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我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渡過金沙江後,一路北上,打算進入川西。要想進入川西,就要渡過大渡河。而要渡過大渡河,安順場是唯一的渡口。安順場就是紫打地,當年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就葬身於此。
如今紅軍走的是一條當年石達開一樣的路,國民黨反動派集結重兵,對紅軍進行圍堵,在安順場,有川軍賴執中部駐守,而在大渡河對面,則有川軍兩個營的守軍駐紮,要想過河,的確是難比登天。為了製造恐慌,國民黨反動派用飛機散發傳單,叫囂著要讓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
「不管他是十達開還是九達開,見到了咱紅軍,他都得給咱開!」擔任渡河突擊隊指揮的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說道。
在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紅一師師長李聚奎、紅一團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的指揮下,擔任先頭部隊的紅一團風馳電掣般直插安順場,安順場守軍猝不及防,很快潰散,守軍主帥、川軍營長賴執中化妝成老百姓逃走。我軍成功搶佔安順場,下一步就是渡河了。
要想渡過大渡河,首先得要有船隻,先前,駐守安順場的川軍,早已把能搜集到的船隻全部毀掉,我軍苦苦搜尋之下,發現大渡河水面上似有船隻在劃往對面。楊得志一聲令下,我軍機槍手迅速向船隻開火,很快就傳來了一個聲音:「別開槍,我投降,我投降。」
原來,這條船是守軍留下來自己逃跑用的,由於紅軍來得太快,守軍被一擊而散,負責守船的士兵見勢不妙,划著船就欲逃往對面,正好被我軍逮了個著。
船是有了,但只有這麼一條小船,頂天了也就座七八個人,無論如何也運不了全團將士。我軍首長們審時度勢之下,決定組織突擊隊渡河。渡河突擊隊,共由18人組成,分兩批過河。首批將士由連長熊尚林指揮,第二批批則由一營長孫繼先指揮。
最終,在孫繼先、熊尚林的率領下,十八勇士毫髮無損的抵達對岸,將守軍殺了個人仰馬翻,我紅一團將士隨即全部過河,擊潰對岸守軍,強渡大渡河就此取得成功,大渡河十八勇士名揚全國。
讀到這裡,大家一定有一個大大地問號:對岸川軍好歹有兩個營,即使再不濟,我軍十八勇士無一損傷,難道敵人的槍都是朝天放的嗎?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因為守軍的火力被我軍的機槍排和炮手的火力壓住了。
當時,我軍安排機槍連連長李德才率領一個機槍排,死死壓住了敵人的火力,這才護衛我十八勇士安全渡河。李德才,江西萍鄉蘆溪人,1926年即參加革命,1932年入黨,是一位老革命。李德才自幼家境貧寒,參加紅軍後作戰勇敢,又練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槍法,是軍中的神槍手。
關於李德才,有一件趣事。在一次戰鬥中,李德才繳獲了一件西服褲子,他當即穿在了身上,露出了西裝後面的兩隻口袋。結果卻穿反了。戰友們打趣地問他:「老李,你知道這衣服上後面的口袋是幹嘛的嗎?」
「那還用你說,當然是接屎接尿的!」李德才一臉認真地回答道。戰友們哈哈大笑,就此,李德才得了一個綽號:土佬。
紅一軍團準備渡河時,負責前線指揮的聶榮臻,將「土佬」李德才介紹給劉伯承,劉伯承對李德才大為讚賞。得到首長的鼓勵,李德才鬥志昂揚,他將自己的機槍擦得錚亮,帶領全排將士們嚴陣以待,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十八勇士渡河開始後,李德才率領全排將士用密集的機槍火力,將守軍壓得抬不起頭,在機槍排的保駕護航下,第一船勇士順利渡河成功。但第二船渡河時,還是發生了意外,小船被敵軍子彈擊中,漏水了!
必須迅速到達岸!「趙章成,開炮!」渡河前線指揮楊得志團長命令道。
有著軍中神炮手之稱的趙章成不慌不忙,但見他雙手合十,口中連稱阿彌陀佛(趙章成信佛教)。做完這一系列動作後,趙章成全神貫注,架起大炮,將僅有的三枚炮彈準確地送上了對方陣地。對方的陣地頓時一片人仰馬翻,李德才抖擻精神,機槍連的火力網完全覆蓋了對方陣地。憑藉這個機會,孫繼先大吼一聲,率領全船勇士迅速劃到了對面。
另一位立下大功的神炮手趙章成,曾擔任過炮兵旅旅長、炮兵師師長、志願軍炮兵第二司令員等職務,是新中國炮兵部隊的大功臣之一,也是一位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開國元勳,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趙章成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