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講究」的4種吃食兒,老北京人才懂得規矩!

2020-12-13 娛樂的心弦

餃子 先拿吃餃子來說吧,北京人常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出門餃子、進門面」」「餃子酒酒越喝越有」從這幾句俗語中您能看出北京人多麼稀罕餃子。 北京人過年吃餃子,破五吃餃子,頭伏吃餃子,立冬吃餃子,下酒吃餃子,遠行也要吃餃子。 北京的餃子種類也多,水餃兒、煎餃兒、蒸餃兒、還有鍋貼兒。

北京人包的餃子餡兒簡單但又複雜,雖然不離「肉蛋蝦菜」,但演化出千萬種搭配,豬肉混白菜、蝦又可配雞蛋、西紅柿還能配肉末。 北京人吃餃子都會自己調蘸料,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看您口味調製。 您可能會覺得這事是真夠多的,不就是吃個餃子麼?弄得跟吃滿漢全席一樣!您還真說對了,對於北京人而言吃什麼不重要,怎麼吃才是「講究」的正題兒。

炸醬麵 北京人最愛吃炸醬麵,小碗幹炸,黃瓜絲、蘿蔔絲、青豆、黃豆、香椿、韭菜......這些菜碼兒多多益善。 蔥、姜切末預備著,豬五花兒肉要切成大肉丁兒。鐵鍋裡放上比炒菜略微多些的素油,燒到八成熱,下肉丁兒炒變得了色兒,半斤生的稀黃醬倒進鍋裡,然後改用小火兒不停地翻炒。這個時候還可以加上些泡好了的黃豆,這樣吃起來更有味道。炸醬的時候不用再放鹽和醬油,更不能加水,否則炸出來的醬就不會醇香濃厚。

醬炸好了,當然要澆到面上拌著吃。講究的是吃「鍋挑兒」。 盛上多半碗鍋挑兒,上兩勺子醬,如果就這麼吃,有個不雅的稱呼,叫做「光屁股面」,意思是什麼也麵碼兒也沒有的面。一般來說是不這麼吃的。對於善於享受的北京人,在吃上是從不馬虎的。 至於大蒜,北京人的吃法是咬整瓣兒的,唯有這樣才過癮。

打滷面 昔年舊京普通人家兒,短則三五天,長不過十天半月,總可吃頓炸醬麵,打滷面卻不能如此隨意。按過去老論兒,一般家裡辦壽才打一次滷。

即便在北京,以「滷」佐面,也不是籠而統之都叫「打滷面」。比如茄子滷,西紅柿雞蛋滷,三鮮滷,醋滷等,用料不同,做法不同,叫法也不同。這些「滷」中,不勾芡的叫汆兒(也叫汆兒滷和清滷),勾芡的叫芡兒滷(也稱混滷)。但都不能叫「打滷面」。只有以白湯、肉片兒、口蘑、黃花兒、木耳、雞蛋等勾芡而成者,才可稱「打滷面」。

芝麻醬麵 過去的芝麻醬麵講究可多了。不僅要有恰到好處的芝麻醬。還有許多小料。 蔥花醬油是必不可少的調料。先在一個小碗裡倒上多半碗上好的醬油,切一些蔥花撒在醬油上,然後將炸花椒的熱油砸在小碗裡的蔥花醬油上,香味兒馬上就竄出來了。 芥末醬最好是用芥末面兒自己燜。悶熱的夏天,吃上一碗拌著芥末的芝麻醬麵,那股衝鼻子的辣勁兒能直衝到腦門兒,再打兩個噴嚏,人一下精神了起來,那叫一爽利!

吃麻醬麵用的醋最好是米醋。因為米醋味薄,吃著爽口,適合夏天吃。 至於吃芝麻醬麵的麵碼兒,黃瓜絲屬於最基本的。除了黃瓜絲,還應該有小水蘿蔔絲和切成末的青蒜。另外,還應該加上點兒醃香椿末兒。最地道的醃香椿應該選用紫色的那種,而不是綠色的。還可以再加上點兒胡蘿蔔絲,抄過的豆芽菜。當然少不了大蒜。

相關焦點

  • 老北京如何過年?有什麼規矩講究?
    老北京人的禮兒多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過年,規矩和講究特別多。雖然中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華人過春節各不相同,但最核心的是回家團聚。臘月三十(小建為二十九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老北京人歷來將這天視為正式的年禧。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團圓飯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家宴,又稱「團年飯」、「合家歡」。
  • 老北京人的下午茶「麵茶」,您愛喝嗎?
    為什麼這麼說,早年間麵茶是四九城老少爺們兒下午的吃食兒,一般是下午賣下午吃,「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現如今,麵茶不用受時間的限制,想什麼時候吃,都能熱熱乎乎地來上一碗,反而覺得更適合早上吃。在北京話裡,麵茶不僅是吃食,還有糊塗的意思。比如說:「說你麵茶吧你還不愛聽?」
  • 這家老北京涮肉更講究
    前不久2019大眾點評必吃榜發布,璽源居老北京涮肉由如一匹黑馬從數萬涮肉中脫穎而出,與聚寶源、全聚德、四季民福等人氣品牌店一同位列北京必吃榜。究竟何種魅力讓這家店能與全國知名的老字號「同臺競技」?記者通過某知名美食達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這家店。
  • 老北京消暑有佳品 老北京瓜農種西瓜有哪些講究?
    眼下,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如今的人們有空調,酷熱不再難耐。在祛暑條件較差的年代,人們都如何消夏度暑呢?其實,老北京自有消暑佳品。作者:劉永加老北京奶酪 TAKEFOTO供圖如今消暑的佳品首選是各類瓜果。在老北京,瓜果同樣最受歡迎。元代歐陽原功有《漁家傲》組詞,描寫的就是當年北京的風土人情。組詞共十二首,每月一首,其中《六月》寫道:「六月都城偏晝永,轆轤聲動浮瓜井。
  • 吃烤鴨鴨頭鴨尾必須裝小碟子裡,卻不為吃,這規矩只老北京才知道
    在北京滋味中咀嚼地道的京味兒文化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最簡捷的辦法是瞧瞧他們吃點兒什麼。北京人注重體面,講究禮貌,無論貧富,都不能失了身份。反映在吃上,無論是宮廷御膳還是市井粗食,都蘊涵著真正的手藝。《京味兒》所記錄的,是那些唯有北京才有的,最地道的北京滋味。
  • 冬天第一頓火鍋 老北京銅鍋涮肉 別被那些規矩忽悠掉了美味
    北京是個五方雜陳,人才薈萃的地方,來自山南海北,各省各縣的人都有。人到哪裡,吃喝也就到哪裡,全國各地有名的餐廳都開了不少,味道各異,風格不同。老北京人哥幾個湊一起,姐幾個約上一局,都愛去熱鬧的地方,吃的人餐廳的人情味和樂呵。
  • 今兒元宵節,看看老北京的這些規矩講究吧!
    按照民間的傳統,北方人在這天講究吃元宵,南方則吃湯圓。兩者最大區別在於製作方法:湯圓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再加餡包製而成,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層層滾出來。據傳,正月十五那天,回家後,一個最受他寵愛的姨太太端來碗元宵,說:您吃碗元宵吧。一聽,氣得當時就給了那姨太太兩個大嘴巴子。當年改元宵名之事,有人還曾就作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使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民間還流傳著一首歌謠:「大總統,真聖賢,正月十五最難眠;『大頭』抵銅角,元宵改湯圓;明年元宵後,誰再叫湯糰。」
  • 老北京的胡同,犄角旮旯都有講究
    吃不慣也不要緊,芝麻燒餅、糖葫蘆處處可見,邊走邊吃也別具京味兒。一條街的形藏著一座城的神。老北京的胡同,氣質格外鮮明,處處透著講究。怎麼個講究法?東四的胡同就能給您安排個明白。「形」之講究區別於蜿蜒迂迴、自然天成的南方小巷,東四的胡同整體布局十分規整,道路橫平豎直。這種建築模式源自元代。元朝的建立者很嚮往漢族凡事喜歡講規矩的辦事方法,但散漫慣了的遊牧民族似乎沒那麼講究,怎麼辦呢?找個現成的參考唄~最講規矩的是哪朝哪代哪種參考書呢?
  • 這4種食物是北京「窮人」才吃的,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的老北京人
    這4種食物是北京「窮人」才吃的,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的老北京人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去過,但是,相信想去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畢竟北京在我們國家算是一個經濟排名超前的地方,小編我就一直都想去一次,畢竟也是充滿著信仰的地方。
  • 老北京人喝麵茶,北京人的下午茶!
    小夥伴又問了"這麵茶不是早點吃的嗎?為啥說是當年最紅的下午茶呢?" "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據說,早年間,這麵茶可是老北京四九城老少爺們兒下午的吃食兒,一般是下午賣下午吃的。咱們這個老北京的下午茶也是有講究的,雖然比不上歐美下午茶的優雅,但也是一種文化。老北京人喝麵茶講究不用筷子,不用勺兒,而是吸溜著喝,也叫忒兒嘍著喝。就是用一隻手端著碗,再將嘴撅起,貼著碗邊,趁著燙勁兒,沿著碗邊轉著圈喝。
  • 世俗與詩意——老北京的「找樂子」
    這些名士顯貴也引領著老北京當地的風俗文化。這使得老北京人的骨子裡既有北方民族特有的粗獷性格,也有王府的細膩優雅;既有宅門兒深院的閒散逍遙,也有官家的規矩禮儀。經過這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在皇城根兒底下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是最懂得如何享受生活的,有錢的人真講究,沒錢的人窮講究。什麼是講究?局氣,體面,不跌份兒。這可以說是老北京人既精緻又世俗的生活藝術了。
  • 老北京人的情懷美味——老北京麵茶!老北京最愛,看著髒吃著香!
    麵茶可是老北京人的下午茶,基本上都是下午賣下午吃,老北京人就會常說一句話「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必須加」。老北京人的情懷美味——老北京麵茶!老北京最愛,看著髒吃著香!其實麵茶不是什麼陽春白雪的稀罕物,就只是街邊的一個很普通的早點而已,有的北京人會用麵茶來調侃老實沒有能力的人,遇到這種人就會說一句:「他整個就是一個麵茶!」
  • 家裡做的百吃不厭,飯館賣的名不符實,老北京炸醬麵
    在北京啊,有這麼個吃食兒,您瞅著那大大小小啥子美食排行榜,那甭管是誰給排出來的,都少不了一樣,炸醬麵!真正會吃得主兒,這面是一年四季他不帶斷的,為啥啊,人可說了,這面上的碼子那一年四季他不同樣啊。我爺爺那七十來歲多的人,說他講究,真講究,說他不講究,我備好了碼子人不使,左手端著個海碗還夾著半根黃瓜,右手提溜著筷子往嘴裡送邊吃邊喊舒坦。現在外面餐館裡的那炸醬麵啊,都跟山西那混著來了,這倆地方味道一混,您說那面還能吃嘛,今兒咱就說說這自個家裡的炸醬麵來。家裡做的百吃不厭,飯館賣的名不符實,老北京炸醬麵。
  • 老北京中秋節的這些講究您知道嗎?
    老舍先生說,中秋才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象鮮豔的新娘子……」老舍說,北平之秋就是人間天堂。秋天的北京,用她的澄澈壯美,和質樸的人間煙火,尤其是人與事、節與禮之間的周全講究,可以俘獲一切挑剔的靈魂。
  • 這16種簡單好吃的老北京家常菜 您最愛吃哪種?
    因為菜幫子本身的弧度,這道菜有個詼諧的名字——「羅鍋菜」,透著老北京人平淡之中的幽默。 老北京最家常的醋熘白菜主要就是用白菜幫子炒出來的,切絲或切片,講究大火熱油,出鍋前勾薄芡,色澤明亮,蒜香撲鼻,下酒下飯都是好菜。
  • 老北京小吃真的是窮講究嗎?別急,先吃完這10種地道小吃再評價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說老北京小吃其實只是窮講究,搞得花裡胡哨其實都是最廉價的原料。在我看來,食物本身並不會「窮講究」,「窮講究」的是某部分吃它的人。對於老北京小吃,或者說任何地方的美食,擺在人們面前的就3種態度就足夠了,那就是喜歡,不喜歡,或者一般般。
  • 地道的老北京吃食,還屬這碗「麵茶」,早餐喝的那是一個情懷
    導語:地道的老北京吃食,還屬這碗「麵茶」,早餐喝的那是一個情懷說起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的麵茶,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你可知在老時年間,麵茶可是京城老少爺們下午的吃食兒,與西方人喝下午茶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碗「麵茶」吧。
  • 賞析|老北京銅鍋涮肉的講究,保證讓你垂涎三尺!
    北京人的講究,是出了名的。講究禮兒,講究面兒,講究吃,講究玩……這是三朝古都遺留下的「血統」,也是一種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農曆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時令從深秋進入冬季,這是北京人涮羊肉的時節。大街小巷的涮肉店,家家爆滿。
  • 你知道老北京人是怎樣生活的嗎?
    ,新北京人多了胡同少了,高樓大廈多了聽戲的少了,看電影的多了提籠架鳥的少了,出門遛狗的多了講規矩的少了,不講規矩的多了,暖和,有氛圍民以食為天說到吃咱們北京人能說上一天一夜因為姆們更懂得吃,更講究吃那北京人的美食又是怎麼吃的呢?
  • 這六種吃食以前天天吃,現在天天想!聽說只有老北京人才認識
    老北京小吃是一種兒時的記憶,一種胡同兒的味道。所說過去的北京沒有現在富裕,但是那時候的北京人還是發明了各種「窮吃食」。比如這6中吃食,一天可以說是天天吃,如今只能天天想了,聽說只有老北京人才認識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