式大展時間地點門票(附購票入口)
    中國首屆新連環畫沉浸式大展  62號)  門票:48元起  第七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書香意韻」板塊系列活動之一新連環畫時代——中國首屆新連環畫沉浸式大展已開展。本屆連環畫沉浸式體驗大展,開創了連環畫與AR、3D全息投影等科技充分融合,使讀者能夠沉浸到亦幻亦夢的圖畫場景中去,盡情享受文化魅力的新時代。  本屆展覽打破了連環畫只靠紙媒傳播的舊思維,開創了連環畫與科技融合的新時代。
  •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出品的《中國連環畫數字圖書館》項目 成功入選...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選送,經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申報和嚴格評選,中國數字文化集團(以下簡稱「中數集團」)出品的《中國連環畫數字圖書館》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
  • 香港舉辦展覽呈現印藝和版畫圖像多元面向
    輸 一周熱點資訊 全景展現香港 大灣區之聲和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邀請您關注《每周聽香港》 魅力Hong Kong 秀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呂明在介紹天津連環畫歷史時如數家珍。他說,1949年後,連環畫不僅僅是給兒童看的「小人書」,「而一度起著宣傳政策、教育群眾和普及文化的作用,連環畫的兩次『興旺高潮』中,天津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貢獻出了巨大力量。而對於天津的這些重要貢獻,之前的研究、評價是被忽略的。」
  • 連環畫_中國網
    八九十年代後,人們屢屢提及要重創連環畫的輝煌,但是時過境遷,現在從事連環畫的畫家實力已經今非昔比,要想恢復昔日輝煌已不可能,所以那一時期的連環畫已成絕響,乃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從影響上來說,這一時期的連環畫確實起到了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的作用,對提升當時人民的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