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疙瘩湯是我們這裡常見的一種美食,我從小就喜歡喝。菜,麵粉,雞蛋簡單一做就是一頓飯。尤其是冬天,早起的時候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疙瘩湯,一天就會覺得身體暖暖的。夏天早上喝熱的會出汗,我們家一般都會選擇晚飯做,提前半小時把湯做好,放涼之後喝上兩碗就飽了。
我們之前做麵疙瘩的方法是在麵粉裡一點一點加水,這樣做出來的麵疙瘩比較軟爛,有時候做不好,麵湯都糊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做麵疙瘩的方法,和之前的做法不一樣,不用一滴水,做出來的麵疙瘩好吃有嚼頭。
今天做的是西紅柿雞蛋疙瘩湯,蔬菜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青菜,豆腐,豆芽,白菜,蘿蔔都可以。
西紅柿疙瘩湯的做法:
第一步,西紅柿削皮剁成丁,這樣容易炒出西紅柿汁。
第二步,在鍋裡放入少量的食用油,然後把蔥薑末放進去,炒香之後倒入西紅柿。西紅柿一定要炒出汁,這樣的湯才好喝。西紅柿炒好之後,加水燒開。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攪拌疙瘩。通常做法就是撒點水,邊撒邊攪拌,把面攪成絮狀。我這裡的做法不一樣,不用水攪拌,而是選擇用雞蛋液。
兩勺麵粉放兩個雞蛋,攪拌雞蛋液,麵粉也就攪成面絮。大家也可以先把雞蛋液打勻,然後把麵粉放進去,這樣比較好攪拌。
麵疙瘩做好之後,水也開了,就可以下疙瘩了。下麵疙瘩的時候儘量用筷子慢慢下,到湯裡之後用筷子攪開。
這樣做出來的麵疙瘩比較硬,稍微多煮一會。也可以開鍋之後放一些冷水,第二遍開鍋之後就差不多了。
疙瘩湯煮好之後放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就可以盛出來了。
我這個疙瘩湯也是和視頻上學的,第一次做了之後孩子說很好吃,讓我每天都給他做,每天吃都不膩。
這種疙瘩湯和以前的疙瘩湯區別在於,它是雞蛋攪的面絮,這樣做出來的疙瘩稍微硬,比較有嚼頭,和吃手工麵條有點口感差不多。但是我覺得這種疙瘩湯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太適合太小的孩子和老年人吃,因為他們都比較喜歡吃爛糊一些的東西,容易咀嚼也容易消化。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種疙瘩湯比之前的水做的疙瘩湯要好吃。
疙瘩湯不僅營養美味,而且做法也比較簡單,最後再和大家聊一下做這個疙瘩湯的注意事項:
第一,攪拌疙瘩的時候,要進來攪得小一點,大小勻稱,這樣比較容易熟。
第二,如果喜歡吃軟爛一些的,稍微加多一些水或雞蛋攪拌疙瘩,喜歡吃硬一些的就少加水或者雞蛋。
第三步,大家也可以在最後開鍋的時候,放一些蛋花到湯裡,這樣味道更好,出鍋之前別忘了撒一些胡椒粉提味哦!
西紅柿疙瘩湯的不一樣做法,大家有沒有學會,喜歡的話,可以做起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