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歷史的襄陽,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2020-12-19 騰訊網

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也就是襄水的北面(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此處的襄水並不是指漢江),所以取名襄陽。

襄陽更名之前稱之為襄樊,是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自東漢獻帝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

襄樊市始建於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合併,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1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

襄陽,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地處漢江中心的地理位置為襄陽航運提供了巨大的優勢,使得襄陽自古即為水陸轉運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因素之一。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

襄陽歷史上第一個名人是東周時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的太宰(百官之首,相當於後來的宰相或丞相)------仲山甫,也叫鐘山父,山甫或山父是他的簡稱,山甫為姬姓。

《詩經·大雅·丞民》就是歌頌仲山甫的,說他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侮鰥寡,不畏強暴,總攬王命,頒布政令,天子有過,他來糾正等等。仲山甫的突出政績是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即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大力發展商業等。因此仲山甫被周宣王封為樊侯,他曾率軍挺進江漢流域平定荊蠻的叛亂,在襄陽以北修築了樊城。仲山甫的封號「樊」意為「樊籬、屏障」,樊城亦因此而得名。

襄陽城今存古城牆建於明代。1365年,明軍攻佔襄陽後,派鄧愈守城,從此開始對毀於元統治者之手的襄陽城進行重建,逐漸形成了周長十二裡的雄偉城牆,這也是今天襄陽城格局的基礎。建成後的襄陽城共六座城門,到萬曆年間,知府萬振孫將其分別命名為東門陽春、南門文昌、西門西成、小北門臨漢、大北門拱宸、長門震華。古人對城門的命名往往具有深意。它們的名字值得每個襄陽人銘記。

襄陽古城地處漢水中遊南岸,始建於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古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襄陽古城總長為7322米,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古城護城河最寬處約250米,平均寬度180米,為亞洲最寬的護城河。明洪武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緊連,加強城東北角防禦能力,把城向東北擴展,遂使城周長達7.3公裡,面積達2.5平方公裡。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築較為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裡城郭,金瓦琉璃,高牆飛簷,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整個襄陽城布局嚴謹,形勢險要,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護城河是襄陽城池的組成部分,漢朝時期築城取土形成高牆,東、南、西三面環城。宋代在城河西南處開渠與襄水相通,並在今陵園路旁響水洞處築閘,以調節護城河水位,又在長門處建閘洩水。

臨漢門,夫人城,昭明臺,荊州古治遺址,仲宣樓,拱宸門,長門......古城裡的古建築有很多,關於它的故事也有很多,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關羽水淹七軍、金庸先生筆下郭大俠抗擊蒙古都發生在這裡。感受古城文化魅力,讓我們一起暢遊襄陽吧。

古建家園-- 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網際網路創新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的4座軍事重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歷史當中,爆發的戰役也不再少數,在經過數千年的作戰之後,人們對於城市的戰略也有自己的認識。那麼在中國的歷史當中,哪些城市能夠被稱為軍事重鎮?其實在歷史當中這四座城市,一直都被當做軍事重鎮來看待,畢竟它們的戰略地位,是在數次戰爭當中總結出來的。 一,襄陽。
  • 我國十大著名關隘,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關隘是指險要的關口,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又稱關卡,我國歷史悠久,關隘數不勝數,歷來都是各個朝代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隨著熱武器的出現,曾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已經逐漸的失去了它們的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變成了旅遊勝地和對歷史研究的遺址。
  • 千年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個城市,有沒有你的家鄉?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間歷經朝代更迭,大小戰事不斷。在中國歷史上的無數戰爭中,有不少堪稱「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曾經爆發多很多大戰。那麼何謂「兵家必爭之地」呢?首先,此地的戰略地位很高,多是防守一方的門戶,進攻一方的前進的跳板,一旦失去或得到,極易扭轉整個戰場的局勢。
  • 浙江新晉的5A古建築,歷來兵家必爭之地,金庸筆下「江湖」原型
    因為其處的地勢十分的驚險,在深山之中是自古這裡就是一處,兵家的必爭之地該景區距今有著9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上周邊地區也會頻繁的出現戰爭,導致移民,屯兵等現象,以至於現在的這個地區,人員說話的方言種類有好幾種,還有著很近乎130多種的姓氏存在。
  • 浙江又一古鎮走紅,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是金庸筆下「江湖」原型
    廿八都古鎮歷史上是邊區的重要集鎮,素有「楓溪鎖鑰」之稱。因廿八都古鎮地勢險要,所以這裡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四方關隘拱列,東有安民關,南有楓嶺關,西有六石關,北有仙霞關,易守難攻。02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在中國古代,哪些城池稱得上「兵家必爭之地」,具備哪些要素?
    而在戰場之中,又存在著一些經典的地方,他們被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史書中的常客。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哪些地方稱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們有哪些要素? 而在近代歷史上,遼瀋戰役中錦州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倘若不是林彪攻破錦州,扼住要隘,將國民黨軍幾十萬精銳之師封閉在東北,或許國共之間的戰爭誰將勝利,還未可知。
  • 古代六大兵家必爭之地,其中一地兩度失守,造成中華之殤
    它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優勢極為顯著,秦嶺在南邊,禁谷於東南,十二連城所在,黃河與渭洛二河則交匯於北面,華嶽臨西邊。潼關周圍層巒疊嶂,僅有一條小道作通途。歷史上多次戰爭發生在此,定關中必先取潼關。函谷關函谷關和潼關以一條狹長小道相連,相距僅僅140裡。在東漢以前,函谷關是比潼關更重要的關中門戶。它同樣是險要之地,並且更易於進攻。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函谷關功不可沒。
  • 中國古代四個兵家必爭之地,得者可安天下,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無數的王朝頻繁更迭,而自古以來有這麼四個地方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你知道是哪四個嗎? 河南。河南一帶自古被稱中原,入主中原就是拿下河南,得中原者得天下,也說明河南地區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性。武王伐紂、春秋諸侯爭霸,嶽飛抗金等都是發生在河南。
  • 襄陽古城,古隆中,武當山
    晚上我們到達了襄陽,酒足飯飽後我們沿著漢江,長江的最大支流,向襄陽古城走,看一看這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一座城市如果有了河,就有了靈魂,就有了活力。襄陽的印象是從三國的襄陽樊城知道,劉備兵敗樊城,才有的趙雲大戰長坂坡,張飛喝斷當陽橋,還有就是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黃蓉率領居民保衛襄陽,大戰歐陽鋒。
  • 世界上最小的海,面積相當於4.5倍的太湖,卻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馬爾馬拉海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巴爾幹島之間,東北面連接黑海,西南面連地中海,是黑海一地中海一大西洋的必經之地,是歐、亞兩洲的天分界線,更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在人們的觀念中,海洋是遼闊的代名詞,一望無際的海平面蔚藍壯闊,讓身處其間的人感到渺小而微弱。但有一個海卻是例外,那就是馬爾馬拉海。
  • 第三輪城市崛起:衡陽和襄陽,經濟內循環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二、襄陽襄陽是近年新崛起的高鐵樞紐,武西高鐵、鄭渝高鐵(襄陽至萬州段預計2022開通)在此交匯,襄陽-常德高鐵已經開工,如果襄陽-合肥的高鐵能修通,那襄陽的米字形高鐵樞紐將臻至大成,具備抗衡省會的潛力。
  • 「遊山西 讀歷史」恆山為何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歷史上的恆山,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卻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恆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嶽恆山」,亦名「太恆山」,主峰在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中華五嶽,自古即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祥地之一。
  • 中國古代4大「兵家必爭之地」,分為一省三地,得之可「得天下」
    不過各位要是翻開我國戰國之前的地圖,就會發現我國的歷史版圖和今天有著巨大的差別。很多人認為俄羅斯人是一個戰鬥民族,但其實我們才是戰鬥民族,只是農耕藏起了我們的獠牙而已。在中國逐漸形成的早期階段,我們的祖先南徵北戰,最終通過武力創造出了中華文明的雛形,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
  • 中華十大名關,歷來兵家必爭之地陝西的東大門-潼關
    曉生帶你看歷史,知曉天下歷史事關中平原物產豐饒,自古以來風調雨順,如今的西安在古代就是好多朝代的都城,如今也被人們譽為「十三朝古都」。潼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潼關不僅僅是三省交界,它還是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 遊鐵門關,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北疆的分水嶺
    鐵門關地勢險要,是從吐魯番經焉耆盆地進入南疆的必經之地,兵家頻爭所以歷來被看作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的軍事要塞。鐵門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旁絕壁上還留有「襟山帶河」4個隸書大字。歷史上跟庫爾勒是生生相息的。所以這裡也是庫爾勒香梨的發源地之一,在鐵門關景區內還有一個香梨園,種植了大量的庫爾勒香梨,可能是快到收穫季節了,枝頭上掛滿了很多香梨,十分誘人 。
  • 距離中國最近美國管轄的海島,兵家必爭之地,景色優美!
    這是距離中國最近的美國管轄的島嶼(需持美國籤證護照才能前往),那裡有美軍海軍空軍基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有那純淨的天空和多彩的海水;那裡有亞洲最大的奧特萊斯,還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椰子蟹和大龍蝦;那裡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山川河流,還有那古老而歷史悠久的查漠羅文化……潛入深海拍魚群清澈的海水,蓬勃生長的珊瑚礁,夢幻的水下世界。
  • 馬鞍山采石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曾是兵家必爭之地!
    采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采石磯以自然的山嶽型景觀為特色,並以文化欣賞、自然觀光和休閒為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區。採石風景區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春秋到民國年間,這裡就發生了二十餘次著名的戰爭,由於歷史上戰爭頻發,許多建築毀於兵燹,歷史遺蹟湮沒。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巴東縣人口超50萬,自隋朝時期建縣,已有1400多年的建縣歷史了。並且,巴東縣一帶地控三峽之險,是古代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一首先,巴東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東西寬(最窄處)10.3千米,南北長(水平距)135千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巴東縣一帶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 蜀滇交界有座世界最狹窄縣城,名不見經傳,卻有兩千多年歷史沉澱
    千百年來,石門關憑藉天險,扼守四川以及中原通往雲南交通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五尺道見證的是歷史,承載的也是歷史,同時也是在告訴人們,它所歷經的歲月與滄桑。難怪千百年來石門關被視為交通咽喉和兵家必爭之地,正所謂「一夫當關萬人莫開」,果然名不虛傳。
  • 北京一上千年歷史景區,曾是兵家必爭之地,距故宮1小時車程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北京千年景區,曾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的門頭溝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距離故宮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是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幹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