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與造的痛苦抉擇 ——中國差點引進「鷂」式飛機

2020-12-14 東方新觀察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航母夢」經歷了「買還是造」的痛苦抉擇。

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終止了軍事建設中一些不切實際的計劃,將經濟建設確立為國家發展的核心。從表面上看,這使得「航母夢」更加遙遠,實際上卻使中國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為日後建造航母打下了基礎。

當時,中國剛剛打開大門,在外界的新技術面前,很多人失去了追趕的信心。「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度充斥著不少人的頭腦,他們希望通過購買方式,儘快更新陳舊的海軍裝備,提升海軍實力。

海軍當時的選擇是謀求與英國的合作,取得航母計劃的外部支持。而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涉及海軍水面艦隊的現代化,核心是直升機航母。當時計劃的編隊是一艘直升機航母,與42型或者051改進型驅逐艦組成編隊,主要是反潛用,艦載機為英國的「鷂」式飛機。

陳列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內的「鷂」式飛機,屬於北京航空館與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交換機型

在70年代末,中國與英國進行了接觸,打算獲取「鷂」式艦載機。

英國「鷂」式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1969年開始裝備部隊,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中,「鷂」式飛機首次參戰,執行截擊任務,擊落對方飛機16架。在中國的北京航空館內就陳列有一架「鷂」式飛機,這時當年用拉-11從英國收藏家手裡換來的。

當時的報導稱中國計劃從英國購買70-80架「鷂」式飛機,於80年代中期交付,結果自然是流產。首先是價格問題,不過這可以談,英國同意出口「鷂」,但是不同意合作生產。1980年計劃破產, 「鷂」式飛機的談判停止。

在談判引進「鷂」式飛機的同時,中國還開始與英國接觸,計劃從英國購買42型驅逐艦,並引進技術,改造中國自己的051型驅逐艦。42型驅逐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如果中國能夠購進這一驅逐艦,對海軍戰鬥力會有極大的提升。但是,英國人提出了讓中國難以承受的高昂價格,同時也拒絕進行技術轉讓。這項購買計劃最終宣告失敗。

英國42型驅逐艦

這次經歷,讓中國領導人意識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實現軍事現代化;只有自主研製出先進的驅逐艦,具備了現代化的造船能力,中國的航母計劃才能夠有所依託。1983年,中船重工701所的全體研究人員聯名上書,建議獨立自主地研發驅逐艦。

鄧小平當即拍板:「還是自己搞放心,不會被卡脖子。」從此,中國海軍走上了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通過艱苦努力和不斷學習,我國相繼研發成功了「江湖III」級護衛艦、「江衛」級護衛艦、「旅大」級飛彈驅逐艦等。至此,中國解決了買還是造的問題,造船業逐步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

相關焦點

  • 中國能造轟炸機,能造運20,卻為什麼造不好民用大飛機?
    如果說軍品一定比民品品質更好,那麼按這個邏輯推下去,能造高質量的軍品,就一定能造高質量的民品,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中國民航機型,基本被波音空客包了中國是一個擁有全套國防工業的國家,從一兩噸的小軍車到幾十噸的坦克都能造,性能居世界前列,還能出口,但大街上跑的,卻多是國外品牌的轎車。
  • 中國商用飛機:買還是造爭論40年 答案漸明晰
    這種印象,直到看到《一個國家的起飛——中國商用飛機的生死突圍》一書才被徹底扭轉。劉濟美的這本書,更像是眾多生動美文匯成的洋洋大作,用一個個親歷故事講述了國產新型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從立項到研製,再到試驗、試飛、適航取證和交付首家用戶整整15年間波瀾起伏的項目進程。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要說中國農民造飛機的第一人,非四川綿陽老農曹正書莫屬。從1984年開始,他造飛機的行動已經持續了20多年,從旋翼機到固定翼都有,只是以現代的眼光看,他的飛機簡陋至極:機翼蒙皮是尼絨膠布;機身由輕鋁管加杉木棍構成;發動機是摩託車上的汽油機;飛機輪子則是來自童車……他的飛機多次「改進」,先後六次試飛,無一成功。
  • 鷂 子
    他們憑老鷂子飛翔的速度、方向和高度來判斷鷂巢之所在。他們常潛行於有鷂巢的巨樹下,憑鷂子餵小鷂進食時的叫聲判斷小鷂的大小。小鷂太小,捉來難以餵養,很快就死了;小鷂太大,不及時捕捉,就會飛走。這就是資深鷂客捉養鷂子的高明之所在。
  • 東航引進首架A350飛機 全球首發包廂式公務艙
    時值改革開放40年之際,新機型的引進也開啟了東航加速國際化發展、邁開改革新徵程的全新步伐。作為東航新一代旗艦機型,該飛機配置了東航全球首發的新一代世界頂級客艙服務系統,以客戶理念,創新集成航空領域最新科技,引領航空服務新風尚。東航引進首架空客A350,機隊規模增至700架。
  • 川航160億引進27架空客 其中6架「中國造」
    川航將租賃使用6架國內總裝的大型民用客機——空中巴士A320飛機。2009年,印有海燕徽標的「中國造」A320飛機將從川航起飛!同日,川航還與CIT宇航公司籤訂「租賃使用3架空中巴士A330飛機的協議」,以及與空中巴士公司籤訂「18架空中巴士A320系列飛機購機協議」,落實了2006年10月空中巴士公司與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在北京籤署的購買150架空中巴士A320系列飛機的確認訂單中的18架,也是迄今為此川航最大的一單購機合同。
  • 西寧造飛機第一人又造了艘快艇
    為圓飛天夢,2015年他造了一架三角翼動力飛機,成為西寧造飛機第一人,試飛時由於速度不足,試飛失敗。最近,他又造了一艘快艇,六一兒童節,拉著妻子去西鋼湟水公園人工湖圓夢試航。幾年前,王海廣帶著妻子從河南農村來到西寧打工,憑著過硬的電焊技術,在西杏園附近開了間五金焊接鋪。
  • 買不起飛機就自己造一個,看看中國小夥的「空客A320」
    買不起飛機就自己造一個,看看中國小夥的「空客A320」人在小時候總是會有很多夢想,成為科學家、太空人或者是醫生,長大之後這些願望大都沒能實現,只能深埋在記憶中留作感嘆。擁有一架飛機是這位小夥的一個夢想,但是這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簡直太難了,所以他就自己造了一架「飛機」,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吧。造飛機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痴人說夢,但若只造一個飛機的框架就是有可能的了。不過這也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更別說這個「飛機」是按照1:1的比例建造的。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團隊遇到了很多的麻煩,他們是從網上尋找數據,然後在測量鑄造的。
  • 中國造民用大飛機有多難?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作者:人民數字TMT中國造民用客機進入「國家隊」了。國航首架ARJ21飛機那麼,這整整十八年時間,中國民用飛機製造究竟經歷了什麼?中國造飛機到底有多難?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科普。什麼是小型支線客機?
  • 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 造咱老百姓也買得起的飛機
    標配整機降落傘 「飛機按計劃完成首飛任務,各系統工作正常,狀態良好!」AG50首席試飛員黃杰在飛機著陸後報告。至此,繼航空工業通飛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鵬」AG600實現陸上、水上和海上首飛後,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增添了新的成員,用戶將有更多的機型選擇,滿足更廣泛的需求。
  • 中國首次引進的衝8-Q400型飛機投入營運
    中新社西安十一月二十二日電中國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從加拿大引進的首架衝八-Q四00型飛機,今天在西安至銀川的航線上投入營運。  衝八-Q四00型飛機是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研製的新一代高速渦輪螺旋漿式支線客機,採用雙人駕駛制,最大載客量七十八人,巡航速度每小時六百四十八公裡,最大航程二千三百九十二公裡。
  • 中俄水上大飛機比較,當年差點引進Be200,國產後成為競爭對手
    同時,由於俄羅斯為航空兵建造的首架Be200ES兩棲飛機也於今年完成首飛,因此俄媒就將它與AG600做了一番比較。俄軍事專家西裡·卡申向媒體介紹稱,嚴格地說,中國AG600並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因為之前俄羅斯「信天翁」A40在測試階段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6噸,而AG600僅有54噸,所以按道理俄羅斯的A40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 《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白尾鷂
    (第25期) 今天,我們來認識和了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尾鷂。 白尾鷂 香格裡拉觀鳥節組委會/拍攝於納帕海 白尾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鷹形目鷹科,全長約 50 釐米,翼展約 100 釐米的中型猛禽。
  • 深度|中國造民用大飛機有多難?
    中國造民用客機進入「國家隊」了。2020年6月28日,我國首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正式向國航、東航、以及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完成首架交付,自此國產支線客機正式入編被譽為「國家隊」的主流航空公司。據了解,ARJ21民用客機是中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製造的噴氣式支線客機。
  • 一個農民是怎樣造飛機的(組圖)
    農民造飛機,李賢峰並不是獨行者。  廣東農民張鬥三,造出了圈內最著名的仿生概念機「撲轉翼飛機」;被稱為「中國農民第一飛」的寧夏農民劉亦兵,早在1996年就駕駛著自造飛機試飛成功,被譽為中國農民造飛機運動的先驅;還有,駕駛飛機本打算航拍,卻意外喪生引起了全國媒體關注的山東農民譚成年。  幾乎每隔一年半載,就會有這樣的消息。
  • 2018年中國民航飛機引進數量排行榜
    根據數據統計,2018年國內航空公司共計新引進飛機426架,至2018年底國內民航運輸機隊規模達到3615架。機隊規模50架以上的航空公司有15家,其中順豐是唯一的貨航。
  • 《太吾繪卷》鐵鷂怎麼樣 鐵鷂和木鷂屬性效果一覽
    鐵鷂和木鷂 鐵鳥和木鳥乃是鑄劍山莊二寶,天樞玄機更是全劇情主角光環神技,實乃高達指定武器(迫真)。 鐵木機關都是四個機式,鐵鳥額外帶兩擲,木鳥額外帶兩御。「機」式為迅疾判定,消耗「機」式的武學為鑄劍山莊御射。 鐵木機關作為掛件分別增加護體御氣,看起來真的是高達專用呢...順帶一提,機關術「天羅地網」加百分比護體御氣,可厲害了 關於鑄劍製造業高達小鳥流,可以看吧友「鑄劍棄徒」的戰報。 有人提出可以用木鳥代替針匣來釋放百花谷御射,以爭取力道的命中...說得好,我選擇遺願針匣。
  • 中國民航引進飛機數斷崖式下跌,空客笑、波音哭、國產客機崛起
    儘管完整的年報尚未出爐,但記者梳理航司每月的運營數據發現,過去一年,中國民航引進飛機數量斷崖式下跌,同時,數據中也蘊含著一些積極因素。2020年,國產ARJ21飛機交付22架。上市航司2020年的業績預告都已發布,堪稱史上最慘。儘管完整的年報尚未出爐,但記者梳理航司每月的運營數據發現,過去一年,中國民航引進飛機數量斷崖式下跌,同時,數據中也蘊含著一些積極因素。
  • 印度國寶級企業居然是中國分支,飛機修一架摔一架,難怪買武器總是...
    話說這個航空公司的成立還與中國有點淵源。上世紀30年代左右,一個叫泡利的美國人來到了中國,他的職業是寇蒂斯飛機公司的駐中代表。由於工作上的來往,這位老兄認識了宋子文。就這樣,兩個人一合計索性成了一家航空公司代理寇蒂斯的業務,自己當買辦。這家航空公司最初定名為陸通航空公司,後來又叫中央飛機製造廠。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曾經在這家公司實習過。
  • 巴鐵引進8艘潛艇,印度欲買日本水上飛機克制:先把合同籤了再說
    如果談及軍工技術的話,有一項讓日本引以為豪,那就是大型水上飛機技術,日本造水上飛機全球一流,其中以US-2水上飛機最為出名,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國家已經放棄發展大型水上飛機了。讓日本有點憂心的是,中國正在這一領域發起衝擊,同時在外銷方面遇上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