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曾患重度抑鬱,離開妻女歸隱山林:一切都已放下,請叫我隱士

2021-01-11 社會身邊時事

隨著網絡通訊的快速進步以及電子產品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趕上了網絡時代的潮流,當我們擁有一部手機之後,我們就可以在網絡的世界裡盡情遨遊。一部手機就可以幫我們做很多事情,比如玩遊戲,看電影,聊天交友,網絡轉帳,瀏覽諮詢等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業餘時間都會掏出手機來瀏覽諮詢看看近兩天發生的新鮮事情。一則男子離開妻女歸隱山林的事件,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4月12號在湖南常德,今年51歲的李子英,小時候從大山裡考進大學,畢業以後在深圳工作。2012年的時候,李子英摔下馬背受了傷,後來又患上重度抑鬱症。2015年的時候,李子英不顧家人的反對,離開在深圳的妻女,歸隱家鄉的山林並參與廟堂的建設,在山上習武寫字耕作等。李子英稱,他一切都放下了,他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別人叫他隱士或者神經病都可以。

李子英說,他每天差不多5點多就起床,開始練太極和氣功,練完之後馬上又去挑水,挑完水再吃早餐,吃完早餐再和工人們一起參加勞動。每當天氣好的時候,他還會去樹林裡撿柴火。除此之外,偶爾還會畫畫寫寫字。李子英稱,剛開始家人是不理解的,可是後來在他的勸說之下,家人也同意了他的做法。

李子英還說,自從15年前他騎馬摔了以後,他就患上了重度抑鬱症,一直都渾渾噩噩的,直到前不久他才醒了過來。可是醒來之後他對塵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想來想去,他才意識到自己還有一個願望沒有完成,那就是儘自己的能力為家鄉做一點事情。所以他就離開生活在深圳的妻女,回到家鄉歸隱山林參與廟堂的建設當中。

此事在網上傳開以後,網友們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說,當代社會的男人壓力都很大,很多人都想要過這樣的生活,但是卻只能無可奈何;也有網友說,只要他開心就行,咱們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是真的沒辦法,只是活著最重要;還有網友說,拋棄家人這樣的事情我是做不出來的,我覺得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那您對這起事件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趙本山女兒接受採訪自曝,曾患重度抑鬱狂躁症,驚奇想法駭人聽聞
    趙本山女兒接受採訪自曝,曾患重度抑鬱狂躁症,驚奇想法駭人聽聞說到小品,觀眾們可能會想到陳佩斯、蔡明、郭冬臨,不過最令人記憶深刻的還是要數"小品王"趙本山,但如今她以隱退幕後,極少公開露面,反倒是她的女兒趙一涵頻頻露面,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成了一名人氣不小的網紅
  • 患上重度抑鬱的她說:「大約給自己找了好理由,了結自己了」
    3月15號,她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在醫院的檢查報告:YALE-BROWN強迫量表的總分是重度抑鬱;心電圖報告單的心電圖結論是I°房室傳導阻滯,她說「大約給自己找了好理由,了結自己了」。此時此刻應該是春天最溫暖的時候,窗外午後的陽光特別暖,總覺得一切的節奏都開始慢了下來,也更容易觸碰到幸福。
  • 他們都曾被抑鬱的黑暗籠罩,至少跑步是他們治療抑鬱的良藥
    不知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他一直堅持運動生涯,或許不會在這麼年輕就因為抑鬱症而離開人世。結果不得而知,因為很多運動員同樣因為競技體育的高壓力而患上抑鬱症。但畢竟,運動,特別是跑步,是對抗抑鬱症的一劑良方。研究發現,跑步在消除輕度憂鬱症方面不僅可與短期精神療法媲美,而且比不限時間的長期精神療法更有效。
  • 你知道什麼叫隱士嗎
    而實際上,「隱士」是隱居不仕之士。關於他們的生活細節神秘而不可知,講述他們的故事神奇而充滿驚喜。而且,從各種史料記載來看,這些隱士們往往是士人階層中的精英,但是他們卻如《舊唐書·隱逸》云:「所高者獨行」,「所重者逃名」。什麼叫隱士?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有多少是在作秀
    這句陶淵明的詩可能道出了古往今來許多人的心願,那就是放下一身的疲憊與負擔,不再受外界世俗的侵擾與金錢名利的迷惑,遠離了喧囂都市中名利場上的勾心鬥角,回到質樸田園生活中把酒話桑麻。聽上去,這樣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的生活的確很美妙。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現代人之中選擇放下一切回歸自然的人少之又少。
  • 1988年文科狀元,拋名利棄妻女隱居山林,72歲老母親無奈把家搬上山
    面對生活所迫,他們時常抱怨長久囿於「樊籠「而難以脫身,希望能夠像古人一樣瀟瀟灑灑地脫離塵世、隱居山林乃至遁入空門。然而每個人都是現代社會這個俗世舞臺的一部分,自己的衣食住行與它息息相關,鮮有人能夠憑藉足夠的勇氣而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10首寫歸隱的詩詞,離別繁華世歸隱山竹林
    在古代詩詞中,有一類特殊的題材——隱逸,或者說歸隱,指的是嚮往或歸隱田園生活,描寫秀美的田園風光,抒寫清閒安逸生活的詩詞。讀來格外清新自然,巧妙新穎。李白曾多次隱居山林,公元727年-737年,他在安陸(今湖北境內)居住十年,隱居在碧山桃花巖。這首詩便作於此時,這是一首詩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以問答的形式並暗用典故抒發了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四、《鷓鴣天·博山寺作》(南宋·辛棄疾)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
  •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日清水白菜,父母再見已認不出
    ——《論六家要旨》隱居山林,悠然田野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客的畢生追求。擇一處良田,建一所私宅,養一圈雞禽,彈一曲雅樂,好不快哉。在世外桃源,他們可以逃離世俗的紛擾和官場的爭鬥,專心發展自己的愛好和事業,而這些人,被後世統一稱作隱士。
  • 「天下第一福地」終南山,探訪隱居於此的隱士們,來一場心靈之旅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種歸隱山野的情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只能歸隱在生活與工作中。雖然這是大部分人的常態,但是在這世間,終有小部分人還是如願,真正的歸隱山林了。他們遠離紅塵俗事,遠僻在人煙稀少,山空樹大的山林中。
  • 探秘終南隱士:坐忘山林 修行於心
    人人內心都嚮往一個寧謐之地,安放自己的靈魂。 現代社會,當我們被快節奏裹挾前行、身心俱疲時,怎麼能不憧憬那種閒雲野鶴、恣意生活的境界呢?歸隱,獨處,享受自由,叩問心靈,享受生命之自由與天地之靈氣……大氣磅礴的終南山,猶如一個神秘幽靜的港灣,是紅塵旅人理想的心靈棲息之地。
  • 《長安十二時辰》三大男主結局 李泌歸隱山林他是最慘的
    《長安十二時辰》三大男主結局 李泌歸隱山林他是最慘的時間:2019-07-04 0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三大男主結局 李泌歸隱山林他是最慘的 《長安十二時辰》終於播出了,這部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自開拍以來就備受網友關注
  • 揭秘神秘在終南山上的隱士,厭倦了生活繁瑣,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世界很大,因此圍繞著世界的事情便很多,每天都在發生數以萬計的事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旅行便能讓我們離這些事更近一些,或者讓我們設身處地地感受這些事。近幾年來有一件事小編今天卻不得不說。那就是關於隱士。
  • 現代為什麼那麼多人想歸隱?什麼才是真正的隱士?
    近年來,關於「歸隱」的話題熱議不斷,很多年輕人突然就開始嚮往起了」隱士「的生活。為什麼隱居會成為當今年輕人的夢想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看古人的隱居有哪些分類。第一類是仕後歸隱。有的是因為成功之後,功成身退;有的是因為對朝廷失望或者對官場感到疲倦而主動歸隱;有的則是因為被貶或者被迫害後,被迫歸隱。這裡面前兩種都是真正的歸隱,但第三種實際上最熱心於政治時局,只是因為各種原因無奈隱居。第二類是先隱後仕。先隱後仕包括了兩種類型。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居民:都是假的!
    從古至今超然物外的隱居,是所有人都很嚮往的,不過終究還是只有少數人能徹底放下紅塵中的種種誘惑,看開世俗的紛紛擾擾,選擇回歸自然過起隱居的生活來。或許正是這種「身不能至,心嚮往之」,隱士的生活更加引得人們的關注。
  • 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高分無故被拒,歸隱山林20年,過得還好嗎
    在古代,因為自身和外界的原因,有很多人會選擇遠離世俗,歸隱山林,去過不同的生活,現今,隨著社會壓力的變大也有很多人嚮往山林生活。而有一個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獲得高分卻無故被拒,歸隱山林20年,如今他怎麼樣了?
  • 黎瑞恩胰臟患腫瘤不能切割 因小三婚變導致抑鬱
    黎瑞恩和好友劉小慧、李國祥一起投資做網上清淡節目《講乜靈嘢》,剛推出了第一集,黎瑞恩在節目中爆出自己因與前夫曾智明離婚而患上抑鬱,早前又發現自己胰臟生腫瘤,更不能透過手術切割,認真禍不單行。
  • 終南山「隱士」超過5000人,因為房租太貴,不少人被迫返回城市
    在高度發達的今天,想要歸隱山林似乎是無稽之談,無法現象一個人該怎麼脫離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但確確實實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離城市的喧囂渴望找到內心的寧靜。而終南山就是現代人歸隱山林的最佳去處之一,他們遠離車水馬龍,捨棄燈紅酒綠甘願來到山林間回歸自然成為一名隱士。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人:騙誰呢?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遭遇磨難,備受打擊下選擇歸隱山林,從此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但其實,這樣的生活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有幸生在這個科技爆發的年代,許多高科技成了現代人賴以為生的依靠。生活的失意,也令不少人想過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也因此,隱士也開始多了起來。在一些不良商家的誘導下,一些景區推出了隱士生活的體驗套餐。
  • 我國名川大山那麼多,終南山有何特殊,為何避世者都選擇此地歸隱
    他們中,有的人厭倦了繁複的塵世生活,有的人大半輩子都耗在官場仕途中,卻仍舊不得意,這才有了隱居的打算。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從張良到諸葛亮,從諸葛亮到劉伯溫,他們都曾做過隱士,從而「曲線救國」,讓自己的名聲變得更大,吸引統治者的側目。  終南山地處中原腹地,離長安相當近,當年,長安是高度的政治文化中心,達官顯貴之多數不勝數。「隱士」們選擇這裡,與權貴們就更易接觸,獲得賞識、高官厚祿的機會就更大。說到底,還是為了追求出世,獲取功名利祿。
  • 香港大學高材生,歸隱山林13載成農夫,生活用品要靠撿,值得嗎?
    而本文的主人公莫皓光正是一個這樣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不斷尋找的人,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這樣一位來自港大的高材生,為何會拋下所有的榮譽,而去選擇妻子一起歸隱山林成為一名農夫呢?的確每一個人都有去選擇生活平凡的權力,但是世人終究不會理解莫皓光的選擇。那麼這一切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