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不光營養豐富價值高,很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利用,雞蛋的蛋白質胺基酸比列也很適合我們人體的生理需要,是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之一。一般只要孩子不對雞蛋過敏,添加輔食的時候,雞蛋就是首選,燉出來的雞蛋羹作為輔食,不光嫩滑好克化,對於小寶寶來說,一個雞蛋的營養足夠身體抵過一天的能量需要。作為各種簡單的家常菜的配料來說,雞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
記得小時候雞蛋一般都是燉蛋羹吃(現在一般叫蒸雞蛋羹),淡一點可以直接當做飯食來吃,稍微鹹點拌米飯一起吃,那時候的零食比較少,炒菜一般小孩子也都不怎麼愛吃,但是雞蛋羹感覺吃起來特別香,真的是百吃不膩,一直到現在長大了也還是很喜歡吃。現在在家裡也延續了我們以前小時候雞蛋的吃法,把它做給孩子吃,小孩子也還是挺喜歡的,但是現在的零食,水果什麼的比較多,感覺也沒有我們自己小時候那樣吃得香了。
雞蛋的做法有很多,一般大家也都會做,那現在就給大家討論一下雞蛋的吃法。其實我個人感覺早上吃雞蛋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候,早晨剛起床,基本上早餐的營養是一天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而且雞蛋的營養豐富,足夠我們需要的營養,能量了。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雞蛋和蒸雞蛋是最好的,嫩炸次之,炒蛋為三,再就是荷包蛋,老炸,最後是生吃。所以建議大家早餐吃雞蛋吃水煮蛋,煎蛋都是很好的,再配上牛奶,豆漿,米粥等等搭配都特別好。這種常規的雞蛋做法吃膩了的話,可以把雞蛋和麵粉一起做成蔥花雞蛋餅,蛋卷,蛋餃什麼的等等很多。加了雞蛋做的餅都會很鬆軟,很香。
中午的主食一般都是米飯,所以雞蛋一般都是炒來吃,像青椒炒蛋,韭菜,番茄,小蔥,苦瓜等等蔬菜炒雞蛋又簡單又好吃;還可以和香腸,蝦仁等肉類一起炒;做紅燒肉也可以加煮好剝殼的雞蛋,做滑肉,水餃什麼的也都是需要雞蛋在中間,增加鮮味的。晚餐雞蛋可以做蛋炒飯,各種雞蛋湯,下麵條的時候加雞蛋等等。
雞蛋做各種小甜品,比如蛋撻,厚蛋燒,小蛋糕,布丁,脆蛋卷,奶味香蕉蛋羹,香蕉餅,雞蛋花等等,雞蛋和其他的食材可以做的甜點特別多,而且一般加雞蛋做的甜點都很香甜,很受大部分人群的喜愛。特別是孩子,在主食之外吃點雞蛋做的甜點,不光可以補充營養,還能讓孩子心情愉悅,對生長是很有好處的。
雞蛋吃起來很好吃,營養也很高,我們要經常吃它,但是一次性也不能吃多了,吃多不利於腸胃的消化,造成浪費,所以我們一般一天一人吃兩個雞蛋就差不多了。煮雞蛋的時候大約熱水中煮八分鐘就好了,這個時間是剛剛好的,而且開水煮冷蛋是避免破殼的一個小技巧。雞蛋也要和其他的食物搭配著一起吃才更好,比如雞蛋和牛奶一起又補磷又補鈣;雞蛋和豆漿一起,能提高整體的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再比如雞蛋和苦瓜,洋蔥,土豆,胡蘿蔔等等一起搭配都有不同的對身體很好的作用,它們相互扶持,營養也更好,更豐富。所以雞蛋這種物美價廉的食材,我們要好好得多學幾種做法,不能錯過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