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芬蘭的教育全球第一?

2020-12-11 蛋殼花生

芬蘭,一直是全球教育的「標杆」。

為什麼是芬蘭?是什麼讓芬蘭的教育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因為芬蘭的教育全球領先了將近20年,而且他們不甘於這個領先,總是在不斷的折騰,不斷的推陳出新。

如果想評價一個國家的教育質量怎麼樣,有一個人們經常參考的數據——PISA測試。

PISA是由經濟發展合作組織OECD每三年組織的,針對全球15歲孩子的一項測試,測試過程中會給孩子們設置真實的場景和一系列的挑戰任務,然後考察孩子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個和北京十一中讓孩子們自己設計教學樓一樣,通過真實的挑戰來讓孩子們學習是一個邏輯。

從2003年到2012年期間,芬蘭孩子的PISA測試成績一直排名第一,雖然後來被上海反超了,但是一直排在前十。

而且被反超並不是人家弱了,而是覺得這個沒意思了。

況且比起上海的孩子每周57個小時學習時間,芬蘭學生每周也就35個小時用來學習,而且少補課少考試。

為什麼說芬蘭厲害,因為芬蘭的學生簡直就是玩一樣的就拿到了全球頂尖的成績。

不僅僅如此,芬蘭的教育不僅質量高,而且還非常的公平,教育的階層固化在芬蘭被弱化了,家長們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會選擇家門口的學校就讀。

為什麼芬蘭的孩子可以這麼輕鬆,芬蘭的家長也可以這麼隨意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芬蘭的老師,很不容易。

每一個芬蘭的老師,入職前都需要經過極其嚴格的選拔和培養。在整個芬蘭,只有八所最頂尖的研究型大學才有資格培養中小學老師。

一般來說,一個高中畢業生想日後成為老師,需要經過面試和筆試兩輪激烈選拔,然後進入五年制的本碩連讀學習。

即便是成為小學老師,也需要獲得教育碩士學位。

這八所大學錄取率極低,堪比咱們的清華北大,2019年申請赫爾辛基大學教育碩士的人數高達8500人,但是最後錄取只有700人不到,錄取率不足8%。

而且錄取以後更不簡單,每一個教育學的學生,不僅僅要學習經典教育理論和教學法,還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學習目標規劃設計,學習過程設計、領導力、社會性情緒、合作教學,認知科學等等。

而且這些大學還配備有好幾所,像醫院那樣可以進行臨床實習的基地學校,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這些未來的老師,在五年的本碩連讀過程中,每一年都要去基地學校實習——該怎麼教學。

這樣出色的師資隊伍,才能夠創造出全球最優秀的教育體系,才能讓學生們更輕鬆,讓家長們不擔憂。

因為老師們掌握了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們自然就省事了,可以在最少的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家長們也不擔心了,老師們都這麼優秀,教學方法全球第一,各個老師們還有自己的創新教育理念,當然不擔心自己孩子不成才。

當教育行業的從業者是全社會最頂尖,最受重視的人才以後,芬蘭的教育怎麼會差呢?

那麼芬蘭的老師們怎麼上課的呢?

他們沒有大綱,也沒有教材,每節課具體講什麼內容,以什麼形式上課都有很大的自主空間,比如主題式教學。

比如這周學習的主題是「時間」,那麼學生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時間。

一二年級的學生需要去了解鐘錶匠的工作,然後用紙板製作鐘錶;三年級的學生則需要在教室裡創建文化日曆;四五年級學生則通過設計藍圖和地圖來預測城市的未來;到六年級結束前,學生們需要前往英國進行一次時間旅行,通過設計8天的視覺路線,去理解時間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而到了九年級,學生們已經可以通過閱讀、實驗、調查等方式去探究學校大型活動的時間軸變化。

這種主題式教學,和北京十一中推行的問題+挑戰式教學如出一轍,都是通過現象,去讓孩子們自己探究本質。

這也許是芬蘭教育探索後,慢慢會成為全球主流的未來素質教育的演化方向。

回想起我們自己,應試教育本質上是標準化的教育,我們初中和高中的老師,他們接受的教育也很普通——標準化的師範大學,遠遠達不到社會精英的地步。

咱們的社會精英不是出國留學,就是進入商業領域打拼去了。

之前芬蘭老師需要學習的那些東西,本質上和創業者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像——一個頂級的老師,需要的能力是帶領學生完成目標,並幫助學生成長的人。

而不是現在學校裡,那些機械化的監督者——一邊填鴨式教學,一邊檢查填的夠不夠。

這樣教育出來的依然是工業化時代流水線上的標準工,而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在複雜問題下,能提出解決方案的複合型人才呀!

當然,話分兩頭,教育的演化和迭代都是很漫長的,咱們國家也有像李希貴校長這樣的踐行者,也有北京十一中這樣的教育創新先鋒學校呀。

相關焦點

  • 芬蘭教育是全球第一的
    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1) 芬蘭的教育被稱為全球第一,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而學生們的成績落差卻最小。國民中65%的人都受過高等教育。從小學到大學讀書都是免費的,包括留學。
  • 全球教育第一的芬蘭,學生為什麼不穿校服呢?
    我們的學校為什麼對校服情有獨鍾呢?每位校長都能說出一大堆理由:一是培養學生儉樸的品質。天天校服在身,學生基本不用再添置什麼像樣的衣服。至於名牌衣服,學生更是無理由去想。於是,「有一種儉樸叫穿校服」便成了當下校園的一句流行語。二是增強平等意識。學生穿得都一樣,從穿著上看,看不出誰家富有,誰家貧窮。每一個學生沒有優越感,也不會有自卑心。
  • 家庭教育:為什麼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父母的5大教育方法
    說到芬蘭,各位會想到什麼?極光、搖滾、諾基亞?除了這些,芬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屬教育了。芬蘭教育作為西方教育的典範,為什麼能一直領跑全世界,保持世界第一,這恐怕是全世界的父母都想知道的秘密。當然,中國和芬蘭國情不同,也許芬蘭學校對中國的孩子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 全球課時最少,學習成績好,芬蘭教育是全球第一的秘訣是什麼?
    在這個國家你每周都可以享受到:全球最短的上課時間,課後複習時間也很短,還有超長的假期。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不重視教育」的國家,卻創造出教育的奇蹟。從2000年開始,每隔三年就會開展一次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學生測評:國際學生評量計劃。而芬蘭的教育體系在各項測試中都名列前茅。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很多父母都把「不要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樣的教育觀點牢牢刻在心中,並堅定地去執行。只是,這樣的教育理念真的正確嗎?家長從小教育孩子,不是為了最終讓他們得冠軍,而是要幫助他們培養起終生學習的習慣。作為世界公認的教育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芬蘭在教育改革上打破了傳統的思路,創造了人們想像不到的教育奇蹟。
  • 解密芬蘭教育:享譽全球的真相,藏著我們的教育「盲點」,很現實
    結果一出,不少網友感到驚訝,只因測試的方式不止是考試成績,還包括孩子的文化多樣性和幸福感,我國學生在單項測評中拿到多個第一,但在綜合素質中排名不佳,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幸福感更是倒數。 綜合結果顯示,我國在參測的79個國家中排在中下遊,與多年蟬聯top、享譽全球的芬蘭小國形成鮮明對比。
  • 貝拉課堂| 帶您走進全球第一的芬蘭嬰幼兒教育
    芬蘭人尊重每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因為他們認為不同的人才我們都需要。在芬蘭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是芬蘭的國際競爭力。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說到芬蘭,我們能想到的是: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也是諾基亞、憤怒小鳥、Super cell的誕生地。但是大多數中國家長或者幼教行業的老師都不知道,教育早已成為芬蘭的新名片,全球對芬蘭教育(尤其是嬰幼兒、初等教育)的認可程度早已超過我們的想像和認知。 一、經濟學人《Starting well》全球嬰幼兒教育排名.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孩子不喜歡某門學科,老師是這樣做的?
    芬蘭教育被世界上稱為是全球第一。那麼芬蘭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麼,我們從他們某一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在芬蘭,如果孩子不喜歡某門學科,他們的老師是怎麼做的?在芬蘭,假如孩子不喜歡數學,他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首先,他們的老師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會認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其次,不會認為是那個孩子有問題,而且他們會儘可能多地檢查自己的方法。
  • 沒有排名的教育世界第一,全球桑拿房最多的芬蘭
    芬蘭,1/3的國土位於北極圈。被稱為千湖之國,經常可見被樹林包圍的湖泊。樹林覆蓋率超70%。冬天極光比太陽出來的時間還長。人均GDP4.06萬歐元。根據《全球幸福指數報告》顯示芬蘭已經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 芬蘭教育為什麼從小讓孩子看這種書?
    「卓越的教育體系將確保芬蘭擁有光明的未來。」——英國女作家崔迪如果您去的是芬蘭小學,就會發現這樣的場面。在室外操場上,有很多學生躺在地上看書。芬蘭老師說:這是芬蘭學校的正常現象。低年級的學生每周都有「免費閱讀課」。他們可以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選擇並閱讀他們想要閱讀的書。
  • 「沒有死胡同」是芬蘭教育成功的秘密
    芬蘭國家教育日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芬蘭的基礎教育舉世矚目,芬蘭學生屢次在經濟合作組織(OECD)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斬獲佳績,被譽為「全球第一的教育」,在本次芬蘭國家教育日活動中,芬蘭駐華使館教育科學參贊,首席教學法專家、歐洲跨文化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將從PISA測評、全球熱捧的現象教學法等視角揭曉「全球第一的教育」之奧秘。
  • 上課吃東西、森林上學……全球第一的芬蘭教育,中國可以學嗎?
    她為了解答自己在教育上的困惑,遊歷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以色列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這期間,她把自己的見聞、訪談、思考總結下來,就有了這麼一部發人深省的、探索教育課題的紀錄片。看過這片子的人都說,這部紀錄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教育的窗口,同時也給中國教育送來了一面鏡子。
  • 缺乏資源、窮困、人口不足530萬的芬蘭,憑什麼教育是全世界第一
    芬蘭這個國家,以前誰也沒有聽說過它。它地處冰天雪地,常年不見天日,缺乏自然資源,人口不足530萬,周圍環繞著強國,它就像一個小可伶,蹲在一個角落裡。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可憐,卻創造出教育奇蹟。2000年開始,每隔三年就開展一次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學生測評:國際學生評量計劃。到2006年第三次測評,芬蘭次次都是全世界第一。
  • 為什麼芬蘭廢除中小學生課程教育?
    2016年11月14日,芬蘭赫爾辛基教育局正式下發通知,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正式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轉而採取實際場景主題教學——有助於孩子們理解這個世界運作規律的主題式教學。大家熟悉的分科教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是自19世紀確立下來的,已使用了200年。現在時代變化了,需要的是適合21世紀的教育體制。2013年,芬蘭從赫爾辛基開始了「現象教學法」的實驗,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育核心,這不是傳授教學內容,而是幫助學生如何認知和形成自己的主見。
  • 芬蘭取消中小學課程?別再神話芬蘭教育了
    這項測試針對的是全球15歲的孩子,給他們設置真實的場景和一系列的挑戰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考察學生是怎麼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芬蘭的孩子,在PISA測試裡所涉及的閱讀、數學、科學、問題解決這4大領域,始終名列前茅。
  • HEI Schools正在全球傳遞芬蘭教育...
    這是廣州市第一家芬蘭品牌的幼兒園,也是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學校集團(Helsinki International Schools,簡稱「HEI Schools」)在華南地區落地的第一個園所。不論園所開設在哪裡,經營幼兒園的成敗有大半取決於選址。 廣州赫爾辛基國際幼兒園中方園長胡麗芬曾被家長提問:「為什麼選擇落戶盈彩美居,而不是珠江新城?」
  • 全國只有55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芬蘭教育憑啥享譽全球?
    全國只有55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芬蘭教育憑啥享譽全球?當有人問你芬蘭這個國家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連它位置在哪都不知道,只是知道在歐洲而已。其實,芬蘭是一個北歐小國,全世界最年輕的女性總理就是芬蘭總理。許多人不知道,目前的芬蘭已經將教育事業做到了全球首屈一指的位置上,那麼問題來了。全國人口加起來連中國二線城市都達不到的芬蘭,是如何將教育事業做到全球第一的?其實,芬蘭教育之所以能夠享譽全球,主要集中在5點原因。1國家政策:在芬蘭,教育是量身定做的,並不是單純的採用套娃制度。
  • 芬蘭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芬蘭教育的理念及特色芬蘭,一個北歐小國,通過高質裡的教育,近幾十年來,造就了高素質的人才,並因此提升了國家競爭力,據達沃斯經濟論壇公布的2006-2007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芬蘭在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二,而此前連續三年排名第-。
  • 我們從芬蘭教育中學到的東西
    引起全世界新聞媒體爭相報導,全球教育精英團隊競相前去芬蘭學習培訓,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芬蘭教育變成全球最好的教育。《芬蘭教育全世界第一的秘密》一書,創作者陳之華是在芬蘭生活六年的臺灣人,也是2個小孩的母親,定居在芬蘭六年,融合閨女在芬蘭院校的學習培訓,和芬蘭百位數教育有關人員的會話採訪,及國際性教育人員一起討論的所見所聞,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為人們分析了芬蘭教育的秘密。那麼芬蘭教育全世界第一的秘密究竟在哪兒呢?
  • 這5個原因讓芬蘭成為全球教育最發達的國家
    芬蘭議會大廈芬蘭一直在全球教育系統排名中名列前茅,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各國在教育上學習的成功典範。這是由於芬蘭在教育方面是一個創新型國家,開拓了許多教育創新方法。例如芬蘭所有的學生,無論能力如何,都在同一班級內學習。因此,最弱和最強的學生之間的差距是世界上最小的。芬蘭的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也相對較少,並且在16歲時僅進行一次強制性考試。芬蘭的教育水平可以用以下數據體現:1. 30%的兒童在義務教育九年期間獲得額外的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