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對優惠券設計的整個體系進行的大方向的分析整理,梳理了優惠券設計的整體框架,希望對你有益。
在上周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文章 《從紅包看餓了麼、美團外賣的煩惱》,沒想到(自認為)引起比較大的動靜,自己也很意外,只是很多人並不是在探討「煩惱」,也確實不太好聊這個事,筆者本身也是猜測。更多的人來問我,關於優惠券的設計方案,甚至有朋友來找我要關於優惠券設計的資料。
其實文章發表的也蠻巧的,在文章發表後的當周,餓了麼也將原本以異業合作為主的紅包,變成了更有參與感和社交屬性的類美團紅包,也屬於一個蠻巧合的事情。
其實在去年我的一篇文章《作為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理解產品的功能邊界?》,為了引出我講到的「邊界」的概念,我借用了設計優惠券的時候的一個例子,在哪個時候,也曾經有朋友給我留言,詢問我關於優惠券的設計。
說真的,當某一個朋友或讀者,問我要相關優惠券或者其他的資料時,我其實蠻怕的,因為任何的產品設計的出發點,都是業務,雖然業務和業務之前有共同性,但脫離業務的設計是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的,產品的設計,都是基於對業務的理解和目標的出發點而設計出來的。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可參考,本文的優惠券設計指南,是基於餓了麼的「下單後分享優惠券」這個業務模式而設計的。完全是我對這個業務的理解而出發,並不能代表餓了麼或者美團就是這樣設計的。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大家從中學到的方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會將紅包、優惠券,統一成「優惠券」這個叫法。
一、業務介紹
要想設計好產品,首先要理解業務。
1. 業務介紹
餓了麼優惠券的業務模式如下:
(1)當用戶在餓了麼平臺下單成功後,會提示可進行優惠券的分享;
(2)用戶將優惠券社交平臺;
(3)自己或其他人可進行領取優惠券到帳戶;
(4)在下單時,可使用優惠券,享受減免優惠;
關於分享中的設定第幾個人是最大,還有發放異業合作的紅包,由於是業務主線下的特點需求分支,因此不在主線範圍內。
2. 數據指標
理解了業務之後,那還有一個需要了解,也就是目標,該如何監控我的效果好還是不好,是不是需要調整,那就涉及到幾個目標。
(1)分享率。也就是當用戶下單後,有多少訂單比率會產生分享。這是一個源頭,所以需要監控好;
(2)領取率。當我的優惠券分享出去後,假設可以供10個人領,那分享出去的有多少人領取,還有領滿率多少,也就是我這優惠券發出去,有10個用戶全部領取完了,這比率多少;
(3)使用率。用戶領取了優惠券後,有多少的使用率,直接決定了最終的效果,也就是轉化率;
(4)拉新數。這應該是個附帶的,用戶分享,勢必會產生新用戶的註冊和下單,這個數據也可以看一下;
當然除了以上的,由於業務和公司的不同,還會有其他數據的監控,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框架設計
理解了業務模式,也明白了數據指標,假設需求就是實現如當前餓了麼、美團外賣一樣的優惠券獲得。當然這裡是為了簡化才這樣做的,各位需求方,千萬不要如上面所說的:「和XXXXX一樣就好了」這樣的需求,任何一個產品經理都不想聽到這樣的話,這個在產品經理眼裡,不對,不管在誰眼裡,都等於沒說。
本產品設計,會按照「產品的功能邊界」的設計思路,進行對整個系統的設計,也就是通過構建不同的系統,進行對接式的方式,將不同的系統進行串聯,最終形成完整的系統。
1. 優惠券系統
既然是一套發放優惠券的活動,那自然會有一個優惠券系統,可以對優惠券進行規則設定。
本質上,優惠券其實就是一套規則的集合體。規則一般包括:優惠金額、限制、有效期等。
(1)限制
限制裡面一般基於業務不同進行不同的設定,以外賣為例,會有使用時間的限制,比如該優惠券是午餐的,那使用時間就是11點—2點;再比如會有品類的限制,比如該優惠券是下午茶的,那所選商家必須是下午茶品類的,比如奶茶店之類。
(2)優惠金額
對於優惠金額,一般是設置當前優惠券的金額,有的是固定金額,比如滿減券、立減券;有些浮動金額,比如折扣券,隨機券(當前餓了麼、美團外賣就是隨機券,領取時確定金額)。
(3)有效期
由於優惠券一般是基於活動進行發放,大多數是設定一個有效期限,比如3天、10天,起始日期已領取開始計算的模式。
對於異業合作的券,由於如果在領取時調取第三方領取接口,再進行發放,會存在比較大的風險,一般的處理時,是在優惠券系統創建一條異業合作的優惠券,然後通過導入對方券碼的方式進行發放。
對於券碼的導入、生成導出,如果業務需要,也會考慮進去。券碼的導入時在進行發放異業合作優惠券時而設定,而生成導出,是在藉助第三方發放優惠券,而增加的處理操作方式。
2. 活動系統
優惠券是規則的集合體,那活動就是將優惠券包裝成一個活動,然後推給用戶的實體。
一個活動一般包括優惠券、個性化、有效期三部分。
(1)優惠券
也就是該活動準備發放的優惠券,去進行對優惠券的關聯。
這裡對於隨機券的處理上,一般會基於成本的考慮去設定總優惠金額,儘管每張券可能是隨機金額,但一個活動的總的優惠金額其實已經限定了。
(2)個性化
為了吸引用戶,儘管活動模板是固定的,但會提供比較大的個性化設定,可隨著運營的調整進行不同內容的展示。
個性化一般包括分享個性化、內容個性化、規則個性化。
①分享個性化。當前主流的分享都變成了微信為主,微信也提供了可定製分享內容的方式,包括標題、描述、圖片。
②內容個性化。便是基於活動模板進行的設定,比如頭圖、領取成功的彈層、按鈕的跳轉連結、活動說明等等,都是可以進行定製化設定的。
這裡的有效期一般是設定活動的有效期,去限定活動。
一般是設置一個日期區間。
3. 發放系統
有了優惠券,去限制使用和確定優惠規則。有了活動,作為優惠的發放實體,供用戶參與。那接下來就是發放系統了,去設定活動的發放。
發放系統,是通過對不同節點的梳理,進行設置不同節點的發放活動,及對發放的限制。一般包括範圍和個性化。
(1)範圍
範圍是指什麼樣的用戶能夠參與到活動的發放,對於像餓了麼、美團外賣這樣全國性的,勢必會進行差異化的優惠,比如對於北山廣,需求比較旺盛的, 參與度高的, 該設定什麼樣的運營策略,那運營策略的呈現就是活動。
範圍一般會限定節點、地區、業務、用戶。地區和業務相對來講比較好了解,用戶也是需要去篩選和過濾的, 比如對於會員性質的用戶和非會員性質的用戶,那下單後分享的活動是否進行區別對待之類的。對用戶的過濾,是比較考驗平臺對用戶的理解,和運營策略是否執行到位和準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節點表示該活動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呈現,比如下單成功、註冊成功等等,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節點,進行對用戶推送不同活動,讓用戶進行參與。
這裡的個性化,包括兩塊,限制和展示。
限制,是指在當前範圍下的諸如領取限制等。比如一個用戶一天只能領取該範圍下3個活動的優惠券。
展示,是指基於該範圍,設定給用戶端的展示內容,比如彈層文案、圖片等。
這裡要注意的是,發放系統發放的活動是基於活動系統生成之後,發放的子活動,也就是當節點發生時,產生的活動是一個子活動。
4. 數據系統
優惠券系統、活動系統、發放系統,是讓這個業務能夠跑起來,結合下單系統,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閉環。而數據系統,是完成第二部分的,也就是對目標和結果監控,獲得數據的數據系統。
數據系統一般需要監控下單數、活動數、優惠券數。
(1)下單數,是指當用戶下單是符合活動發放時條件時,所產生的訂單數;
(2)活動數,是指當用戶進行分享後,產生的活動數;
(3)優惠券數,是指用戶領取的用戶數量,使用可以當做優惠券的一個狀態進行標記;
拉新數量,可以通過在優惠券數的統計中,對手機號或者會員ID進行標記是否為新用戶的方式產生;
那麼在最開頭提到的四個數據:分享率、領取率、使用率、拉新率,變可通過數據系統進行計算和展示。
分享率 = 活動數 / 下單數 * 100%;
領取率 = 優惠券數 / (活動數 * 每個活動參與數)* 100% 每個活動參與數即表示每個活動允許多少用戶領取;
使用率 = 優惠券使用數 / (優惠券數 – 優惠券退券數) 如果優惠券可以退券,一般會把退券數刨除,也有是不刨除,主要看業務需求;
拉新數 = 領取過優惠券的用戶中,標記為新用戶的數量。
對於固定計算規則的數據,可以通過圖表等更友好的方式進行展示,方便查看。
三、 總結
優惠券系統,確定優惠券的規則;活動系統,發放優惠券的實體;發放系統,設定活動的發放規則;數據系統,記錄行為中產生的數據。四個系統相互配合,構成一套完整的優惠券活動發放系統。
當然,這裡的「系統」不代表是個很龐大的內容,只是用「系統」這個詞,來代替相關直接的區隔。
以上前期的思考和梳理的過程,後面的文章, 將深入到每個系統中去,去講述該如何設計和思考,優惠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龐大,而且和業務有很強關聯性的產品,藉助一篇文章時很難講完的。
最後,也特別說明一下,由於優惠券本身與業務的關聯度非常強烈,業務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設計,特別是越細節的內容,越與業務緊密相連。該文章是以餓了麼下單之後的分享紅包這個業務出發,設計的優惠券整套系統,敬請知悉。
本文由 @藍胖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