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民黨「太平」艦被解放軍擊沉往事

2020-12-15 環球軍事

「太平」艦原是美國海軍「戴克爾」號護衛艦,1949年「贈送」給國民黨海軍。這艘艦排水量1430噸,艇上有官兵200餘人,主要武器裝備有76.2毫米和40毫米炮各四座,20毫米機關炮10門,還有兩組48發火箭炮,是國民黨海軍主力艦之一。

可是,就是這樣一艘主力艦,卻被幾艘魚雷快艇出其不意地襲擊並擊沉,《共和國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戰傳》(長城出版社出版)描述了此次戰役對臺灣當局的心理打擊……

1954年,臺灣海峽兩岸的首次海軍交手,臺灣的「太平」艦被解放軍的魚雷艇擊沉,海軍司令蕭勁光說:「這一下子我對面那位要挨老蔣的批了。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經常揚言要打一打我的氣焰,沒想到叫我把他給打了。」

臺報的一段描述

「太平」艦被擊沉的消息傳到臺灣,臺灣島內輿論界一片譁然。這是臺報對其「太平」艦被擊沉的一段描述,摘錄如下:

民國43年(即1954年)11月14日深夜12時5分。

我海軍作戰之「太平」護航驅逐艦在溫州灣外執行輪值監視任務。艦上之官兵有一百八十名。

為了了解這一帶國軍軍艦之動態,中共海軍東海艦隊第三十一魚雷快艇中隊,在大陳島的對面地區配置了六艘魚雷艇。第三十一魚雷快艇中隊指揮官搭乘一艘魚雷艇登陸,登至展望良好之山頂,以無線電指揮魚雷快艇部隊。

第三十一魚雷快艇中隊的「155」、「156」、「157」、「158」等四艘快艇,已經在10月31日完成出擊準備。

此時,這四艘魚雷快艇在暗礁、島影、漁船群的掩護之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了「太平」號驅逐艦;四十七分鐘後,魚雷快艇已悄悄地駛至「太平」號驅逐艦之巡弋水域。

凌晨1時28分(時已11月14日),先頭的魚雷快艇「155」號之炮手在右舷發現了燈光,但卻是一群在附近水域作業的漁船。

另一方面,「太平」護航驅逐艦上的「SC」雷達屏幕上,卻無法識別出隱藏在漁船夾縫中的已迫近的四艘共軍魚雷快艇。

此刻,在高島山頂瞭望的魚雷快艇中隊指揮官,以無線電通知第三十一魚雷艇中隊:「敵艦在右方30°。」

第三十一魚雷快艇中隊指揮官即將所有兵力 「155」、 「156」、「157」、「158」號魚雷快艇分為兩個部分,進行波狀攻擊;中隊長命令成「左梯隊」陣勢,進行突擊。

四艘魚雷快艇同時發射四枚魚雷,並再一連發射四枚,一共發射了八枚魚雷。這絕對是奇襲作戰。八枚魚雷中的一枚命中了「太平」護航驅逐艦的艦首,立刻掀起了沖天水柱。時為凌晨1時37分,天色未明。

那時「太平」護航驅逐艦上的官兵以為是中共飛機臨空攻擊,即以艦上裝配之四十公裡機關炮進行對空防護射擊,當時臺灣海峽的制空權是由國軍的美造P-47戰鬥機所掌握。但是由於國軍軍機航程、油料所限制,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臨空掩護,中共空軍軍機仍不斷地出現在臺海上空。因國軍軍機自臺灣北部基地加滿油料升空巡弋,至東海溫州灣一帶空域,只剩下返航的油料,只好立刻返航,中共空軍軍機遂有地利之便,國軍軍艦必須保持一級戰備之態勢。

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可知,被一枚魚雷命中後即沉沒之護航驅逐艦之例有之,重傷後依然倖存者之例亦有之。由「太平」號護航驅逐艦之傷來看,起初大家均以為它一定可以撐得下去。

三個小時後,友軍的三艦高速趕至作戰水域支援,開始收容「太平」艦上生還的一百五十二名官兵。

但是,將近3小時的駁接、援護之後,11月14日早上7時15分,「太平」護航驅逐艦浸水日增,艦上及友艦官兵奮力搶救之後,終無力回天,而宣告棄船。

現在尚存有「太平」當時不甚清晰的遺影,它在洶湧的波濤之中,左舷緩緩傾倒的艦姿,令人傷心。

7時24分,奮戰力盡的「太平」護航驅逐艦首先沉沒於滔滔白浪之中。其地為高島之南十八海裡之海上。

「太平」艦上載之一百八十名官兵中,有二十八名官兵(含中校副艦長一名)戰死,行蹤不明;艦長於獲救返臺後即前往慰問陣亡官兵遺屬,以表哀悼之意,並借表崇功追思之情。

「太平」艦官兵陣亡人數不多之主因為中共魚雷快艇所發射之魚雷,所命中之部位為乘員較少艦首倉庫。

這一次海戰被命名為「第一次東海海戰」;「太平」艦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海戰之中被擊沉的第一艘驅逐艦以上之戰鬥艦艇,亦為世界戰史上第一艘被魚雷快艇擊沉之主力艦隻……

其他媒體的報導

「太平」艦被擊沉的當天,國民黨舉行了兩次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付這種局勢。桂永清籤署命令:所有海軍進入一級戰鬥準備。

11月15日,蔣介石為了給震驚的「臺軍民」鼓氣,立即頒布撫恤令和褒獎令給斃命的和生還的該艦官兵。

褒獎令號召「建艦復仇」,並派人組織臺南工學院等大專院校學生發起一個「建艦復仇」運動。

國民黨駐美國「大使」葉公超出面發表談話:「太平」艦的沉沒,無損於國民黨海軍的實力……

合眾社說,「太平」號軍艦被擊沉是一個「驚人的行動」。

美聯社說,「太平」號軍艦被擊沉是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的「重大勝利」,它「使國民黨人大吃一驚」。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評論員柯斯特洛14日說,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日益強大的力量,肯定會構成對蔣海軍的「嚴重的潛在威脅」。(羅元生)

相關焦點

  • 奇襲「太平」號,解放軍小艇擊沉國民黨大軍艦
    為了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徹底粉碎敵人的陰謀,為解放大陳等島嶼創造條件,華東軍區海軍根據上級的指示,決定使用魚雷快艇對活動於大陳至漁山列島和一江山島之間的敵人艦艇實施一次狠狠的打擊,力求擊沉國民黨中型以上艦艇1~2艘,以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切斷敵人的海上封鎖線。
  • 魚雷快艇的奇蹟:擊沉太平號戰艦
    核心提示:擊沉太平號海戰的勝利,對於解放軍海軍奪取戰區制海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擊沉「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是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組建後的首次戰績,也是對國民黨海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 魚雷快艇的奇蹟:擊沉太平號戰艦(全文)
    核心提示:擊沉太平號海戰的勝利,對於解放軍海軍奪取戰區制海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擊沉「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是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組建後的首次戰績,也是對國民黨海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 紫石英號事件:國民黨軍居然和解放軍聯合炮擊英艦
    當時解放軍的炮彈多繳自國民黨軍,由於解放軍沒有裝甲部隊,因此國民黨軍很少配備穿甲彈,這就造成了解放軍的穿甲彈不足;而榴彈只裝觸發信管,命中目標表面立時爆炸,因此解放軍命中英艦的炮彈穿進內部爆炸的很少,都是在英艦表面開花,雖然使該艦上層建築受到嚴重破壞,卻未能將其擊沉。
  • 解放軍劣勢裝備,擊沉國軍大型軍艦!看解放軍如何揚我國威
    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一部與國民黨海軍在福建省20世紀60年代初期,退守臺灣的國民黨軍時常出動軍艦襲擾南海,破壞漁業生產,製造緊張氣氛,在遭到多次嚴厲打擊後,開始派遣中大型軍艦進行騷擾破壞。崇武作為重要的產魚區,自然是被敵襲擾的目標。1965年11月13日中午,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大型獵潛艦「永泰「號和護航炮艦」永昌「號想我崇武以東海域駛來,妄圖破壞我漁業生產。
  • 日本出雲艦半小時擊沉遼寧艦?顫抖的臺灣就靠這句話取暖了?
    中國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艦」,預計7月訪香港,並將開放給香港市民參觀,展現海軍實力。雖然國防部並沒有明確表示「遼寧艦」將巡遊臺灣海峽,但一向敏感的臺灣已經開始高度戒備了。臺灣「中時電子報」稱,去年底「遼寧艦」戰鬥群曾巡航渤海、黃海和東海一帶,並向東駛往宮古海峽、巴士海峽與臺灣海峽等海域,引起日本、臺灣和美國高度戒備。「本次如確實將訪問香港,遼寧艦從青島向南往香港必經臺灣海峽,恐怕又將再次引起兩岸緊張局勢。」臺灣當局「國防部」表示,將持續掌握周邊解放軍動態,並依規定作好應處作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年簡史:有一特色世界罕見
    4月20日,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國民黨海軍第二海防艦隊30艘艦艇、1271名官兵在南京以東長江江面起義,同一天第二海防艦隊第3機動艇隊的24艘炮艇、300餘名官兵也在鎮江起義。1949年4月23日,正是以這些國民黨起義艦艇和官兵為基礎,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由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就此誕生。
  • 美國溜了,國民黨軍艦沉了,解放軍為何停止對該島進攻?
    對於保護圈之外的沿海島嶼,解放軍要如何下手呢?1955年初依然處於國民黨控制下的沿海島嶼,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福建方向,以馬祖、金門為中心;一個是浙江方向,以上、下大陳為中心。雖然美國人從大戰略角度並無興趣替蔣介石保住這些島嶼,但韓戰期間,美國卻積極利用這些島對大陸實施騷擾。
  • 林遵:林則徐侄孫,率艦收復南沙西沙群島,先後被國共兩黨授予少將軍銜
    1946年10月,國民黨政府根據聯合國規定,派林遵率「太平」號、「永興」號和「中建」號、「中業」號四艘軍艦收復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林遵將軍由此載入民族英雄史冊。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進行渡江戰役時,林遵將軍果斷率部起義,給人民政府帶來了一支海軍艦隊。
  • 劉廣凱與國民黨第一艦隊
    劉廣凱親自指揮維源艦駛往象山港,卻沒有發現大批解放軍。返航途中,劉廣凱發現梅山島有解放軍炮位,自認炮火強大,就下令開炮射擊。不料解放軍的岸炮立即開火反擊,一發炮彈命中維源艦備用油櫃,引發主機艙大火。而當時風向是自海向陸,維源艦緩緩地向解放軍的炮兵陣地漂去,最後只好放下錨鏈。
  •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擊沉國軍3艦、擊傷2艦
    三次海戰中,人民海軍以輕傷9艇的代價,取得了擊沉國軍3艦、擊傷2艦的戰績,使這三場戰鬥尤其是「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成為人民海軍的經典戰例。從作戰指揮上看,人民海軍指揮體制比國民黨軍科學高效,保障了我各突擊群基本執行了各自作戰任務。
  • 六十四年前海軍的輝煌勝利:魚雷艇創造奇蹟,擊沉太平號驅逐艦
    導語1954年11月14日爆發(《檔案裡的中國海軍歷史》等說14日,《世界魚雷艇戰史》說15日,存疑,本文採納14日之說)的漁山列島海戰,又稱擊沉「太平」號戰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快艇部隊的初戰在這次戰鬥中,人民海軍魚雷快艇第31大隊第1中隊4艘魚雷快艇(155、156、157、158號)在海岸雷達站的引導下,利用夜暗條件,在14日凌晨一舉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而自身無一損失。以小搏大,初戰告捷,直接擊沉「太平」號的158號魚雷快艇被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潛艇擊沉護衛艦之謎_資訊_鳳凰網
    魚雷完全可在近岸淺海作戰很多人認為,「天安艦」沉沒處水深僅10-25米,如此之淺的水深完全不能進行魚雷作戰,首先糾正,「天安艦」沉沒處水深實為45米。即便在10-25米水深的地方,同樣能實現魚雷發射。在著名的偷襲珍珠港中,珍珠港水深僅為12米,日本經過改進魚雷和投彈方式,都能滿足航空魚雷的空投及命中目標。
  • 1965年崇武以東海戰:擊沉國民黨軍「永昌號」,588艇「小艇打大艦...
    本來只是想做一個新聞片,但在聆聽了老英模們的激情講述後,我們發現53年前那場「小艇打大艦」的傳奇戰役和老英模們英勇作戰的經歷值得後人去銘記,尤其是得知二等戰功英雄葛毅等許多當年的老英模們已經相繼離世,愈發覺得再不去記錄就來不及了。
  • 重慶號起義 遭國民黨空軍獵殺擊沉始末
    作者系臺灣歷史學者1949年2月25日凌晨,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部分官兵趁該艦在上海吳淞口附近停泊時,猝不及防發動起義兵變,艦長鄧兆祥被起義官兵說服,親自指揮「重慶號」航向業已解放的山東煙臺。為防止這艘海軍旗艦為對手所用,蔣介石密令國民黨空軍執行獵殺「重慶號」的任務。
  • 被擊穿七層甲板擊沉的頂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流傳的故事也很多,其實義大利普通民眾愛好和平,但戰爭畢竟是殘酷的:義大利最好的戰列艦被擊沉,1254名隨艦同沉。決心「從良」:結果戰列艦被擊沉在1943年7月,義大利決心投靠盟軍,尤其是義大利海軍出海,想要投降盟軍的行為,讓德軍決定「幹掉」它們:1943年9月9日,羅馬號以及其他戰列艦組成的義大利艦隊出海逃亡,結果6架德國轟炸機前來攻擊。
  • 如果日本出雲號膽敢在南海惹是生非 再擊沉它的將是解放軍
    它就在我們長江口地帶不斷在那盤踞,我們採取了各種方式要去把它擊沉,什麼海軍、陸軍、空軍,甚至陸軍用自己山炮去打它,但後來怎麼打也打不沉。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噸位比較大,它可以說是皮糙肉厚,它的裝甲非常結實,所以你用普通彈藥根本就沒有辦法打,甚至我們都希望發動自殺式飛機來把它摧毀,可見它對我們構成的威脅有多大。
  • 解放戰爭裡的國民黨空軍怎麼不炸共軍的炮兵?
    大名鼎鼎的斯圖卡就是俯衝轟炸機,當斯圖卡俯衝時發出尖嘯是盟軍的噩夢,駕駛斯圖卡的超級王牌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有一份嚇人的戰績,總計摧毀了足以組成5個蘇聯坦克軍的519輛坦克,還有150個炮兵陣地,近1000輛其他車輛,70艘艦艇,2架La-3戰鬥機,1架IL-2強擊機,擊沉了蘇聯戰列艦
  • 二戰日本三大祥瑞艦竟沒有野分 該艦隻擊沉了一艘友軍艦船
    首先,要明確一點,野分號驅逐艦並不是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三大祥瑞艦之一。當時日本公認的祥瑞艦,只有「吳港雪風」和「佐世保時雨」,而第三艘祥瑞艦,也應該是初春級的初霜號驅逐艦而非野分號。  野分號驅逐艦,是舊日本海軍的陽炎級驅逐艦的15號艦。
  • 抗戰7年中國擊沉的日本最大軍艦!
    抗戰中,國民黨海軍的水雷戰,是其最後的顏面,有可圈可點之處,起到了遲滯日軍進攻的作用,但沒有決定性作用。而且,對於最重要的戰果一項,缺乏權威統計,數量動輒幾百艘,但艦名、艦型、大小都沒有,真假難辨,很難印證。例如針對日軍出雲號巡洋艦的襲擊,就有擊沉、擊傷多說,有興趣的同學可搜搜網上資料,如同說書演繹,看著帶勁,其實不然。為何有這種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