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堪稱非凡壯舉

2020-07-25 亂碼

「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要數第一彎!」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很多地方都稱自己境內的黃河灣為黃河第一彎,其實真正最接近黃河源頭的「天下黃河第一彎」,是在甘肅甘南州的瑪曲縣。瑪曲,為藏語「黃河」之音譯,它也是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母親河命名的縣。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瑪曲縣之所以有「天下黃河第一彎」的美稱,是因為黃河自青海巴顏喀拉山發源,向東進入瑪曲縣境內後,沿著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之間的谷地向西北重新又回到了青海省,整個盤環路線長達433公裡,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天下黃河第一彎」,由於這個彎實在太大,人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瑪曲縣佔據了黃河九曲之首曲,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境內的黃河河段水流也比較湍急。千百年來,人們要想渡河,唯一的方法就是揪著馬尾巴遊過去,因此沿河兩岸的民眾交流很少,甚至風俗也存在很大差異。1976年4月,瑪曲黃河公路大橋在距縣城4公裡處開工建設。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1979年,「瑪曲黃河大橋」竣工通車。該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全長280米,寬7.5米,主跨3孔,跨徑70米,最低橋下弦淨高11.5米。儘管這座橋看起來不如黃河下遊的一些大橋宏偉壯觀,卻是黃河上遊在瑪曲境內建的第一座橋,因此也被稱為「黃河首曲第一橋」。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瑪曲黃河大橋」還是修建在高寒缺氧的凍土層地帶,這在當時堪稱一件非凡壯舉。據了解,凍土在寒季凍結後體積會發生膨脹,建在上面的橋基會被「發胖」的凍土頂得凸起,到了夏季,融化的凍土體積縮小,橋基又會隨之凹下去,這種情況會隨著凍土的凍結和融化反覆交替出現。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據專家介紹,雖然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也有凍土存在,但他們屬於比較穩定的高緯度凍土,我國的高原地區緯度低,海拔高,多年凍土具有地溫高、厚度薄等特點,再加上地質構造運動頻繁,其複雜性和獨特性舉世無雙。如今,瑪曲黃河大橋已巍然屹立41年,至今仍正常通車。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瑪曲黃河大橋的建成,不僅溝通了當地黃河兩岸,也為瑪曲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作為甘肅省唯一不產顆粒糧食的純牧業縣,自漢代以來,瑪曲草原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著稱。如今,擁有「亞洲第一天然牧場」的瑪曲縣已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站在瑪曲黃河橋上俯看母親河,黃濁的河水由東往西奔流而去,猶如一道流暢的飄帶在天地間滑過。沿河兩岸的瑪曲草原上,牛羊成群,雪山與湖泊相交錯,遠處的瑪曲縣城依稀可見。面對這宛若仙境般的景色,過路行人都會駐足觀望,欣賞這大自然的饋贈。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瑪曲黃河大橋還有兩大美輪美奐的景觀不可錯過:一是「拱橋託日」,清晨時分站在大橋左側,可見到東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當紅日升至橋面時,恰似拱橋託起一輪紅日。二是「長河落日」,日落時分站在橋上遠望滾滾而去的黃河水,夕陽西沉,恰似落入長河之中,景象頗為壯觀。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相傳,瑪曲還是格薩爾王的故鄉,在大橋以西4公裡處的格薩爾發祥地——瑪麥哲木道,遊人能欣賞到大氣磅礴的黃河水從天而降的壯麗景觀。而在距縣城東北10餘公裡處,遊客還可觀賞到與首曲全貌頗為相似的小首曲全貌,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甘肅「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第一橋屹立41年,至今正常通行
    「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要數第一彎!」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很多地方都稱自己境內的黃河灣為黃河第一彎,其實真正最接近黃河源頭的「天下黃河第一彎」,是在甘肅甘南州的瑪曲縣。瑪曲,為藏語「黃河」之音譯,它也是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母親河命名的縣。
  • 甘肅這個小城,有著「天下黃河第一彎」,風景優美,很適合自駕遊
    甘肅擁有很多著名的景區,其中有人盡皆知的莫高窟、麥積石窟,並以精美的泥塑藝術文化聞名於海內外,很多專家都稱進入甘肅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博物館,能夠體會到這裡精美的壁畫和雕塑,其實除此以外,甘肅境內有一個小縣城,這裡擁有的景致恢宏壯觀,令很多人都流連忘返,這就是位於甘肅甘南的
  • 「黃河第一灣」在哪裡?是四川的唐克?還是甘肅的瑪曲?
    瑪曲縣境內的「天下黃河第一灣」,另一個是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的「九曲黃河第一灣」,究竟誰是「黃河第一灣」呢?黃河水自甘肅一側來,白河水從四川境內來,在此彎處白河與黃河相會,白河由此匯入黃河流域,兩河相會後,黃河在這裡一個華麗的U型大轉彎,形成壯觀的「黃河第一灣」。
  • 「原創」梵天淨土 九色甘南(十)天下黃河第一橋
    接上篇《梵天淨土 九色甘南(九)東方小瑞士》【遊】天下黃河第一橋瑪曲為藏語,意為「孔雀河」,即黃河的意思,是全國唯一以黃河命名的縣,以黃河第一彎而聞名。天下黃河第一橋」。橋邊聳立著一塊巨石,上面鐫刻著一行大字:「天下黃河第一彎」,據說是班禪所題寫。
  • 為什麼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
    其實所謂九曲十八彎只是一種說法,用來形容黃河的曲折性,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十八個灣。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遊的地形、景觀等,將上遊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34;為&34;.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百年前,它是黃河上三座近代鐵橋之一;百年後它成了唯一。,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一座看去不險不奇的鐵橋,卻是黃河上矗立起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向你展現如此「溫潤」的另一面
    甘肅甘南瑪曲,「天下黃河第一彎」,讓你想不到黃河還有如此溫柔、平靜、滋潤的美景。帶觀眾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自青海巴顏喀拉山出發,流經甘肅瑪曲又流回青海,形成久負盛名的天下黃河第一彎這裡是黃河上遊最重要的水源補給區,補給量佔黃河源區總徑流量的將近六成
  • 「真假美猴王」,天下黃河第一灣有倆?究竟哪個才是真正的第一灣
    "天下黃河第一灣"。在瑪曲的第一灣我們還不能錯過第一橋,黃河首曲第一橋,此橋建成於1979年,是黃河上遊建成的第一座黃河大橋,因此有"第一橋"之稱。首曲第一橋有兩大美妙絕倫的景觀。一是"拱橋託日",二是"長河落日"。在橋以西4公裡處的瑪麥哲木道,欣賞黃河之水從天而降,更是賞心悅目,壯麗景致令人嘆為觀止。
  • 黃河第一彎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數第一彎和壺口瀑布。這兩處景觀被譽為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它是黃河流經這兩處景觀時形成的一個S形大彎道,因其在地圖上恰似《周易》中陰陽太極圖,故而譽為。它與藏族本教和藏傳佛教的「生命輪迴」或者「日月輪迴」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 黃河中山橋歷經百餘年滄桑依然堅固 天下黃河第一橋名不虛傳
    蘭州也叫金城,金城千裡固若金湯,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發源,一路波濤洶湧,在甘南瑪曲草原拐了個大彎,是為黃河首曲,重新流回青海,然後再一路劈波斬浪,一共流經九個省,從山東入海。在蘭州時已經黃泥滔滔了。岸邊可以看到中山橋下面的六個橋墩,這個是一九零七年德國人承建的,後來為了加固,裝了弧形的鋼架橋梁。
  • 甘肅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亮相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舞臺
    中國甘肅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任磊)26日晚,由甘肅省話劇院選送的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登上文化和旅遊部與沿黃九省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
  • 這裡是中國最大最美的溼地草原,瑪曲黃河第一彎
    這裡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經四川、甘肅、青海匯聚在一起的地方,也是黃河流過高原拐過的第一個彎,在阿尼瑪澤山和西澤山之間繞了一個綿延400多公裡的大彎,這裡就是瑪曲,瑪曲(藏語:黃河的意思),一個由黃河孕育出來的美麗的地方,它有幸能用母親河的名字來命名。
  • 真正的天下黃河第一灣在哪裡?不在山西也不在四川,卻在這裡!
    芒果旅行日記:真正的天下黃河第一彎在哪裡?不在山西,不在四川,卻在這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是中華的母親河,很多地方都有黃河第一彎,如山西和陝西交界有個天下黃河第一灣,四川阿壩州有個九曲黃河第一灣。
  • 天下黃河第一鐵橋
    黃河第一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 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明代洪武五年(137年),朱元璋命衛國公鄧愈在蘭州的黃河上建造一座浮橋。
  • 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一個偉大的稱號
    奔騰的黃河水,拐了好幾個彎最終流入大海。這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因為她是養育中華兒女的聖神河流。華夏民族發源於此。在黃河之上有一座橋梁是整個母親河上第一座修建的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中山橋的歷史要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
  • 天下黃河第一橋在哪裡?那裡還有其他什麼景點?
    享有「絲路重鎮」、「黃河明珠」、「西部夏宮」、「水車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譽。 黃河流經蘭州市的一段水流湍急,波濤洶湧,險灘密布。史料記載,「黃河八千裡,自西往東,行者均以舟渡」,民間有俗語說「天下黃河不架橋」。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
  • 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黃河大橋中山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這是橋碑。在蘭州城關區的黃河上,有一座己有百年的鐵橋,即蘭州黃河鐵橋,是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甘肅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上遊第一橋」之稱。橋頭上的紀念碑,寫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
  • 天下黃河第一橋甘肅蘭州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從德國運來
    黃河從青海流出,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大海。黃河之上橋梁眾多,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是甘肅蘭州中山橋。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當時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天下黃河第一橋 蘭州中山鐵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凌駕於黃河之上的這座古樸的橋,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08年2月開工,1909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