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曾出現過許多這樣的場景,佳人獨自撐傘在江邊盼望、等待,心中那一個託付終身的如意郎君。傘在她們眼裡是一個支撐,能夠遮風擋雨,能夠給予她們一處陰涼之地,少一份烈日的灼曬。哪怕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能陪在她們身邊,至少還有傘,一隻小小的油紙傘去陪伴著她們。
古風文化再度興起,你可喜歡?
如今社會上,古風文化盛行,昔日輝煌、落寞的油紙傘文化再度得到盛行,那麼,你喜歡古風文化中的油紙傘嗎?我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中的幾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下雨天,有些人愁苦不堪,認為這是發生不好事情的開端。而喜歡下雨的人,則是一臉的喜悅,有人認同「鯨落萬物生」,我更認同雨落潤萬物的現實,當然我也是屬於後者——喜歡下雨,也喜歡下雨的季節。
雨中漫步,撐著油紙傘,仿佛又回到古代,嫋嫋炊煙,煙雨朦朧。此刻一幅「煙雨時節、佳人撐傘等知己」的場景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她是在等待如意郎君?還是油紙傘在陪著她度過一天又一天?古代男人們通常會以酒寄思、卻也是愁上加愁,古代婦道人家卻在身邊時刻準備著一把油紙傘,是寄思,亦是一種支撐。
正因為如此,油紙傘文化才有進一步的發展
相傳紙傘是魯班發明的,但資料並不是這樣的顯示的,是他的妻子云氏認為丈夫出門在外艱辛工作苦受環境影響、觀涼亭而有感觸而做,家有一個勤勞的丈夫、一個賢妻,又是多少人想要追尋的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正因為如此,傘開始出道,得到許多人的認可。居家必備,享受一下古風文化的氣息。
起初受到人們喜愛的油紙傘,淡淡少了幾分原來的那幾分滿足感。為何?顏色過於單一,質量並非實用,或許這些才是主要的問題原因。凡事不能遇到問題就選擇沉默和退縮,勇往直前,克服困難才是人們應有的選擇。
當人們的生活多了幾分色彩,或許生活就不會這麼孤單
當人們還在為油紙傘單一的顏色苦惱時,或許古代畫師的點睛之筆給油紙傘仿佛賦予了生命,一切變得更加有點別處的韻味,然而這種韻味也是人們生活中需要的,人的一生路漫漫,見過的傘也是紛紛,那有幾把傘能夠激起你的想要買下的欲望?太陽傘、普通傘,摺疊傘,還是油紙傘?你更喜歡使用哪一種?
在古風時代盛行中,傘中的代表——油紙傘,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視野,撐一把油紙傘,走過江南的水鄉,你可有過這樣的一個想法?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杜牧的江南》,沒有杜牧的江南是孤獨的,也是寂寞、冷清的,正因為杜牧到過江南,留下的詩篇膾炙人口,江南有了杜牧,從此不在孤獨。杜牧的布傘陪伴他走過江南,留下過的足跡,一直是人們嚮往。
手中有傘的你,會想到油紙傘嗎?
傘不在多,實用即可。這是一個事實,有傘為你遮風擋雨,擋住春天的細雨,遮住夏日的炎熱,減少秋季的微冷,接住冬天的雪花,傘是無處不在、顯現著它存在的價值,它雖是人們生活中的工具,但有幾人又會把它當做工具看待?它是一個不會講話的朋友,一直傾聽著你的默默訴說...
當一種文化被另一種文化所替代時,但油紙傘文化卻一直沒有被取代,為何?人們生活在離不開,在我看來,油紙傘更是一種精神寄託,承載無數奔赴在外遊子們、憶是獨守江岸佳人們的一種支撐。
你相信「傘緣」嗎?人生只若初見
宋朝曾有許仙和白娘子故事,西湖遇雨、借傘留情、情定終身...一個浪漫的故事,或許在現實生活中也難免也會存在,一把普普通通的傘吸引到無數人的關注,那麼你會喜歡油紙傘嗎?傘亦有情,人終不老,有人的陪伴,孤獨和寂寞也會變得有滋有味。
說實話,我很喜歡古風的文化,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力宣傳,傳承千百年的古風文化不能在我們這個時代沒落下去,做個積極宣傳古風文化的使者,我想我們都可以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過去的輝煌在我們的幫助下,能夠再度登上往日的輝煌,或是超越往日也未必不可能。
油紙傘從千年前走來,也將走向千年以後
傘亦有情時不老,風雨無懼任我行。黃梅時節家家雨,有人心煩雨季到了,也有人笑著喊到:終於下雨了!有雨的季節,油紙傘才能綻放出她那種獨有的魅力,勾起人們對古代生活的嚮往之情。
當油紙傘被我們國家列為非遺文化時,你可有一種激動的心情?非遺文化不在多,在於是我們古代辛勤人們智慧的結晶,一把小小的油紙傘,追溯到是過去千百年前的回憶。我想要一把油紙傘,不僅僅是去記住古風文化的盛行,更是對過去文化發展的感慨,屹立不倒千年的文化,在當今社會是少之又少。
並不是人們不去刻意保護、留存下來,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要想不被時代所淘汰,一種創新、一種實事求是固不可少,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有「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個觀點,油紙傘文化發展過程中又何嘗不是這樣?起初顏色過於單一不照樣被人們所淘汰了嗎?一個新的創意,或許就是下一個商機。
感慨:
或許油紙傘在人們生活中淡漠了,但我想藉助古風運動的這個跳板讓大家重新認識油紙傘的文化,或許我的文筆有些欠缺,請大家見諒。參與和發展古風運動,期待您的加入,不讓傳承千年的文化就此落寞,或許我們身上都肩負這個責任。
我是忘塵A執君念,期待您的關注、點讚和評論,感謝大家的支持,或許下一篇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