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

2020-12-11 靜月齋文化

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

(靜月山人說聊齋|第1期

「色令智昏」說的是某些人一見美色,腦子就不靈光,智力明顯下降,以至於去幹愚蠢之事,有時會造成嚴重後果。這樣的人,現實中並不少。

又有俗語「飲酒誤事」,若是一個本就容易「色令智昏」的人,再喝了個八九分酒意,就更容易幹蠢事了。所以一個男人,保持頭腦清醒很有必要。

在著名短篇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就有這樣一個喝酒後「色令智昏」的新郎,他幹了一件可以說是整個聊齋中最荒謬,讓人難以置信的事。

此人在婚禮當晚,被一女鬼引誘,騙入一座墳墓中,與鬼新娘和她父母,一起生活了足足半年。幸好這女鬼新娘一家,並沒有害他的意思,可能僅是「借種」而已,他沒有被鬼氣入侵,到頭來平安歸來,實屬非常之僥倖。

但現實中,這種「另有深意」但沒有惡意的女鬼,是很難碰上的,大家還是要擯棄幻想,不要想著天上掉個林妹妹,凡事小心為妙。

01原文靜月齋精要縮譯

清朝德州某村,有一村民家辦喜事娶媳婦。這天村鄰們都來喝喜酒,因為慶賀的人多,新郎酒量頗大,就一桌桌的陪酒,一喝就到了晚上一更天,新郎已有了八九分醉意。他因為腹脹,就一人出門到外面上廁所。

這時,月光下他突然看見新娘子也在外面,往屋後的小橋走去,新郎感覺奇怪,就在後面跟著喊她。但新娘不吭聲只管走,過了小橋後,就在橋對邊回過頭向他招手。新郎官不知她要幹啥,又怕自己的新媳婦出事,就連忙跟了上去。

就這樣,新娘帶著新郎走了幾裡路,進入了一個村子,新娘轉身對新郎說,我在你家住不習慣,先到我家住幾天,咱們再回去。

新郎心中疑惑,這事兒有些不合規矩啊!但是,新娘已經在前面敲門了,門一打開她就進去了,新郎沒奈何,也只好跟著進去。進去後就看見嶽父嶽母都在堂上端坐,新郎喝了酒,腦子也正發懵,見了長輩連忙上前拜見。

這二老說,我女兒從小嬌慣,不懂事你別怪她。你們既然來了,就在我家住下來,過些時候再回去吧。沒辦法,新郎只好在新娘家住了下來。

過了幾天,新郎提出要回去,可新娘老是找理由推遲。且這新娘也溫柔可愛,全家對他這個姑爺也很照顧,他無法翻臉,只好這樣一天天住下來。

可新郎家裡面,早就吵開了鍋。新郎不見了這可是大事。新娘子的父母,認為新郎出了事,提出要給女兒另找婆家。但新郎父母不同意,說他兒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現在人不見,也不一定就是死了。

新娘父親不服氣,他女兒嫁過去,新郎都還沒見到(古時結婚,沒揭蓋頭前,男女大多是不認識的),卻要為他守活寡?於是就到官府告狀。

這縣太爺也一頭霧水,此事太過離奇。於是他就判讓新娘先等三年,三年之後若新郎沒有出現,女子可以再嫁。

轉眼半年多過去了,這天新娘一家人都焦躁不安。

嶽父嶽母把女婿喚過來說,本來想讓你們一塊回你家的,但因為家中有點麻煩事,所以只好先送你回去。於是一家人把新郎送出門外。

新郎剛一出門,他們就連忙回到屋中,把門關上了。新郎想自己的父母,於是匆匆往前走去,這半年多,他都在屋裡吃住,沒有出過門,對這個地方竟然不太熟悉。走了幾步後,回頭一看,頓時嚇了個心膽俱裂,剛才好好的房子院子,全部消失了,在他眼前,只有一座高大的墳墓。

新郎連滾帶爬回到家中,好幾天才靜下神來。得知新郎回來,新娘才被重新用轎子抬到家中合婚。

02荒天下之大謬,含警世之真言

故事看完,相信讀者們都會拍案叫絕,竟有這等事?第一個反映便是不信,蒲公又在吹牛了!說起來,這鬼神之事,本來就是假的,但這個故事,卻是假之又假。雖然假但是情節還是很有趣的,甚至不少人會想,這事情真不錯啊,我要是能碰上那樣一個「女鬼」,保證一點也不怕,心頭還美滋滋的。

可是,想遇到這樣的女鬼,我認為怕是比中大獎還難。蒲公在不少聊齋文章中說過,狐不害人的還有許多,但鬼不害人的極少。因為鬼自帶陰氣,同男人歡好後,必要陰氣入體,命不久矣!

荒謬的故事,卻有著豐富的內涵。聊齋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著深刻的內在意義的。那麼這個故事,要向我們揭示什麼道理呢?

首先就是「色令智昏」,新郎在新婚之夜,喝了酒的情況下,面對新娘打扮的女鬼引誘,他智商降低了,根本就沒去想這新娘子為什麼要如此做!那個時候,新娘不是應該在洞房之中,等著新娘去揭開她的蓋頭嗎?可她不但跑出來,還帶著新郎跑了幾裡路,回到了她的家中。

關於此事,不能用我們當代的觀念來看。新郎也是怕新娘這個「煮熟的鴨子飛了」,一下就跟了過去,並沒有想那麼多。

其次就是說飲酒誤事,喝酒在我們今天一定要注意,必須得適量,不要由著性子胡喝一通,到時出了事,後悔也來不及的。

酒以壯膽,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那是豪氣。可現在一些人,特別是一些喝了酒還開車的,那就是找死,近來來醉駕惹出大事的,數不勝數。

還有一些人,往往喝酒後借酒裝瘋。其實這種人是真的傻,靠著喝了酒後那一點時間,來逃避現實,做平日不敢為之事,有這個必要嗎?除非你永遠醉在酒鄉中不要醒來。用酒精來麻痺自己,真的沒這個必要。

這篇故事最後的結局,算是很完美的,但現實裡不要抱這種想法。

當前時代是一個很現實的世界,許多誘惑背後,都潛藏著可怕的目的。一些無法抵抗誘惑的男人,經常就會中了一些不良女子的「仙人跳」,到最後吃了大虧,還得忍著不敢聲張。

他們與這故事中的新郎,本質上又有何區別呢?只是運氣沒這麼好罷了。因為世間誘人的「女鬼」,大多都是會害人的!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靜月山人),書評文章有部分情節引述自原著,解析文章精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參考資料:聊齋志異)

相關焦點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在《聊齋志異》中自稱異史氏。
  • 《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百態
    「今日官宰半強寇」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曾經借一位姓徐的商人同「夜叉國」人的對話,討論了「官」是什麼的問題。「問:『何以為官?』曰:『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卷三,《夜叉國》。
  • 新婚之夜新郎做錯了什麼,新娘跟寵物狗睡了一夜!
    安徽毫州一男子抱著兩隻玩具熊走進了新娘的房間,語氣誠懇地道歉:「老婆,不要生我氣了,我今天不是故意的」新娘:「哼!給我出去!今晚不要跟我睡了!」結果新婚之夜新娘跟狗睡了一夜!這位新娘為什麼這麼生氣呢,原來,這名新郎在她們婚禮宴席結束後,下去送完客人後竟然跑到伴郎的房間睡著了,把新娘給忘在酒店裡了!新娘一直打不通他的電話!新郎凌晨醒來就趕緊過來道歉了!@上海LiLi :先說說新郎,第一次結婚,婚宴上那叫一個開心!跟每個來敬酒的來賓都喝得很盡興!這麼多的來賓敬下來,新郎喝下的酒可不少!
  • 影響華夏古代的志怪奇書《聊齋志異》
    》一書,為蒲松齡在路邊設一茶攤,過路之人給他講一個故事即可免費喝茶,而他將路人所講的故事整理成冊而成。評價[編輯]蒲松齡同鄉好友王士禎則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士禎對《聊齋志異》甚為喜愛,給予極高評價,所謂「數奇其才,謂非尋常流輩所及也。」[1],並為其作評點,甚至欲以五百兩黃金購《聊齋志異》之手稿而不可得。
  • 電影《新聊齋之殭屍新娘》7月6日優酷驚悚上線
    由佰立通邦影業、大有影業聯合出品,大有影業獨家發行的懸疑驚悚電影《新聊齋之殭屍新娘》正式定檔7月6日在優酷視頻獨家播出。影片講述了民國時期,兩位民間異士行俠仗義,斬妖除魔的離奇故事。夜入深宅,昭雪冤魂影片講述了雨夜,李曉的車陷進了荒野路上的水窪裡,冒雨走入附近一座破舊的寺廟,本想尋求幫助,可四下無人。
  • 《聊齋志異》寫鬼寫妖入木三分,蒲松齡是否相信自己筆下的故事?
    《聊齋志異》全書共491篇,寫了大量狐仙鬼怪,也記載了許多奇聞異事。魯迅說《聊齋志異》的創作方法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說明在魯迅先生眼中,《聊齋志異》是一部小說。小說就免不了要虛構。作者為了增加故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對細節進行合理的想像,當然無可厚非;讀者自然也是抱著「姑妄言之妄聽之」的態度把《聊齋志異》當做小說來讀,無論作者寫得多麼神奇怪異,都不會信以為真。那麼,蒲松齡本人對自己寫的故事是否相信呢?
  • 《聊齋志異》鴉頭
    男子被老鄉拉去喝酒,碰到一貌美少女,兩人一見鍾情,結局卻有些傷感。王文,東昌府秀才,從小就忠厚淳樸。有一年,他到湖北住在一座旅舍裡,上街時,正好碰到自己的同鄉趙東樓,趙東樓經商多年,買賣做得很大,他常年在外,好幾年了也沒回家。見到老鄉,趙東樓特別熱情,噓寒問暖好一陣,非拉著王文到他住的地方一敘。
  • 聊齋志異:妖狐鬼魅更具人性之美!
    讀完《聊齋志異》,深深震撼於其中的妖狐鬼魅。《聊齋志異》中,每一個妖、狐、鬼、魅都比人更具有人性美。人們常:「人有情,鬼無情。」其實不然,有情的往往是人們所懼怕的鬼魅,冷酷無情的往往的有文化、有文明的人類。
  •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遇見「神仙顯靈」的現象,如今卻也很常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也稱聊齋先生,是清朝一位著名短篇小說家。而他所撰寫的《聊齋志異》很多都不是憑空想像捏造的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比如半夜江上鬧鬼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種罕見發光的水藻鬧出的大烏龍。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愛情故事在《聊齋志異》中佔據了最大的篇幅,悽美的愛情,總是讓人神往的。張恨水在夜闌人靜之時,看天邊銀河耿耿,腦中呈現一幻象:「一雲裳倩影,綽約磯頭,以孤獨少年,依依柳下,而江心月白,風露寒衣,兩地相思」。寥寥數語,就勾勒了一個悽美的故事。
  • 相生相剋:《聊齋志異》裡的驅魔靈物!
    在《聊齋志異》的許多驅魔人身上,都有著揮之不去的巫術印跡。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靈物巫術,相剋巫術,符咒巫術,儀式巫術。代就是小木樁,本則故事中的術士是用桃木削成的木樁作為巫術靈物,鎮住了作亂的鬼魂。桃木是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驅邪靈物,民間白古有桃木可以驅鬼闢邪的觀念。來源有二:其一,古神話中說,東海之中有度朔山,山上生長著「蟠屈三千裡」的巨大桃樹,桃樹上有神茶、鬱壘兩位神人,「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之以葦索,而以食虎。」故而天下鬼魅皆畏桃木。
  • 「魑魅魍魎」——蒲松齡《聊齋志異》的那些事兒
    「志怪」兩字最早見於《莊子·齊物論》:「齊諧者,志怪者也」志怪,就是寫些奇怪之人,奇怪之物,奇怪之事。現代語境中來說,就是寫超現實的世界。寫志怪小說的人中,最巔峰者當屬《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1648年,山東棲霞縣人於七領導了一次頗具規模的農民起義,史稱「於七之亂」,起伏持續達十五年之久。蒲松齡被這場大規模的「起義」深深震撼,在《聊齋志異》中多次提到於七之亂。其中,《盜戶》就描述了這個時期的民眾爭做盜匪的亂象:順治間,滕、峰之區,十人而七盜,官不敢捕。後受撫,邑宰別之為「盜戶」。凡值與良民爭,則曲意左袒之,蓋恐其復叛也。
  • 《聊齋志異》中除了鬼怪,還有什麼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鬼神之說充滿敬畏與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想像,因為想像,所以創作。眾所周知,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可謂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裡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裡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間為背景,描寫人與精靈怪力的各種糾纏。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為什麼都說《野狗》是最恐怖的一個?
    《野狗》是蒲松齡創作的一篇僅280字的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第一卷中。在三百多篇聊齋故事中,《野狗》的篇幅短小,故事情節也很簡單。然而其恐怖程度甚至超過了著名的《畫皮》,其原因就在於這是一篇披著鬼神外衣的紀實文字,真實的再現了幾百年前清軍對山東地區的一場大屠殺。
  • 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
    聊齋志異之義鼠:老鼠的同伴被蛇吃掉,它的做法很機智在《聊齋志異》中描寫過許多有情有義的動物,它們都有一顆善良之心,不僅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對待人類也十分友好,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如此。蛇吃飽了以後,慢慢地朝自己的洞穴爬去,剛爬進一半,那隻老鼠突然猛地撲上來,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蛇被它這麼一咬,急忙退出洞來。老鼠的行動非常敏捷,飛快地跑開了。蛇追不上它,只好又進入洞中。老鼠又跑回來和上次一樣咬住蛇的尾巴不放。就這樣,只要蛇想進入洞中,老鼠就咬它的尾巴,想出洞來,老鼠就快速地跑開。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視劇中,你還記得唐寧的小謝嗎?
    對於《聊齋志異》這本書,相比許多隻要稍微有點文化的都知曉,就算不知曉,估計也知道這些年在電視劇上放映的《聊齋》諸多改編電視劇。說起來,對於《聊齋志異》這本小說,小編是真的佩服古人,無論是在網文圈,還是在娛樂圈,都引起巨大的轟動,在網絡文學圈子裡,估計許多仙俠類的作者都取材這本書,不信的話,只要搜索聊齋兩個字,絕對會出來很多數。
  • 《聊齋志異》:蒲松齡為何多次寫到「於七之亂」?它究竟是什麼
    讀《聊齋志異》,會發現書中至少有兩次直接寫到於七之亂,一次是《野狗》篇,開頭一句便是: 於七之亂,殺人如麻。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什麼裡面總是離不開狐狸、書生、妖魔鬼怪
    《聊齋志異》是我兒童時代就很愛看的書本,那書中的情節全是人與鬼,和狐狸精的愛情故事,很感人,也很真摯。但那時候還小,不懂世事,不知道是作者在借題發揮,傻傻的還以為世上真的有那麼多情的鬼怪,和那麼專一的,又懂得感恩的狐狸精呢!
  • 新聊齋故事:紅衣鬼新娘
    (本篇為新編《聊齋志異》之第056期)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曾在其小說三部曲《梅花三弄》中寫過一篇《鬼丈夫》,後這篇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相信很多80後對這電視劇應該都記憶猶新吧!該劇講述的是一丈夫突遇大火,被燒得面目全非,他每日以面具示人。未婚妻對他卻是不離不棄,鬼丈夫被感動,終成眷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