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娘娘、注生婆姐與臨水陳夫人

2021-01-13 蔡駟問好

子孫娘娘在臺灣,也叫注生婆姐。所謂「注生」,就是執掌生育之事。這位註生娘娘,其實是從大陸傳過去的,原為福建的臨水陳夫人,又被當作婦女難產之神。福州的註生娘娘廟在主神兩側竟有三十六位婆姐,而臺灣和福建其它地方的註生娘娘廟中的婆姐一般為十二位。共同的法力是普惠大眾。

傳說臨水陳夫人生於公元767年,於唐衷帝天佑二年、卒於五代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05—928年),享年僅二十四歲(虛歲)。家在中國南方的福建省福州,本名叫陳靖姑。她從小就很聰明,長大後與一個姓劉的人結了婚,不久懷孕了。幾個月後,她所在的地方遭受到很嚴重的旱災,人們十分焦慮。為了解救百姓的苦難,她自願墮胎來專門祈禱求雨。神被感動了,就下了雨,人們對她非常感激。但是,她卻因為勞累過度,24歲時就死去了。臨終前,她表示希望死後能當神仙,來拯救難產的婦女。

她的娘家在福州倉山的下渡,但她的婆家在古田,丈夫劉杞就是古田人;她為民除害、慷慨捐軀之地也在古田的臨水洞,後來人們在她殉難之處建立的臨水宮,也叫龍源廟、順懿宮。臨水宮是海內外公認的紀念這位婦女兒童保護神的「祖殿」、「母宮」。隨著時代的變遷,對臨水夫人的信仰逐漸盛行。到13世紀時,皇帝又進一步提高她的地位。後來當人們有什麼願望,特別是希望生個兒子時就來向她祈禱。

在臺灣和福建的娘娘廟中,十二位婆姐的名稱分別是:1、注生婆姐陳四娘;2、注胎婆姐葛四娘;3、監生婆姐阮三娘;4、抱送婆姐曾生娘;5、守胎婆姐林九娘;6、轉生婆姐李大娘;7、護產婆姐許大娘;8、注男女婆姐劉七娘;9、送子婆姐馬五娘;10、安胎婆姐林一娘;11、養生婆姐高四娘;12、抱子婆姐卓五娘。

面對眾婆姐們的一條龍式服務,人們是如何禮拜的呢!舊時廈門城隍廟、東獄廟都有祭祀。神像安詳端坐,懷抱娃娃。求子的女子擺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禱告,請求「註生娘娘」賜子於她。然後「搏籤」,求得「吉籤」,表示「註生娘娘」已願賜子於她,即起身將事先準備好的小衣裳給「註生娘娘」懷中的娃娃穿上,然後再拜 。據說無不靈驗的。得子後,還要來拜謝,奉之以油飯、雞、酒。因此,香火十分旺盛。

這裡還有一位轉生婆姐。「轉生」二字,也是轉身的意思,是佛教的說法。據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立下四十八誓願。其中第三十五願為「女身往生願」,即所謂「轉女成男願」。說女人經過修行,來世可轉成男的,做個男人。在封建時代,一般女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苦楚最多,再加上重男輕女的社會偏見,使廣大婦女深感做一個女人的艱難,願意來世「脫生」個男人。佛教根據這種需要,於是有了一部《轉女身經》,經文中歷說了女身的種種苦惱,佛祖特意給尚在母胎中的無垢女——舍衛城的大闊佬,釋迦的大施主之女,說轉女威男之法,共有十法。

「轉身」之說,顯然是在新生命誕生起點的瞬間,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時候,內藏玄機越深,說道就越多。於是滿足了不少婦女的願望,這也是今世無法驗證的事情。神秘產生的誘惑,更加迷人。人總是向上、向善的,美好的願望是向前的動力,哪怕美好永遠在路上,明天才會更燦爛。注生婆姐給力,大家心想事成!(三)(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註生娘娘的傳說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可以關注我們  註生娘娘,俗稱「注生媽」,又作「送子娘娘」、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等。
  • 重陽功陰德:用《易經》為廟宇「註生娘娘」題寫對聯
    「源易緣」查閱百科資料,獲知「註生娘娘」 又稱作「送子娘娘」,「送生娘娘」等。從字面上不難理解,「註生娘娘」就是「送人子嗣」的女神,是道教神。註生娘娘,俗稱「注生媽」,又作「送子娘娘」、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在中國有些地區稱之為「送子娘娘」,是閩南、臺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
  • 幫助婦女生育的送子娘娘和註生娘娘
    比如佛教的送子觀音,道教的子孫娘娘,碧霞元君,陳靖姑等人物,都是有送子,助產,幫助婦女的神靈。子孫娘娘是古人信奉的送子神的統稱,除了送子觀音和男性的送子神之外,幾乎所有的送子神都可以稱之為子孫娘娘。子孫娘娘在送子神中規模最龐大,成員極其混雜。據說廣州香火最旺的求子神廟——金花廟中供奉著二十多位送子娘娘。這裡的主神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佗、月老、花王、桃花女等。
  • 臨水夫人陳靖姑
    仙都二十八景之二十一陳靖姑信仰遍布華人圈,全球信徒過億仙都東南有臨水宮,祀臨水陳夫人。明學士張以寧撰《臨水順懿廟記》:「唯吾閩之有神,光耀宇內,若莆之順濟,漕海之人,恃以為命,有功於國家甚大,綸音薦降,褒崇備至。今順懿夫人,御災捍患,應若影響,於民有德,豈淺淺哉?」婦人妊娠者必禱焉,神功尤驗。
  • 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聖誕,八閩毓秀大士化身,普化碧霞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夫人(公元767),正月十五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江西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 福州陳靖姑金身首次赴臺巡安:臨水之光耀兩岸
    又稱「臨水夫人」的陳靖姑,是在閩臺間信眾甚廣的婦幼保護神。此次福州陳靖姑故居金身繞境巡安活動,顯示兩大特徵:同源信仰交流的熱情,文化傳承的創新。  巡安期間,兩岸28個宮廟在臺南安平等地為金身巡安護駕,沿途數萬信眾進香朝拜,來自福州的十二婆姐、舞獅、鼓樂等11支民俗演藝隊伍在陣頭、陣尾不間斷地表演。
  • 【精品】《千年臨水情》——臨水夫人
    敬請收看大型紀錄片《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五集《臨水夫人》(下)【版權所有  嚴禁抄襲】為了繼續得到她的庇佑,也為了感激她的恩德,在陳靖姑離去不久,人們在她的夫家所在地古田臨水(今古田大橋)建廟供奉,並親切地稱陳靖姑為臨水夫人。這是海內外第一座為她而建的廟宇。這一年,是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
  • 實拍古田臨水宮參加臨水夫人祭祀大典,太震撼!
    當日,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舉行臨水夫人祭祀大典,為海峽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靖姑文化節拉開序幕,來自港澳臺及內地近千名信眾共同參加。  6月13日,演員在臨水夫人祭祀大典上表演傳統樂舞。當日,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舉行臨水夫人祭祀大典,為海峽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靖姑文化節拉開序幕,來自港澳臺及內地近千名信眾共同參加。
  • 道教女仙如何兼顧家庭事業 細探臨水夫人傳說的演變
    臨水夫人,在福建省閩東地區又稱作順天聖母太后元君,為保護婦女與幼童的神靈,信徒主要遍布於福建、臺灣、江蘇、浙江一帶。雖然保護婦幼的神靈眾多,不過對信徒來說,臨水夫人與註生娘娘、媽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統計明清兩代的道教女仙傳記,可以發現婦女主要信奉的神靈,如觀世音菩薩、媽祖等重要神明均無婚姻與生產紀錄,如被稱作「天上聖母」的媽祖,16歲得道一生從未嫁人;溺水而亡的金花夫人(廣東地區的求子神靈)同樣終身未嫁。另外,與臨水夫人性質相近的註生娘娘,雖主掌生兒育女之事,但亦無生子記錄。唯一有經歷過結婚、懷孕、生子與難產的女仙,只有臨水夫人一個。到底臨水夫人有多特別呢?
  • 臨水夫人陳十四:比媽祖還早的保護神
    宋淳祐年間被朝廷封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賜廟額「順懿」;元延祐年間敕封「淑靖」;清雍正七年敕封「天仙聖母」;鹹豐年間加封「順天聖母」;道光年間御稱「臨水陳太后」。後又加封「通天聖母、碧霞元君」等。由於得到朝廷的認可和賜封,陳十四由地方神上升為國家神而進入國家祀典,經歷代數次加封,其神格和神階登峰造極,在民間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極大地提高。
  • 【美麗泉港】泉港有座「臨水夫人」宮
    傳說臨水夫人有降妖鎮魔、呼風喚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還是「扶胎救產、保赤佑童」。故千百年來,她一直被當作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而為人們所崇拜。泉州城區俗稱陳靖姑為「奇仕媽」,因城內奇仕巷有陳靖姑專廟,加上陳靖姑有注生之神力,故有人附會為「祈嗣媽」。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埔沙格靈慈宮與媽祖並祀的「註生娘娘」,即是陳靖姑。山腰一帶的孩子成人做「大分」,也要祭拜「陳仙姑」。除上述宮廟以外,尚有山腰埭港龍見宮、峰尾永全社等處也供奉陳靖姑。
  • 道教人物:媽祖、碧霞元君、臨水夫人、保生大帝、開漳聖王
    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至「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臨水夫人 臨水夫人又稱順懿夫人。福建和臺灣閩南籍民崇奉的女神。據傳,其姓陳名靖姑,或名進姑。福建人。生平事跡記載紛歧。吳任臣《十國春秋》稱其為五代十國閩王鏻時人。傳說她與林九娘、李三娘義結金蘭,並一起赴閭山學法,師承許旌陽真人。三姊妹得道之後,合稱三奶夫人。
  • 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在福州啟動籌拍
    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13日在福州舉行籌拍啟動儀式。 閆旭 攝中新網福州5月13日電 (閆旭)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13日在福州舉行籌拍啟動儀式。該電影反映兩岸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的故事,將在今年年底開機。
  • 三奶夫人陳靖姑-「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
    天空終於降下了甘霖,而這時的陳靖姑卻終因勞瘁饑渴而死去。當地人民感念陳靖姑除妖祈雨的恩德,建造臨水宮紀念她。直到今 天當地還保留了許多神話傳說中有關陳靖姑留下的遺蹟。  「這個就是當年咱們陳夫人追殺長坑鬼的時候留下的腳印,這個大一點的是長坑鬼的,他是男鬼嘛,對吧,這個陳夫人是三寸金蓮,所以她的腳印很小。
  • 古田臨水宮:從「臨水夫人」祖廟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古田臨水宮陳靖姑雕像(圖片來源網絡)「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護胎救產,保赤佑童的信俗世代相傳,早已紮根民間,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古田臨水宮是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祥地,其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臨水夫人」陳靖姑的祖廟,如今臨水宮分殿遍布我國大陸、臺港澳地區及世界各地多達4000餘座,擁有信眾近億名,其中單臺灣一地,供奉陳靖姑的宮廟就有400多座,信眾超過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