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
從舊城改造到街巷整治
再到如今的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
作為開封城市總體建設的基本單元
一條條街巷、一條條胡同
都在盡情展現開封雙龍巷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同時也彰顯著這座古老都城的文化自信
開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說
胡同即小道,以窄、短為特徵
今天就帶你來了解雙龍巷裡的胡同文化
01
南/北劉府胡同
在市區東北部,南北走向。南起雙龍巷西部,北止雙井街西口,長118米,寬3.6米,長202米,寬3-5米,街中部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單口小巷,瀝青路面。明末進士(清初工部尚書)劉昌曾在該街建造府第,並立有「四世宮保」牌坊。清乾隆年間稱劉府胡同,光緒年間分為南、北劉府胡同,該街居南,故名。1935年曾名法治北胡同,1937年復稱今名。為居民區。
--本段出自開封市民政局編:《開封市地名志》,第二編《政區、聚落地名編》
02
侯家胡同
在市區東北部。南北走向,南起財政廳東街,北止雙龍巷,長200米,寬5米,瀝青路面,因清初進士侯良翰在此居住,乾隆年間稱侯家胡同。1935年稱維新街,1937年復稱今名,街中部東通朝陽胡同。
03
朝陽胡同
在市區東北部。主街東西向,西起侯家胡同,東部向南拐50米與平等街相接,長280米,寬6—8米,瀝青路面。清代該街為兩條街,分別稱火神廟后街、翟家胡同。1912年易名維新東街。1937年改稱維新街。建國後復為兩條街名,稱火神廟后街、翟家胡同。1965年,經市人民委員會批准,二街合併稱今名。為居民區。
04
狀元胡同
在市區東北部,街呈「廠」形。東起內環東路北段,向西折向南至平等街東部,長172米,南寬2米,北寬1.5米,東寬7米,水泥方磚路面。該街原為兩條街。南北向一段,因有屈姓先居此,清光緒年間稱屈家胡同。東西向一段,原名狀元胡同,1935年稱平民胡同,屈家胡同稱民意胡同。1937年民意胡同復稱屈家胡同。民國後期,平民胡同併入屈家胡同,沿用至今。為居民區。
可是在歷史上它原為兩條街:南北向一段因有屈姓先居於此,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就定名為屈家胡同,而東西向那一段,原名是狀元胡同。
--本段出自開封市旅遊網《開封胡同與角巷(47)屈家胡同—狀元胡同》
邀上三五好友一起穿梭在這多姿多彩的胡同裡
用時間來定格這裡的一點一滴
品味傳承千年的開封胡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