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第一鐵橋

2020-12-25 莎莎旅記

黃河第一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

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後來人們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給鐵橋命名中山橋。

第一鐵橋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窮的甘肅與西方人在自主、自願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它的建設材料,包括一個鉚釘一根鐵條乃至建成後刷鐵橋用的油漆,都是在當時國內極其落後的運輸條件下從德國輾轉萬裡運至蘭州的。它的建設是德、美兩國工程師、華洋工匠與甘肅各界通力合作的結晶。而且它的建成一舉結束了黃河上遊千百年來沒有永久性橋梁通行的歷史。

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亙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

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蘭州經濟實力,城市規劃,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已躋身二線城市,相信蘭州在未來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中山鐵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凌駕於黃河之上的這座古樸的橋,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08年2月開工,1909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
  • 蘭州,黃河與黃河鐵橋
    蘭州黃河上的黃河鐵橋是上個世紀之初修建的,那時還是大清的天下,大橋建成沒有幾年,大清朝就沒有了,這黃河鐵橋也就成了大清帝國謝幕前在西北地區最後的亮相。這個亮相還是比較驚豔的,因為那時橫跨黃河的鐵橋好像還沒有,所以今天的黃河鐵橋邊上就能看到「天下黃河第一橋」石碑。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百年前,它是黃河上三座近代鐵橋之一;百年後它成了唯一。,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一座看去不險不奇的鐵橋,卻是黃河上矗立起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黃河鐵橋景點簡介
    俗稱「中山鐵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黃河鐵橋不僅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中山鐵橋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裡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裡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
  • 一座橫跨黃河的鐵橋,甘肅蘭州的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城關區,是一座橫跨黃河鐵橋,建於1907年,全部建橋材料於1907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中山橋長234米,寬7.5米,在舊中國,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中國第一座黃河上的鐵橋,有百年歷史,如今只讓行人走不通車
    蘭州城區最著名的橋梁便是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被譽為黃河第一橋,也是黃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梁。黃河在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鐵橋,它的鑄造也是中國橋梁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黃河上的首座鐵橋,始建於光緒年間,卻是由德國人建設的
    蘭州市最著名的橋梁是中山橋,又稱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被稱為黃河第一橋、真正意義上的黃河第一橋的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來到蘭州,一定要過黃河鐵橋,這座橋依然在濱河路中間連接著黃河兩岸。這裡禁止車輛通行,只有行人可以通過。
  • 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甘肅總督升允看到黃河浮橋嚴重阻礙城市的交通,決心在此基礎上修建一座堅固的鐵橋,徹底改變蘭州的交通面貌。
  • 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甘肅總督升允看到黃河浮橋嚴重阻礙城市的交通,決心在此基礎上修建一座堅固的鐵橋,徹底改變蘭州的交通面貌。
  • 黃河上第一座花巨資修建的鐵橋,歷經百年沿用至今,還是觀光勝地
    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的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想必每個去蘭州的遊人都會到那走走,它是蘭州最為經典的地標建築,也是蘭州第一座歷史最悠久的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鐵橋建於1907年,由德國人歷時3年完工,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外觀看有點類似上海的外白渡橋。橋寬234米,寬7.5米,6墩5孔,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鐵橋上有金色的「中山橋」三個大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橋,並沿用至今。中山橋現在僅為步行觀賞使用,汽車不能通行!
  • 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黃河大橋中山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在蘭州城關區的黃河上,有一座己有百年的鐵橋,即蘭州黃河鐵橋,是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甘肅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上遊第一橋」之稱。橋頭上的紀念碑,寫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這座橋坐落於金城蘭州,這座橋橫跨滾滾黃河,剛建成時,名曰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橋。中山橋頭剛建起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工雕塑。
  •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五色彩虹橋」流光溢彩 (1/4)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4) "← →"翻頁 9月26日晚,蘭州百年黃河鐵橋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
  •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當年的浮橋是過河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來被清政府修建的鐵橋替代。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或「黃河鐵橋」,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從白塔山和金城關俯瞰大鐵橋效果最好,是蘭州歷史上最悠久的古橋,也是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中山橋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所以來到這座鐵橋跟前,看著橋梁的鋼架結構,不由感嘆這座橋的偉大。中山橋將黃河兩岸連接在一起,工作之餘,人們都會來這裡休閒散步。
  • 黃河上第一座花巨資修建的鐵橋,歷經百年沿用至今,還是觀光勝地
    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的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想必每個去蘭州的遊人都會到那走走,它是蘭州最為經典的地標建築,也是蘭州第一座歷史最悠久的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鐵橋建於1907年,由德國人歷時3年完工,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外觀看有點類似上海的外白渡橋。橋寬234米,寬7.5米,6墩5孔,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鐵橋上有金色的「中山橋」三個大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橋,並沿用至今。中山橋現在僅為步行觀賞使用,汽車不能通行!
  • 百年滄桑的黃河中山鐵橋,見證了蘭州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
    ,也是5464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
  • 甘肅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亮相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舞臺
    中國甘肅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任磊)26日晚,由甘肅省話劇院選送的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登上文化和旅遊部與沿黃九省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
  • 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這麼熱鬧的地方,不來虧了
    鐵橋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蘭州市、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建造的橋梁,這一特殊的建設背景及建設年代使蘭州黃河鐵橋變成了研究近代歷史的鑰匙二零零六年,蘭州黃河鐵橋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亮相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舞臺
    中國甘肅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任磊)26日晚,由甘肅省話劇院選送的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演出當晚,全劇圍繞彭英甲勇為天下先,以及建橋籌款展開的是是非非拉開了序幕,為完成鐵橋的修建,彭英甲捨命進取,頂住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在師生、父女、母子、官民之情的重重矛盾中,艱難抉擇,痛苦取捨。雖身陷囹圄,卻義無反顧,最終實現了他修建鐵橋的夢想,成就了一番造福於民、功垂千秋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