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銀座地鐵站,在C6號出口的通道處有一間星巴克。從小小的岔道走上去,是銀座一間寫字樓的地下一層。
這裡只有孤零零一間餐廳,就是數寄橋屋次郎。
禁止攝影。
什麼體驗?一言難盡的體驗:)
「艾格吃飽了」的每周餐廳評論:
貴餐廳會吃,小飯館也吃。只要好吃。
這間只有10個座位的餐廳,規矩是這樣的:請坐,上熱茶,然後請你在半小時內嚴肅地吃完18個壽司。除壽司之外,不提供任何其它食物,也不提供酒。
不許拍照,甚至手機都不被允許放在桌面上,我猜不許拍照和不許看手機的邏輯是一樣的:怕你影響上壽司的節奏。
你期待的是這位師傅麼?
不不。我去的這一天,他不在。服務我們的是這位師傅,次郎的大兒子:
我一邊吃一邊都很誠懇地有向師傅微笑點頭致意,不過從頭到尾他的眼光都迴避著我。「我其實覺得他根本不想服務我」,後來我和曾經來過這間店的朋友說,他點頭,「是啊,同感」。
事後證明,這是一種災難性的體驗。壽司師傅厭惡客人的壓抑氣氛,加上半小時裡連吃了18個壽司,令我覺得……十分不適。
雖然,第1貫壽司,就令人覺得非常妙。
(沒圖)
應該是鰈魚壽司,次郎店裡的招牌。魚身帶著一種微微的爽脆,米飯的調味明顯偏酸,有人說這個酸度與魚結合在一起,會有一種很飽滿的鮮味。
米飯的溫度比一般壽司店略高,大概比體溫稍高些。從頭至尾,都是這個精確的溫度。我們面前的熱茶不停地被續上,應該也是為了保持杯中茶水溫度的關係。
第2貫,墨烏賊。糯卻彈牙,有很好的、烏賊特有的鮮甜味。
第3貫,國內一般稱為大竹莢魚。
第4貫,金槍魚赤身。其實在金槍魚三部曲裡,我到哪裡都最喜歡點赤身來吃。次郎店裡的赤身處理令人印象極為深刻,有那種完美複雜的鮮味。
即使吃得那麼不開心,我在最後還加點了一貫,並且,至今仍然想念。
第5、6貫,金槍魚中脂與大脂。明明油脂含量很高,調子卻處理得非常清新,不發膩。
第7貫,著名的小鰭,貴壽司店銀身魚(也就是外皮是銀色的那類魚)的試金石,很考驗醃漬手法與握法。夏季裡叫新子,價格頗不便宜。
每年到了夏天,著名壽司店裡的第一批新子都是話題。不過這張圖上已經長大成小鰭了。
第8貫,蒸鮑魚。
(沒圖哎)
但是很好吃呢。次郎對鮑魚的做法,是研究了很久的,他用的品種,一般也很少店家用。軟、鮮又帶著微妙的甜,嚼起來令人愉快無比。
第9貫,竹莢魚。同樣是次郎研究過挺久的魚。有很好的油脂比例,帶著特別的香氣。
第10貫,蝦真的很棒!他店裡的招牌,是用巨大的蝦來做,而且據老人家的研究,不能像傳統做法那樣事先煮好冰起來,而應該現煮,這樣微熱且彈牙,又特別鮮。並且挑的蝦裡要有很多膏。真是一種老派的滿足感呢!
但吃到這裡我覺得胃裡有點沉,畢竟在師傅嚴肅的表情裡吃了10個飯糰了。而且說真的,師傅不理人的樣子真招人煩,手法也越來越隨意。
他捏的下一個壽司,放在我面前,就在我們雙方的注視裡,緩緩地,翻倒了。
對於這個級別的壽司店來說,挺糟糕的。
雖然這是很迷人的沙丁魚。非常肥而軟,在嘴裡輕巧地化掉了。吃到這裡我也不太有耐性了,心裡暗暗覺得魚都好棒,但是米飯真的有點過酸,能稍微不酸一點麼?
(假裝有一張圖)
沙丁魚同樣是貴壽司店銀身魚的招牌,魚不貴,但難的是挑和伺候。
第12貫,鰹魚。很正統的稻草燻制手法,魚照例處理得鮮得掉眉毛。而我照例嘀咕說飯糰沒這麼酸就好了。
第13貫,蝦蛄。在我拿起這個壽司的時候,它直接在我手裡斷成了兩截。至此我完全確定了,這位大師傅全沒用心思。
次郎店裡的蝦蛄,都是要含大量蝦籽的。吃起來確實挺有趣的。
第14貫,大約令我的不滿達到了頂點:傳統手法醋漬的竹莢魚,魚是那種酸到入口會皺一下眉頭的地步,再配上同樣很酸的米飯。
以及對面的撲克臉。
不想吃了。
第15貫,哎呀好吧又好吃回來了……海膽的溫度特別保持到入口微微覺得冰涼,海苔厚且烤得很香。這不是當下時髦的那種清淡風海苔處理方式,但是調味飽滿且正統,顯然是這裡的特色。
第16貫,鮭魚子。倒也是無可挑剔。
三文魚子的處理方式,也算是次郎研究了很久的獨門秘籍。店裡從不供應養殖魚,這是惟一的、經過冷凍的原料。
第17貫,星鰻。極軟且大片,放進嘴裡就化掉了。滿足地呼出一口長氣。
仍然是次郎的研究成果,要選特別的品種,只蒸不烤,因為太軟了。
第18貫,就是大家在紀錄片裡耳熟能詳的雞蛋了呢。蝦與雞蛋的產物,很有彈性。
連續18個壽司實在吃得太飽,要不是怕對面撲克臉師傅打我,可能都不想吃……
吃完了是可以要付費加單的。我本來還想吃金槍魚赤身、蒸鮑魚和沙丁魚。然而實在不想再待下去了,來了一貫赤身意思一下。
總的來說,這間餐廳對於壽司魚類和米飯的選擇與處理,都如教科書般經典,積累了次郎極高的天分和多年經驗,確實是好吃的。如果你是貴壽司愛好者,可以來一次,但如果你從來沒有吃過貴壽司,不建議第一次就來,你會吃不懂的。
借用我朋友一個很好的比喻:這是一間壽司的味覺博物館。博物館很好,但我們是去受教育的。這不是真正的生活。
畢竟這世界上敢叫客人花兩千塊錢坐下來,只給半個鐘頭,嚴肅地盯著你讓你吃20個飯糰的餐廳,也只有這一間。
題外
本文為親身消費體驗,
艾格吃飽了與其沒有任何利益關聯。
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和汕頭的餐廳
可以直接輸入地名查找
·
純粹私人的餐館、淘寶食物與菜譜推薦。
關於食物,我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
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