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拼多多都在學的Costco模式,健身行業也能借鑑嗎?

2021-01-18 堅蛋運動生態圈


Costco進軍中國已經20天,關於它的爭議卻依然不斷。


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零售品牌,19年8月底首家中國大陸店在上海開業,定價1499的茅臺、白菜價的奢侈品包、各種低價商品,引起了一股搶購熱潮,開業僅半天就因人太多而暫停營業!



儘管不少人擔憂它無法承受「中國大媽」驚人的戰鬥力,但它的模式本身受到了不少商界名人的追捧和盛讚——亞馬遜貝索斯、小米雷軍、拼多多黃崢、名創優品葉國富,都公開說過它是自己的導師和學習對象!那麼,這種模式的亮點何在?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健身行業學習呢?

Costco堪稱會員制超市的鼻祖。1983年,Costco在美國西雅圖開出第一家店,就開始採用會員制方式,只能買了會員才能在店裡購物。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會員制已經廣為各行業所用。零售、電商、影視、餐飲、服務行業,會員制無處不見,但內核卻完全不一樣。


以健身行業為例,許多傳統健身房的問題就在於會員的轉化和復購率極低,只能通過不斷拉新來維持。


Costco會員的復購率高於90%,忠粉無數。這是怎麼實現的? 

首先,Costco的品質過硬,儘管低價是他們的標籤,但低價高質才是他們的追求。用雷軍的話來說:「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這是一種信仰」。



其次,Costco帶給會員的附加價值非常高。比如大份量的免費試吃,還可以免費檢測聽力、視力,商場裡加油站的汽油也比外面賣得便宜。


這兩點在健身行業也是可以借鑑的。


「堅蛋運動」最低99元的月卡一直被會員視為高性價比的代表,但堅蛋並沒有因此因此放低對品質的要求,或是參與到惡性的價格戰中去。相反,堅蛋更重視自身在服務和內容上的提升發展。


此外,堅蛋的會員福利也是滿滿。除了全套的3D智能體測以及AI量身定製的鍛鍊計劃,更有大量的免費操課和專業指導,務必令會員覺得物超所值。



零售的核心壁壘在哪裡?一定是供應鏈。Costco商品的物美價廉決定了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能做到如此高的性價比,離不開背後供應鏈的支持。 


大規模採購所引發的規模效應,令Costco獲得了甚至低於批發價的採購價格,Costco嚴格的會員制度和極好的品牌形象也為他們獲得了議價權,這次市面上普遍售價2000+的茅臺在Costco僅售1499也正是因為此。


而回歸健身行業,則不得不說,連鎖經營品牌所能獲得的供應商價格和品牌背書,確實並非個體門店所能比肩。



「堅蛋運動」全國開業門店已近60家,仍在以每月近10家的速度不斷增長,這樣高速的增長背後對智能器械等的需求自然也是十分巨大,規模效應之下供應鏈的搭建十分順利。


堅蛋與頂級設備品牌商韓國DRAX、InBody等均達成了長期合作關係,為合伙人提供低價高質的設備供應扶持。



儘管零售業和健身業存在許多差異,且Costco在中國的發展尚不明確,但它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出色的供應鏈支持、極高的用戶粘性,值得健身行業乃至更多行業學習和借鑑!


我們也期待並相信「堅蛋運動」將給會員帶去同樣優質而獨特的體驗,早日成為健身行業的Costco!




相關焦點

  • Costco刷屏!小米、拼多多競相模仿!這家芒格都「想帶進墳墓的公司...
    這家美國零售第二大的公司,不僅被巴菲特老搭檔芒格戲稱為「想帶進墳墓的公司」,連國內的拼多多、小米都競相模仿它的商業模式。Costco有多厲害?8月27日,Costco中國首家門店在上海閔行開業。開業當天場面火爆,現場人滿為患,導致Costco不得不暫停營業。周二,Costco收盤商行5%,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 線上Costco,愛恨拼多多
    這段往事在拼多多上市前後也被聚光燈放大。黃崢稱段永平為人生導師,他說他從段永平身上學到的重要一課叫「本分」。「本分」在後來成為拼多多的價值觀。同樣將「本分」作為公司價值觀的還有知名手機公司OPPO和vivo,兩家公司背後的老闆都是段永平。
  • 拼多多的留存焦慮,多多買菜真的能緩解嗎?
    過去的五年時間裡,聚焦買菜的生鮮賽道集中了最優勢的人力、智力和財力,經歷「千團大戰」,仍然沒有巨頭誕生。同時,生鮮買菜盈利的顯性目標以及數位化運營的隱性目標,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入局」這麼一個「賠錢」的行業,真的能解決拼多多的留存問題嗎?
  • 創始人黃崢撂下話:拼多多未來是costco+迪士尼
    黃崢在信裡表示,拼多多的價值觀是「本分」(這應該是來自他的導師、也是早期股東段永平的師傳);拼多多的未來將是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網絡驅動的costco與迪士尼的結合……(這張餅你懂嗎?吃不吃?)致股東: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它在大家都覺得電商的格局已定,歷史書已經寫完的時候誕生。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共同建立了一種新的購物模式。
  • 京東也做了自己的「拼多多」,低價拼團模式就這麼能打?
    無法忽視的低價的力量儘管各行各業都在鼓吹消費升級,但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了,低價永遠有著無可比擬的吸引力。網易嚴選和小米模式的成功便驗證了這個事實: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牌和品質,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性價比的更高期待。
  • 百億補貼、明星直播、達人種草,拼多多能讓自己變得高級嗎?
    從多多比優的Slogan以及「有格調」等詞語中,我們不難猜出拼多多推出多多比優的意圖:打造一個高品質的新商場。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了解小紅書的人應該知道種草達人推薦這個模式是怎麼運作的。種草達人們會以一個體驗者的身份來對商品進行描述,詳細的介紹的商品的優勢和賣點,用優美的辭藻來彰顯種草商品的格調,來吸引用戶進行下單購買。不要小看這種推薦,小紅書這些年的成功,其中有大部分功勞都要歸功於這個模式,KOL們的力薦在某種程度上和現在的直播賣貨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格局薦文」小米和拼多多對標企業:Costco的戰術體系
    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如何培養組織和個人的反脆弱性?如何突破認知障礙和思維黑洞,重構企業逆勢增長的創新密碼?2018年有兩家公司上市——小米和拼多多,它們在招股書裡都提到了同一個對標企業:Costco(開市客)。這個能讓兩家巨頭都想學習的Costco到底是什麼來頭?
  • 機票「拼團」 會是旅遊界的拼多多嗎 ?
    導語:機票也能「拼團」了?近日,OTA新銳趣哪旅行稱,正在測試中的機票拼團業務將於「五一」前後上線試運營,會成為OTA旅遊界「拼多多」嗎 ?
  • 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為什麼死了?
    此時,整個行業第一次意識到簡單的一個「拼團」模式,可以徹底改變電商行業的流量增長模型。此前,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都是標準的「貨架模式」。消費者們在貨架上選擇商品,付錢走人。而一個簡單的社交拼團設置,卻無意間改變了商品分發的結構:用戶們不僅是選擇商品,還會為了省錢而主動分享商品。
  • 都擔心拼多多有假貨,拼多多真的有假貨嗎?分享下拼多多購物經歷
    嗯,回答本行業問題!這麼說吧,我現在是大品上京東,小東西選擇拼多多,淘寶已然被我拋棄!注意,我是04年就開始網購的,對於現在這些電商平臺還算頗有心得!是因為我在拼多多得到了實惠,而且是可持續的!為什麼選擇拼多多?一開始,我和大家一樣,對於這種整天在朋友圈搞砍價分享的模式很反感。
  • 真正的消費降級並非拼多多,而是小米商城、名創優品和網易嚴選
    很多人認為,主打低價的拼多多爆火,就是消費降級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這個觀點已經在網際網路上被多次討論過了。拼多多不屬於消費降級,至於屬不屬於消費升級,今天我們也暫不討論。因為拼多多的絕大多數用戶,並不是說以前買一千一件的衣服,現在到拼多多上買一百一件的衣服的人。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作為拼多多的用戶,她也曾經也曾在上面拼過很多便宜貨,但現在面對拼多多的心情完全不同,災難突然降臨自己頭上。領導派她調查拼多多上的盜版情況,當她把所有的證據和連結都擺在會議桌上的時候,能給同事們講述的只能是一段頗似「秋菊打官司」的抗爭故事,這多少無奈和沒面子,問題找到了,卻解決不了。
  • 拼多多上的山寨機能用白牌機洗白嗎?
    會上,無論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還是黃崢,都提到了有關白牌機的問題。黃崢說,拼多多要面臨的問題是大家對白牌的需求。達達也表示,關於白牌機,其成本不高,比如電視機的液晶屏,只有大約20%的成本,其餘大部分是營銷成本。那麼,究竟什麼是白牌機?山寨機和白牌機有何不同?拼多多作為平臺又該如何引導白牌機品牌化?
  • 被誤會的Costco,它不是來自美國的拼多多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等對手都死光了。靠壟斷經營,把以往用戶吃進去的,再讓他們吐出來。 我想,那些去Costco退會員費的人,是把Costco當成了美國版的拼多多。你憑啥賣東西,還要收會員費呢。既然你的東西不便宜了,我當然就走。你還不如拼多多呢。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很難。原因在於幾點,其一是,開業當天食品類商品與百貨商品都在大促銷,遠低於市場價,據說百貨商品價格一度低於市場價的40%到50%,某種程度上,Costco開業的火爆與其大打折密切相關。
  • 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 如何旗幟鮮明地看好或看衰
    一、拼多多主持人:先看拼多多的案例,說老實話,我認為在過去幾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是打亂了電商格局的一個黑馬,創造了社交電商的新玩法,尤其是它把小嶽嶽的五環之歌真的唱響了。那拼多多的潛力和未來在哪裡?第一個先問一下張老師,未來你看好拼多多嗎?
  • 如何旗幟鮮明看好/看衰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虎嗅網
    一、拼多多 主持人:先看拼多多的案例,說老實話,我認為在過去幾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是打亂了電商格局的一個黑馬,創造了社交電商的新玩法,尤其是它把小嶽嶽的五環之歌真的唱響了。那拼多多的潛力和未來在哪裡?第一個先問一下張老師,未來你看好拼多多嗎?
  • 如何看待拼多多的金融業務
    一個重要原因是在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美團,頭條,滴滴等都推出「錢包」模式之後。部署突破性的「流程+財務」業務模型。但是,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拼多多電子錢包僅具有充值和提款的初始功能,並且由於手持金融業務許可證數量不多,行動支付的起步時間和絕對份額都受到限制。
  • 深度分析:小米、拼多多、名創優品爭相效仿的Costco有何魔力?
    之前已經多家中國新經濟公司對標Costco,前有雷軍在演講中說小米是Costco的商業模式,後有拼多多在招股書中說自己是Costco+Disney,名創優品創始人一直宣稱在做Costco模式,網易嚴選就是線上Costco。那麼Costco到底有什麼魔力引無數大佬競折腰?
  • Costco和拼多多的「記憶價格」效應和「低價印象」三大公式
    在分析Costco和拼多多時,我一直強調一個核心理念:消費者本身會形成價格印象,零售電商企業可以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和經營策略讓他們認為「價格便宜」並從中獲利(也就是「記憶價格」效應)。首先,通過我對Costco上海首店的陳列分析,還有個重要的結論就是:不僅要低價還要能賺錢!拼多多現在仍然處於擴品類瘋狂補貼巨額虧損的階段,未來能不能賺錢本文暫時不分析,我先來分析拼多多是如何製造「價格真便宜」的「記憶價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