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之神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沒圖)

2021-01-15 艾格吃飽了

穿過銀座地鐵站,在C6號出口的通道處有一間星巴克。從小小的岔道走上去,是銀座一間寫字樓的地下一層。


這裡只有孤零零一間餐廳,就是數寄橋屋次郎。


禁止攝影。


什麼體驗?一言難盡的體驗:)


「艾格吃飽了」的每周餐廳評論:

  貴餐廳會吃,小飯館也吃。只要好吃。


這間只有10個座位的餐廳,規矩是這樣的:請坐,上熱茶,然後請你在半小時內嚴肅地吃完18個壽司。除壽司之外,不提供任何其它食物,也不提供酒。


不許拍照,甚至手機都不被允許放在桌面上,我猜不許拍照和不許看手機的邏輯是一樣的:怕你影響上壽司的節奏。


你期待的是這位師傅麼?



不不。我去的這一天,他不在。服務我們的是這位師傅,次郎的大兒子:



我一邊吃一邊都很誠懇地有向師傅微笑點頭致意,不過從頭到尾他的眼光都迴避著我。「我其實覺得他根本不想服務我」,後來我和曾經來過這間店的朋友說,他點頭,「是啊,同感」。


事後證明,這是一種災難性的體驗。壽司師傅厭惡客人的壓抑氣氛,加上半小時裡連吃了18個壽司,令我覺得……十分不適。


雖然,第1貫壽司,就令人覺得非常妙。


(沒圖)


應該是鰈魚壽司,次郎店裡的招牌。魚身帶著一種微微的爽脆,米飯的調味明顯偏酸,有人說這個酸度與魚結合在一起,會有一種很飽滿的鮮味。


米飯的溫度比一般壽司店略高,大概比體溫稍高些。從頭至尾,都是這個精確的溫度。我們面前的熱茶不停地被續上,應該也是為了保持杯中茶水溫度的關係。


第2貫,墨烏賊。糯卻彈牙,有很好的、烏賊特有的鮮甜味。



第3貫,國內一般稱為大竹莢魚



第4貫,金槍魚赤身。其實在金槍魚三部曲裡,我到哪裡都最喜歡點赤身來吃。次郎店裡的赤身處理令人印象極為深刻,有那種完美複雜的鮮味


即使吃得那麼不開心,我在最後還加點了一貫,並且,至今仍然想念。


第5、6貫,金槍魚中脂與大脂。明明油脂含量很高,調子卻處理得非常清新,不發膩。


第7貫,著名的小鰭,貴壽司店銀身魚(也就是外皮是銀色的那類魚)的試金石,很考驗醃漬手法與握法。夏季裡叫新子,價格頗不便宜。


每年到了夏天,著名壽司店裡的第一批新子都是話題。不過這張圖上已經長大成小鰭了。


第8貫,蒸鮑魚


(沒圖哎)


但是很好吃呢。次郎對鮑魚的做法,是研究了很久的,他用的品種,一般也很少店家用。軟、鮮又帶著微妙的甜,嚼起來令人愉快無比。


第9貫,竹莢魚。同樣是次郎研究過挺久的魚。有很好的油脂比例,帶著特別的香氣。



第10貫,真的很棒!他店裡的招牌,是用巨大的蝦來做,而且據老人家的研究,不能像傳統做法那樣事先煮好冰起來,而應該現煮,這樣微熱且彈牙,又特別鮮。並且挑的蝦裡要有很多膏。真是一種老派的滿足感呢!



但吃到這裡我覺得胃裡有點沉,畢竟在師傅嚴肅的表情裡吃了10個飯糰了。而且說真的,師傅不理人的樣子真招人煩,手法也越來越隨意


他捏的下一個壽司,放在我面前,就在我們雙方的注視裡,緩緩地,翻倒了。


對於這個級別的壽司店來說,挺糟糕的。


雖然這是很迷人的沙丁魚。非常肥而軟,在嘴裡輕巧地化掉了。吃到這裡我也不太有耐性了,心裡暗暗覺得魚都好棒,但是米飯真的有點過酸,能稍微不酸一點麼?


(假裝有一張圖)

沙丁魚同樣是貴壽司店銀身魚的招牌,魚不貴,但難的是挑和伺候。


第12貫,鰹魚。很正統的稻草燻制手法,魚照例處理得鮮得掉眉毛。而我照例嘀咕說飯糰沒這麼酸就好了。


第13貫,蝦蛄。在我拿起這個壽司的時候,它直接在我手裡斷成了兩截。至此我完全確定了,這位大師傅全沒用心思。


次郎店裡的蝦蛄,都是要含大量蝦籽的。吃起來確實挺有趣的。


第14貫,大約令我的不滿達到了頂點:傳統手法醋漬的竹莢魚,魚是那種酸到入口會皺一下眉頭的地步,再配上同樣很酸的米飯。


以及對面的撲克臉。


不想吃了。


第15貫,哎呀好吧又好吃回來了……海膽的溫度特別保持到入口微微覺得冰涼,海苔厚且烤得很香。這不是當下時髦的那種清淡風海苔處理方式,但是調味飽滿且正統,顯然是這裡的特色。



第16貫,鮭魚子。倒也是無可挑剔。


三文魚子的處理方式,也算是次郎研究了很久的獨門秘籍。店裡從不供應養殖魚,這是惟一的、經過冷凍的原料。


第17貫,星鰻。極軟且大片,放進嘴裡就化掉了。滿足地呼出一口長氣。


仍然是次郎的研究成果,要選特別的品種,只蒸不烤,因為太軟了。


第18貫,就是大家在紀錄片裡耳熟能詳的雞蛋了呢。蝦與雞蛋的產物,很有彈性。

連續18個壽司實在吃得太飽,要不是怕對面撲克臉師傅打我,可能都不想吃……


吃完了是可以要付費加單的。我本來還想吃金槍魚赤身、蒸鮑魚和沙丁魚。然而實在不想再待下去了,來了一貫赤身意思一下。



總的來說,這間餐廳對於壽司魚類和米飯的選擇與處理,都如教科書般經典,積累了次郎極高的天分和多年經驗,確實是好吃的。如果你是貴壽司愛好者,可以來一次,但如果你從來沒有吃過貴壽司,不建議第一次就來,你會吃不懂的。


借用我朋友一個很好的比喻:這是一間壽司的味覺博物館。博物館很好,但我們是去受教育的。這不是真正的生活。


畢竟這世界上敢叫客人花兩千塊錢坐下來,只給半個鐘頭,嚴肅地盯著你讓你吃20個飯糰的餐廳,也只有這一間。



題外




本文為親身消費體驗,

艾格吃飽了與其沒有任何利益關聯。


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和汕頭的餐廳

可以直接輸入地名查找



·

純粹私人的餐館、淘寶食物與菜譜推薦。


關於食物,我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

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錢。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
    這家鋪的名子叫「數寄屋橋次郎」 ,這個名子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提到他的主廚,卻可能就無人不知,他就是被稱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2008年,這家餐廳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級的榮譽。這時候小野二郎已經82歲,成為米其林史上年齡最大的三星主廚。
  • 壽司之神被米其林下掉三星!快看看壽司之神怎麼說
    (圖/ Tabelog ) 在學有所成後,他在1965年自行創業,成立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成為邁向壽司之神的起點。 相較其他料理,壽司的製作方式相對單純,小野二郎如何在單純的食材中創造極致?答案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然後追求完美。
  • 壽司之神「不神」,神的是我們
    很多人吐槽米其林這次摘星的理由很無力,並不是因為壽司本身的質量下降,而是預約訂位的問題。但網上還有另外一種聲音:「壽司之神」有名無實,是時候該打擊一下「壽司之神」的傲氣了。沒個三千大洋都吃不到什麼,即使吃到了,也必須在三十分鐘之內吃完滾蛋。所以,「壽司之神」真的有傳說中那麼神嗎?你可能一生都吃不到一次「壽司之神」「壽司之神」有多火?
  • 當歐巴馬遇見壽司之神:竟然沒吃完
    說美國人暴殄天物真是情有可原,比如總統歐巴馬,竟然連「壽司之神」提供的頂級美食都沒有全部吃完。4月23日晚,歐巴馬到達日本進行國事訪問,並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在一家銀座的壽司店共進晚餐。「數寄屋橋次郎」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是提到《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很多人都會有話要說,無論是說精緻的壽司料理,還是說「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或者,是說一種「職人精神」。大概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說,歐巴馬沒吃完這頓飯,而是直接談起了日美貿易問題。號稱喜歡壽司的總統,還真是辜負了一頓別人即使預定都可能要等待數月的美餐。
  • 關於《壽司之神》
    因為在這裡,品嘗一下壽司大概要花費你2000元。這家店來頭不小,以下這張圖片就足以說明:日本首相召見美國總統歐巴馬,都要來這家小店。店主名叫小野二郎,94歲高齡,已經做了七十年的壽司。導演大衛·賈伯生活在紐約,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那絕味,直接扛著攝影機來了日本,用一部紀錄片——《壽司之神》,向店主小野二郎致敬。
  • 壽司之神,早該下神壇?-虎嗅網
    但老藝術家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壽司之神」有名無實,是時候該打擊一下名店牛逼轟轟的傲氣了。沒個3000元傍身都吃不到什麼,到了之後必須要在30分鐘以內吃完走人。所以,「壽司之神」真的有傳說中那麼神嗎?你可能一生都吃不到一次「壽司之神」「壽司之神」有多火?
  • 謝霆鋒周杰倫東京續寫《逆戰2》「壽司之神」獻出綜藝首秀
    謝霆鋒、周杰倫東京續寫《逆戰2》 「壽司之神」上《鋒味》獻出綜藝首秀中新網2月16日電 浙江衛視《鋒味》本周六晚22:00將迎來收官之作。這一期,謝霆鋒周杰倫相約東京,老友相見自然要「高規格」款待,在周杰倫「要跟別的來賓不一樣」的要求下,謝霆鋒帶周杰倫吃了哪些「沒人吃過的」美食?又帶他見了哪些「沒人見過的」事物?同時,93歲「壽司之神」與「天婦羅之神」將聯袂在本期節目中獻出綜藝首秀,謝霆鋒和周杰倫為何緊張到結巴、手抖?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解說 11 條一定要知道的壽司禮儀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壽司該怎麼吃,這還需要問嗎?作為美食愛好者的你,對這些必須注意的細節也許早已如數家珍。像這類文章在網絡上隨便搜尋也能找到一打,但市面上有許多相互衝突說法,到底孰對孰錯,實在令人摸不著頭緒。
  • 誰是壽司之神?
    「數寄屋橋次郎」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是提到《壽司之神》(Jiro Dreams of Sushi)這部紀錄片,大家一定會知道。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小野畢生追求創造完美壽司的歷程,同時也採訪了他的大兒子小野禎一,講述他追隨父親腳步的重重壓力。導演大衛·賈柏(David Gelb)是地道美國人,畢業於南加州大學,拍這個片子的時候,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作品。
  • 我和吃過壽司之神的臺灣朋友聊了聊美食
    上海每年有許多餐飲店開出來,也同樣有許多餐飲店倒閉關門,這座城市公平和殘酷的地方是每一個挑剔的味蕾都不會屈服於任何一種美食。圖:度娘 文:A夢君好吃的地方,天天人滿為患。不好吃的地方,縱然「花頭精」再多,裝修精緻、擺盤優美、服務熱情,但你去看倘若沒有口味的支撐,照樣讓你關門全鋪蓋走路。
  • 壽司之神,早就該走下神壇了
    「壽司之神根本不需要米其林三星,摘了也沒什麼。」很多人吐槽米其林摘星的理由很無力,並不是因為美食本身的質量下降,而是預約訂位問題。但老藝術家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壽司之神」有名無實,是時候該打擊一下名店牛逼轟轟的傲氣了。
  • 朝聖日本料理「三神」——壽司、鰻魚、天婦羅
    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日本的美食界三位公認的「美食之神」。「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年逾九旬,「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已是耄耋,「三神」之中最年輕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也已經年過古稀。他們用畢生的精力,和一顆剔透的職人之心,創造出值得食客等待一生的美味。
  • 「壽司之神」vs「天婦羅之神」vs「鰻魚之神」,日本江戶前料理三神大PK!
    然而,大致的框架總還是有的:十幾年前,二郎完成了今日食客們所享用到的賞味順序:每人20個左右的壽司,並沒有開胃菜或其他菜式。紀錄片《壽司之神》中,山本益博曾說,吃二郎壽司好像聽一支協奏曲!-小野二郎【二】God of Tempura天婦羅之神  ·  早乙女哲哉作為一種油炸類料理,
  • 【壽司之神】你知道為歐巴馬做壽司的人嗎?
    一行人從晚上8點40分開始,一共吃了一個半小時。外國元首級首腦訪日,晚餐一般在迎賓館或首相官邸舉行,此次民間壽司店裡的「餐桌政治」,實為少見。 想在這間店裡吃上一次壽司,要提前1個月訂位置,沒有常備菜單,只有根據當天食材的特備廚師菜單,最低消費3萬日元起,而且只有壽司,人均消費差不多幾百美金。
  • 壽司之神
    徐棋楠(深圳)·果下馬 在眾神的國度日本,除了對古老的神佛造像留有印象,我對飲食界的「神」,因吃的方面馬虎,僅曉得一位「壽司之神」,別的神——天婦羅之神、鰻魚飯之神、鐵板燒之神……就一無所知了。 五月的東京,空氣裡飄浮絡石花的香,大約絡石吸附粉塵的能力強,所以栽種了很多吧。
  • TA的壽司為什麼這麼好吃?《壽司之神》推薦信
    ,我看了很多關於美食的綜藝和紀錄片,其實就是也想自己變成廚房的「神來之手」。昨天看的一部叫做《壽司之神》,是「壽司狂粉」紐約導演大衛賈柏前往日本,拍攝的關於三星廚師小野二郎的美國紀錄片。神即是朝聖之路,只要是用生命在追求信仰的人,本身就已經是神。壽司之神被摘星踢出米其林,意味著這家頂級的壽司店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必再承受來自米其林的束縛和壓力了。
  • 【人物】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有「天婦羅之神」美譽的早乙女哲哉,每周都會去二郎壽司店吃壽司,她說:每去一次,都是一種致敬。二郎的次子小野隆,在六本木開了一家分店,一位顧客去那裡用過餐後這樣寫道:「若說在銀座本店用餐像是出席一場朝聖般的交響音樂會,那末在六本木店,就像是欣賞一場室內樂演出。朝聖並不是這裡的主題,取而代之的是享受、放鬆和交流。當然,仍在很高的格調和質量基礎之上。
  • 紀錄片《壽司之神》|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經營這家店的人叫小野二郎,今年已經94歲了(在紀錄片拍攝那年也已86歲),製作壽司超過75年。他在日本是國寶級的人物,也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壽司,不斷鑽研壽司的奧妙,被譽為「壽司之神」,世界各地的名人都曾慕名而來。
  • 把壽司當「生命」的壽司之神
    今天看了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一個視頻,裡邊有一段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有人問我,已經85歲了,有沒有想過休息?我從沒想過未來會離開壽司,壽司就是我的生命,我每天都在琢磨怎麼改進捏壽司的手法,怎樣讓食材更美味,這對於我來說就是人生的意義,我希望我去世的那一刻,是笑著捏完手中最後一個壽司,然後微笑著離開。」
  • 壽司之神——小野次郎
    看了這個壽司之神的記錄片之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心靈的震撼無以描述。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這部紀錄片裡小野二郎的事跡真心蠻勵志的,他是三星米其林的大廚,從9歲到90歲,他一直都在幹一件事——做壽司。做一輩子大廚真心好幸福呢。我擦,這不是安倍和小馬哥嗎?大師這是要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的節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