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白富美」狼狽人生:非法集資3億,被抓時卡上餘額僅4萬

2020-12-18 棗莊網警巡查執法

在朋友和客戶眼中,年僅26歲的盧某年輕貌美,還事業有成,妥妥的一名「白富美」。

殊不知,盧某肆意揮霍的錢財竟來自於非法集資,且非法集資的金額累計高達人民幣3億餘元,最終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

12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盧某集資詐騙一案,被告人盧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同時責令其退賠各被害人損失。

盧某朋友圈照片

庭審現場

3年前借了20萬高利貸

一切就像做了一個荒唐的夢。

回想起來,好像事情的開端就是3年前,借了20萬高利貸。

1994年出生的盧某在臨安開了一家房產中介公司,該公司沒有房屋買賣的資質,僅是掛靠在其他公司進行中介服務。

2017年年底,盧某想入手一套二手房,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大賺一筆。為此,她以高額利息向他人借了20萬元,約定借期半個月。

沒想到,炒房最終沒有成功。為了還上這筆債務,盧某再次以高額利息借錢。

從此,她便開始從他處借錢還前債、拆來西牆補東牆的負債生涯。

精心偽裝,親朋好友均被騙

盧某總是以客戶墊資、銀行驗資為由向身邊人借錢。「只有維持我經營情況良好、借錢信譽良好的形象,他們才會借給我。」因此,盧某開始全方位包裝自己,營造出資本「雄厚」的假象:

1. 用高回報率吸引被害人。「做資金生意的人一個月如果沒有10%左右的回報率是不會出藉資金的,找同一個人借錢的話,下次不比上次的利息高也是不會再借的。」所以,盧某每次找人借錢時,都會允諾高回報率,有些人還主動提出給盧某借錢。盧某借款的金額如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 策劃設計朋友圈打造「完美人設」。盧某經常在朋友圈打卡加班、發勵志軟文,甚至還會請群眾演員拍攝虛假交易視頻並上傳,塑造出一個事業順利、業務繁忙、積極上進的老闆形象。

盧某日常朋友圈

3. 高額消費撐門面。盧某借的錢除了用來償還之前的債務以外,其他都被大肆揮霍掉了。美容、買衣服、買名牌包、請客吃飯、送禮……盧某每次出手動輒大幾千甚至上萬元。據統計,光美容一項盧某就花費數百萬元。不知情的人都覺得盧某「挺有錢的」。據悉,她兩次赴上海整容,消費72萬元。杭州的四家美容院消費了200多萬元。直至案發,還有一家美容機構充值的3.98萬元尚未使用。

盧某被扣押的部分奢侈品

4. 偽造銀行查詢記錄、轉帳憑證等瞞天過海。2019年年底,盧某資金開始周轉不靈,一些債主逼著盧某還錢。為了騙取債主的信任,盧某偽造了手機銀行餘額查詢截圖、轉帳憑證等,以此繼續拖延。

盧某營造的假象成功迷惑了身邊人,20餘名被害人均中招。

今年年初,小盧的債務基本上都到期了,當時正值新冠疫情爆發,小盧又以此為藉口拖了段時間。

最後,債權人在多次上門索債無果後,最終選擇了報警。

被抓時,小盧的帳戶上只剩下了46256元。

法院認定盧某實際騙取他人1900餘萬元。

臨安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盧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遂作出上述判決。

來源:錢江晚報、臨安法院、臨安檢察、檢察日報正義網 2020年12月16日

相關焦點

  • 3個億花得僅剩4萬!26歲「白富美」集資詐騙被判12年3個月
    90後,年輕貌美,被抓前是一名房產中介,朋友眼裡的「完美女生」。經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盧某在無實際償還能力的情況下,虛構事由,以高額佣金或利息為誘餌,長期多次向30餘名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集資累計人民幣3億餘元,所得款項被用於歸還前債、支付利息、消費揮霍等。
  • 光鮮的白富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杭州26歲女老闆詐騙1900萬被判12年...
    殊不知,盧某肆意揮霍的錢財竟來自於非法集資,且非法集資的金額累計高達人民幣3億餘元,最終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本報曾作報導)12月15日,臨安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盧某集資詐騙一案,被告人盧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同時責令其退賠各被害人損失。
  • 詐騙犯宣稱投資萬元月返利千元 非法集資1697餘萬
    從2008年至2011年7月,丁嵐利用合夥做「郵幣卡」(郵票、錢幣、金銀幣卡)生意的名義,虛構其擁有巨額資產,以每萬元月返利300元至1200元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先後在招遠向110多人非法集資1697萬餘元。招遠警方接到群眾舉報,耗時6個多月破獲這起特大集資詐騙案。
  • 杭州26歲美女2年騙了1400多萬,被判12年3個月
    經審理查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盧某在無實際償還能力的情況下,虛構事由,以高額佣金或利息為誘餌,長期多次向30餘名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集資累計人民幣3億餘元,所得款項被用於歸還前債、支付利息、消費揮霍等。至案發,共計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數額特別巨大。
  • 涉嫌非法集資騙取4千多萬 楓林雅苑小區開發商昨受審
    昨日,兩開發商因涉嫌虛報註冊資本2174萬元,非法集資騙取他人4385.7萬元,在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陳先生是合肥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工,2008年春節前他在臨泉路上的楓林雅苑小區買了一套房。2009年3月收房入住。2011年11月,還沒拿到房產證的陳先生發現,位於小區內的開發商辦公室人去樓空。不但陳先生與眾多業主在急著四處找開發商,一些債主也紛紛登門討債。
  • 打擊非法集資典型案例選登:陝西華西股份公司出售原始股集資詐騙案
    【編者按】2013年5月,全國各地集中開展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向社會公眾宣傳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金融知識,並通過以案釋法揭示非法集資的欺騙性、風險性和社會危害性,營造社會公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的社會氛圍。
  • 合肥雲頂咖啡館老闆非法集資2億受審 一副行長被拉下水
    為了活得更瀟灑,他還向多人和單位非法集資2.7億元。昨天,這位「千萬富翁」因涉嫌非法騙取借款罪、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虛報註冊資本罪四罪,在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從兩家銀行騙取貸款後,這些錢全部被趙某用於償還個人借款。不過,銀行的錢都被一個叫李某的反擔保人如數歸還。 非法集資兩億多供揮霍「他出手很大方,生活上很捨得,開的車不是輝騰就是悍馬。」
  • 【沙公提醒】非法集資是個「坑」
    >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當前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領域是非法集資的重災區。非法集資的危害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後,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佔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因此,對消費者而言,一旦誤入非法集資陷阱,結局很大程度上便是血本無歸。
  • 保險公司內現「世聯通證幣儲行」非法活動 處非辦從源頭阻斷非法集資
    8日,南通市處非辦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介紹,6月底,市處非辦聯合市公安局、商務局、文廣旅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市區主要商務樓宇、賓館飯店發出嚴防非法集資風險的通告,提醒相關市場主體主動識別涉嫌非法集資的機構、活動,規避為非法集資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風險。
  • 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及常見手段
    3.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4.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5.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聯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6.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 106名「白富美」提供郵幣卡發財良機?實為溫柔陷阱
    「發財良機」其實是溫柔陷阱浙江紹興:涉案金額1.4億元的特大郵幣卡詐騙案一審落判範躍紅 吳聞哲 單巡天106名「白富美」提供郵幣卡發財良機,引來全國各地700餘名被害人上當,涉案金額高達1.4億餘元。總公司最初為便於控制價格,將郵幣卡價格由低位炒至高位,並據此散布「內幕消息」誘騙客戶投資。客戶上鉤後,鍾某等人便開始「割韭菜」。操盤手大量拋售手中郵幣卡份額,導致價格連續跌停,待價格跌落至低位時,又重新低價購入,如此循環反覆「高拋低吸」,一輪輪騙取客戶資金。
  • 合肥雲頂咖啡老闆非法集資2.7億 部分用來買豪車豪宅
    昨日,趙某因涉嫌集資詐騙罪、騙取貸款罪、虛報註冊資本罪在合肥市中院出庭受審。在趙某非法集資的過程中,合肥某村鎮銀行副行長劉某積極為其牽線,因涉嫌犯罪被同案起訴。檢方指控:29萬元購房,199萬元買豪車趙某,47歲。
  • 廈門3名高校生非法集資、吸收存款被判刑
    詐騙吸收公眾資金400餘萬元 廈門3名高校生非法集資、吸收存款被判刑
  • 90後跟網友買「黑彩票」 不到3月賠1380萬公款
    幾名90後租用境外伺服器,架設「世紀彩票」「聚寶」「購彩」「探彩」等彩票網站,以及製作APP手機客戶端,冒充正規彩票網站進行網絡詐騙,涉案金額達4000餘萬元,受害人遍及蘇、湘、浙、粵等20多個省市。  跟著「高手」買彩票 90後會計搭上1380萬公款  在金壇某建築安裝公司當會計的陳曉(化名)是個90後,愛玩彩票,經常在網上投注。
  • 「華中最大民營金融集團」非法吸儲案判了!涉案43億
    值得注意的是,26名被告人全部判了緩刑,其中,集團總裁李某某被判刑3年,緩刑5年。原因何在?法院判決顯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後通過資產處置,華氏集團償還了全部的非法集資,並且有自首情節。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武漢的房價從集資到處置期間大漲,當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建房的爛尾樓又值錢了,賣給了另外一個開發商,才有了錢還給投資者。
  • 合肥雲頂咖啡老闆受審:非法集資2.7億 騙貸千萬
    他不僅以擴大投資規模、進口原材料等貸款理由,提供虛假商品購銷合同,騙得省城兩家銀行共1000萬元貸款,還向多名個人以及單位非法集資2.7億多元。  昨日,趙某因涉嫌騙取貸款罪、集資詐騙罪、虛增註冊資本罪,在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與其同堂受審的,還有肥西石銀村鎮銀行副行長劉某,以及包河區包河工業管委會工作人員施某。  對於檢方的指控,趙某不予承認。
  • 「證大系」案:9人涉嫌非法集資 初步追繳近8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9人涉嫌非法集資,初步追繳近8億,回顧「證大系」案記者 黃鑫宇繼新三板公司證大文化申請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後,「撈財寶」及「證大財富」等「證大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一案又有最新進展。1月10日,上海浦東新區警方發布通報稱,「證大財富」團隊經理寧某、黃某等9人因涉嫌非法集資犯罪被浦東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當前,公安機關已先後對本案7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戴志康等5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執行逮捕。目前已初步追繳現金7.7億餘元,並已查封、凍結了相關銀行帳戶、房產及股權等財產。(如下圖所示)。
  • 26歲女生"瘋狂斂財"近3億!美容砸200多萬 男友慘了
    (原標題:杭州26歲女生「瘋狂斂財」近3億!殊不知,小盧肆意揮霍的錢財竟來自於非法集資,且非法集資的金額累計高達人民幣3億餘元,最終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
  • 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一)
    為提高各族群眾防範非法集資的意識,保護群眾合法利益,沙依巴克區零距離推出「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專欄,帶您了解防範非法集資知識,遠離非法集資,擦亮眼睛識破騙術,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非法集資的定義及有關法律責任規定(一)非法集資的定義和基本特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
  • 巴鐵項目投資方華贏凱來涉嫌非法集資 32名嫌疑人被抓
    【TechWeb報導】7月3日消息,昨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東城發布消息稱, 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被投資人舉報,目前包括白某某等32人已經抓捕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