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老闆魚的時候我是抗拒的,感覺像極了水怪,感覺它的皮應該是又厚又腥的,不過它的名字又很有意思,叫老闆魚,雖然很疑惑但真的不敢輕易嘗試。
終於,今天家裡大廚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條,小編就跟在後面看下這種魚該怎麼處理,心裡也納悶這會好吃嗎?
大廚說,老闆魚又叫孔鰩魚,可以清蒸,也可以煮閩南風味醬油水,其肉質超級嫩,硬骨頭主要集中在中部,邊沿也有整排的白色軟骨,其他部分的肉是絲條狀無刺的,特別適合小孩子吃。這種魚表面看起來又醜又兇,醜得一點都不像魚,但現實中是相當溫柔的,他們在深海裡遊動的時候超級優雅,身體的邊沿舞動起來很像裙帶,後面還帶著一條很長的尾巴,不過買回來的時候已經被去掉了。將老闆魚翻個身,可以看到老闆魚的肚子長著小孔洞,其實是非常醜萌的,它們的膽子很小,所以在海底的時候也不會輕易去挑事。
今天教大家如何對老闆魚下手,採用的是醬油水煮老闆魚的方式。
材料準備如下:
老闆魚一條,蔥姜蒜辣椒少量,醬油等。
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處理老闆魚內臟。
老闆魚的內臟在腹部,與眼睛在同一面,需要用刀將其割開,將血和雜質排除。以前不懂的時候還以為老闆魚是深海魚,血可能不是紅色的,後面才知道,原來是鱟這種海怪才是藍色的血。
第二步:調製醬油水湯汁。
我們將蔥姜蒜一起放入鍋中炒香,再倒入少量的醬油後加入2碗水,放入少量的鹽巴,將醬油水汁熬出。煮魚的時候小編一般會放入少量的糖,這樣煮出來的魚會有種鮮甜鮮甜的味道,有時候還會放入少量的蘿蔔乾碎,一樣能夠增加口感,還有人喜歡放入豆豉醬,這就是另外一種風味了。
第三步:蓋鍋燜老闆魚。
此時將老闆魚放入醬油水中,蓋上鍋蓋燜熟即可。這個做法是非常簡單又好吃的,既能保證魚皮不掉,又能夠將味道燜入魚中。
老闆魚雖然長得很醜萌,但是吃起來真的是美味得很。小編剛開始在吃的時候還是有一點點害怕,主要是覺得皮夾起來有點滑,所以小編還是先夾了裡面白色的肉來吃,它的肉吃起來比普通的魚有嚼勁,但是又顯嫩,在嘗試了魚肉沒什麼問題後小編才鼓起勇氣去品嘗下老闆魚的外皮,結果發現,老闆魚的皮比普通的魚皮還美味,吃起來富有膠原蛋白的感覺,小編都忍不住要給魚皮一個大大的贊!
果然在美食的路上要走遠就需要有不斷開拓的精神,而且還需要敢於嘗試的勇氣!經過今天小編的嘗試,原來跟小編一樣對老闆魚有恐懼心理或者嫌棄心理的朋友可以趕緊去嘗試看看了,它的口感美味得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