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黃河大橋中山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2020-12-11 春華秋實影像

這是橋碑。在蘭州城關區的黃河上,有一座己有百年的鐵橋,即蘭州黃河鐵橋,是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甘肅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上遊第一橋」之稱。

橋頭上的紀念碑,寫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這座橋坐落於金城蘭州,這座橋橫跨滾滾黃河,剛建成時,名曰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橋。

中山橋頭剛建起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工雕塑。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將浮橋改建為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

站在鐵橋之上,看到黃河的水流是非常的急湍的。矗立在黃河兩岸的高樓大廈,述說著一個高度發達、現代化的、文明大都市金城蘭州的崛起!

現在黃河鐵橋在蘭州已經像是一個地標性的存在了,成為當地的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了。

黃河水色澄黃,河面寬廣,波濤洶湧,十分壯觀。

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象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相關焦點

  • 中山橋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黃河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
    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有著悠久的歷史。走在鐵橋上的感覺有點像走在魔都外白渡橋的感覺,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剛管每一個螺絲釘間散發,不管是擺攤的、買小手藝的、還是漫步觀景的都顯得悠閒自得。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 金城關前,穿過鐵橋就是蘭州白塔山公園。
  • 蘭州中山橋,它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黃河穿城而過。到蘭州,不吃一碗色香味美的牛肉麵,不到中山橋上走一走,既失去了品嘗美食的樂趣,也少了領略古絲綢之路上,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的際遇。而要感受到蘭州這座城市獨特魅力,最好在黃河落日餘暉下,來到黃河之濱,白塔山下,天下黃河第一橋的中山橋。
  • 中山橋,銀灘黃河大橋,雁灘黃河大橋,誰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
    說起夜景最美的黃河大橋,前幾年很多蘭州人和媒體都說銀灘黃河大橋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蘭州馬拉松直播時央視CCTV5主持人也是這麼說的。銀灘大橋晚上猶如一隻站立在黃河之上開了屏的孔雀,夜景確實非常漂亮。後來深安黃河大橋通車,很多人又說深安大橋是蘭州夜景最美的橋。是不是最美我不知道,但深安大橋確實是蘭州交通設計最合理的大橋。而蘭州所有黃河大橋裡名氣最大的當然是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隨著這兩年蘭州市對中山橋景區的亮化,中山橋的夜景比以前漂亮了很多倍。尤其是有後面白塔山的襯託,夜景確實相當壯觀。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百年前,它是黃河上三座近代鐵橋之一;百年後它成了唯一。,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一座看去不險不奇的鐵橋,卻是黃河上矗立起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中山橋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
  • 黃河中山橋歷經百餘年滄桑依然堅固 天下黃河第一橋名不虛傳
    從西安坐火車到甘肅蘭州,過去是綠皮火車,現在有了高鐵了,早起想吃蘭州牛肉麵,兩個小時就到了。到了蘭州,不光要吃蘭州牛肉麵,還要看看黃河中山橋,逛一逛白塔山,再去五泉山轉轉。我到蘭州的時候,就是在這裡吃的牛肉麵,中山鐵橋就在跟前,下面是黃河,那真是滾滾濁浪,緩緩流過,這裡還有黃河母親雕像,有水車博覽園,再順便去甘肅博物館參觀一下。這個就是黃河中山橋了 ,它已經一百一十一年了,建造的時候是光緒三十三年,那會花了三十萬六千兩銀子。對面白塔山邊有大石坊,四個大字,九曲安瀾,這是對面的。這邊是三邊利濟。
  • 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明代洪武五年(137年),朱元璋命衛國公鄧愈在蘭州的黃河上建造一座浮橋。
  • 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中山鐵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凌駕於黃河之上的這座古樸的橋,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08年2月開工,1909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
  • 天下黃河第一橋在哪裡?那裡還有其他什麼景點?
    蘭州,簡稱「蘭」或「皋」,古稱金城,是甘肅省省會,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是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橋的夜景美爆了!
    在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黃河上,有一座貝雷式鋼桁架公路橋,這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也是僅遲於上海外白渡橋的全國第 二座城市鋼橋。(圖片來自東方IC)該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
  • 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這麼熱鬧的地方,不來虧了
    來蘭州,不見黃河是一件遺憾的事。在黃河之上,有一著名的橋,那便是蘭州中山橋。蘭州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上部結構為梯形穿式鋼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靜定結構組成桁架體系,有豎向鋼架劃分成五個長方形。橋長二百三十三米,總寬八米多。
  • 天下黃河第一橋甘肅蘭州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從德國運來
    黃河從青海流出,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大海。黃河之上橋梁眾多,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是甘肅蘭州中山橋。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當時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數字微電影紀錄片《黃河中山橋的誕生》出爐
    》,再現中山橋110年來的恢弘歷史畫卷,真實還原中山橋鮮為人知的歷史。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修建了著名的鎮遠橋。鎮遠橋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十一日,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國泰來洋行籤訂黃河鐵橋包修合同。
  •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五色彩虹橋」流光溢彩 (1/4)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4) "← →"翻頁 9月26日晚,蘭州百年黃河鐵橋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
  • 百年滄桑的黃河中山鐵橋,見證了蘭州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於公元1907年(清光緒33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 天下黃河第一鐵橋
    黃河第一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至今正常通行
    「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要數第一彎!」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很多地方都稱自己境內的黃河灣為黃河第一彎,其實真正最接近黃河源頭的「天下黃河第一彎」,是在甘肅甘南州的瑪曲縣。瑪曲,為藏語「黃河」之音譯,它也是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母親河命名的縣。
  •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堪稱非凡壯舉
    「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要數第一彎!」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很多地方都稱自己境內的黃河灣為黃河第一彎,其實真正最接近黃河源頭的「天下黃河第一彎」,是在甘肅甘南州的瑪曲縣。瑪曲,為藏語「黃河」之音譯,它也是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母親河命名的縣。
  • 中國第一座黃河上的鐵橋,有百年歷史,如今只讓行人走不通車
    蘭州城區最著名的橋梁便是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被譽為黃河第一橋,也是黃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梁。這樣遊客在鐵橋之上可以更好的欣賞黃河之景。黃河在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鐵橋,它的鑄造也是中國橋梁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黃河之濱也很美丨蘭州地標——百年中山橋
    黃河之濱也很美,那到底美在哪呢? 我們將用系列短視頻為大家展示黃河在蘭州境內最美的那些節點。這一集我們來走過中山橋,看看這裡的故事。想要了解蘭州的古往今來,中山鐵橋無疑是一個最好的「T臺」,她聯接八方、貫穿古今,也是 5000 多公裡的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鐵橋。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中,這座橋經歷了很多次的變故。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經過多次修繕之後的樣子。包括上面的弧形支撐,也是後來加固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