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2020-12-11 騰訊網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明代洪武五年(137年),朱元璋命衛國公鄧愈在蘭州的黃河上建造一座浮橋。這就是著名的鎮遠橋。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遷移至現在的位置,並加設了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三根。為了紀念武將楊廉的功績,人們將這三根橋柱稱為「將軍柱」。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甘肅總督升允看到黃河浮橋嚴重阻礙城市的交通,決心在此基礎上修建一座堅固的鐵橋,徹底改變蘭州的交通面貌。升允曾出使過歐洲各國,擔任總督以後,在蘭州設立了全省洋務總局,推行新政、創辦實業,有力地發展了當地經濟。

他多次與蘭州道彭英甲商議此事,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方案。通過多次與外商談判,籤訂了修建合同,規定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商負責建造,建橋所用的鋼材、

水泥、板材均在德國採購。 將這些建材如何從遙遠的德國運到蘭州成為成敗的關鍵。經過反覆研究,確定了周詳的方案。所需要的建材,先從德國用船運輸到天津港,再用火車通過京奉鐵路運到北京豐臺站,經由京漢鐵路轉運到河南新鄉,從新鄉再運送到西安,從西安到蘭州,改用騾馬大車進行長途拉運,整個運輸過程長達一年。

1908年4月,蘭州黃河鐵橋工程正式開工。升允親自到施工現場指揮協調,施工人員克服種種困難,整個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1909年8月19日,鐵橋竣工。橋長233.33米,寬7.5米,有4墩5孔,橋面為加厚狄托板條,耗銀30多萬兩,命名為「蘭州黃河鐵橋」。

為了確保鐵橋的正常使用,當地政府制訂了《管理暨歲修鐵橋法程》和《巡兵站崗暨車馬行人往來條款》。召募壯丁12人,擔任鐵橋巡兵,常年駐守護橋。章程對鐵橋維護有嚴格規定「十二名(巡兵)分作三班,每班以四個點鐘為度,輪流更換,周而復始。

下班時須將南北碼頭及橋道一律灑掃乾淨,並留心橋板是否磨爛,螺絲有無損壞。」並在橋頭設置紀念設施,記載建橋的艱辛歷程。

1942年,為了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此橋改名為中山橋。1954年,國家撥款60萬元對橋進行全面維修加固,在原平行弦杆上端置拱式鋼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偉。2006年6月,蘭州的標誌性建築物——「黃河第一橋」被國務院命名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中山橋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黃河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
    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有著悠久的歷史。走在鐵橋上的感覺有點像走在魔都外白渡橋的感覺,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剛管每一個螺絲釘間散發,不管是擺攤的、買小手藝的、還是漫步觀景的都顯得悠閒自得。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 金城關前,穿過鐵橋就是蘭州白塔山公園。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中山橋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
  • 蘭州中山橋,它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黃河穿城而過。到蘭州,不吃一碗色香味美的牛肉麵,不到中山橋上走一走,既失去了品嘗美食的樂趣,也少了領略古絲綢之路上,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的際遇。而要感受到蘭州這座城市獨特魅力,最好在黃河落日餘暉下,來到黃河之濱,白塔山下,天下黃河第一橋的中山橋。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百年前,它是黃河上三座近代鐵橋之一;百年後它成了唯一。,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一座看去不險不奇的鐵橋,卻是黃河上矗立起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這麼熱鬧的地方,不來虧了
    來蘭州,不見黃河是一件遺憾的事。在黃河之上,有一著名的橋,那便是蘭州中山橋。蘭州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清宣統元年(一九零九年)八月十九日,蘭州黃河鐵橋竣工通行。該橋是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而成。
  • 中國第一座黃河上的鐵橋,有百年歷史,如今只讓行人走不通車
    蘭州城區最著名的橋梁便是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被譽為黃河第一橋,也是黃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梁。黃河在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鐵橋,它的鑄造也是中國橋梁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天下黃河第一橋甘肅蘭州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從德國運來
    黃河從青海流出,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大海。黃河之上橋梁眾多,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是甘肅蘭州中山橋。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當時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天下黃河第一橋在哪裡?那裡還有其他什麼景點?
    享有「絲路重鎮」、「黃河明珠」、「西部夏宮」、「水車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譽。 黃河流經蘭州市的一段水流湍急,波濤洶湧,險灘密布。史料記載,「黃河八千裡,自西往東,行者均以舟渡」,民間有俗語說「天下黃河不架橋」。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橋的夜景美爆了!
    在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黃河上,有一座貝雷式鋼桁架公路橋,這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也是僅遲於上海外白渡橋的全國第 二座城市鋼橋。(圖片來自東方IC)該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
  • 黃河中山橋歷經百餘年滄桑依然堅固 天下黃河第一橋名不虛傳
    這個就是黃河中山橋了 ,它已經一百一十一年了,建造的時候是光緒三十三年,那會花了三十萬六千兩銀子。對面白塔山邊有大石坊,四個大字,九曲安瀾,這是對面的。這邊是三邊利濟。黃河鐵橋讓我想起了上海的外白渡橋,這個更大更宏偉,下面是六個墩子。最下面是水泥鐵柱,上面是大石塊。
  • 蘭州中山橋是黃河上建設最早並保存至今的近現代鋼架梁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圖片拍攝於2019年5月3日)現如今的中山橋遊客不斷,夜間也是燈火通明,是蘭州的一大美景,也是橋色彩斑外衣 很多人都渴望來此尋找一種情懷。
  • 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黃河大橋中山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這是橋碑。在蘭州城關區的黃河上,有一座己有百年的鐵橋,即蘭州黃河鐵橋,是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甘肅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上遊第一橋」之稱。橋頭上的紀念碑,寫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
  • 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中山鐵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凌駕於黃河之上的這座古樸的橋,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08年2月開工,1909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
  • 疫情結束後,我要去打卡黃河上的第一座百年鐵橋——中山橋
    蘭州黃河鐵橋的由來: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德曾因軍事需要在黃河上修建浮橋,但由於自然環境的因素,每逢春季冰雪消融,浮橋就會遭到破壞。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用24隻大船,橫排於黃河之上修建了鎮遠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五色彩虹橋」流光溢彩 (1/4)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4) "← →"翻頁 9月26日晚,蘭州百年黃河鐵橋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
  • 百年老橋:蘭州黃河第一橋
    甘肅省會城市蘭州有一條河流穿城而過,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黃河上有一座歷經110多年的老橋——中山橋。在這個城市打造的蘭州黃河風情線上,中山橋是一個重要的看點。100多年以前,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沒有橋,人們過河只能藉助羊皮筏子、小木船過河,洶湧的波濤隨時能夠吞沒冒險過河的人們。冬天的時候,河水封凍,人們只有選擇冒險走冰河。清光緒33年(1907)這座由德國商人承建的橋梁取名為:「鎮遠橋」。1942年改名為「中山橋」。現在人們習慣稱它為「黃河第一橋」。
  • 數字微電影紀錄片《黃河中山橋的誕生》出爐
    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修建了著名的鎮遠橋。鎮遠橋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十一日,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國泰來洋行籤訂黃河鐵橋包修合同。
  • 蘭州和武漢分別有一座被稱為黃河、長江上「第一」的橋
    黃河、長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兩條河流,流經二十個省、市、自治區,一萬多公裡的河流,有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或人工建築,被冠以「第一」稱號。我在旅行途中,也走過了黃河、長江的「第一」橋:一座是蘭州中山橋,另一座是武漢長江大橋。
  • 天下黃河第一鐵橋
    黃河第一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 黃河之濱也很美丨蘭州地標——百年中山橋
    從白塔山上往下至中山橋,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拱抱金城,鐵橋連通兩岸,穩跨黃河百年有餘,身載著滄桑而來,它們都是時間的使者,有著華麗的過往和璀璨的明天。「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坂 ; 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110 年過去了,這座古老的橋梁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