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將至 酒價先嗨 有酒企卻率先撲街了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的漲價潮比往年來得更兇猛一些,被供需關係強勢綁定的飛天茅臺一如既往一騎絕塵,飛天茅臺批價直奔2900元/瓶;瀘州老窖則以一年內三次提價的操作成功上榜漲價排頭兵。名優酒領跑之下,後排玩家絡繹不絕,掀起了這場波濤洶湧的漲價潮。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蓬丹對酒訊表示,2020年對於中國的白酒行業來說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一季度屬於平板期,二季度屬於產業調整,三季度屬於復甦期,四季度屬於衝刺。

但衝刺速度下,卻不是每一家酒企都能有漲而不亂的底氣。價格倒掛、加劇庫存等問題讓中下遊酒企的價格搶位戰異常激烈。

高端白酒領跑漲價潮

進入下半年以來,白酒不斷激起「漲」聲。數據顯示,白酒批發價已經連漲4個月。其中,7月,白酒批發價格指數上漲4.99%,名酒則漲6.01%。

白酒漲價,自然離不開風向標飛天茅臺。酒訊走訪市場了解到,2020年飛天茅臺原箱價格已經漲至近2900元,相較於8月初的2600元出頭已經漲了200多元。

同樣在這場漲價潮中領跑的還有五糧液。酒訊了解到,五糧液第八代普五在4月的批發價為890元/瓶,到了6月底漲至920元/瓶,而現在,已經有部分市場上探到了970元/瓶。離千元批價還差臨門一腳。

眼看中秋、國慶假日即將來臨,白酒大廠們自然不會錯過這輪意料之中的漲價潮。酒訊梳理了解到,8月底至9月初,包括瀘州老窖以及洋河等酒企均通過不同的手段對市場價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

具體來看,五糧液在9月3日發布了《關於39度五糧液價格執行要求的通知》,該通知透露出,自9月3日起,39度五糧液終端供貨價不得低於659元/瓶,團購成交價不得低於719元/瓶。

瀘州老窖則高調宣布,自2020年9月10日起,52度國窖1573經典裝結算價上調40元/瓶,38度國窖1573經典裝結算價上調30元/瓶。在此之前,該公司分別於1月10日、8月24日對國窖1573系列產品進行過多次提價。

洋河則對夢之藍M3價格進行了調整,通知顯示,該款產品供價提升20元/瓶,終端建議成交價分別不低於420元/瓶(低度)、500元/瓶(高度)。這是時隔兩年以後,洋河夢之藍M3再次提價。

除此之外,山西汾酒、西鳳酒、酒鬼酒、郎酒、劍南春、水井坊等酒企也都紛紛對旗下產品進行了上調。而越是臨近雙節,漲價潮的洪流就越發洶湧。

半年報早已釋放信號

從酒企自身的立場來看,這波漲價潮也是必然要跟上的。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的營收和歸屬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3%、8.1%,疫情之下仍然保持著穩健增長。

但具體來看,並不是所有酒企都賺到了錢。酒訊梳理了解到,19家上市白酒企業中只有5家營收增長,這之中又以茅臺和五糧液的漲勢最為驚人,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有研報數據表示,上半年營收增長的僅高端酒企,增速為10.3%,三四線酒企、次高端酒企、區域龍頭酒企營收同比變化分別為-1.4%、-5.4%、-14.7%。淨利潤方面,高端酒企和次高端酒企分別實現了14.5%、9.9%的增幅,而區域龍頭和三四線酒企則分別出現了-9.8%、-23.0%的下跌。

可以看到,半年報實際上已經釋放出了酒企進一步高端化的信號,而高端化必然繞不開漲價這道門檻。不過,儘管都是提價,各家酒企的心理活動各有不同。

以茅臺為例,其價格上漲分兩個維度,一個是飛天茅臺市價的飛升,主要是因為渠道端貨源緊張以及經銷商主動壓貨所致;而茅臺系列酒,尤其是系列醬酒漲價,則得益於醬酒熱的催化以及飛天茅臺缺貨間接導致下遊產品成為替代消費產品。

除了茅臺因供需關系所導致的市價自動上漲,五糧液漲價的目的則是通過直接提價或升級實現產品價格體系的再梳理;瀘州老窖作為調價最為頻繁的名優酒,在頻繁控貨挺價的一系列措施之後正在縮小與五糧液價格差距;洋河則是在提振M3渠道利潤的同時也在為M3+打通流通渠道。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告訴酒訊,這次漲價是在疫情影響下的一個特殊環境中,疫情導致社會庫存量較大,下半年大促銷帶來價格波動,知名的大酒企通過漲價來藉機打造自己「一杯難求」的品牌形象,利用貴而難求的戰略來標榜自己的品牌口碑。名酒企通過漲價不斷拉高品牌形象,同時也在不斷擠壓區域酒企的生存空間,不斷的拓展自己的市場佔有率與受眾群體,打造自己的品牌。

有酒企率先撲街

相比於名優酒企的通過提價而打響的守位戰,中下遊酒企提價則更側重於結構性調價進行價格帶的搶位戰,且更為艱難。

以水井坊為例子,該公司在9月2日下發通知,擬對42度臻釀八號、38度臻釀八號進行了每瓶20元價格上調。酒訊從水井坊天貓旗艦店了解到,38度臻釀八號目前的售價為單瓶459元,相比於公司的建議零售價458元/瓶,且由於參與天貓官方活動,該產品的價格進一步跌至319元/瓶。

朱蓬丹對酒訊表示,結構性的調價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白酒企業都具備漲價的能力。漲價分為兩類,一個是主動式漲價: 比如在茅臺價格飛升後騰出一些空間,讓其他酒企有了漲價的餘地;二是被動式漲價:純粹是為了壓貨而漲價,這一現象在名優酒企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60%-70%的酒企都有過壓貨漲價的市場行為。

在朱丹蓬看來,水井坊將產品建議零售價上調,對於企業實際經營來說,並沒有太大意義。提價行為看起來似乎可以增加利潤,但企業給經銷商的出貨價並未改變。水井坊這次漲價只是給經銷商信心,以增強互動黏性,為下一步壓貨做準備。從本質上看,水井坊的企業庫存、經銷商庫存、分銷商庫存和終端庫存均偏高,在這種情況下,僅靠提價增加『紙面』利潤沒有意義。

蔡學飛對酒訊表示,在疫情影響下,白酒市場第一季度基本上沒有動銷,第二、第三季度庫存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整個下半年競爭壁壘會和社會庫存量會很大,渠道的降價促銷意願非常強烈,疊加名酒本來就具有品牌勢能和渠道勢能,一旦在下半年加大出貨量,對非名酒一定是呈碾壓式的擠壓,名酒企業與小酒企的競爭會因為漲價而愈演愈烈,一些不知名的小酒企甚至會淘汰出局。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光瓶酒 酒企酣戰江湖的新賽道?
    綿竹酒體驗館內陳列著多款區域酒企生產的光瓶酒。  有鑑於此,近年來,五糧液、郎酒、汾酒、西鳳等名酒品牌均放下身段,開始拼搶光瓶酒市場,可謂「寸土必爭,不丟一城一池」!
  • 老白乾等酒企提價,光瓶酒為何越賣越貴?
    在今年4月,山西汾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汾酒)玻汾光瓶酒的終端價格已出現上調,站上了50元左右的價格帶。山西汾酒下發的通知書顯示,從5月1日起,42度玻汾終端標牌價每瓶上調2元,定價49元/瓶;53度玻汾終端標牌價每瓶上調3元,定價58元/瓶。
  • 年底8酒企調價:4款千元酒提價不足百元 電商猛打折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年底8酒企調價!4款千元酒提價不足百元,電商卻猛打折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熊思怡)年底將至,白酒又迎來一波漲價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瀘州老窖、郎酒、酒鬼酒等8家白酒企業傳出調價消息。不過總體看,漲價幅度不大,多在20~60元之間。
  • 安徽酒企上半年成績單:古井貢、迎駕酒、口子窖三家賺錢,金種子一...
    隨著中報披露接近尾聲,白酒行業的業績風險逐漸釋放,資金在「雙節」前對白酒行業的期待又開始重新出現。截至8月28日晚,四家上市的安徽酒企全部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喜憂參半」一詞或可用來形容這四家酒企的業績。
  • 白酒股繼續大漲 金種子酒漲停 青青稞酒、古越龍山、老白乾酒等多...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白酒股繼續大漲,金種子酒漲停,青青稞酒、古越龍山、老白乾酒等多股大漲。元旦春節雙節將至,機構分析酒類消費需求會再度攀升,酒類股或提前開啟春季攻勢。中信證券認為,中秋旺季動銷過後,渠道庫存普遍處於較低水平,龍頭酒企紛紛對核心單品提價。在動銷復甦、渠道庫存合理、價盤穩固、以及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背景下,2021年春節動銷望迎開門紅,同時低基數效應、價格提升背景下,業績有望兌現更高彈性。
  • 酒企產品漲價股價回調 白酒業千元酒時代再現
    不管是提高出廠價還是終端零售價格,白酒行業已經迎來一波漲價潮。一方面有原材料成本上漲因素,一方面也不排除酒企藉助行業回暖「賭」茅臺提價,提前佔位置。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了部分酒企提價的名單,包括一線名酒五糧液,還有水井坊、沱牌捨得、洋河股份等酒企。
  • 白酒股全年上漲,五家酒企股價翻番!突然暴跌是要「酒醒」節奏?
    盤中,5隻個股出現跌停;另有多家企業股價逼近跌停板。 【白酒股暴跌,多家企業「大蹦極」】 本來元旦將至,白酒股也開始迎來衝高機遇。 但就在昨日(23日),白酒股「醉倒一片」,多家企業上演「大蹦極」! 最具代表性的是ST捨得(600702.SH),午後跳水跌停,領銜演繹了「天地走勢」。
  • 西鳳酒綠瓶酒終端價格上調 專家:酒企下半年不會大規模調價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西鳳酒綠瓶酒終端價格上調25%~30% 專家稱酒企下半年不會出現大規模調價現象中國網財經5月14日訊(記者 李靜)近日,有消息稱西鳳酒綠瓶盒裝產品將在本月15日上調終端價格,上調幅度為25%—30%。
  • 酒旅融合怎麼做 杏花村論壇為酒企貢獻智慧
    針對該如何打造推進酒旅融合發展,汾酒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譚忠豹提出三點想法:首先,酒旅融合的核心是體驗化。譚忠豹表示,酒旅融合是消費者與酒企深度互動的過程,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深入了解釀酒產區的生態、自然、風土之美,酒的釀造、原料、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健康等消費式體驗已成為新的需求。消費者通過看、學、品、釀等過程,完成了與白酒企業的親密接觸和互動體驗。
  • 11月28日將被實施反傾銷,澳洲酒「凜冬將至」?
    原標題:【微酒獨家】明日起將被實施反傾銷,澳洲酒「凜冬將至」?11月27日上午,中國商務部發布了2020年第59號公告,即《關於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白酒猛漲價 部分酒企難逃跟風之嫌
    漲價似乎成了酒企年底時的核心詞,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2月內酒企先後有10餘次漲價,漲價幅度10-110元。分析指出,本次區域酒集中漲價屬於趨勢性漲價,多數是為了挺價市場。漲價是促銷方式,可督促經銷商打款並為品牌造勢,但並不一定能提升銷量。
  • 酒旅融合怎麼做 杏花村論壇為酒企貢獻智慧
    針對該如何打造推進酒旅融合發展,汾酒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譚忠豹提出三點想法:首先,酒旅融合的核心是體驗化。譚忠豹表示,酒旅融合是消費者與酒企深度互動的過程,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深入了解釀酒產區的生態、自然、風土之美,酒的釀造、原料、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健康等消費式體驗已成為新的需求。消費者通過看、學、品、釀等過程,完成了與白酒企業的親密接觸和互動體驗。
  • 億元餐券補貼,國臺「好酒進名企」瞄準的什麼「千萬」生意?|雲酒觀察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4月18日,由國臺酒業主辦的《大國醬香 名企共享·「好酒進名企」賦能峰會暨千商萬企行動》線上直播峰會引發超過50萬人在線圍觀。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從國臺方面了解到,此次推出「好酒進名企」行動,就是在疫情後期國臺酒業與用酒企業客戶、經銷商和餐飲酒店的一次創新融合,即用打造服務消費者的系統生態鏈,來實現多業態聯動發展。有行業觀點認為,國臺攜好酒走進名企,無疑是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利用醬酒本身所具備的價值屬性,為餐飲行業全面的復工復產助力。
  • 2013白酒業白皮書:14家酒企市值蒸發逾四成
    也就是說,機構對於白酒公司處于謹慎狀態,在國家政策對白酒行業的影響沒有鬆動的情況下,酒企轉型沒有出現顯著效果時,機構投資者投資白酒時不會再現出以前的熱情。因為,資本是逐利的,也喜歡找有故事講的行業,而白酒行業的調整需要3年-5年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內,除非酒企有故事可講,否則很難再調動起投資者的味覺。
  • 低價酒、假冒酒、貼標酒層出不窮 進口紅酒價如霧裡看花
    另有專業人士表示,紅酒在國外並非貴族酒,因此幾十元一支的進口紅酒也有品質不錯的。 進口紅酒賣出了白菜價 「西班牙原瓶進口紅酒整箱6支99元」「法國瑪莎諾婭莊園乾紅葡萄酒買一箱送一箱,12支僅售128元」「法國原瓶進口羅莎愛語典雅幹紅搶購價9.9元一支」……在今年剛剛結束的雙節促銷大戰中,葡萄酒成為了重要的一類。
  • 不愁賣的酒,難做大的品牌,仁懷中小酒企的樂與憂
    酒不愁賣,自有品牌幹不過貼牌 過去有人說「醬香熱」的本質是「茅臺熱」,從今年酒博會的情形來看,這股熱潮有向醬香白酒品類回歸的趨勢,醬香酒企,尤其是仁懷核心產區內的中小酒企也享受了這波發展紅利。來自河南、山東、廣東的酒商們湧入仁懷,尋覓合適的上遊企業,聯手掘金醬香熱。
  • 「醬酒熱」下茅臺、郎酒等7大酒企聯手 欲共同打造「世界級」產區...
    醬酒「火熱」之下,6月8日下午,茅臺、郎酒、習酒、國臺酒業等7家醬酒企業,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共同籤署了《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以下簡稱《發展宣言》)。幾大酒企欲攜手打造世界醬酒核心產區品牌。這是首次茅臺與郎酒、習酒、國臺等同行,為打造一個產區品牌而發聲。
  • 李尋的酒吧:選酒的原則之一 酒企董事長喝什麼你就喝什麼
    釀酒企業的董事長是企業最高負責人,我參觀過很多酒企,不是每次有機會可以見到董事長,凡見到的酒企董事長,發現他們都很辛苦,每天接待任務特別大,有時候一天兩次甚至更多次接待安排的情況很常見。每頓飯上喝酒是免不了的,重要客人來參觀,作為酒企負責人,不喝酒不太合適,得喝,而且喝酒的量還比較大。
  • 白酒渠道謀求變局 酒企連鎖業做「網際網路+酒」
    在酒行業深度調整期,如何改變成為本屆糖酒會的亮點,酒企和經銷商、連鎖企業都在為能活下去而忙碌。  酒企:  以創新轉變謀變局  據了解,在本屆糖酒會上,很多大型企業都沒有在會場參展,而往年高調的山西汾酒,今年糖酒會上不再搭建「奢華」的展示臺,僅在酒店門口豎起了兩個大酒瓶以展示品牌形象。
  • 白酒行業分化:高端酒亮眼 部分次高端酒營收大幅下滑
    密集披露的酒企中報顯示: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企業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增長,疫情是主要的衝擊因素;具體而言,水井坊、迎駕貢酒、口子窖等次高端酒營收大幅下滑,茅臺五糧液等龍頭實現了高增長。  2020年上半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計總營收為1268.7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