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
南京人對餛飩有著與生俱來的執念,但其實南京人對餃子也有著獨特的深情。
立冬了,怎能不吃餃子?
三牌樓在不少吃貨心中,是「美食的天堂」。
沒有XXXL的胃,根本不能從街頭吃到街尾。當然,你大可不必每家店都品過去,但一定不能錯過毛家水餃。
毛家水餃在三牌樓開了30多年,餃子屆「扛把子」的稱號非他莫屬。30多年,毛家水餃餵飽了無數人的胃,在每一個立冬時節慰藉了許多離家人的心。
雖然如今的毛家水餃早已不是三十多年前的蒼蠅小館,但價格和分量卻一點沒變,所有水餃的單價都不超過10元。
在全天24小時營業的毛家水餃,排隊那是常事兒。
來這裡吃水餃,千萬別介意跟別人拼桌,不然你只能打包帶走了!
前廳食客們人來人往,後廚同樣熱鬧得很!阿姨們分工明確,同時操作,擀皮的、包餡的、下鍋的,手速驚人!
不一會功夫,從廚房的小窗口探出一個大勺子,餃子出鍋啦。
毛家水餃的品種豐富,但人氣擔當絕對要屬鮮肉水餃。
餃子小小的,肉和湯汁滿滿,用「富得流油」來形容都不為過。蘸著香醋和毛家特色甜辣醬,一盤二兩餃子那都不算事兒。
其實,毛家水餃的豬肉鍋貼也是一絕。鍋貼肥而不膩,底部帶著焦香。跟南京滿大街的鍋貼相比,確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熙熙攘攘中,吃完2兩水餃,1兩鍋貼,胃口也得以滿足!
都說北方人不管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隨著南北差異越來越小,南京人現在不管什麼節日也都愛吃餃子。
大叔水餃,藏身南大,名字是學生口口相傳而得。
沒有店面沒有門頭,卻在南大學子口中有著極高的口碑。許多南大學生,從本科吃到碩士、博士,甚至結婚生子。
在南大,大叔水餃無人不曉。走在路上隨便拉住一位小同學,他們都會搶答式地回覆:「南園17舍走到底右拐」。
兩排平房之間搭起的雨棚下,就是大叔水餃經營的地方,幾張桌子、數把凳子就是大叔所有的裝備。
雖然地方簡陋,但很多校外人士慕名而來。除了口味,大叔水餃的價格也十分公道。畢竟有一種物價叫做:學生物價。
純肉4元一兩,每兩6個;豆角肉、白菜肉、韭菜雞蛋都是3.5元一兩。十幾年雖然價格稍微漲了點,但水餃的餡兒一點沒少,依然實實在在。
別看老闆是位大叔,但水餃包得特漂亮,每個水餃都一般大小,碼得整整齊齊。
11點,還沒到飯點,食客們卻紛至沓來。「老闆,2兩白菜餡兒,2兩韭菜餡兒的。」這樣下單的食客一般都是第一次來。
來多了的南大學生則會說:「老闆,2白2韭」。
十多年的經營,大叔早已和食客們養成了默契。吃多少給多少錢,食客們自己算好自覺付錢,大叔也不查。畢竟,下水餃才是大叔的正事兒。
開鍋煮水,兩口鍋,一個回合接著一個回合的煮著餃子。大叔一直盯著鍋,開了就加涼水,三沸三揚水餃方能出鍋。
這時候,大叔的獨特技能就彰顯了,一鍋亂燉的餃子可以毫無錯誤的分出各個口味,送到你的面前。
出鍋後的餃子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大叔把餡兒剁得很碎,口味也鹹淡適宜。咬上一口,香味充盈整個口腔,熱乎乎的瞬間趕走了寒冷,可以說十分滿足了!
吃餛飩用辣油,吃水餃則用辣醬。大叔不僅提供了辣椒醬還有辣椒麵,腿妹特地嘗試了沾著辣椒麵吃水餃,好吃極了!
大叔水餃特像你媽在家給你包的,畢竟顆顆又大又實在,滿滿家的味道。
藏身珠江路的吉兆營很小,前後不過200餘米。但就這短短的200米街巷,竟然藏了7家麵條店,7家餛飩店。
在這裡,哈爾濱水餃絕對是餛飩界的C位了。
不過,現在的哈爾濱水餃,換了一個很可愛的名字——「拴寶水餃」。
但無論叫什麼,在老闆和店員們純正的東北口音中,一口一個地吃著水餃,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下水餃的主力是一個東北大爺,不太言語,自顧自地煮著水餃,每一份水餃都像他的作品,悉心對待。
煮鍋旁站著兩三個20出頭的東北小夥,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進進出出地給客人們上著水餃。
餃子手工麵皮嚼感筋道,內餡不僅又大又實在,可供選擇的口味也很多。青椒鮮肉、四季豆鮮肉、苞菜油渣……這些獨特的口味竟也讓食客愛不釋筷。
(@shiyangcrx)
東北人熱情大方,餃子大,黃瓜拉皮量多,一般客人來了,一份水餃加一份拉皮就是標配。
(@抽抽=_=)
晚上下班後,周邊地鐵大廈的上班族,甚至更遠些,丹鳳街上的廣電人,都願意來這裡點幾兩水餃,慢慢打磨下班後的時光。
評南水餃,老城南人的記憶。城南人從小吃到大,口味像外婆包的,絕對秒殺一切速凍水餃。
評南水餃老店原在評事街,現在搬遷到朝天宮。別看只是路邊的一家小店,人氣卻非常高。
出鍋的水餃白胖胖,香氣襲人。熱乎的餃子蘸上醋和辣椒醬,別提有多美味。
最讓食客難以忘懷的要屬是菊葉餡水餃,口感清爽解膩。「好吃不過餃子」,真是一點不為過!
多少人半夜從KTV出來,就一頭鑽進路對面的新橋水餃。
新橋水餃雖然門頭窄小,可裡面卻大有乾坤。水餃配燒烤、水餃配砂鍋,是城南人的夜宵標配。
新橋水餃完全對南京人的口味,餃子皮手工擀制,久煮不破;餃子餡兒飽滿多汁,入口有嚼勁兒。
韭菜餡和白菜餡最受食客們青睞,蔬菜的清新和絞肉的鮮香交融,刷嘴巴都不丟。
吃完水餃,再喝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在立冬的夜晚,自然不會覺得冷了。
能自詡「回頭客」的店都有些不一般。
回頭客餃子館在邁皋橋從破破的水餃攤兒起家,到現在有了4家分店,絕對是腿妹的私藏餃子館。
腿妹從小就吃回頭客,媽媽偷懶不做飯的日子,我們都會去回頭客點上滿滿兩盤。
現包的餃子又大又實在,白菜和薺菜是腿妹最鍾愛的兩個口味。
皮薄餡大的餃子蘸上店家的特色剁椒醬,一口下去,絕對滿足!
(@尼古拉斯阿凡提)
回頭客除了水餃不賴,自家滷製的鴨頭也超好吃。相信腿子們去過一次,一定會成為回頭客。
餃子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這得歸功於它的實在,既有面,又有肉和菜。
不用為吃什麼而糾結,一份餃子就可以滿足所有的需求。最重要的,好吃不貴。
立冬了,吃餃子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