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券的設計指南(一):優惠券設計的整體框架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文章對優惠券設計的整個體系進行的大方向的分析整理,梳理了優惠券設計的整體框架,希望對你有益。

在上周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文章 《從紅包看餓了麼、美團外賣的煩惱》,沒想到(自認為)引起比較大的動靜,自己也很意外,只是很多人並不是在探討「煩惱」,也確實不太好聊這個事,筆者本身也是猜測。更多的人來問我,關於優惠券的設計方案,甚至有朋友來找我要關於優惠券設計的資料。

其實文章發表的也蠻巧的,在文章發表後的當周,餓了麼也將原本以異業合作為主的紅包,變成了更有參與感和社交屬性的類美團紅包,也屬於一個蠻巧合的事情。

其實在去年我的一篇文章《作為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理解產品的功能邊界?》,為了引出我講到的「邊界」的概念,我借用了設計優惠券的時候的一個例子,在哪個時候,也曾經有朋友給我留言,詢問我關於優惠券的設計。

說真的,當某一個朋友或讀者,問我要相關優惠券或者其他的資料時,我其實蠻怕的,因為任何的產品設計的出發點,都是業務,雖然業務和業務之前有共同性,但脫離業務的設計是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的,產品的設計,都是基於對業務的理解和目標的出發點而設計出來的。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可參考,本文的優惠券設計指南,是基於餓了麼的「下單後分享優惠券」這個業務模式而設計的。完全是我對這個業務的理解而出發,並不能代表餓了麼或者美團就是這樣設計的。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大家從中學到的方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會將紅包、優惠券,統一成「優惠券」這個叫法。

一、業務介紹

要想設計好產品,首先要理解業務。

1. 業務介紹

餓了麼優惠券的業務模式如下:

(1)當用戶在餓了麼平臺下單成功後,會提示可進行優惠券的分享;

(2)用戶將優惠券社交平臺;

(3)自己或其他人可進行領取優惠券到帳戶;

(4)在下單時,可使用優惠券,享受減免優惠;

關於分享中的設定第幾個人是最大,還有發放異業合作的紅包,由於是業務主線下的特點需求分支,因此不在主線範圍內。

2. 數據指標

理解了業務之後,那還有一個需要了解,也就是目標,該如何監控我的效果好還是不好,是不是需要調整,那就涉及到幾個目標。

(1)分享率。也就是當用戶下單後,有多少訂單比率會產生分享。這是一個源頭,所以需要監控好;

(2)領取率。當我的優惠券分享出去後,假設可以供10個人領,那分享出去的有多少人領取,還有領滿率多少,也就是我這優惠券發出去,有10個用戶全部領取完了,這比率多少;

(3)使用率。用戶領取了優惠券後,有多少的使用率,直接決定了最終的效果,也就是轉化率;

(4)拉新數。這應該是個附帶的,用戶分享,勢必會產生新用戶的註冊和下單,這個數據也可以看一下;

當然除了以上的,由於業務和公司的不同,還會有其他數據的監控,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框架設計

理解了業務模式,也明白了數據指標,假設需求就是實現如當前餓了麼、美團外賣一樣的優惠券獲得。當然這裡是為了簡化才這樣做的,各位需求方,千萬不要如上面所說的:「和XXXXX一樣就好了」這樣的需求,任何一個產品經理都不想聽到這樣的話,這個在產品經理眼裡,不對,不管在誰眼裡,都等於沒說。

本產品設計,會按照「產品的功能邊界」的設計思路,進行對整個系統的設計,也就是通過構建不同的系統,進行對接式的方式,將不同的系統進行串聯,最終形成完整的系統。

1. 優惠券系統

既然是一套發放優惠券的活動,那自然會有一個優惠券系統,可以對優惠券進行規則設定。

本質上,優惠券其實就是一套規則的集合體。規則一般包括:優惠金額、限制、有效期等。

(1)限制

限制裡面一般基於業務不同進行不同的設定,以外賣為例,會有使用時間的限制,比如該優惠券是午餐的,那使用時間就是11點—2點;再比如會有品類的限制,比如該優惠券是下午茶的,那所選商家必須是下午茶品類的,比如奶茶店之類。

(2)優惠金額

對於優惠金額,一般是設置當前優惠券的金額,有的是固定金額,比如滿減券、立減券;有些浮動金額,比如折扣券,隨機券(當前餓了麼、美團外賣就是隨機券,領取時確定金額)。

(3)有效期

由於優惠券一般是基於活動進行發放,大多數是設定一個有效期限,比如3天、10天,起始日期已領取開始計算的模式。

對於異業合作的券,由於如果在領取時調取第三方領取接口,再進行發放,會存在比較大的風險,一般的處理時,是在優惠券系統創建一條異業合作的優惠券,然後通過導入對方券碼的方式進行發放。

對於券碼的導入、生成導出,如果業務需要,也會考慮進去。券碼的導入時在進行發放異業合作優惠券時而設定,而生成導出,是在藉助第三方發放優惠券,而增加的處理操作方式。

2. 活動系統

優惠券是規則的集合體,那活動就是將優惠券包裝成一個活動,然後推給用戶的實體。

一個活動一般包括優惠券、個性化、有效期三部分。

(1)優惠券

也就是該活動準備發放的優惠券,去進行對優惠券的關聯。

這裡對於隨機券的處理上,一般會基於成本的考慮去設定總優惠金額,儘管每張券可能是隨機金額,但一個活動的總的優惠金額其實已經限定了。

(2)個性化

為了吸引用戶,儘管活動模板是固定的,但會提供比較大的個性化設定,可隨著運營的調整進行不同內容的展示。

個性化一般包括分享個性化、內容個性化、規則個性化。

①分享個性化。當前主流的分享都變成了微信為主,微信也提供了可定製分享內容的方式,包括標題、描述、圖片。

②內容個性化。便是基於活動模板進行的設定,比如頭圖、領取成功的彈層、按鈕的跳轉連結、活動說明等等,都是可以進行定製化設定的。

這裡的有效期一般是設定活動的有效期,去限定活動。

一般是設置一個日期區間。

3. 發放系統

有了優惠券,去限制使用和確定優惠規則。有了活動,作為優惠的發放實體,供用戶參與。那接下來就是發放系統了,去設定活動的發放。

發放系統,是通過對不同節點的梳理,進行設置不同節點的發放活動,及對發放的限制。一般包括範圍和個性化。

(1)範圍

範圍是指什麼樣的用戶能夠參與到活動的發放,對於像餓了麼、美團外賣這樣全國性的,勢必會進行差異化的優惠,比如對於北山廣,需求比較旺盛的, 參與度高的, 該設定什麼樣的運營策略,那運營策略的呈現就是活動。

範圍一般會限定節點、地區、業務、用戶。地區和業務相對來講比較好了解,用戶也是需要去篩選和過濾的, 比如對於會員性質的用戶和非會員性質的用戶,那下單後分享的活動是否進行區別對待之類的。對用戶的過濾,是比較考驗平臺對用戶的理解,和運營策略是否執行到位和準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節點表示該活動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呈現,比如下單成功、註冊成功等等,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節點,進行對用戶推送不同活動,讓用戶進行參與。

這裡的個性化,包括兩塊,限制和展示。

限制,是指在當前範圍下的諸如領取限制等。比如一個用戶一天只能領取該範圍下3個活動的優惠券。

展示,是指基於該範圍,設定給用戶端的展示內容,比如彈層文案、圖片等。

這裡要注意的是,發放系統發放的活動是基於活動系統生成之後,發放的子活動,也就是當節點發生時,產生的活動是一個子活動。

4. 數據系統

優惠券系統、活動系統、發放系統,是讓這個業務能夠跑起來,結合下單系統,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閉環。而數據系統,是完成第二部分的,也就是對目標和結果監控,獲得數據的數據系統。

數據系統一般需要監控下單數、活動數、優惠券數。

(1)下單數,是指當用戶下單是符合活動發放時條件時,所產生的訂單數;

(2)活動數,是指當用戶進行分享後,產生的活動數;

(3)優惠券數,是指用戶領取的用戶數量,使用可以當做優惠券的一個狀態進行標記;

拉新數量,可以通過在優惠券數的統計中,對手機號或者會員ID進行標記是否為新用戶的方式產生;

那麼在最開頭提到的四個數據:分享率、領取率、使用率、拉新率,變可通過數據系統進行計算和展示。

分享率 = 活動數 / 下單數 * 100%;

領取率 = 優惠券數 / (活動數 * 每個活動參與數)* 100% 每個活動參與數即表示每個活動允許多少用戶領取;

使用率 = 優惠券使用數 / (優惠券數 – 優惠券退券數) 如果優惠券可以退券,一般會把退券數刨除,也有是不刨除,主要看業務需求;

拉新數 = 領取過優惠券的用戶中,標記為新用戶的數量。

對於固定計算規則的數據,可以通過圖表等更友好的方式進行展示,方便查看。

三、 總結

優惠券系統,確定優惠券的規則;活動系統,發放優惠券的實體;發放系統,設定活動的發放規則;數據系統,記錄行為中產生的數據。四個系統相互配合,構成一套完整的優惠券活動發放系統。

當然,這裡的「系統」不代表是個很龐大的內容,只是用「系統」這個詞,來代替相關直接的區隔。

以上前期的思考和梳理的過程,後面的文章, 將深入到每個系統中去,去講述該如何設計和思考,優惠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龐大,而且和業務有很強關聯性的產品,藉助一篇文章時很難講完的。

最後,也特別說明一下,由於優惠券本身與業務的關聯度非常強烈,業務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設計,特別是越細節的內容,越與業務緊密相連。該文章是以餓了麼下單之後的分享紅包這個業務出發,設計的優惠券整套系統,敬請知悉。

本文由 @藍胖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優惠券設計:優惠券活動篇
    優惠券設計前序兩篇:整體框架:《優惠券設計:整體框架篇》優惠券模板:《優惠券設計:優惠券模板篇》一、框架結構優惠券活動主要是管理優惠券的發放活動,優惠券活動和優惠券存在一對多的關係,即一個優惠券活動可以同時發放多張多種類的優惠券。
  • 優惠券設計:優惠券模板篇
    前文《從業務附屬型商城的角度淺談優惠券設計》從整體框架上進行了簡述。本文將從繼續從業務附屬型商城,優惠券模板設計模塊進行總結。一、框架結構前文對優惠券模板規則進行了總結,優惠券規則主要可分為:優惠規則、有效期和餘量控制。
  • 優惠券設計:前端&核銷篇
    一、優惠券核銷可用判定可用判定指優惠券對於訂單是否可用,主要進行以下兩個校驗:優惠券是否可用。即優惠券是否在未使用狀態,且當前時間在優惠券有效期內;訂單中適用優惠券的商品是否在優惠券的範圍內,適用範圍內的商品是否達到滿額要求。一般在進入確定訂單頁面前,會對用戶持有的所有優惠券進行如上兩個校驗。並在確定訂單頁面進行顯示。
  • 優惠券如何設計?
    本文介紹了優惠券的創建、活動設計、用戶投放、用戶領取和使用、退還以及數據分析七個方面的內容,與大家分享!優惠券是一套規則的組合,它的基本信息包括優惠券名稱、發放數量、優惠券是否可疊加、每人限領張數、是否和其他促銷同時使用(優惠優先級)、使用規則等。
  • 優惠券系統應該如何設計?
    優惠券是一套規則的組合,它的基本信息包括優惠券名稱、發放數量、優惠券是否可疊加、每人限領張數、是否和其他促銷同時使用(優惠優先級)、使用規則等。那優惠券系統應該如何設計?一起來文章中中看看~知識總結很重要,不管是每周的周報,還是階段性的項目總結,都是一個復盤的過程。
  • 優惠券設計:優惠券的發放與使用
    本文從優惠券設計的發放和使用兩個模塊展開,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收穫。上一章節大致講了創建優惠券涉及的範圍,想要了解請點擊《優惠券設計-促銷》。本章灰灰將說道說道優惠券設計的發放和使用兩個模塊,請各位帥哥美女多多指點。話不多少,先上圖:發放優惠券發放的途徑有兩種,系統發放和用戶領取。
  • 優惠券的設計分享
    優惠券是一種常見的促銷手段,在形式上給予消費者心理一定的折扣,然後促成訂單。本文主要分享關於優惠券的設計。一、引子促銷活動的目的按對象可分為對用戶、對產品、對公司;其中對用戶的促銷目的又可分為三種:拉新、促活、留存。
  • 電商平臺優惠券的前後端設計
    在設計優惠券系統前後臺時,作為產品的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優惠券( 跨店鋪滿減券/ Plus會員無門檻券/ Push定向券等等),認識各種繁瑣規則,還需要因地制宜,根據產品業務主體進行剖析找到適合公司產品本身的優惠促活拉新方式。
  • 優惠券系統細節剖析(二):優惠券後臺創建流程設計
    網際網路平臺中,上到虛擬商品如知識付費、下到線下服務如共享單車,凡是涉及到支付場景的平臺基本都會存在對應的優惠券系統。上一篇處女作我簡單地分享了自己對於優惠券系統的分類認識,這次就接著之前的話題,想聊一聊當我們搞清楚優惠券分類那些事之後,系統後臺的優惠券創建流程應該怎麼設計,來保證後續面對奇形怪狀的業務需求時如何讓產品迭代更加有效率。
  • 詳解優惠券模塊設計的要點
    本文圍繞優惠券的發展和本質,梳理了一系列優惠券的特性。並且進一步分析了如何進行優惠券模塊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啟發。一、優惠券的發展優惠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20年代末的法國,普及於20世紀初的美國,經歷了手寫版、紙質版到現在的電子版三個時代。
  • 優惠券的設計原理和方法
    優惠券即是平臺通過獎勵的方式來達到拉新、促活等的一種方式。那麼,如何來設計優惠券?優惠券的設計原理和方法是什麼?首先要考慮該優惠券所要觸及的用戶是哪些?如何來做?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方式來做?一、項目背景與需求分析由於公司推廣需求,現在需要設計一個針對新老用戶發送優惠券的H5界面,用於用戶自發的分享傳播。
  • 針對新老用戶發送優惠券的H5界面設計
    現在需要設計一個針對新老用戶發送優惠券的H5界面,用於微信裡用戶自發的分享傳播。那麼這個H5界面應當如何設計?要求:以H5為載體,主要用於微信聊天窗和朋友圈的分享「此處為兩種分享模式」注意分享的流程以及流程裡必備的判斷注意後臺邏輯和前端邏輯的配合,不要忽略後端重要的頁面需要完整原型,其他頁面需要簡單的頁面流程,需要有整體的串聯一、報告簡述
  • 電商營銷中臺的優惠券如何設計?
    項目難點之前從未接觸過任何營銷系統,由於平臺優惠券不像電商給商家用的優惠券,涉及到前臺展示、中臺管理/發放、後臺優惠分攤、補貼結算。需要系統思考營銷中臺的產品架構設計,並把營銷基礎能力復用,後期僅不斷迭代營銷形式。
  • 優惠券雖然小,但也可以玩出不同的設計
    清明出去浪了一圈,回來之後又是一堆事要幹…年輕人就是要幹!!大家都知道behance這個網站,除了be之外,國外還有一個dribbble.com也不錯,都不用翻牆。be可能跟站酷一樣,屬於大綜合型設計交流社區。而dribbble的是一個設計細節靈感的分享社區。一個圖標,一個設計細節,一個小動效等等都可以展示出來。這就是兩者差異化的地方。今天給各位分享一些dribbble不錯的設計靈感,以優惠券為主。
  • 從使用場景說起,談通用優惠券平臺設計
    文章會從優惠券的幾種使用場景說起,然後接著談滿足場景的流程設計和優惠券邏輯配置,最後再對平臺權限做一個補充說明。(由於本犬只熟悉O2O相關的業務,對於電商類的業務不夠了解,所以只能從O2O的角度來談)一、優惠券使用的場景使用優惠券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拉新或者促活(對電商而言,還有提高客單價的功用)。
  • 優惠券設計全流程復盤:從業務到需求,從需求到實現
    初定,包括但不限於優惠券、眾籌、團購、商城首頁設計、UI改版思路、會員卡設計、小程序、H5中臺、H5活動設計、大屏設計、內容付費產品、轉化頁面設計、電商後臺、推薦算法、新零售產品……本文是第一篇,主要來講講優惠券設計全流程解析。做電商,就不得不提優惠券。就像說起檳榔,就會想到檳榔小妹一樣,標配!
  • 重學Java 設計模式:實戰策略模式「模擬多種營銷類型優惠券,折扣...
    目錄一、前言二、開發環境三、策略模式介紹四、案例場景模擬五、用一坨坨代碼實現五、用一坨坨代碼實現這裡我們先使用最粗暴的方式來實現功能對於優惠券的設計最初可能非常簡單,就是一個金額的抵扣,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種類型。所以如果沒有這樣場景的經驗話,往往設計上也是非常簡單的。但隨著產品功能的不斷迭代,如果程序最初設計的不具備很好的擴展性,那麼往後就會越來越混亂。
  • 想讓用戶爽快領劵下單,要避開優惠券設計哪些坑?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案例,案例 1 與案例 2 相比,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券的性質,有效期,剩餘數量等信息,單單告知消費者面額,這樣的優惠券很難影響消費者使用。類似的錯誤,很多失敗的優惠券都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對優惠券的本質理解和設計執行上存在問題。導致不能很好的設計優惠券和影響消費者使用優惠券,包括但不限於:先提價後促銷,沒有明顯時間或數量限制等。
  • 億元優惠券重磅來襲!
    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激活我市的文化旅遊經濟,激活文化旅遊市場,我市開展2020「承德避暑 清涼一夏可在「我的」「優惠券」查看消費券。進入「我的」「優惠券」頁面,點擊「立即使用」,點擊進入「產品頁面」,選擇「票型」「預定」,「選擇日期」,填寫「姓名」和「手機號碼」,進入「優惠券」勾選,最後「立即預定」。
  • 優惠券背後的套路
    前兩天網上流傳了一個段子,京東發放了一批無門檻的優惠券,引來一批的羊毛黨把京東給薅禿了,傳言說京東把小家電部門給集體開除了。很顯然這都是吃瓜群眾編排的段子,京東風控部門又不是傻子,優惠券的大規模使用必然會引發預警機制,不可能把家大業大的京東給薅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