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海口大同裡「布藝街」徹底消失

2021-01-14 全球紡織網
拆了!海口大同裡「布藝街」徹底消失

2015-12-28 10:16:05 來源:商報 作者:符南珍

    市民便民疏導點佔用消防通道不合理

    日前,記者來到原大同裡社區疏導點看到,佔據大同裡道路出口一半面積的新建商鋪構架已被拆除剩下基座。「整個社區就這麼一條路,怎麼能夠給他建商鋪呢!這很明顯是違建,佔用消防生命通道,拆掉就是對的。」大同裡社區居民王先生說,非常感謝政府重視民意,感謝國際旅遊島商報的監督報導。「附近居民意見很大,還沒建好就被拆掉了!我們最近正在等政府部門重新安排!」李老闆說,最近一直等著重新開業做生意,該新建疏導點構架被拆掉以後,再建起來的希望也越來越小了,希望政府重新安排疏導點。

    大同街道辦會另選地方建「布藝街」

    大同街道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見報後相關部門領導非常重視,但是當時社區居民的情緒比較激動,街道辦就組織街道社區相關部門到疏導點維護秩序,安排力量清理疏導點路段上的垃圾。

    街道辦希望布藝街文化能夠繼續存留,如果大同裡不能建設疏導點,會考慮選擇其他地方建設具有特色商業品牌的布藝街。街道辦正在做商戶的思想工作,希望商戶們能在布藝街建成後入住營業。目前,也已經有部分商戶支持政府重新選擇地方建「布藝街」!

相關焦點

  • 大同古城消失的街巷「西街管內」
    【火神廟街】東起大北街中段路西,西至司令部街。該街東段原有「火神廟」。故名。該廟為清代道光年間所建,是大同灶王爺的總廟,每到臘月二十三,前來供奉的人絡繹不絕。特別是昭君從長安出發,路經平城{大同}曾在【琵琶老店】歇腳。據傳,【琵琶老店】的牌匾為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所書,此匾現在大同博物館內。此巷在大西街擴寬時消失。
  • 海口龍昆上村便民生活一條街「一站式」解決生活瑣事
    龍華區大同街道工委書記鄭紀玲告訴記者,海口市龍華區大同街道辦積極採取措施,將原來的龍昆上村便民疏導點改造成了全新的便民生活一條街,並形成了輻射整個大同街道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轄區內的市民吃個早餐或者宵夜,擦個鞋或者補個衣服,在大同街道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內都能十分方便的滿足需求。
  • 海口泰龍美食城髒亂差 大同街道工委書記被免職
    南海網海口2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通訊員 陳安宇)昨晚,針對春節期間騎樓小吃街、泰龍美食城「髒亂差」以及街道整治後反彈現象嚴重等問題,海口市龍華區連夜召開區委常委會,立即對負有屬地管理責任的大同街道黨政負責人依法依規啟動了最嚴厲的問責程序。
  • 平城記憶:大同古城,那些消失的老街巷
    大同老城的街道、小巷名目繁多,迂迴曲折,素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個綿綿巷」之稱。大同的街道方向為十字形,均為正南正北、正西、正東,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大同城內以四大街為主街,把大同城分為四大塊,每一主街建一名樓,可居高鳥瞰。南邊有永泰街的鼓樓,北邊有武定街的奎星樓,西邊有清遠街的鐘樓,東邊有和陽街的太平樓。
  • 平城記憶:大同古城,那些消失的老街巷
    大同的街道方向為十字形,均為正南正北、正西、正東,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大同城內以四大街為主街,把大同城分為四大塊,每一主街建一名樓,可居高鳥瞰。南邊有永泰街的鼓樓,北邊有武定街的奎星樓,西邊有清遠街的鐘樓,東邊有和陽街的太平樓。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到現在只有鼓樓尚存,其餘太平樓、魁星樓、鐘樓均為新建。
  • 華南海鮮市場將徹底消失?主體建築不會被拆
    也從這裡「消失」?市場將徹底「消失」?主體建築不會被拆從3月2日開始,華南市場一改關閉後的冷清,陸陸續續有施工人員來到新華路,給市場打圍。3月3日下午,江漢區委宣傳部派駐現場的工作人員證實,市場內全面徹底的消毒工作,將在3月5日前結束。此前,有消息稱「華南市場將徹底消失」。
  • 海口這些著名的美食街,吃貨千萬不要錯過!
    開展一年多的「雙創」,不僅刷新了一座城,更是讓特色美食街邁入發展快車道,老美食街提檔升級更有魅力,新美食街也同樣吸引市民和遊客。9日,海口日報社記者走進泰龍美食街、潮立方特色美食街,帶你看新老美食街的蛻變,品味舌尖上的海口獨特的風味。
  • 大同古城保護詠嘆
    巡城而行,古城四周彌望著一片片破土而出的工地,五龍巷、紫雲華城豪宅四合院規模初現,而東街一帶屋頂坍塌的平房區,顯得格外破敗。拆遷市長」耿彥波主政大同時期,提出了「一軸雙城」的思路:「古城實行整體保護,在東邊建立御東新區,中間以御河為軸,西邊傳統,東邊現代,兩相呼應。」。
  • 大同古城消失的街巷「南街、東街管內」
    因擴寬仿古街此巷消失。【樓房巷】位於段市角之南。北起姚家角東街,南至小西門北街,西至姚家角南街。呈不規則形。相傳,該巷6號院,原系遼代肖太后梳妝樓舊址{早已湮滅}。逐以此而得名。現已面目全非。清代大同知府嫌此名不雅,改名「唐市角」因擴建仿古街此巷消失,只留有樓房後幾戶人家。【下寺坡】位於大西街中段路南。
  • 大同古城第一街「雲路街」活起來方案
    雲路街現狀雲路街位於大同古城永泰門內街,因為雲路街明清建築錯落有致,街道寬度最小處也達到了16米,並且有【雲路坊】和【大成坊】兩座宏偉的牌樓襯託,正對面是著名的府文廟,故被政府稱為「古城第一街」。面對如此尷尬狀況,如何能讓雲路街儘快地活過來、火起來,「大同同城營銷網」團隊絞盡腦汁進行了深入調研和精心策劃,決定在2019年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期間,同步推出系列市井文化活動,推動雲路街火起來。
  • 大同古城街巷之正殿街、後宰門!
    01正殿街正殿街是大同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位於皇城街的北端,正殿街南口,有一座古式戲臺,建於清代,目前還保留了它的原狀。當年臺上亦是雕欄畫棟,左側為「出將」,右側為「入相」,有多少英雄在臺上叱吒風雲,有多少名流在臺上唱紅了塞上名城。傳說李自成進城後便在這個皇城戲臺上調兵遣將,竟用一把火燒毀了代王府。日本侵略軍進入大同後,在正殿西邊建立了軍營。後來日本投降後,這裡成了日軍繳械的地方。
  • 海口百年老街前世今生:解放東路最早叫「永樂街」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中山路上的老字號逐漸沒落,最後一度消失了蹤跡。中山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海口市五金電器商鋪的聚集地,曾經富麗雅致的騎樓在年歲的無情衝刷下暗淡了色彩。得勝沙,街道兩旁店鋪一家緊挨著一家,店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尤以服裝為盛。  中山街道新民西路(西門街):因老城門而得名  據歷史記載,在明代,為了防備海盜襲擾,修建了海口所城,這就是今天海口這座城市的雛形。
  • 大同:曾經悄然消失的護城河
    依託護城河新建中的公園大同有一條曾經的存在多年護城河,蜿蜒曲折,日夜不停向前流淌,還有一個叫做金湯橋的地方,這橋不知抵禦了多少外敵的入侵,「固若金湯」是一個感覺多麼堅固的名字。曾幾何,這條河卻消失得無影無蹤,而在其上面是大同曾經的標誌性建築——展覽館。這個七十年代建築仿俄和東歐等地建築風格的龐然大物卻見證一個狂熱的歷史,護城河卻蕩然無存,蹤跡皆無。大同老民俗專家曾經介紹說,安定的時期,這裡曾經是大同居民消暑納涼休閒娛樂的好地方,河兩岸垂柳青青,林木繁茂,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派江南水鄉之旖旎的美景。
  • 海口展興高新花園小區七年違建緩拆 拆不拆業主投票表決?
    海口展興高新花園小區  小區七年違建緩拆,業主懵了……  違建拆不拆業主投票表決?  物業搭了1800多平方米違建城管拆了一部分,沒動靜了 「業主投票表決通過才能拆」架空層的部分違建被拆除了。
  • 大同古城:三元宮、火神廟、大廟、圓通寺街的來龍與去脈
    可惜的是三元宮在五、六十年代,被學校佔用,後消失不見。火神廟街:因有古建築火神廟而得名,位於大北街西端。火神廟是清道光九年新修的廟院,裡面供奉著火神。傳說火是光明的使者,它的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火的發明和使用成為人與動物區分的重要標誌,因而火神受到了人們的擁護和愛戴。
  • 海口騎樓小吃街因「髒亂差」遭處罰 發布公告致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口騎樓小吃街發布公告。&nbsp&nbsp&nbsp&nbsp南海網海口2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丹)2月10日晚,海口市市長倪強一行在騎樓小吃街等地暗訪指出「髒亂差」問題。2月12日,海口騎樓小吃街通過媒體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並接受處罰,誠懇地向消費者道歉,同時歡迎社會各界的監督。
  • 樓塔鎮大同一村:拆出美麗發展新空間
    如何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變村莊環境髒、亂、差現象,樓塔鎮大同一村以「上下聯動、幹部包幹、公開透明」等方式,依託黨員幹部、依靠全民支持,做好輔房、危房、一戶兩宅房的拆除工作,全力完成村莊環境的全域整治,為接下來的產業招引拆出美麗鄉村發展新空間。  「拆」作為美麗鄉村提升村建設的第一步,關係到未來工作推進的成效。
  • 再不看就會消失的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位於大同市雲州區杜莊,當地人稱之為「石板溝」。景區門口不是土林真面目只緣身在土林中大同大同土林分布在桑乾河兩岸,中間有一湖清水,有白鵝在悠閒的散步或戲水捕魚,據說湖裡有多種魚。湖與鵝土林的形狀有觀音、有壯士、有駱駝、有輪船、有花瓶等等,放眼望去千奇百態、栩栩如生,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結果,站在前面感到沙土在變幻,精彩的形態似乎很快就要消失
  • 海口美食攻略 海口美食小吃街
    海口美味大多都藏身老街中,如竹林裡內西江一帶的九層糕、醃菜、豬雜湯,新民西路的雞飯、解放東路和平影院對面的海南粉、解放西路百貨大樓後面的豬雜海菜、博愛南路的牛腩飯……漫步於老街騎樓間,常常會聞到一股股香味,讓人忍不住想去大快朵頤,細細地品一品。
  • 大同東方廣場拆遷事件
    短短三個多月,劉建日的兩棟總面積達58426.11平方米的商場就這樣「消失」了。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黎廣(發自山西大同)  2012年8月13日中國新聞周刊 總第575期。  蘇南不得已在幾周前搬遷了辦公室,儘管新辦公室很簡陋,辦公桌上只有一臺沒有連上主機的顯示器。他把和大同市市長耿彥波的合影掛在了牆上。  可惜合影沒有給他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