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渡客客棧-西津古渡旁的一抹小清新

2020-12-24 鎮江金山網

  渡客客棧坐落於古城鎮江的一條千年老街--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七百年昭關石塔、鎮江博物館、英國領事館舊址……各類文化在此交融,渡客客棧則是西津渡渡口文化的集萃地。客棧現今仍保留漂亮的雕花梁柱,天井院落裡的長條桌亦顯現著它的歲月經歷。而各個年代的復古海報、精心淘到的各式老家具、各類不同材質的創意椅子、粗瓷碗、搪瓷缸、老煤油燈等等具有鮮明年代特徵的老物件,更是西津渡渡口多元混搭文化的集中體現,客棧內充滿著濃鬱的復古又時尚的風情。

    
  客棧特色的子閱樓,名稱來源於論語中的"子曰"的諧音,建築外觀為清末明初江南民居的風貌,深宅大院,青磚灰瓦馬頭牆。後經改造為具有中國古典文化底蘊的高端定製化服務的精品會所,是西津渡展示鎮江城市品位和魅力的第一張名片。會所內配豪華套房三間,分別為閱境、閱意、閱心,全五星級標準豪華裝修,以民國風情裝飾為主,另配套宴會廳、雪茄吧、KTV和會議室等。

2012年開業的渡客客棧,共有雅致客房10間,另將客棧臨街的一樓位置闢為小酒吧,酒吧內循環著七八十年代風行的慢搖滾和美國鄉村音樂,空氣中隱約瀰漫著手工釀製啤酒的氤氳香氣,在濃鬱麥香中沉浸於此,又或者和天南海北的驢友交流旅遊趣聞,時光就這樣被精雕細琢……老闆是位性情中人,自釀的啤酒風味獨特,還出版了一本自釀啤酒的教材。喜歡品酒的朋友,可以交流交流!坐在渡客酒吧的天井院裡,感覺一些軟綿輕俏的江南況味。子夜時分西津渡靜悄悄,映著是月光或者燈光,搖搖晃晃地穿過青石板巷,時間總顯得清冷而短暫……

附錄時刻表

南京祿口機場-鎮江 鎮江-南京祿口機場
  10:30 05:30 
  12:00 07:30
  13:30 09:00
  15:00 10:30
  16:30 12:30
  18:30 14:00
  20:00 16:00
  22:00 18:00

    鎮江乘車地點:城市候機樓(火車站南廣場)
機場乘車地點:機場出口(1號門)

高鐵
北京方向到達:可乘坐北京南-鎮江南高鐵,車程4小時15分。車票470元。回程鎮江南-北京南的高鐵最晚一趟是14:02出發。如果想晚一晚回京,可從鎮江火車站坐高鐵到南京南,然後換成南京南-北京南列車。

上海方向到達:華東地區現在高鐵線路非常方便,上海虹橋有到鎮江火車站和鎮江南站高鐵,車次很多。最快的時間59分鐘到達。

鎮江到客棧(西津渡)

公交:從火車站坐2路車,到伯先公園下,然後往回走到博物館,從旁邊的石板路上一直走大概五分鐘可到,或者直接從火車站打車過來,8元。
從汽車站坐2路車,到伯先公園下,然後往回走到博物館,從旁邊的石板路上一直走大概五分鐘可到,或者直接從火車站打車過來,8元;從南門車站坐102路到迎江路下即到。
從鎮揚汽渡鎮江站坐10路到牌灣站下,然後步行十五分鐘或者打車到渡客客棧即到。

   有這樣一個地方,漫步一個小時會看到的店鋪林立,鋪著青石板的古街;會從元代所建喇嘛式過街石塔下經過;會看到異國風情的大洋樓和小洋樓;會在當地居民居住的房子上看到刻在牆上的聖旨......當不同朝代、不同文化的遺蹟共存於此的時候,穿越了這裡感覺也就穿越了歷史。

    
  鎮江是一座區位獨特、條件優越的交通樞紐城。因他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為鎮守江防之地,在宋代取名鎮江。西津渡是鎮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這裡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渡口歷史街區。西津渡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舊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更是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因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清晨這裡石板路、老牆、青衣白髮老人、紅燈籠,無不透著往昔的記憶。今天的西津渡,一個個文化沙龍、文化工作室、客棧、咖啡館、小酒吧紛至沓來,給千年古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煮鍋蓋"。 鎮江的餚肉,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紅,一塊塊晶瑩發亮。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薑絲,將餚肉蘸著香醋薑絲吃。

來鎮江必須要品嘗鍋蓋面。鍋蓋面對於鎮江人來說,是每日必吃的食物。不管走到哪條街上,總能看到一家麵館。鍋蓋面有湯的,有幹的,推薦吃乾麵。
推薦麵館:寶埝特色麵店
交通:伯先路伯先公園對面,從西津渡步行3分鐘。
特色:雜麵 15元一碗 肉絲鍋蓋面 7元

    
  客棧所在的西津渡古街區本身就有很多特色餐廳。
鍋蓋面品鑑館:可以吃到鎮江有名的鍋蓋面。
鎮江菜館:主要經營鎮江特色江淮菜系,餚肉,江鮮。
同時西津渡附近的大西路就很有很美食,大華麵館、妯娌鴨血粉絲湯、老宴春酒樓等等,等著你去覓食。

相關焦點

  • 渡過,才知西津——千年古渡情 鎮江西津渡
    西津渡,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被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 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
  • 鎮江的西津古渡 古韻悠悠有味道
    要來鎮江,才關注西津古渡。想像中,既然是渡口,一定是在江邊臨水,一定有碼頭,有坡階,甚至是不是還有船帆系纜,船客登岸,貨物上下?夜晚到達鎮江,特意住在和平路與中山路交匯路處,因這裡距西津古渡和金山寺近,均步行十來分鐘。
  • 鎮江西津古渡
    三個人從揚州東關街打了個哈羅順風車77元到了鎮江西津古渡,夜晚也住這旁邊感覺不錯
  • 鎮江西津古渡,宛若一幅千年畫卷,在江濤帆影的映襯下風韻依舊
    寫在前面的話——鎮江西津古渡,位於市區內的雲臺山下,是依附於山腰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的歷史文化名城「文脈」所在。鎮江西津渡,曾叫「蒜山渡」。西津渡到了,原先滾滾江水就從這塊巨石旁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當年的西津古渡,距現在的長江江岸已有300 多米距離。  遊人到西津古渡,若沒有一定的歷史和地理文化知識,也應請一名導遊進行講解。不然,遊玩西津古渡的意義便會大打折扣。
  • 西津古渡,鎮江的歷史寶藏,解讀長江上碼頭的千年滄桑
    《方輿勝覽》中雲「大江橫萬裡,古渡渺千秋」,由於此時鎮江沿江的山石質地比較堅硬,不易受到江水衝刷而坍塌或者是淤積泥沙,且江寬水深,此時鎮江西津渡與對面的瓜洲古渡相距六十餘裡,江面寬闊而天險,西津渡是南來北往的重要渡口。
  • 千年西津古渡裡,隱藏著整個鎮江最為精緻的民國風酒店
    古時候,西津渡瀕臨長江,河水在腳下流下,因京杭大運河的存在,運河從鎮江入江,南北相接,因此,鎮江自唐代起即為劃運鎮,西津渡是當時唯一的渡船,位置很重要,清代詩人樹滋寫的詩,更是為西津渡人乘船前往劃運鎮鋪平了道路,踏踏實實地渡過去,流入瓜口,飛章奏楓宸。
  • 西津古渡:鎮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一眼便是千年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江蘇鎮江的西津古渡。西津古渡,位於江蘇省鎮江市西邊的雲臺山麓,是國家的4A級景區。這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街,但全長僅五百公尺。這裡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晚清時期的樓閣、沿坡而建的幾道石門、西邊的小碼頭街仍然保留著唐宋的風韻。漫步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可以領略古街當年繁榮的風貌。
  • 京口瓜洲一水間,西津古渡望千年
    西津渡被稱為「古渡」,名副其實。考古證實,這裡5000多年前就開始有人類活動,遠古時代這裡就是天然港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吳楚通津的古渡。三國至唐代,稱「蒜山渡」,是著名的江南古渡,諸葛亮和周瑜定計火燒曹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江蘇鎮江有座千年古渡,孫權曾在此操練水師,被譽中國古渡博物館
    灰色的牆,灰色的瓦,灰色的飛簷翹角,灰色的青石路面,灰色的臺階……整個西津渡都籠罩在一抹深深淺淺的灰色裡,而那一抹灰色,於我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從前,故鄉的磚牆和房頂也是這樣的灰色,在我的思緒裡,灰色代表著悠長悠長的舊時光。
  • 一片浮玉江中駐,看千年西津古渡——遊鎮江焦山、西津渡
    西津渡古街下午3:40來到 鎮江 西津渡西津渡古街是 鎮江 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西津渡原先緊臨長江,人們曾在此候船或登岸,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北移,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 鎮江西津渡\許揚
    圖:元代建造的昭關石塔(網絡圖片)  深秋之際,筆者前往鎮江這座長江南岸之古城參觀遊覽,其中對西津渡景區印象頗深。  「不來西津渡,不算到鎮江」。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街長雖不到千米,但存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時期的樓閣,皆別具風情,西側小碼頭街仍保持?唐宋風韻,漫步其間,大有穿越時空之感。  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六朝時期(西元三世紀初到六世紀末),西津渡過江航線就已固定。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時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從這裡登岸的。
  • 鎮江西津渡——一條古街,「一眼千年」
    西津街位於江蘇鎮江博物館旁,如果不是刻意前來,很可能就錯過它了。這條始創於六朝時期的古街,走過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歷經千年的興衰交替,終於形成如今的規模。西津渡,在三國時期被稱為「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作「西津渡」。在歷史上,西津渡是我國著名古渡之一,具有重要軍港、客運渡口、義渡碼頭,水上救生和驛道咽喉等功能。
  • 渡客客棧
    渡客客棧
  • 張祜《題金陵渡》中的鎮江:千年古渡口 一幢小山樓
    在鎮江西津渡的待渡亭對面,有一尊人物雕塑,他面目清癯,右臂微抬,滿目迷濛,好像在眺望著長江。他是誰?歷史上在西津渡留下足跡的大人物如過江之鯽,誰值得鎮江人為之刻碑立像?   小山樓,曾經是唐代「金陵渡」渡口一家客棧的名字。晚唐詩人張祜曾經夜宿小山樓,留下了這般淺吟低唱: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
  • 行走:走過西津古渡 || 王霞
    一個人,一首詩,一念之間,想起了很近,也很遠的那個地方——西津古渡近,是因為它所處的鎮江距南京只有70公裡,車程一小時;遠,是那個古渡離我已有千年之遙,客居金陵20餘載,至今也沒能親近。或許是不經意間提到了吧。周六一早,夫君就神神秘秘地要我準備出發。感到有些突兀,但卻正和心意。一路疾行,不到八點就進入了鎮江。幾乎一直是車行江邊,給我的感受是安寧靜謐。
  • 葉兆言「品食」鎮江 自曝帶餘華「品讀」西津渡被驚豔
    為嚶鳴讀書會「古渡保和堂讀書會」揭牌  葉兆言曾在他那篇享譽大江南北的散文《西津古渡》裡,對鎮江的西津古渡、鍋蓋面讚賞有加。他說:「到鎮江,不吃鍋蓋面,不看一眼西津古渡,基本上算是白來。西津古渡是個很好的歷史標本,是一塊年代久遠的活化石,你來了竟然不看一眼,太可惜。」  為了酬謝葉兆言對鎮江的欣賞和推介,鎮江美食達人「盡色」此次為葉兆言精心設計了一條美食路線,引領他去品嘗更美妙的美食,去感受這座古城的呼吸。
  • 走遍江南——再遊西津古渡
    舊時的西津古渡依山臨江,斷磯絕壁,是岸線穩定的天然良港,下邊就是水流濤濤的長江。六朝時期這裡的渡江航線就已經確定;規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時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從這裡登岸;鎮江自唐代就是漕運重鎮,而西津渡更是大運河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必須從這裡登船;當年這裡每天有眾多船隻往返於大江南北,宋代僅每日運送兵丁就在千人以上,熱鬧非凡。
  • 尋味江南,遇見千年鎮江西津渡
    90後旅行,只為遇見:尋味江南,遇見千年鎮江西津渡鎮江西津渡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佔到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關於西津渡最有名又最有爭議的一首詩來自唐代詩人張祜(hù)寫過一首《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
  • 吃在鎮江城,遊在西津渡
    安靜中透著文藝的寶藏古城鎮江,怎不讓人流連忘返!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當年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船到瓜洲時,見景抒情,寫下的著名的詩篇《泊船瓜洲》。「西津古渡」原為古渡口。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著名詩人張祜,為金陵渡題詠: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 鎮江西津渡,遙看瓜洲一水間
    他就是王安石,雖然回不去那個年代,卻可以在現代感受一下當年的氣息,既然來到鎮江,西津渡不可不去,而這裡,就是詩中提到的「京口」,長江對岸的瓜州古渡(屬揚州),卻已荒廢已久,再無人煙。這是西津渡古街附近的西津音樂廳,歐式建築風格很有特色,乍一看還以為是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