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也開始做微商了?

2020-12-21 商界

從京喜到芬香,京東正在不斷下沉。

文/ 馬 冬

本文導航

1.五級分銷、層層佣金、無線裂變,這是新的商業運作模式,還是背靠京東大樹之下,芬香在懸崖邊的舞蹈?

2.頂著「京東戰略合作夥伴」「劉強東和章澤天投資」「金沙江創投和Star VC聯合投資」的光環,芬香是否會讓微商大軍「更香」?

3.京東真的需要微商嗎?

來頭與路數

近些年湧現出了諸多社交電商平臺,憑藉其不錯的導流效果,受到資本和消費者的青睞。但社交電商的裂變方式卻備受質疑。

遊走在法律邊緣,社交電商平臺們有的受到用戶歡迎,有的受整改處罰,也有的打著擦邊球大賺一筆……

比如,在「零投資!在家躺賺,月入過萬!」的口號聲中,舉著質疑和推崇雙刃劍,迅速成長起來的芬香,就是其中之一。這句口號是芬香推手發展下級會員時常用的話語,聽起來和部分微商口號無無異。

芬香對外自稱是京東系資本投資的唯一一個社交電商平臺。

在京東這顆大樹之下,芬香的起點似乎比很多社交電商平臺要高一點。並且,從京東和騰訊的關係來看,芬香不僅擁有京東的商品池,同時還擁有微信的流量池。

▲芬香平臺官網首頁

芬香的推手們在宣傳時,喜歡強調芬香是京東的戰略合作夥伴,官方推廣裡也毫不避諱地公開宣傳其創始核心團隊都來自京東。

然而,在芬香團隊裡面,其實根本看不到京東官方的身影,最多也就是有芬香股東是京東的前員工,以及與劉強東個人有關係的江蘇賽夫綠色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從這層關係上看,十分微妙。

芬香平臺上的每一件商品都明確標註「推廣收益」,用戶創建一個超過50人的微信群或邀請30名粉絲即可升級為推廣會員,其他用戶購買推廣會員分享的商品,後者即可收取相應的推廣收益。

由此看來,芬香平臺大概可以看作京東的優惠券放送和返利小程序。其同時對接了京東和京東旗下京喜平臺的商品庫。

芬香的賺錢法門

芬香大致是用社交裂變的方法,批量分發京東的優惠券,這個不難理解。

有消費者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加入了京東內購優惠群。對此,有人解釋道「這是老客戶群,群裡有很多內購的優惠商品,可以掃碼加入,群主會推送很多商品連結,價格有兩種——京東價和內購價。」這些各式各樣的優惠券,最終都連結到了兩個電商平臺——京東和京喜,京喜是京東在2019年上線的社交電商。

打著內購名義的優惠券,在業內被叫作「隱藏優惠券」,淘寶是首創。早在多年前,淘寶賣家針對店鋪的商品,單獨設置一定金額的立減優惠券,或針對不同渠道,對不同商品設置優惠券,只給特定範圍的用戶使用,並打上阿里親友和內部員工福利的噱頭。而搬運這些優惠券的人,被稱為「淘寶客」。

只不過,在京東社交電商的遊戲中,曾經的淘寶客,變成了如今的推手,過去的共享淘客App,變成了京東系芬香。

「京東99%的商品都有優惠券或返利」,這是芬香著重宣傳的點。事實上,芬香的產品和供應鏈確實全部來自京東,它最主要或者說是唯一的功能,就是給用戶提供優惠券,這些優惠券也只能在京東或京喜平臺使用。

在具體的玩法上,芬香與微信深度連結,其最重要的載體是微信群與小程序。在微信群裡聚集流量,然後在芬香小程序領取優惠券,最後再到京東小程序下單,整個購物流程,全部都在微信小程序裡完成。

這一整套流程的起點,是成千上萬個微信群,那是推手和買手的聚集地,實際上,微商正是芬香想要吸引的主流人群。

在去年11月曝光的京東超新星全員導購&社群電商計劃中,芬香被明確定義為「服務於微商群體」,其目標是通過二級分傭促進推廣裂變,搭建去中心化私域流量。

在這門生意裡,一個個微商團隊,變成了在線「導購」,平臺方設計好規則和利益分配機制,解決商品和供應鏈等問題,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賣貨。

這相當於,芬香為京東招納了一批微商兼職銷售,商家通過讓利打折的方式,獲得了新的流量來源。如今這些微商大軍,正隨著芬香開始呈現出向京東轉移的跡象。

「芬香拉了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團隊,以及部分生存艱難的微商團隊,甚至包括一些『羊毛黨』。2017年開始的社交電商大潮,養了一批專門在各個社交電商平臺『薅羊毛』的團隊。」某社群電商創業者對《商界》記者表示。

這群「導購們」服務於提供酬勞的甲方,也就是說,哪裡有錢賺,他們就會流向哪裡。

仔細觀瞧可以發現,「導購們」活躍在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將流量源源不斷地導入京東,他們的確是有賺頭的,但如果還想獲取更多收益,就必須註冊升級為超級會員、導師、甚至合伙人,發展足夠多的「下線」,來獲得10%-50%不等的佣金提成。有坊間傳言:有人一天能賺4萬元。

有了芬香的助力,讓京東看起來像極了「天貓+拼多多+雲集」的結合體。它融合了拼多多的玩法,集結了「雲集式」的微商大軍,在下沉市場瘋狂攫取流量。

2019年四季度,京東新增2460萬用戶,刷新過去12個季度的拉新記錄。而此刻,很多人才知道,微商正在逐步向京東挪移陣地。

京東需要人

當在微信裡賣貨的「導購們」成了私域流量的KOC(意見消費者),這的確給零售商們提供了新的獲客思路。

尤其是在各大平臺流量增長觸頂、營銷費用高昂的當下,連蘇寧、國美、永輝等企業都在嘗試微信賣貨的玩法。

然而,眾多大玩家之中,京東需要微商嗎?

京東需要微商。其價值在於擴大京東平臺的用戶群和品類。京東平臺上男性用戶更多,而微商渠道有利於獲取下沉市場、開拓女性用戶、拓展服飾美妝等品類。

在微信上,京東搞出兩路玩法:一路是京喜,主打熟人關係的拼團;一路是用散戶搭建起來的社群電商,主打微信群賣貨,芬香是很關鍵的一個入口。

前者被給予厚望,拉動京東新增長點,後者在輿論上被忽略,但實際上,不應被忽略——

從2019年7月至12月,五個多月時間,芬香社群數量由1.4萬個增長至40多萬個,日均訂單超過30萬單。2019年「雙十一」之後,京東公布成績單,與以往不同,這次著重提到下沉成績:11月11日全天銷售1.01億件商品,近七成的用戶來自三至六線城市, 六線城市佔整體用戶近三成。

從京喜到芬香,京東正在不斷下沉。

兩年前拼多多依託微信生態崛起時,京東怎麼也沒有想到,在自己佔盡天時地利的微信生態裡,流量居然如此重要。直到2019年下半年,京東針對下沉市場推出京喜,並再次獲得微信一級入口位置,才開始在流量獲取上扭轉頹勢。

而這背後最大的轉變,是京東開始學習淘寶和拼多多的流量玩法。

區別在於,京東獲得了微信的扶持,這是淘寶不具備的核心優勢。阿里玩不轉的多級分銷和抽成體系,京東在微信實現了。

「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跟京東深度綁定,我們的定位就是微信+京東,因為微信用戶有十幾億,京東只有三個多億,這裡還有七八億的用戶空間。」芬香創始人鄧正平說。

在新用戶來源上,京喜的下沉打法,以及芬香社交裂變的模式,似乎很對用戶胃口。在2019年財報中,京東提到有七成新用戶來自下沉市場。2019年四季度,京東新增2760萬年度活躍用戶,創下過去10個季度新高,高於阿里新增的1800萬用戶。

鄧正平提到過芬香跟京東合作的背景:「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已經見底,恰巧微信端還有很大的流量空間,再加上京東也一直想做渠道下沉,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就基於京東生態體系去做一個社交裂變的電商項目。」

芬香於京東而言,一是拉新,二是促活,拉新的重點是五環外人群,促活的手段是社交裂變。但為了流量,融入微商的氣質之後,京東還是否是過去的那個京東?

利益與風險並存

微商行業的內核在於,想盡辦法成為整個佣金鏈條最頂端的人——擁有體系分明的層級,數量足夠多的下線,足夠多的訂單,從而拿到足夠多的佣金,就像安利的直銷一樣。

然而近幾年直銷和傳銷經常被大眾混淆,以至於人們對於拉人頭、分層級這樣的體系自帶天然排斥,搞得正規的直銷也日漸式微,不再那麼好做。

正如開篇記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芬香是不是在懸崖邊上舞蹈?

芬香的用戶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註冊會員、超級會員、導師、合伙人。

註冊會員只能自買省錢;超級會員可以分享賺錢,提成比例是下級銷售收入的20%;導師可以拿整個團隊往下裂變的人銷售額的20%,且推廣佣金比超級會員高80%;合伙人可以拿整個團隊裂變超級會員的25%,拿直屬導師推薦收益的70%。另外還有一個超級合伙人,但僅針對合伙人開放。

有從業者對《商界》記者表示,賺大錢是在升導師之後才能實現的,整個團隊的提成都會算到你頭上,賣啥都賺錢。

他舉例,同樣一款產品,超級會員賣出能拿10元,導師賣出可以拿18元,同時,導師還可以從所有「下線」那裡拿走20%。導師都至少擁有5條線,也就是說,要至少發展5個直屬一代,在這個基礎上做裂變,就能升級為導師和合伙人。

一位入行不久的芬香超級會員稱,「訣竅就是要一直不停地發展下線,你需要花大量時間給他們畫大餅,時不時曬一曬大咖的收入(有些是PS的),讓他們賣力地發朋友圈、拉人、賣貨,這樣才能躺著賺下線的佣金提成。」

芬香的分銷體系,到合伙人這一級已經是五級分銷,是典型的「無限裂變,團隊多層級記傭的機制」。但三級是紅線,政府鼓勵直銷這種新型業態,卻也嚴格限制層級,超過三級會面臨監管風險。此前,社群電商雲集、環球捕手都曾因為多級分銷被整改。

那麼,在芬香層層分銷背後,是否涉嫌法律風險?

對此,鄧正平稱,芬香並不存在涉嫌傳銷的風險。他的理由是芬香沒有收費門檻,加入做芬香的人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所以不存在拉人頭的問題。另外,芬香在售的商品都是京東商城上貨真價實的以及有售後服務保障的商品。

有業內人士認為,「芬香與惡性以人頭收割為核心模式的傳銷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確實在賣正常的商品。所以即使查起來,也應該是工商查」

在鄧正平看來,芬香是一個多贏模式,因為是零門檻,消費者、推手、商家、芬香、京東,都可以從這個模式中受益,不存在受害方,這是芬香跟傳銷本質的區別。

但也有觀點認為,京東有意跟芬香做了一層風險隔離。在宣傳上,芬香牢牢綁定京東品牌,但在股權上,二者並無直接關聯。

結語

微商究竟還有多少生存空間?一直以來這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一方面騰訊持續嚴整微信,隨時有可能刀落朋友圈;另一方面,京東在微信生態中有爭權奪勢的苗頭。

從騰訊官方態度來看,內心是希望微商可以依託微信平臺茁壯成長,以達到在移動電商抗衡淘寶的戰略目的。不過,目前來看,騰訊官方的態度有些混亂,一邊向第三方開放所有接口,另一邊官方又推出微信小店,同時還放權給京東。

可以說,目前騰訊在微商的問題上仍沒有想清楚,也正是這種內部大方向的混亂,造就了今天朋友圈「劣質」微商橫行的局面。

那麼問題來了,微信是想通過第三方的積極性來促進微商生態的大發展,但京東的做法已經讓其他第三方無法立足,微信官方若不出面,微商世界到時候又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呢?

*部分數據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京東也需要微商嗎?
    2.頂著「京東戰略合作夥伴」「劉強東和章澤天投資」「金沙江創投和Star VC聯合投資」的光環,芬香是否會讓微商大軍「更香」?3.京東真的需要微商嗎?這相當於,芬香為京東招納了一批微商兼職銷售,商家通過讓利打折的方式,獲得了新的流量來源。如今這些微商大軍,正隨著芬香開始呈現出向京東轉移的跡象。「芬香拉了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團隊,以及部分生存艱難的微商團隊,甚至包括一些『羊毛黨』。2017年開始的社交電商大潮,養了一批專門在各個社交電商平臺『薅羊毛』的團隊。」
  • 微商大軍搶佔京東
    寶媽、團長、大學生、導購……這些曾經的微商積極分子,以及在這次疫情中失業的程式設計師、旅行社員工、餐飲店老闆,正不約而同加入一個叫做「芬香」的社交電商。芬香,號稱京東戰略合作夥伴,不僅創始團隊來自京東,還拿到了劉強東和章澤天的投資,而它所做的事情,是用社交裂變的方法,批量分發京東優惠券。
  • 京東、可口可樂、娃哈哈為何搶著做「微商」?
    依靠這條準則,風清對很多人看不上的商業模式有了新的理解——比如微商,或者說社交電商。今年4月,主打社群分享的「芬香電商」登陸央視,背後的主要合作夥伴是京東。5月和6月,可口可樂和百事先後推出新飲品,巧合的是,這兩款產品都在分銷渠道上架。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話,「曾經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
  • 微商大軍搶佔京東:拼多多、雲集的套路被複製了?
    寶媽、團長、大學生、導購……這些曾經的微商積極分子,以及在這次疫情中失業的程式設計師、旅行社員工、餐飲店老闆,正不約而同加入一個叫做「芬香」的社交電商。芬香,號稱京東戰略合作夥伴,不僅創始團隊來自京東,還拿到了劉強東和章澤天的投資,而它所做的事情,是用社交裂變的方法,批量分發京東優惠券。
  • 怎麼做微商的生意好起來?
    相信我們周邊總有一些朋友們在做微商,對於這個行業,大家都是抱著很大的熱情。微商模式更貼近客戶的心理,因此也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然而畢竟微商成功的人還是較少的,尤其是新手更不知怎麼做微商的生意好起來,面對這個話題我們下面詳細探討一下。
  • 微商如何做私域流量的?
    除了梵蜜琳以外,其實近兩年有很多微商品牌開始利用綜藝冠名來打廣告,追求品牌曝光、知名度提升,同時,用微商的行話來說,也是製造素材。為什麼這些是微商品牌呢?微商品牌最簡單、最早的定義就是藉助微信社交平臺,通過朋友圈、微信聊天等營銷手段進行商品售賣的,前期主要靠熟人社交,熟人推薦等產生購買,早期做微商的大多數是中小品牌、個體戶以及工廠代工、代購等,採用傳統的代理制度進行銷售管控。
  • 研究了兩個月的微商之後,我恢復了所有微商的朋友圈
    「微商」的全稱是「微信電商」,指那些利用微信做銷售的人。可能是因為有一個「微」,又再加人們對部分微商「刷屏」、「假貨」、「殺熟」等行為傷害過,所以提到「微商」大部分都覺得顯得特別反感。說實話,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微商是很有機會的市場,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 你為什麼選擇做微商?做微商要注意的事項
    你為什麼選擇做微商?如果說你在此時此刻你還沒有明白說我為什麼選擇做微商,你自己沒有給自己一個核心的理由,那麼首先你一定是做不好的,你的現狀一定是做得不好的,有些會很容易地回答他說老師我做微商非常簡單,我只想賺錢,為什麼做微商就能賺錢呢?各位是否想過這個問題?最近很多方式,可以兼職,可以打工,幫忙下貨啦,有很多很多方式,為什麼選擇選擇做微商呢?
  • 「躲過了微商大軍的騷擾,沒能躲過京東內購群」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5日電 (彭婧如)「躲過了微商大軍的騷擾,卻沒躲過京東內購群。」  職業導遊李佩(化名)告訴作者,疫情期間宅在家,微信裡有同事開始做微商,由於消息太繁雜,她乾脆關閉了朋友圈。「可是我開始不斷被人拉進京東內購群,搞得我不得安寧。」  你被拉進了幾個京東內購群?
  • 周靜空間:新手怎麼在短時間內開始著手做微商
    很多微商新手剛加入微商,就以為做微商就是要帶動熟人圈子,其實不然。做微商最忌諱的就是消耗熟人圈子, 即便你剛開始做的時候有有熟人來買你的產品,那也只是礙於你的面子。
  • 做微商已有2年,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
    《微商思維》這本書裡解開了微商人的思考方式及微商實操。作者認為市面上關於微商實戰的打法、案例、技巧等書籍汗牛充棟,但更多的還是在「術」的層面,而微商這種商業形態的火爆發展有著內在的商業邏輯和規律,需要從「道」的視角去抽象來總結微商思維。
  • 拍拍小店,如何破解微商困境?
    從去年開始,朋友圈賣面膜、朋友圈代購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現象,一時間微商陷入困局。 前不久,嬛嬛姐與老朋友「傳媒老王」聊天時發現,他不知不覺做起了微博電商,利用微博粉絲做起了六葉絞股藍茶葉的代購。 「傳媒老王」藉助微博電商,做的雖然有熟人、朋友關係,但更多的卻是「非熟人」的粉絲效應。但只可惜的是,微博的活躍度如今大為下降,這是一大癥結。但「熟人加非熟人」的微商思路,卻是值得思考的。 換言之,有沒有一個微商平臺,既結合朋友圈的熱度、社交媒體「熟人加非熟人」的屬性,又能快速建店?
  • 朋友圈裡的微商們都在做什麼?
    每個人的微信朋友圈裡或多或少都有微商的影子,但每天有人退場又有人進場。退場的當然是微商做不好的人,進場的當然是對微商滿懷希望想要賺點錢的人。想要做好微商又需要什麼呢?微商怎麼引流?━ ━ ━ ━ ━微商賣什麼比較好能賺錢微商從形態上來講,主要有兩種類型,其一是代理制微商,其二是直營微商。
  • 淘寶小鋪拿什麼對決騰訊微商
    「一入微商朋友全無」的尷尬  章蘭(化名)的微商生意開始得很偶然。「一開始是看到自己之前買過的一個淘寶店主在朋友圈裡開網店,這種方式看起來很輕鬆不用打理網店,在朋友圈一條條發狀態就可以了。」  於是從一個朋友處拿到貨後,章蘭開始了刷屏生活。
  • 微商代理是怎麼回事兒?微商代理還能做嗎?微商怎麼做代理加盟?
    如果當初我一直堅信微商是傳銷而執迷不悟,我不會做加入微商品牌方,我也不會深入了解微商的底層邏輯,到今天我也不會摸索出一套「賣貨之前先賣人」的營銷方法,我也不會幫助那麼多人,建立正確的微商思維。所有的一切,取決於那一天,我跟老闆聊天,我終於明白了微商代理是怎麼回事兒,然後我對微商的觀念,才改變了很多。
  • 2018微商有什麼新產品?想做微商用什麼產品開始?
    2018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做微商,想做微商要做什麼產品嗎?現在微商競爭激烈,所以在產品選擇上面更是要謹慎。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分享了微商打造爆款的5個小技巧,如果你還沒有完全學會的話,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對你有幫助。
  • 新手微商怎麼做?做微商怎麼開發陌生人市場?
    但是做微商,除了,給身邊朋友,提供優惠福利以外,做微商的目的是要賺錢的,只做熟人市場得話,除了熟人生意不好做以外,熟人的資源也是有限的,等到身邊可用的資源用完以後,你就會感覺沒有生意,出不了單,慢慢的,也就會沒有動力,不想做了,甚至不做了,因為賺不到錢!
  • 為什麼別人做微商賺錢?你做微商卻在虧錢呢?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微商興起有很多年了,為什麼別人做微商都賺錢了而你卻在虧錢呢?請你帶著這個疑問來閱讀本文。在微商剛興起的時候,很多聰明的人他看到了朋友圈中的機遇,便開始包裝自己的個人品牌,在朋友圈QQ空間等很多地方招收代理。
  • 微商如何吸引精準粉?想做微商怎麼找客戶人脈 微商怎樣增加人脈客戶
    微商怎麼樣才能引流找到精準客戶?剛開始接觸微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微商怎麼做?微商怎麼找客源?怎麼下單?怎麼發貨?賣不出去囤貨怎麼辦?這些都是問題,都得愁啊!做微商是一種很好的銷售途徑,但不是說上幾張圖片到朋友圈,然後就等著下單,等著賺大錢。
  • 為何微商經常「喜提保時捷」?做微商真有那麼賺錢?
    為微信最開始的時候,不是很多人喜歡用,但經過一段時間發展用戶數量暴漲,甚至有的人有2到3個微信,用戶數量如此龐大,有的就拿微信做起微商了,然後在朋友圈賣產品,甚至有的微商,還因此發家了,買了自己愛車,或許大家不解,為何能經常看到微商喜提保時捷,難道做微商真有那麼賺錢嗎?我們去探究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