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石喻涵 馬昭 )火紅的辣椒麵覆蓋在一指多寬的面上,伴隨著熱油美意的一潑,「嗞啦——」滿屋撩人的香味,帶著一種過日子的爽快,嫋嫋飄散開來……
這樣的一碗油潑麵,已經伴隨了食客37個年頭,也貫穿了白起源從小到大22年的記憶。
白起源是測繪東路上老白家麵館的第三代傳承人。「從記事起,我就經常在店裡。爺爺在後廚忙活,我爸招呼客人。現在來店裡的很多老顧客,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有的都有孫子了,他們就抱著孫子來店裡吃。」
油潑麵在陝西人心目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在這家小麵館裡就能窺見一二。麵館開門的時間是上午10時30分,白起源一般會10點到店裡。11時一過,陸續會有顧客進店,11時30分,店裡23張桌子會被陸續坐滿。服務員穿插其間給顧客端面,由於人太多不得不側著身子,嘴裡還要用陝西話喊著「小心小心」。門外實在等不及的客人,可以坐在街邊的小矮桌上。即便如此,就餐尖峰時段,店外的桌子也需要等位。
「面和水的比例如何,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碰麵團就知道了。」在後廚,白起源說,從1983年開店至今,那一碗油潑麵的味道一脈相承,從未改變過。你知道這樣一家店裡,每天附屬品的消耗量是多少嗎?四名服務員專門用來剝蒜,一名服務員專職熬製油潑辣子。
從爺爺到父親再到他,「95後」的白起源嘗試著讓這家店做一些改變。2018年他幫著店裡註冊了商標。在他看來,有了這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僅讓麵館有了辨識度,也讓麵館長期發展有了保障。
2019年對於白家麵館來說,是變化最多的一年——搬離老店,開了分店,嘗試新的經營內容。「以前我們店的地址在李家村分村108號,後來因為修路,搬到了馬路對面。作為西安市民,咱要支持城市建設。」
關閉老店的前一晚,白起源和他的爺爺、父親,在開了36年的店鋪門口合了張影。
白起源說,目前在店裡吃麵的80%是老顧客,而且一碗麵10塊錢的價格五年沒變過。為了將這些顧客分流一部分出去,去年他們在電子西街開了第一家分店。此外,白起源還嘗試在店裡推出了燒烤。「平時會帶著師傅去一些老饕口中的店裡吃飯,看看人家的好吃在哪,回來改進我們的燒烤味道。」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麵館4月份才開張。不過,5月他們就在吉祥村開了第二家分店,6月第三家分店也在礦山路開門接客。「疫情的影響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上線外賣讓更多人吃到了我們的油潑麵。」白起源表示,有的老闆撐不下去轉行了,店鋪就騰出來了,房租也便宜。
談及對未來的期待,白起源希望能不斷的嘗試,在堅守其本的基礎上,與更多年輕人產生共鳴,找到傳統油潑麵和現代年輕人消費習慣相融合的點。「現在不是都提倡『餐飲新掌柜』麼,我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希望用新思維、新模式能夠增加門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