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跑步好像成了好多人的必修課,不管是在早晨,還是在傍晚,都會有很多的人跑步,他們的出發點也是不同,有的是為了運動來保持健康,有的是為了減肥,不管是何種的原因,有的人會發出跑完步之後我的膝蓋好疼這樣的心聲,所以才會有了「跑步百利唯傷膝」的說法,跑還是不跑成為了很多人議論的焦點。
跑步,到底是傷不傷膝蓋?長期跑步的人,膝蓋會老得快,這是真的嗎?
第一,跑步的時候確實膝蓋承受的壓力會更大,因為跑步比平時走路的重力要重出好多。然而,因為跑步的步幅比走路大,腳與地面接觸時間短,所以在相同距離下,跑步和走路時實際作用到膝蓋的壓力其實是差不多的。而且,跑步會促進膝蓋的血液流動和細胞再生,跑步時產生的壓力會促進軟骨、肌肉、肌腱和韌帶發育,起到保護膝蓋而不是損傷膝蓋的作用。
第二,錯誤的跑步方法使膝關節承受過大的負荷,會導致「跑膝」,這是一種髕骨關節症候群,是一種慢性過度勞損。一般人和運動員在運動中都會遇到膝關節損傷的問題,但「跑膝」只存在於膝蓋過度使用的情況,與個人運動狀態、身體狀況有關。外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常坐不跑和高強度跑步都會引起關節問題,休閒跑步者的發病率最低,因此,對普通人,不是非運動員的人群來說,合適的跑步對關節健康有好處。因此,不正確的跑步方式或過度使用膝關節都會導致膝關節損傷,但不能完全不運動。
第三,我們的膝蓋也和很多的東西一樣。本來就具有一定的「保質期」,在我們不斷走路,不斷使用的過程中,它也會一點一點的磨損,如果你每天過度跑步,膝蓋的磨損必然會加快,膝蓋也很容易受傷。但是我們也沒必要過度擔心,因為我們的膝蓋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這種修復能力可以讓我們膝蓋更強,壽命更長,但是前提是你不能過度運動。所以對於那些經常跑步的朋友,只要你的跑量控制的合理,運動的方法方式正確,那你的膝蓋是很難出現大問題的,會一直保持健康
那麼,如何讓自己在運動的時候,讓膝蓋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呢?
1、控制運動的時間
建議大家每天把運動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膝蓋所能承受的衝擊損傷也是有限度的,我們一定要限制運動的時間,千萬不要一天跑一個多小時,你應該做到適度的運動。因為這樣的運動量時足以讓膝蓋所承受的,不會超過膝蓋自我修復的時間和能力。
2、跑步的姿勢
跑步雖然每個人會跑,但是正確的跑步姿勢是沒有幾個人可以掌握的,跑步時身體一定要穩定,膝蓋的方向一定要朝向前方,利用你的臀部肌肉抬起你的大腿,然後再利用慣性送出你的小腿,在這個過程中,各個關節要靈活,最後落地的時候發出的聲音一定要小。
3、跑鞋的舒適
跑步的鞋子一定要舒適,鞋子要穩定,緩震,所以我們在跑鞋上一定不要小氣,最好買一雙足夠專業的鞋子,這樣你的膝蓋才更不容易受傷。
最後,要知道鍛鍊時要循序漸進,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就不
要想著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很高的目標,一切都要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符合自己的鍛鍊計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超負荷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