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馬克思說黑格爾的思想中有神秘主義的部分?馬克思這裡說的...
譬如,黑格爾從來沒解釋過為什麼各個學科、各種宗教都是從絕對精神之中延展出來的,也沒解釋為何絕對精神要以正反合的方式存在,等等。同時,馬克思挺強調「實踐」(不過這與很多人理解的生活實踐相差甚遠),這個詞本身是指與精神思辨相對立的、與物質有關的行動,所以,他比較反感Hegel這種「精神性」的神秘的東西。
-
歷史唯物論
由於李大釗在1919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曾經直率地批評了歷史唯物論中反映的決定論傾向,他不遺餘力地推廣和普及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多少會使人感到驚訝
-
【馬克思的故事】流亡中的馬克思(《卡爾馬克思》漫畫連載 第四集)
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對於一個心懷大志的人來說,最大的蠢事莫過於結婚。因為結婚使一個人的生活為瑣碎的家務所煩擾。」這是馬克思和燕妮發生婚姻危機的時候說的。馬克思還給恩格斯說:「我相信,您不會認為我是一個渴望得到別人讚揚的人。但是世人把某些人看得一無是處的那種冷漠態度,即使不使人悲痛欲絕,至少也讓人心灰意懶。」馬克思不是神,但是卻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歷史唯物論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為我們全面、準確理解這一重要思想,把握其核心要義提供了基本框架。 1.法的物質基礎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如何看待法和法律現象,它們的來源是什麼,是法律決定社會,還是社會決定法律,一直是區分不同法學流派的最根本問題。批判黑格爾法哲學,是馬克思轉向歷史唯物論的起點。
-
馬克思又回到了保加利亞【2】
他們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對解決當代問題的現實性」,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在保加利亞和世界的發展現狀,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思想至今也沒有過時」。2010年《新時代》刊登了《資本主義的歷史視野》等文,指出應該 「捍衛馬克思的權威性」。 左翼學者撰文指出,卡爾·馬克思是跨世紀的思想家和預言家。他的思想和學說已經得到了歷史的檢驗,必將與歷史共存。
-
馬克思與黑格爾法哲學傳統
馬克思在大學時期接受了這樣的法學教育,並明顯受到了體系主義傳統的浸染。他將《學說彙纂》的前兩章翻譯成了德文,並著手撰寫一部宏大的法學著作,試圖完善法學的形上學基礎來解決當時的法學困境。這部被馬克思稱為「倒黴作品」的法學著作沒有被保存下來,現在只能從馬克思給父親的一封信中了解它的篇章結構。
-
「學習黨史」李忠傑: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歷史思想
從民族歷史走向世界歷史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曾經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闡述過世界歷史觀。他認為,歷史不是雜亂無章的歷史事件的堆積,而是一個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它的演化中,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規律性。衝破狹窄的地域範圍,由民族歷史匯成世界歷史,就是其中的規律之一。
-
人民日報:馬克思的人生境界
這裡強調的「知人論世」道理,特別適用於學習馬克思理論的過程。我們要研讀馬克思的著作,就不能不了解馬克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馬克思是在19世紀的歐洲從事理論創造和革命活動的。他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研究動因、判斷依據和分析結論,直接來源於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革命實踐,同時也來源於他對人類歷史的深邃思考。
-
馬克思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只有希望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我一直在墳墓的邊緣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還能工作的每時每刻,來完成我的著作。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學畢業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系學習。中學畢業時著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835年8月),大學期間,成為青年黑格爾分子。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
-
訪談︱聶錦芳:「特裡爾傳統」對馬克思的影響
但是發達的葡萄酒業並沒有讓當地的葡萄農獲得利益和實惠,馬克思就非常憂慮葡萄農的貧困問題。他認為這是國家政治制度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方式造成的。現在再去特裡爾看,哪裡還有一點貧困的影子啊!葡萄莊園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那裡的葡萄酒有好喝又便宜。
-
「世界公民」馬克思的奮鬥之路:痛並快樂著
我們知道恩格斯是一個富二代,他父親想讓自己的兒子走自己的這樣一條路,但是恩格斯一直認為資本家做的這些事,他管這些東西叫做鬼商業,他很討厭商業,討厭做買賣。」 「其實馬克思在作為世界公民的時候,在流亡的四十年裡沒有錢、沒有衣服、沒有住的地方、沒有吃的、孩子夭折了四個,這一切的痛讓馬克思其實變得更加堅,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可能就是我們說的大丈夫吧。
-
「馬克思的思想至今都有意義」——德國特裡爾舉行馬克思誕辰200...
本報記者 馮雪珺攝 當地時間5月5日中午,德國小城特裡爾的西蒙教堂廣場,一座由中國贈送的馬克思雕像,在中德兩國代表以及現場觀眾的注視下揭幕。同日,馬克思故居經過近8個月的重新裝修,也正式開門迎客。 1818年的這一天,馬克思出生在這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今天,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當地舉辦了盛大的系列慶祝活動,以紀念這位對世界歷史影響巨大的傑出思想家。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觀念論的關係馬克思在論蒲魯東時指出:「他對科學辯證法的秘密了解得多麼膚淺,另一方面他又是多麼贊同思辨哲學的幻想,因為他不是把經濟範疇看做歷史的、與物質生產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理論表現,而是荒謬地把它看做預先存在的、永恆的觀念。」可以說,馬克思說的這種預先存在的、永恆的觀念的「哲學觀念論」始終會纏繞著我們的頭腦。
-
聶錦芳:馬克思的「新哲學」新在何處
原標題:馬克思的「新哲學」新在何處 馬克思雖然零星地用「新哲學」、「新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等稱謂過自己的哲學形態,但他並沒有非常明確、系統地將其表述出來,本文試圖對馬克思 「新哲學」新在何處做一些闡釋。
-
勞動是馬克思「改變世界」的第一支點
原標題:勞動是馬克思「改變世界」的第一支點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縱觀馬克思的一生,他對「發掘和運用徹底的理論—說服人—掌握群眾—改變世界」的踐行,是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維度展開的,而勞動是其根基所在。在此意義上,勞動是馬克思「改變世界」的第一支點。
-
韋伯與馬克思
二 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韋伯學者阿爾貝特•所羅門曾說,只有在馬克思的背景下,韋伯的思想才能獲得理解,他認為,韋伯的學術創作是其一生鑽研馬克思思想的結果。 當然,在馬克思本人的思想與"門外漢"的馬克思主義之間,不能說沒有任何聯繫。不過,指出它們的區別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馬克思主義"確實取代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因此,我們在討論韋伯與馬克思的關係時,在他是批判本原的"馬克思思想",還是批判甚至馬恩本人都反對的那種"馬克思主義"之間,必須作出區分。
-
穿越200年 打開歷史圖冊追尋馬克思的足跡
1835年9月,馬克思中學畢業。考試委員會在馬克思的畢業證書上寫有「對待師長和同學態度良好」,「古代語、德語和歷史成績很好」,「他的作文顯得思想豐富和對事物有深刻的理解」等評語。馬克思常來這裡閱讀。1836年10月,馬克思轉入柏林大學攻讀法律和哲學。據了解,這是德國當時最有聲望的高等學府。馬克思的學習興趣非常廣泛,他不僅進修刑法、羅馬法、人類學,還鑽研文學藝術、歷史、外國語等,並參加了青年黑格爾小組,開始鑽研黑格爾的哲學著作。
-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自由意識的集中表達
1841年4月15日,德國耶拿大學哲學系的研討室裡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但答辯現場出奇地安靜,因為答辯的主角沒有出場,既沒有答辯者羞澀的陳詞,也沒有評委嚴厲的提問。而一旦論文獲得通過,他便可以推薦馬克思在波恩大學謀取一個教職,可以說,鮑威爾對馬克思的規劃與幫助是非常細緻的。正是在鮑威爾的建議下,馬克思在1840年下半年開始動筆寫博士論文,他的博士論文題目非常拗口,叫作《論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之間的差別》。要讀懂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題目,我們得先了解題目中的三個關鍵詞: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和自然哲學。
-
大衛·哈維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解釋為什麼是錯的?
哈維認為,羅伯斯誤讀了他的理論,他並沒有認為在交換領域會產生「價值」,而是說生產領域只是產生了「潛在的價值」,只有市場上實際的交換行為發生了,價值才得以實現,完成貨幣的增殖。大衛·哈維認為不應該排他性地討論生產,生產要和消費需求的實現聯繫起來進行討論,只有這樣才能討論資本積累。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眾所周知,西方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學術貢獻就在於將馬克思直接銜接黑格爾,從而阻止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釋向18世紀唯物主義或者說「前康德」哲學退行的可能性,亦即把關於馬克思哲學的理解保持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水平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