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年中秋,皓月當空之時,十五六的晚上都是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裡,滿滿一桌好酒好菜、水果和月餅擺上,母親還總叨嘮兩句「月奶奶您先吃,來我家過十五吧」,我們才能放一掛鞭炮後開動筷子,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了,月餅想吃隨時能買到,生活節奏也快了很多倍,中秋團圓之日趕不到家中過節的大有人在,但不變的是家人齊聚的熱鬧和心情。今天中秋吃得晚了些,我家人也都嚷著別下廚了到外面吃,好在選了一家名叫「老農民」的家常菜館,菜品味道和氛圍都是十足家的感覺,看這豐盛又家常的8菜1湯,全家酒足飯飽才花了不到200元,個個直呼太值了!
【紅燒黃河鯉魚】
第一道就上了條肥美的紅燒鯉魚,這是這家店的特色招牌,俗諺道「水至清則無魚」,盛產於水渾又多泥沙的黃河的鯉魚,可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肉質肥嫩鮮美又富含營養。這道紅燒黃河鯉魚風味鹹香且不膩口兒,湯濃味美下酒又下飯,很多人自己做紅燒魚時總破皮、魚肉或柴或腥,下館子時一定會必點這道經典名菜,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提前做好備著,由此一加熱就可以上桌了,但比現做現吃的鮮味稍顯遜色了些,總體還是可以打九十分的。
【鐵鍋燜鍋雞】
家宴必有魚上桌又怎能少了雞,這道也是突出的農家菜風味,又正巧一解想吃地鍋雞之饞,入口可以吃得出雞肉軟爛入味在地鍋裡燉足了,配菜中的玉米、黑木耳又豐富了菜品味道和營養,湯汁濃鬱都搶著拌入米飯裡,滴滴難捨只嫌菜品份量略小了。
【乾鍋土豆】
北方人很偏愛乾鍋做法,從葷的牛蛙、小酥肉到素的花菜,在乾鍋系列中無一不是硬菜,人見人愛的土豆也很適合拿乾鍋來做,與炒的相比,其特色正是沒什麼湯汁、幹香軟糯,色澤金黃令賣相看起來就頗有食慾,我也是在農家樂對乾鍋菜吃上癮後,乾脆給家裡也添了個乾鍋,尤其到秋冬季天涼了,邊燒邊吃既熱乎又有氣氛。
【珍菌木桶豆腐】
這道湯品的主要食材是香菇和豆腐,菌菇的鮮和豆腐的豆香交融在一起,入口鮮美、下肚腸胃也舒服,加之木桶這個特色餐具的包裝,使得本成本不足五塊錢的一道菌菇豆腐湯,搖身一變晉升為珍菌木桶豆腐,也一改麻婆豆腐、白菜燉豆腐等傳統做法的無趣。
【涼菜素拼】
涼菜拼盤一般也是家宴聚餐少不了的,下酒的花生米、嫩滑爽口的粉絲、軟糯多汁的麵筋、脆嫩清腸的豆角、清脆的木耳,都是在家下廚也常做的,涼拌菜我家人都更喜歡吃素,健康開胃又好下酒。
【麻辣水煮肥牛】
對於愛吃辣、重口味的一家子,像毛血旺、水煮肉片這樣的風味川菜才是最解饞的硬菜,最近豬肉價瘋長,今日便點了道麻辣水煮肥牛,上桌一股濃鬱的麻香撲鼻而來,紅彤彤的誘人賣相更令人直咽口水,這道菜妙在選用了薄薄的肥牛片,比刀切牛肉更易熟又入味,現做好潑上的一勺熱油餘溫未散,激發出了花椒和辣椒的十足香辣味,實在過癮。
【手撕包菜】
手撕包菜可謂無人不愛的一道經典素小炒,包菜色澤鮮亮、入口脆爽開胃不失營養,在家中宴客拿這道菜上桌也不跌份兒,反倒光碟最快,中秋家宴都是自己人為了吃得舒服,當然少不了點一盤手撕包菜。
中秋家宴不管是自個兒下廚還是下館子,都圖個熱鬧、吃得家常舒心,不在於非要山珍海味或有排面,難得的是百忙中能聚到一起,也曬曬你的中秋家宴或晚餐吧!
關注阿新,每日為您用心做飯!一個因吃不起外賣而學會下廚的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痴迷於民以食為天之「吃」的文化,好好吃飯,其實幸福就在一日三餐!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記得點讚、收藏、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