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婺城雅畈:傳承非遺特色,打造「活態」古鎮

2020-12-17 中國發展網

婺城區雅畈鎮黨委書記包純正向媒體記者介紹雅畈特色。記者沈貞海攝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沈貞海報導 「雅畈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非遺特色、婺文化特色的古鎮,這裡有很多美麗的『故事』,我們要把這些『故事』傳承、發展下去。」

在雅畈古街的青石小巷裡,在國風文化牆畔,金華市婺城區雅畈鎮黨委書記包純正如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要讓這些古婺特色和文化『活』起來,成為婺秀雅畈的新驅動。」

11月26日,當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走進雅畈古街,不論是理髮店裡斑駁的座椅、木工房裡忙碌的木工、染布房裡湛藍的粗布、中國風味十足的古裝遊客,還有偶爾扛著鋤具走過的農夫、茶坊裡品茶的客人、攜著可愛幼童玩耍的老人……一派生動的生活景象,感受到了雅畈古街的生機與活力,這是一條「活」著的古街。此外,還有非遺小鎮裡「牛氣沖天」的金華鬥牛,婺州窯裡的「千年婺火」,雅畈鎮「鮮活」的呈現在人們面前,這是一個「活」著的小鎮。

據介紹,婺城區雅畈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南部,武義江南岸,距金華市中心4.5公裡,素有「花卉苗木之鄉」稱號。

該鎮自古人文薈萃,商鋪林立,儒道文化交相輝映,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雅畈古鎮是古代永康、武義到金華府必經大路。周圍各縣所產農作物、木材、竹製品等,都通過雅畈古鎮的水陸兩路,運到金華府。

雨霧中的雅畈古街別有一番味道。記者沈貞海攝

人文繁盛之地

包純正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雅畈鎮的自然風光、人文特色都凝聚其間。自古有「雅畈不算鄉,安地不算山」的說法,其中雅畈老街居功甚偉,老街呈東西走向,全長約2000米,街內現存的明清建築36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有葉氏、章氏等古祠等19處,更有將軍殿、七家廳等文保單位,代表著最純正的金華地域文化特色。

——漢灶村,是古婺州窯發祥之地。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窯之一,婺州窯在歷史上享譽海內外。唐代茶聖陸羽曾經在《茶經》中這樣記載:「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嶽州次」,其意是婺州窯所產陶瓷排列第三位。漢灶作為婺州窯之鄉,村落中各色古建築眾多,特別是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陳新華所駐留的婺州窯博物館更坐落其間,代表了當今婺州窯的最高水平。

——雅畈鎮的銅山鬥牛,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作為金華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之一,始終在雅畈鎮九同村有著很好保留,村內的雅畈鬥牛場在每年的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農曆十月二十六等重要節日,都會安排表演上幾場精彩紛呈的「鬥牛盛宴」,而邊上就是千年古寺銅山寺,站在山間露臺上,可以眺望整個金華市區。

「牛氣沖天」的金華鬥牛。記者沈貞海攝

文旅融合古鎮

近年來,雅畈鎮緊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發展機遇,從基礎設施和環境衛生兩大短板入手,不斷推動項目建設與環境整治雙管齊下。該鎮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獲評浙江省2020年度優秀樣板創建鄉鎮行動方案。  

「非遺古鎮婺秀雅畈」既是對雅畈的精準定位,也是一塊靚麗的招牌。雅畈古街,是到此遊玩的市民必到之處。如今的雅畈古街在經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後,恢復了建築的原有面貌,古街的古貌得以延續、文貌獲得保留,成為一道人文風景線,吸引著八方遊客。文化是古街的靈魂,藏著數以萬計的故事和情懷;商業是載體,流藏著世世代代村民的回憶。在美麗城鎮建設中,雅畈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如何讓古街煥發生機,集聚人氣。

據了解,下一步,雅畈鎮將繼續做好「非遺文化」,通過第三產業主導,形成了三產聯動發展的格局。同時結合雅畈歷史街區及非物質文化資源發展休閒人文旅遊產業,對特色商業街及歷史商業街區進行業態引導,以休閒文化產業為主打,開發特色美食、人文展示館、手工作坊、休閒商業等,通過打造夜遊古街、增設網紅打卡點等方式,將雅畈古街打造成為一條有傳承記憶、有產業發展、有生命力的、值得一遊的古街。

雅畈「蝶變」與婺城故事

雅畈的「蝶變」與發展只是婺城全面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婺城地處「浙江之心」,是「一帶一路」和長三角經濟圈的重點城市,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港和第四大都市區的核心區。

婺城有很多張「金名片」:中國火腿之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中國茶花之鄉,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級示範文明城區、省食品安全區、雙擁模範城、省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省商標品牌示範縣、省海綿城市建設優秀縣等,連續十五年榮獲省級平安區,奪得全省一星平安金鼎。「五水共治」兩奪浙江全省「大禹鼎」。

「婺城是一個文化禮儀之邦,是仙山婺水之都,是物華天寶之地,是創新幸福之城。」

婺城區委書記蔡豔表示,在「雙城」戰略的指引下,「五朵金茶花」正競相綻放、「六大幸福城」正普惠民生。婺城正著力踐行以奉獻、互助、親情、精準為理念的「三服務婺城家服務」,打造營商優地、投資寶地和宜居福地。

「煙火味」十足的雅畈古街,吸引了遊客紛至沓來,市民、村民、遊客都在此感受到濃濃的幸福感。記者沈貞海攝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昆明官渡古鎮非遺在活態中傳承
    光明日報:昆明官渡古鎮非遺在活態中傳承 2020-06-16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看婺城 創富「花海」等你來
    項目聯繫人:趙朝陽  聯繫電話:13750989390  雅畈文旅開發系列項目  雅畈鎮地處金華市區南郊,自古人文薈萃,民俗文化活態傳承;商鋪林立,為金華和武義之間的重要商埠。特別是作為古代青瓷名窯之一「婺州窯」的重要產地和流通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特色古建築鱗次櫛比。
  • 非遺融入景區 助推活態傳承
    同時,廣西民族博物館近幾年致力於弘揚和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未成年人教育、節慶活動、展覽推廣等領域緊扣民族文化主題,推出了「非遺之夏」「博物之旅」等研學主題活動,廣受學校師生和家長們的歡迎。江蘇揚州瘦西湖景區十分注重非遺與旅遊融合,2017年便將勝景白塔晴雲打造成了「非遺文化園」,園內設有漆器燈彩館、剪紙館等5個廳館,展示多項非遺項目。
  • 許海燕:推動大運河文化的活態傳承
    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流經安徽淮北、宿州市的三縣一區,其中泗縣段的28.1公裡水道,是通濟渠段僅存的活態遺址。大運河是流淌的、活態的文化遺產,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
  • 金華婺城:多彩活動喜迎「雙節」,家國情懷紅色傳承
    婺城多彩活動喜迎「雙節」。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萬家團圓迎中秋,四海歡騰慶國慶」。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日益臨近,浙江金華婺城區各界群眾以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喜迎節日的到來。吟誦詩歌情 表白家國心 9月26日,2020慶「國慶」迎「中秋」詩歌朗誦會在金華婺城區巖頭村舉行。一眾詩歌朗誦愛好者、非遺文化圈友歡聚梅溪畔,借詩歌之美,吟誦山水情,表白家國心,以文化雅集的方式喜迎國慶。
  • 蘭州: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25日晚,在蘭州市活態非遺七夕·乞巧公益文化活動現場,9歲的魏立珂飛針走線,向市民展示了「穿針得巧」這項傳統節日習俗。丁永蓮指導刺繡魏立珂就讀的王家堡小學,一貫有傳承文化的傳統。精美的刺繡,華麗的妝容,復古的美甲,精湛的瓜雕,一項項乞巧民俗技藝的展演,推動非遺文化在廣大群眾中落地生根,潛移默化改善傳統文化的普及和茁壯成長的土壤。現場觀眾觀看演出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體現著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念,承載著民族歷史記憶。
  • 以文促旅 活態傳承 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新路徑
    以文促旅 活態傳承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新路徑8月20日,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赴贛榆區調研非遺旅遊體驗基地建設及產業化發展重點項目傳承開發工作。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考察了孫連東麵塑傳承教學點、張宜連中醫正骨診所、二道街文化商業街區、塔山湖柳編廠、徐福茶廠、傳統木船、傳統木器傳承基地,並在二道街文化商業街區建設指揮部舉行座談,對話街區建設主體和非遺傳承人,共同探索非遺與旅遊深入融合新路徑,進一步推動域內優質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 古瓶釀新酒 「活態」古鎮青春煥發
    柯橋古鎮,為我們在繁華喧囂中留住了一份詩意與鄉愁。保護利用好千年古鎮,留住「活著的文化」,需要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傳承文化記憶、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自信,這不僅體現著柯橋城市的「根與魂」,更揚出柯橋人文底蘊之厚。
  • 金華婺城:文化繁勝引活力,幸福名城添動力
    紅色文化引領:一朵「金茶花」點亮幸福城山茶花是金華的市花,從婺城區竹馬鄉的悄然綻放,到八婺大地的豔麗身姿,再到國內國際茶花市場的燦爛芬芳,鋪開了茶花富民路,點亮了小康路上的美好新生活。1996年,下張家村黨支部通過實行「兩田制」改革,推進土地流轉,騰出了約1050畝連片特色產業基地。
  • 金華元旦去哪裡旅遊好 元旦金華好玩的地方
    金華元旦去哪裡旅遊好?這幾個入選非遺旅遊景區的地方你都去過麼?小編帶你一起看——  義烏市佛堂鎮  紅糖文化的古往今來  走入佛堂古鎮區,數百幢明清建築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建築、繪畫、雕刻」三位一體的中國建築特點。
  • 走大美婺城 享清涼一夏
    鳳凰山下雅幹溪邊錯落有致的喻斯村,古村古韻,擁有千年古樹群、安濟古廊橋、文化廣場古戲臺等特色景點。在這裡可以體驗小橋流水人家,人在廊橋坐,魚在水中遊的絕美景色。  D2  金華動物園:金華動物園分為動物觀賞區、科普教育區、休閒娛樂區、表演區和遊樂項目區。整個遊覽過程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 如何推動非遺項目活態傳承?大學生體驗了一場非遺之旅
    寧波非遺文化魅力何在?近日,浙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9名學生專程從杭州來到寧波,通過3天的社會實踐,了解到了寧波特色非遺項目的「前世今生」,學生們感嘆:「非遺傳承,不僅僅是表層含義上的繼承,其實質是文化思想的傳承。」
  • 青州開創非遺保護新模式 打造非遺保護傳承「縣域樣本」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青州積極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系列展演,將紅色文化和地方黨建工作先進事例融入到非遺項目的展示展演中,融入到非遺的傳承保護中,充分展示青州的旅遊形象,突出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創新展演展示形式,提升非遺表演創意,創設了以宣傳紅色題材為主導、以非遺藝術團為載體的紅色流動大課堂,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推出山東快書《黨恩頌》、《東方紅》,挫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在國際灌排委員會執行理事會上,白沙溪三十六堰向世界展示了婺城悠久的治水文化和優越的水資源稟賦,展示了婺城古代灌溉工程遺產的核心價值和人文情懷,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讚譽,。 婺城區委書記蔡豔表示,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婺城、金華和浙江一張閃亮的世界級「金名片」,對於推進「婺城水·幸福城」「人文婺城·幸福城」建設和弘揚傳承白沙文化,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半生回眸書婺城 聞著花香寫故鄉 詩人木汀賦詩婺城引各大媒體關注
    那緩緩西去的雙溪水正和著十月的荷塘正和著翻飛的蜻蜓和嬉戲的魚兒的旋律正和著荷的盛開與零落在圓滿中靜默在靜默中圓滿由此,我更相信,現在古子城的冬霖和暮雪還有臘月霜雪中的梅蕊恰是金茶花的花瓣由此,我更相信,現在婺城的農家院落和雅畈古鎮的窄巷清亮的月色正和著星光與燈火
  • 夜市聚攏人氣,「非遺」煥發活力,幸福婺城的味道有點甜
    城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依託古子城文化底蘊,圍繞娛、遊、購等多種消費業態,舉辦更多夜間促銷互動活動,打造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促進夜間經濟發展,豐富市民業餘生活的同時大大提振市場消費。 非遺老手藝 煥發新活力
  • 金華繞城南線來了:將設雅畈蘇孟長山湯溪白龍橋等6個互通
    近日,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華市區段相關工作會議上,省交通設計院就嶺下(金麗溫)、琅琊(支線)、蘭溪(杭金衢)等3個樞紐和雅畈東(復興街)、雅畈(金武快速路)、蘇孟(金星街)、長山(八達路延伸)、湯溪(蘭溪至遂昌公路)、白龍橋(虹戴公路)等6個互通擬設置方案進行詳細介紹。
  • 「非遺+旅遊」是活態,也是業態
    這幾年,無論是實踐層面,還是研究層面,「非遺+旅遊」都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二者極容易結合、延伸為一種產品業態,其根本原因在於它們同時具有一種活態屬性。 對於非遺,活態屬性是非遺市場化的前提。
  • 婺城新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近年來,婺城區大力推進「雙城」戰略落地成景,深入實施「金茶花」產業計劃,以新城區為核心,打造以人工智慧等為主體的「智慧經濟」之花,省級特色小鎮飛揚智能製造小鎮乘風飛揚,今飛、萬裡揚、星築科技、氫途等一批高新科技企業集聚,新城區城市能級不斷提升。
  • 婺城「鬥牛」 吳越遺風
    2020-12-18 17:28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婺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