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產業如何在億萬級市場中抓住商機?(54頁PPT全解讀)

2021-01-13 網易

  

  文旅融合和跨界創新的趨勢,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形成並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

  疫情的突然加劇,開始讓我們對文旅產業的變革有了更新的思考和更深的認識,變革的願望也愈加迫切。

  文旅產業一直在第三服務產業中佔據重要比重。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與消費心態的變化,文旅產業潛在的萬億級市場也逐漸浮出水面。

  在近期舉辦的【石基數位化創新峰會】中,特別邀請了文旅大消費產業新媒體—執惠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照慧先生,就文旅市場發展與變化展開深度剖析,與大家共同發掘億萬級市場的潛在商機。

  

  劉照慧

  執惠創始人兼董事長

  以下為劉照慧先生在峰會獨立演講環節的原稿整理,附演講完整版PPT下載(54頁全公開,可下載)。

  文旅的發展始終離不開一點:

  無論如何都要從投資、產業和用戶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

  在今年特殊的行業背景下,我們看到,數位化無疑成為文旅產業尤其關注的重點,這對於文旅產業變革、改造和創新,都將產生巨大且深刻的影響。

  在步入正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在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文旅產業在疫情影響下的「變」與「不變」。

  文旅產業的三個變化:

  1. 發展節奏被打亂;

  2. 產業結構,尤其是線上線下佔比發生巨變;

  3. 消費者對於品質、健康、安全意識得到全面加強。

  文旅產業的三個不變:

  1. 中國文旅大消費文旅的融合和跨界創新的趨勢不變;

  2. 旅遊與生活方式越來越緊密結合,新中產消費趨勢不變;

  3. 文旅產業在整體經濟結構中佔比逐漸增加的趨勢不變。

  下面,我們主要從文旅投資、產業現狀以及未來趨勢這幾個主要方面,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文旅產業發展的格局變化和潛在的機遇是什麼。

  文旅發展與投資現狀

  從數字表現上來看,中國文旅市場長期增長,發展前景非常可期。

  數據統計顯示,1989年,中國平均家庭旅遊人次只有0.2次,到2019年已經達到了4.34次,這個數字在短短30餘年的時間裡上翻了20多倍。國內旅遊人次也從1984年的2億,擴大到2019年的60億人次。

  

  如果按照更廣的維度來看,文旅產業基本上是能夠跨越周期的。短期內受到的衝擊,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文旅產業未來發展的長期走勢。

  在國際上有一個通常的認知,就是以人均GDP為基礎,將文旅劃分為觀光遊、休閒遊、度假和體驗遊幾個階段。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文旅產業的發展是躍遷式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能用40年的時間,學會了歐美人200年積累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還要超越他們的生活方式。

  當下我們相比於歐美而言更加發達和便利的數位化體驗方式,其實就是躍遷式發展的一個結論,或者說是必然結果。

  回到國內的投資角度來看, 2019年全年文旅項目總投資逾1.6萬億元,其中文旅綜合體受捧,佔比最大。另外,我們也看到文旅供給端的變化熱火朝天,各地對文旅的投資也在持續不斷的加大。

  

  

  與此同時,文旅產業迎來的新用戶群體,更加注重體驗化、個性化、移動化,更加擁抱網際網路和社交,對優質產品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

  單一的旅遊元素無法撐起消費者想要的綜合體驗,因此文旅綜合體的形態更受追捧,旅遊科技和目的地服務成為資本管理的熱點。

  文旅發展的幾個重要變化

  外循環受阻,內循環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驅動;

  今年經濟中有一個非常熱的詞,叫做外循環受阻。受疫情影響,投資、外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這樣的背景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愈發重要。

  因此,如何通過促進消費拉動中國龐大的內地市場,獲得更多經濟增長,也變成了各級政府、文旅產業參與者所關注的核心突破點。

  消費市場升級,中國旅遊邁入4.0時代;

  在4.0時代下,文旅的發展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聯更為密切。

  換句話說,就是文旅變成了本地生活方式的異地化。消費者生活中的需求和訴求,在文旅中幾乎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元素和板塊。

  文旅產業迎來千禧一代新用戶群體;

  與過往的60後、70後,甚至80後的消費群體不同,千禧一代的消費群呈現出了求新、求變、求趣味、求實在等一些新的消費特點,他們也是未來消費人群的主力。

  在生活方式上,千禧一代也正在引領一種新的變化。他們旅行不再專注於簡單的觀光遊, 也更加關注文旅產品的互動性和體驗性。

  未來引領消費的,一定是年輕的、活躍的和更擁抱網際網路、數位化的人群,內容消費也將更加的碎片化和視覺化。

  年輕女性成為核心決策遊主體

  在所有帶有新消費需求的客群中,年輕女性消費群體最值得關注。

  

  同程旅遊《報告》引用的一項以30歲至45歲已婚男性為調查對象的調研數據顯示,有71.5%的受訪者表示全家的出遊決策由妻子來決定,而由男主人做決策的比例僅為15.4%。

  年輕女性消費群體更加側重於體驗遊、沉浸遊,對新的異地生活、遊樂場景更感興趣,也更容易為場景中的消費買單。

  數位化正在重構旅遊消費場景

  數位化在文旅產業中發揮的價值越來越值得關注。

  數位化不僅僅改變了我們的效率問題,也能夠在文化層面上改變一個產品的呈現形態。

  2019年,故宮文創產品創造了15億的銷售額,而門票銷售額只有6個億。

  

  這也讓我們看到,每一個文旅項目如果局限於它的空間裡,那麼這個空間的承載力無法再進行成倍擴大。

  一個項目如果能夠做到很大,一定是能夠打通整個項目的數位化空間,從而延展到更開闊的產業邊界。

  因此,對文理產業的判斷,應該具備更強的前瞻性。

  文旅產業與新技術的緊密結合,也讓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數位化正在重構整個旅遊的消費場景。數字電影、數字博物館、虛擬IP,VR/AR,數字酒店、數字景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顛覆著傳統的旅遊體驗方式。

  

  

  從速度上來看,數位化對於整個旅遊場景的重構也非常迅速。5G等新技術的普及,將極大的釋放出文化體驗的價值,包括應用場景的跨越式的發展,3D、AR/VR等沉浸式交互方式的升級等等。

  當然,這些新的變化不限於文旅,但是因為文旅涉及到的是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應用場景上會讓我們更加感同身受。

  文旅融合,無界創新

  中國文旅產業的數據化、產業融合和跨界是大勢所趨。總結來講,主要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旅產業生態的重組將產生更多新模式;

  在文旅的商業模式中,所有景區、住宿、雪場、營地、遊輪、度假區、主題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等,我們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個的場景。這個場景可大可小,但實際上容納了包括美食、節慶、藝術、康養等在內等多種生活方式和內容。

  

  

  新用戶的對於新場景改造、新消費/新產品/新體驗需求的變化,也促進了抖音、快手這樣新媒體營銷方式的改變和新內容的不斷產生,從而構成新經濟形態。而這種新經濟,一定是跨界和融合的。

  但是,文旅產業的生態極為複雜,要把不同產業之間的邊界重新打破,再進行重組,重組完之後可能會變成全新的一個形態。

  所以,未來的文旅的發展,還有更多的值得我們期待的模式。

  數位化將進一步賦能文旅融合;

  文旅與各個產業之間邊界的打破,其實涉及到大量的創新,也離不開前沿的數位化與網際網路的支持。

  從商業模式到產品形態,再到消費需求的變化,我相信數位化都帶給我們更多精細且創新的發展。

  

  另外,在文旅生態的商業模式中,所有內容都需要更加專業化的運營。

  除了傳統的規劃諮詢、營銷培訓這樣人才層面的運營之外,PMS、OTA等原來只服務於渠道端的技術應用,未來也會更多升級到數位化和智能化。

  跨界連接—文旅產業的重心;

  文旅產業最需要的,其實是跨界。

  如果固守在原來的邊界範圍之內,不去擁抱新技術,新思維和新的解決方案,就無法迎接這個時代的挑戰,也不能抓住未來的機遇。

  未來文旅與技術的融合,將進一步拓寬旅遊的邊界,同時也讓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

  而能不能去持續創新,實際考驗的是我們對新用戶、新產品和新消費的理解與把握,以及對於新技術的擁抱和不斷嘗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康養文旅產業:下一個億萬級「超級獨角獸」正在崛起!
    文旅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文旅產業對傳統產業結構轉型起推動作用。文旅產業的發展可以調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關係,同時還可以在傳統服務產業中派生出新的門類,並有利於傳統服務產業的升級。■ 文旅產業的發展對城市消費市場有很強的拉動能力,形成持續不斷的消費熱點,同時對促進就業也有積極作用。
  • 廊坊文旅產業發展大講堂暨文化旅遊發布會在文安舉辦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廊坊市文旅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推出了一系列扶助文旅企業、激活文旅市場的有效措施,推動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2020廊坊文旅發展藍皮書》以「廊坊文旅產業砥礪前行厚積薄發」為主題,全面總結了廊坊文旅系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力舉措,創新載體助力文旅企業全面復甦的具體實招以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續寫新篇章的光明前景。
  • 【智庫解讀】大文旅產業的特徵、商機和突破路徑
    隨著旅遊消費不斷升級,我國文旅產業從產業萌芽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客源市場還是營業收入,已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發展的主導力量之一。大眾旅遊時代到來,旅遊需求呈現多元化,文化旅遊產品不斷豐富,文化和體驗在旅遊消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 河北廊坊文旅產業發展大講堂暨文化旅遊發布會在文安舉辦
    (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蔡立新發布《2020廊坊文旅發展藍皮書》)與會人員首先觀看了廊坊文化旅遊宣傳片,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蔡立新發布了《2020廊坊文旅發展藍皮書》、「百場文旅促銷活動」「百佳文旅市場主體」、廊坊市三大特色主題旅遊區精品線路及「雲賞廊坊」雲旅發專題頁。
  • 文旅產業迎強勁復甦 十萬億級市場可期
    從旅遊行業全面停滯,到跨省團隊旅遊恢復,從出遊熱度持續上升,到旅遊投融資項目密集籤約……即將過去的2020年,文旅行業在抗疫復甦中加速前行。一部分重點地區與重點產業迎來機遇期。同時,疫情倒逼旅遊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和創新布局,旅遊行業提質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 2019亞洲樂園及景點博覽會,與你一起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前景無限,勢不可擋  「上承廟堂之期,下接人民美好生活之望,文旅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從量向質轉變的一個縮影,撬動萬億級的資本市場。」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為55.39億人次,同期增長10.8%,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 楊振之:四川文旅產業如何高質發展
    後疫情時代,如何描繪文旅產業新藍圖? 嚴峻環境下如何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期間四川文旅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給四川文旅行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本次大講堂,楊振之教授從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發展新變化和中國文旅產業長期發展的基本判斷這兩個方面,分析了後疫情時代的文旅發展趨勢,結合我省文旅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提出了五個對策,系統闡述了「十四五」期間四川文旅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並提出解決路徑。
  • 文旅產業央地支持政策密集落地 10萬億級市場可期
    文旅產業迎強勁復甦 十萬億級市場可期從旅遊行業全面停滯,到跨省團隊旅遊恢復,從出遊熱度持續上升,到旅遊投融資項目密集籤約……即將過去的2020年,文旅行業在抗疫復甦中加速前行。一部分重點地區與重點產業迎來機遇期。同時,疫情倒逼旅遊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和創新布局,旅遊行業提質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 灘涂上的新城,如何走出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
    截至2019年,杭州灣新區共引進產業項目406個,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85個。目前,新區已經初步形成以「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能家電,通用航空、新材料、文旅產業」為主導的「1+3+3」產業體系。主導體系中,前面6大產業均為先進位造業,文旅產業緊隨其後,體現了該產業對新區的重要戰略意義。
  • 「中紅旅」文旅新場景重塑,如何解構文旅產業新業態?
    ,打破創新體驗;研學旅遊創新教育方式,撬起千億市場;博物館旅遊文物活化增強,「博物館+」廣泛深入;文旅演藝穩定增長,沉浸式成新方向;康養旅遊迎合市場需求,大健康成為大產業;房車旅遊消費升級,市場業態引領新消費;低空旅遊政策鬆綁,先行區引領新發展等十大亮點業態引領目的地發展新潮流。
  • 從韓國女子維修隊,到日本搬家女員工,看隱性需求下的億萬商機!
    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只有保持靈活的頭腦,敢於突破過去的傳統,從掌握最新信息和環境的蛛絲馬跡,敏銳地嗅到全新的商機。韓國女子維修和日本女性搬家員工的出現,正是顛覆傳統認識,開拓出來的創新商機。突破傳統,億萬新商機的背後是什麼?
  • 「天府文旅大講堂2020」再起航:楊振之解讀四川文旅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後疫情時代,如何描繪文旅產業新藍圖?行業重新洗牌,文旅產業的發展趨勢將何去何從?嚴峻環境下如何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9月18日,由四川省文旅廳和四川省旅投集團共同主辦、四川省圖書館協辦的「天府文旅大講堂」第一期,主講嘉賓楊振之就「十四五」期間四川文旅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給四川文旅行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 汕頭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
    汕頭出臺意見加快建設粵東旅遊中心 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  三年內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80座,新建停車泊位1000個,創建「世界美食之都」,創建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日前,《汕頭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印發,提出要將汕頭打造成為
  • 文旅產業如何融合發展?
    在利益的驅使下,功能互補的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之間,通過產業價值鏈的互動延伸而實現產業融合的模式,稱之為互動延伸型融合模式,該模式是文旅產業融合的低層次融合。延伸融合後的產業,具有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如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文創/文化產業園、演藝、影視、古城/村/街文化、名人故居等向旅遊功能的延伸,拓寬了文化產業市場範圍,豐富了旅遊產業內涵,滿足了旅遊者的精神需求。
  • 在風景區周邊如何做文旅產業開發
    「雖然目前普者黑是以觀光為主,但我認為普者黑很適合度假」,呵呵,真是一語中的啊。 而文旅地產,顧名思義,是文旅產業和地產產品的結合,它本身是要能夠滿足一定度假功能的。當然,文旅產業多一點,還是地產產品多一點,最主要還是取決於整個景區的度假產業發展的成熟度。
  • 聚焦文旅產業轉型  共開文旅復甦新局
    >隨著全球化日益加深,文旅產業已成為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推動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引擎,更是國家與地區提升國際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西安文旅復甦成績傲人會上,舉行了攜程研究院暨西安文旅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啟動了「相約西安 築夢全運」文旅全域營銷活動,表達了攜程深耕西安文旅市場的決心。攜程研究院文旅研究中心發布了陝西、西安文旅復甦大數據。
  • 小產品如何撬動文旅大產業
    大賽選出的獲獎作品將開發為文旅產品,成為遊客購物的新選擇。 這些有著奇思妙想的小產品,如何撬動文旅大產業?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地正努力把河北文化融入產品設計開發中,推動全產業鏈本地化發展,在提升文旅產品供給質量中叫響河北文旅產品品牌。
  • 【趨勢】文旅產業:未來30年中國最好的投資
    主要是以旅遊業、娛樂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據美國權威部門預測,文化休閒、娛樂活動、旅遊業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經濟大潮,並席捲世界各地。■ 1.文旅產業對傳統產業結構轉型起推動作用。文旅產業的發展可以調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關係,同時還可以在傳統服務產業中派生出新的門類,並有利於傳統服務產業的升級。
  • 第五屆邯鄲市旅發大會文旅產業發展高端論壇舉行
    9月27日,第五屆邯鄲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美麗的磁縣開幕。當天上午,邯鄲市文旅產業發展高端論壇舉行,文旅主管部門人士、行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尋解邯鄲文旅產業與市場營銷發展舉措,深入研究邯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為邯鄲旅遊資源和品牌價值高質量發展共謀大計。
  • 中國寧波網丨灘涂上的新城 如何走出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
    截至2019年,杭州灣新區共引進產業項目406個,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85個。目前,新區已經初步形成以「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能家電,通用航空、新材料、文旅產業」為主導的「1+3+3」產業體系。主導體系中,前面6大產業均為先進位造業,文旅產業緊隨其後,體現了該產業對新區的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