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太平」號,解放軍小艇擊沉國民黨大軍艦

2020-12-16 國防時報排頭兵

秘密轉移到浙東

1950年中國大陸解放以後,國民黨反動派逃到了臺灣。當時浙江東部沿海的主要島嶼,如上下大陳島、一江山島和漁山列島等島嶼還被國民黨軍盤踞著。他們以大陳島為主要巢穴並以該島為依託,經常向溫州灣、台州灣及三門灣一帶竄擾,搶劫過往商船,破壞沿海航道和漁業生產,給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沉重災難。為了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徹底粉碎敵人的陰謀,為解放大陳等島嶼創造條件,華東軍區海軍根據上級的指示,決定使用魚雷快艇對活動於大陳至漁山列島和一江山島之間的敵人艦艇實施一次狠狠的打擊,力求擊沉國民黨中型以上艦艇1~2艘,以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切斷敵人的海上封鎖線。

人民海軍魚雷快艇

當時人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組建不久,艇只都是新中國自己建造的。這種快艇排水量為22噸,它裝備的主要武器是兩管450毫米魚雷和127毫米高射機槍。其顯著特點是,速度快(最高航速可達52節),體積小,機動性好,殺傷威力大,被稱為海上「鐵拳頭」。

我們接到執行任務命令是在1954年4月份。當時艇只都駐泊在青島,我任快艇中隊政治指導員。一天突然接到上級通知,要我們馬上準備去外地執行任務。那時大家保密觀念比較強,誰也不去打聽,許多同志來不及與家屬親人仔細交待一下,連行李都沒有帶,只拿上一套換洗的衣服就匆匆出發了。

執行任務的是一個快艇中隊6條艇。當天夜裡,我們從青島登艇啟程,經過幾天航渡,來到了舟山。到了這裡,作戰任務才明確下來,戰士們一聽說有仗打,馬上瞪起了眼珠子,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

艱苦待機十五晝夜

人民海軍魚雷快艇

一切都在秘密而又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為了迷惑敵人,使魚雷快艇編隊秘密進入待機點高島,遵照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我們編隊6條快艇在護衛艇編隊的掩護下,悄悄向待機點轉移。

夜幕降臨以後,6艘魚雷快艇在戰鬥英雄陳立富、王維福所在的護衛艇大隊拖帶掩護下從舟山群島起航。我們選擇的航渡路線,平時很少有船隻來往,一般不會被人發現。我們在夜間航行,由於視距不良,護衛艇大,魚雷艇小,魚雷艇又藏在護衛艇「身」後,別人很難發現其中的「奧秘」。就這樣,魚雷艇在良好的組織下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了高島錨地。

到高島錨地後,我們又轉入石浦待機點待機。

魚雷艇作用要得到有效的發揮,需要有隱蔽的掩護和良好的保障條件,但石浦恰恰不具備這些條件,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保障設施也沒有。可我們還是堅定了在這裡待機的決心。軍語有句老話叫作「兵不厭詐」,正因為這裡不具備魚雷快艇生存的條件,就更容易使敵人麻痺大意,而我們利用敵人的麻痺則能對敵艦實施出其不意的打擊。

人民海軍魚雷快艇

11月3日上級通報,敵人1艘大型軍艦向我們預定的戰區駛來,大家盼望等待的戰機終於來到了。我們接到指揮所出擊的命令後,6艘魚雷快艇像離弦之箭射了出去。大家圓瞪雙眼,攥緊雙拳,興奮激動的神情溢於言表。但天有不測風雲,最令人擔憂的情況出現了,海上氣象變壞,實際海情已經滿足不了魚雷發射的要求,無奈,只好放棄作戰計劃,戰艇退出戰區。大家鼓足的勁沒有用上,激昂的鬥志受挫,情緒低落下來。我們發現這些情況後,及時教育大家要克服急躁情緒,決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們開始在海上待機。這時已進入初冬季節,由於魚雷艇沒有住倉而且空間又小,艇上沒有床鋪睡覺,戰士們就和衣蜷曲在戰位上過夜,空間不夠,大家就在甲板上再搭起一層板作床鋪,戰士稱自己的鋪是「樓上樓」。天下起雨來,艇員們沒有地方躲避,只好穿著雨衣,在艇上挨雨淋,寒風吹來,身上又結了一層霜,時間一長,一個個臉發紫,牙打顫,渾身冰冷,用戰士們自己的話說,「除了一顆心是熱的,其它都好像是泡在水裡」。

物質生活雖然苦些,但同志們的精神生活非常豐富。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務之餘,大家想方設法來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有的講戰鬥故事,有的說說過去在野戰軍時的戰鬥經歷和各種有趣的笑話,有的唱段家鄉小調助興,有的還會拉支小提琴曲給大家聽。幾個人就是一臺戲,樸素自然,生活情趣很濃,甲板上不時爆發出同志們歡樂愉快的笑聲,處處洋溢著戰友們團結友愛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一舉擊沉「太平」號

毛澤東主席和長江艦上的海軍官兵合影

上級給予我們半個月的待機時間馬上就要過去了,如果在這個時限裡還沒有戰機,那麼編隊就要撤出高島錨地,等待下一次戰機,可誰知下一次戰機在何時出現呢?

11月13日晚,我和副中隊長鐵江海焦急地守候在電話機旁。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岸上指揮所通報說敵艦已經從大陳島出來,要求我們立即做好戰鬥準備。為了有把握把這一仗打好,我們在出擊前先把158艇派出去觀察海面實際氣象情況。不一會該艇回來報告:海面氣象良好,符合魚雷艇作戰要求。「太好了!」我和大家一樣頓時心情振奮,摩拳擦掌,恨不得一下子把敵艦打到海底!

14日凌晨1時許,指揮所命令快艇出擊。頓時主機轟鳴,山巒震顫,4艘快艇像脫韁的戰馬,昂首駛出港灣。

這時岸上指揮所也在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著,自從敵艦從大陳島出來被我高島雷達站發現之後,雷達兵就一直在盯著螢光屏上的微小亮點,記錄員不斷報告敵艦的方位和距離,繪圖員緊接著標畫在海圖上,通信業務長及時準確地把敵艦活動情況通報給魚雷快艇。

這時在岸上擔任指揮員的紀智良副大隊長聽了記錄員的報告後,發現敵艦這次活動的航線有些異常,他立即走到航海業務長面前仔細察看了一下標在圖上的敵艦航跡,果然與往常不同。平時敵艦出來活動總是先由南向北巡邏一遍,然後再回到大陳島,這一次卻不是這樣,而是一直向東北方向的漁山列島開去。紀智良思索片刻就明白了敵人的意圖。過去敵艦都是在晚間18時至19時出來,天亮返回大陳島,而今天是零點以後才出來的,要趕在天亮前返回去,必須抄近路,趕時間,直接走直線返回大陳島。想到這裡,他右手向下猛地一劈,果斷地命令:「抓住機會,就在它去漁山列島的路上幹掉它!」

國民黨護衛艦

戰艇破浪航行,一會兒被推上波峰,一會兒又掉進浪谷,被快艇衝擊起來的浪花濺滿整個甲板,打在人們的臉上冰涼發痛。但大家全然不顧這些,雙眼瞪得滾圓,死死地盯住前方。突然,站在艇首的炮兵王景春報告:右前方發現燈光!大家按照他手指的方向凝神一看,果然在右前方有一閃一閃的燈光出現,這時在海圖室作業的葛綿綿也報告,在距離37海裡左弦45度處發現敵艦。指揮員聽到報告後立即下達了「快艇加速前進」的命令。不一會兒,敵艦像只笨拙的水牛呈現到我們面前。雷達兵從它的外型特徵上進行了仔細的辨認,驚喜地報告:「『太』字號!是敵人的『太』字號軍艦!」

國民黨「太」字號是美制護航艦,標準排水量為1520噸,設計航速為21.5節,有官兵220名。它的火力配備也比較強,有76毫米火炮4門,40毫米高射機關炮4門,20毫米高射機關炮10門,還有兩組48發火箭炮。如果能把它幹掉,確是件又過癮又解氣的事兒。

這時,海上4艘快艇已經距敵艦不遠,我與鐵江海率領的155號快艇在編隊的最前面,我拿起望遠鏡把敵艦仔細看了看,一點不錯,正是敵人的「太」字號艦。接著我把望遠鏡給了鐵副中隊長,他看了看,點點頭也高興地說:「是它,正是它!」鐵副中隊長一面命令電訊手向岸上指揮所報告發現敵艦,一面向艇艦隊下達了「一字展開,準備戰鬥」的命令。緊接著,話筒裡又傳來了紀副大隊長的命令:「按第一作戰方案,開始攻擊。」這時敵艦已經離我們只有六七海裡的距離了,敵艦的艦橋、鐵錨和雷達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與鐵江海商量決定,再靠近一點打,打個有把握的仗。到這時敵艦仍然沒有發現我們,還在不緊不慢地向東航行,當距敵艦隻有4海裡的時候,鐵副中隊長轉身命令:「各艇注意,預備——放!」隨著各艇艇長的一聲聲口令,艇身猛地一震,8條憤怒的魚雷呼嘯而出,直撲敵艦。魚雷攻擊以後,155艇馬上靈活地轉了一個彎退出了發射位置,其它後續各艇也都跟著退出了戰鬥。這時,早已聚集在華東軍區海軍作戰指揮室的領導同志正在密切注視著海上的情況,並適時下達各種作戰命令。

擊沉國民黨「太平」號軍艦的魚雷快艇

隨著一聲巨響,敵艦駕駛臺前升起一股又高又黑的濃煙。「打中了!打中了!」大家歡呼跳躍,相互擁抱慶賀,個個熱淚盈眶,激動不已。直到這時,敵人才像從夢中驚醒過來一樣,以為是被飛機打中了,一個勁向空中亂放槍炮。大家風趣地說,這是敵艦在向我們祝賀!

我們馬上向岸上指揮所報告:「命中敵艦,我艇隊無一傷亡。」

這時天色已經大亮,火紅的太陽從海天相連處冉冉升起,朝霞的光輝把大海塗得火紅,也把戰士們興奮的臉龐映照得英姿煥發。

這時國民黨軍艦「太平」號的字樣也在太陽下顯露出來,頭深深栽到海裡,海水慢慢浸過駕駛臺,漫上棧橋,7時45分,連它那高高的桅杆也沉到了海底。(朱洪禧)

相關焦點

  • 揭秘國民黨「太平」艦被解放軍擊沉往事
    「太平」艦原是美國海軍「戴克爾」號護衛艦,1949年「贈送」給國民黨海軍。這艘艦排水量1430噸,艇上有官兵200餘人,主要武器裝備有76.2毫米和40毫米炮各四座,20毫米機關炮10門,還有兩組48發火箭炮,是國民黨海軍主力艦之一。
  • 解放軍劣勢裝備,擊沉國軍大型軍艦!看解放軍如何揚我國威
    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一部與國民黨海軍在福建省20世紀60年代初期,退守臺灣的國民黨軍時常出動軍艦襲擾南海,破壞漁業生產,製造緊張氣氛,在遭到多次嚴厲打擊後,開始派遣中大型軍艦進行騷擾破壞。崇武作為重要的產魚區,自然是被敵襲擾的目標。1965年11月13日中午,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大型獵潛艦「永泰「號和護航炮艦」永昌「號想我崇武以東海域駛來,妄圖破壞我漁業生產。
  • 魚雷快艇的奇蹟:擊沉太平號戰艦
    核心提示:擊沉太平號海戰的勝利,對於解放軍海軍奪取戰區制海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擊沉「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是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組建後的首次戰績,也是對國民黨海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 魚雷快艇的奇蹟:擊沉太平號戰艦(全文)
    核心提示:擊沉太平號海戰的勝利,對於解放軍海軍奪取戰區制海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擊沉「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是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組建後的首次戰績,也是對國民黨海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 1965年崇武以東海戰:擊沉國民黨軍「永昌號」,588艇「小艇打大艦...
    本來只是想做一個新聞片,但在聆聽了老英模們的激情講述後,我們發現53年前那場「小艇打大艦」的傳奇戰役和老英模們英勇作戰的經歷值得後人去銘記,尤其是得知二等戰功英雄葛毅等許多當年的老英模們已經相繼離世,愈發覺得再不去記錄就來不及了。
  • 美國溜了,國民黨軍艦沉了,解放軍為何停止對該島進攻?
    對於保護圈之外的沿海島嶼,解放軍要如何下手呢?1955年初依然處於國民黨控制下的沿海島嶼,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福建方向,以馬祖、金門為中心;一個是浙江方向,以上、下大陳為中心。雖然美國人從大戰略角度並無興趣替蔣介石保住這些島嶼,但韓戰期間,美國卻積極利用這些島對大陸實施騷擾。
  • 70年前的今天,曾經的國民黨王牌軍艦向著光明,啟航!
    1949年2月25日   長江江面一艘國民黨軍艦悄然起航   向著目的地——解放區煙臺港駛去   這艘軍艦正是當時國民黨海軍的王牌軍艦   「重慶號」   為了它
  • 紫石英號事件:國民黨軍居然和解放軍聯合炮擊英艦
    當時解放軍的炮彈多繳自國民黨軍,由於解放軍沒有裝甲部隊,因此國民黨軍很少配備穿甲彈,這就造成了解放軍的穿甲彈不足;而榴彈只裝觸發信管,命中目標表面立時爆炸,因此解放軍命中英艦的炮彈穿進內部爆炸的很少,都是在英艦表面開花,雖然使該艦上層建築受到嚴重破壞,卻未能將其擊沉。
  • 當年這艘遠東第一大軍艦 為何要在葫蘆島自沉
    原標題:當年這艘遠東第一大軍艦,為何要在葫蘆島自沉?! 1949年2月,長江一艘國民黨軍艦悄然起航向著解放區煙臺港駛去,這艘軍艦正是當時國民黨海軍王牌軍艦「重慶號」。為了留住它,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多次向艦長鄧兆祥苦苦哀求。
  • 解放軍的木帆船竟然打跑國民黨軍艦,這場海戰你知道嗎?
    解放軍的木帆船竟然打跑國民黨軍艦,這場海戰你知道嗎?觀察之後,魯湘雲最終判斷這是一艘國民黨的軍艦這該如何戰鬥?當軍艦逼近五十米處的時候魯湘雲突然下令向敵人開火機槍、衝鋒鎗和手榴彈將圍觀的國民黨水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 如果日本出雲號膽敢在南海惹是生非 再擊沉它的將是解放軍
    核心提示:從「出雲號」到「加賀號」可見日本的軍事能力確實在不斷提升,但解放軍整體的軍事能力卻是更勝一籌,「出雲號」不足畏懼,日本目前還不具備在南海單獨挑釁中國的能力
  • 三百噸小艇一日內擊沉三艘戰列艦!
    從古至今,小船擊沉大艦的事情有不少。在魚雷兵器大規模普及之後,海戰中曾出現大量魚雷艇驅逐艦以小搏大擊沉巡洋艦戰列艦的事。但是一艘300噸的小船在一天之內擊沉三艘累計40000多噸的戰列艦這種事你聽說過麼?
  • 重慶號起義 遭國民黨空軍獵殺擊沉始末
    作者系臺灣歷史學者1949年2月25日凌晨,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部分官兵趁該艦在上海吳淞口附近停泊時,猝不及防發動起義兵變,艦長鄧兆祥被起義官兵說服,親自指揮「重慶號」航向業已解放的山東煙臺。為防止這艘海軍旗艦為對手所用,蔣介石密令國民黨空軍執行獵殺「重慶號」的任務。
  • 抗戰7年中國擊沉的日本最大軍艦!
    鳴謝微信公眾號:海軍兔回望抗戰初期歲月,國民黨海軍海權盡失,在大型軍艦自沉、戰沉後,只能用小米(水雷)加步槍(魚雷艇),與日本帝國海軍打遊擊。抗戰中,國民黨海軍的水雷戰,是其最後的顏面,有可圈可點之處,起到了遲滯日軍進攻的作用,但沒有決定性作用。而且,對於最重要的戰果一項,缺乏權威統計,數量動輒幾百艘,但艦名、艦型、大小都沒有,真假難辨,很難印證。例如針對日軍出雲號巡洋艦的襲擊,就有擊沉、擊傷多說,有興趣的同學可搜搜網上資料,如同說書演繹,看著帶勁,其實不然。為何有這種演繹?
  • 六十四年前海軍的輝煌勝利:魚雷艇創造奇蹟,擊沉太平號驅逐艦
    導語1954年11月14日爆發(《檔案裡的中國海軍歷史》等說14日,《世界魚雷艇戰史》說15日,存疑,本文採納14日之說)的漁山列島海戰,又稱擊沉「太平」號戰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快艇部隊的初戰在這次戰鬥中,人民海軍魚雷快艇第31大隊第1中隊4艘魚雷快艇(155、156、157、158號)在海岸雷達站的引導下,利用夜暗條件,在14日凌晨一舉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而自身無一損失。以小搏大,初戰告捷,直接擊沉「太平」號的158號魚雷快艇被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62年前國民黨黃安艦起義 成人民海軍第一艘軍艦
    62年前,國民黨海軍「黃安」號軍艦在青島勝利起義,成為了人民海軍的第一艘軍艦——那是一艘排水量只有745噸的護航驅逐艦。  從黃安艦到航空母艦,中國人民海軍劈波斬浪,駛向大洋。  日本賠償的「接22」   以起義之日計算,黃安艦屬於國民黨海軍的時間算起來還不到兩年。
  •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美國軍艦為何幫不了國軍?
    「五·一」海戰派出4艘護衛艇,又有南昌艦與4艘護衛艇配合,兵力與敵形成相對優勢,但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形成的優勢並不大,未能擊沉敵艦,這為後兩次海戰提供了借鑑。「八·六」海戰中,4艘護衛艇共同打擊「章江」號,5艘魚雷艇、3艘護衛艇攻擊「劍門」號,相對優勢明顯,「崇武以東海戰」亦是如此。
  • 地中海咽喉上,皇家海軍小艇「逼走」千噸軍艦,反遭各國調侃
    作為地中海咽喉的直布羅陀海峽,近期因西班牙海軍的頻繁抵近,使得該區域安全局勢驟然緊張,頻頻上演英國與西班牙兩大國間的硬碰硬,據報導,西班牙克裡斯蒂娜公主號護衛艦再度進入直布羅陀附近海域,隨後英國皇家派出一艘小艇驅離。
  • 崇武以東海戰:解放軍用劣勢裝備擊沉國軍戰艦
    7月上旬,國民黨海軍經常派出艦艇在閩中漁場大肆抓捕大陸漁民進行襲擾活動。  11月12日,臺灣國民黨海軍護航炮艦「永昌」號,從臺灣左營到澎湖馬公,配合大型獵潛艦「永泰」號執行任務。兩艦編隊駛往福建沿海國民黨軍盤踞的烏丘嶼(烏丘嶼有10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為9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