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研究」研討會在山東師範大學舉行

2020-12-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12月18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研究理論研討會暨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工作總結會在山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唐洲雁在致辭中說,要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研究對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引領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戰略部署,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邁向新徵程,我們要辦好自己的事,在學科建設、基地發展中奮發努力。

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在致辭中說,基地自成立以來,各學校圍繞基地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各基地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研究,在全局性問題上把握現代化、全球化、歷史、人民、制度、安全等幾個維度,深入研究闡釋,再接再厲推動基地工作向前發展。

本次會議由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山東師範大學主辦,山東省高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七個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的代表總結了年度工作並交流了經驗和做法。

作者:張金嶺

相關焦點

  • 「『一國兩制』的港澳實踐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暨大...
    南方網訊(記者/唐巧燕 通訊員/李偉苗)12月20日,由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辦,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南大學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承辦的「『一國兩制』的港澳實踐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召開。
  • 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高瑩)12月19日,北京服裝學院舉辦的「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央文史館員、北京服裝服裝學院特聘教授孫機,天津師範大學教授華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徐萬邦,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揚之水,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所研究員馬怡6位學者先後在大會上進行了特別演講和主旨發言。大會同時舉行了主題為「服飾史研究」「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三個分會場學術研討。北京服裝學院校長賈榮林出席閉幕式並作大會總結髮言。
  • 全面小康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文原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第10期 作者簡介:唐洲雁,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 濟南 250002 唐洲雁(1962- ),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 澳門舉行「中華民族團結與復興」研討會
    人民網澳門10月9日電(記者蘇寧)由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的「中華民族團結與復興」研討會8日上午在澳門開幕,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澳門中聯辦副主任仇鴻,以及來自兩岸四地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求同存異、振興中華的主旨進行研討。
  • ...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召開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0年12月17日 1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鄧強 字號 2020年12月17日 1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鄧強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導。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經千辛萬苦探索出來的復興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帶領人民經過接續奮鬥和不懈探索,開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人間正道。
  • 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在講話中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了規劃和設計,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周文彰致辭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包含和要求中華詩詞的復興。中華詩詞的復興,既有黨中央大力倡導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機遇,又有地方、學校、企業和千家萬戶喜愛中華詩詞的廣泛基礎。
  • 「兩岸融合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 研討會在漳州舉行
    「兩岸融合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研討會」現場 攝/黃楊、「福建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兩岸關係理論漳州研究基地」主辦的「兩岸融合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學術研討會在閩南師大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學術交流中心舉行。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首次正式明確提出探索與研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政治主張,可以說臺灣和平統一方案逐步由民間討論上升為國家戰略,自然引起海峽兩岸各界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討論。    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二是「有利於統一後的臺灣長治久安」。
  • 人民日報:沒有鄉村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圖片來源:攝圖網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作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戰略部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綱領,是更好推進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把黨中央的戰略意圖領會好、領會透,抓住歷史契機,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農,天下之大業也。」
  • 人民日報社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
    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20年第10期特別策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系列文章,特約專家學者撰文闡釋。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傳承發展了革新開放的文化傳統,使中華民族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復興的目標。
  • 習近平: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所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不熄,獨一無二;偉大祖國數千年巍然屹立,舉世無雙。我們的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這是我們攻堅克難、走向復興的底蘊和自信。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四次提出「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的北京冬奧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籌辦工作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為冬奧會籌辦和冬奧文化傳播營造良好氛圍,12月3日,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新發展格局與北京冬奧」峰會在人民日報社成功過舉行。在本屆峰會上,與會嘉賓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的北京冬奧」進行了深入研討。
  • 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深入挖掘雲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不斷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女童班的學生在展示刺繡作品。
  • 《張文木戰略文集》新書發布暨中國學派研討會在京舉行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王俊美)12月10日,《張文木戰略文集》新書發布暨中國學派研討會在京舉行,該文集是中國戰略學界和中國學派的重要成果。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以文集出版為契機,就中國學派和中國戰略學的發展問題進行研討。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主持研討會。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原標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肩負的歷史使命。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海內外中華兒女更加期盼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專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極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是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
  •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闡述「中國夢」:「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