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每次一煮肉的時候就會有泡沫,涮火鍋的時候也會有泡沫,這個「白色泡沫」到底是什麼東西?是否對身體有害?關注生活中最基礎的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有些事情未必和您所想的一樣。
羊肉沒有羊肉味?
這個問題值得考究,很可能由於冷凍等外界因素阻擋了羊肉的味道,再或者是由於個人味覺的原因。對於羊肉等肉食而言,建議通過綜合的方式來鑑別「好壞」,單靠氣味有些單一,並不能判斷羊肉的質量。
煮肉時產生的白色泡沫是什麼東西?
煮肉、燉肉以及涮火鍋的時候經常會發現「白色泡沫」,這種泡沫主要是一些脂肪、蛋白質以及血漿等細小的顆粒與空氣的混合體。
「泡沫」這種物質本身並不穩定,『表面活性劑』的存在可以幫助維持它的穩定,其主要通過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來維持泡沫的穩定性;而肉當中所含的豐富蛋白質就有所謂的「兩親作用」(既能夠和水親近,同時又能夠和油親近);羊肉等肉食中的蛋白質溶解到湯中後,蛋白質就發揮了氣泡的作用,這樣一來您自然就會看到「白色的泡沫」。
這些泡沫對身體有害嗎?
此問題被很多人「糾結」,其實,只要是這些肉食等食材本身安全和衛生,那泡沫中存在的蛋白質、殘留的血水以及脂肪就不存在危害。
當然,從現實角度來看,這些泡沫的存在會影響外觀的美麗和味覺的享受,很可能降低食客的食慾,出現這個問題,我們及時將其去除即可。
如何做可以適當避免煮肉時出現泡沫?
具體說來,想要避免煮肉的過程中產生泡沫,建議大家可以將「去除血水的肉食」充分洗淨,涮火鍋的時候應該將底料充分洗淨;烹調加工的過程中請使用新鮮且優質的植物油;起鍋加肉,在鍋開後再選擇加肉,拒絕一次性加入太多食材;一旦出現泡沫,建議用勺子輕輕撇去,避免影響食物的美觀性。
紅肉,食用量過多、食用方式不對容易給身體帶來威脅,所以食用必須限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議每周畜禽肉的食用量在280-525克,魚肉類280-525克;每日攝入肉類食品40-75克,因人制宜,均衡攝入。吃紅肉,建議吃「瘦」不吃「肥」,肥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物質,經常攝入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病機率。
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其實並沒有您各位所想的那樣「嚴重」,對於泡沫不必太過重視,這只是一種正常「反應」而已。無論是煮肉還是涮火鍋,都請您專注於美味的品鑑,適量攝入,拒絕大量飲湯,希望您的生活可以更加「安全」。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