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緣在汕尾 NO.618期-
///
今天要說的老歷史系列海城的城牆,但是說這海城之前,必須要搞懂一些前提,所以我們先來說一下海陸豐整個地方以及整個由來.
首先我們直接來上一張明朝時期的局部中國地圖.
(PS:老歷史系列較為枯燥,我們會儘量圖文並茂,希望大家能用心了解完我們這種城市歷史的魅力)
從地圖上面看,我們知道這時候的海豐縣屬於惠州府,而這個海豐縣底下有東海鎮,甲子衛,河田營(陸河),坎下城(汕尾城區),捷勝所,碣石衛等等.
話不多說,我們繼續上圖.
▽▽▽
海豐成縣於漢代公元前111年,明朝洪武27年(1394年)海豐縣開始建城牆。
這時候的它擁有有坊廓、石帆、吉康、興賢、石塘、金廂、楊安七個都(「都」可以理解為鎮)
一直到1731年(雍正年),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獨立出來成立了陸豐縣,設立東海為縣城,海豐剩下四個都,興賢、石塘、金廂、楊安.
這邊補充一下:興賢都(即如今的海城,也就是縣城中心),吉康都是現在的陸河區域.
後來的事的大家就都知道了,1988年,成立地級市(汕尾市),海豐縣分隔成城區和現在的海豐縣,陸豐分隔成陸河和現在的陸豐市.
所以,明朝嘉靖年間的海豐縣城地圖並沒有陸豐。
直到雍正年間,才分隔陸豐縣和新的海豐縣,設立東海為衙門,為了呼應,又把東海叫成陸城,對應海豐的衙門海城.
所以,要說海陸豐,就要說海城。
因為這座城,作為首府,統治了整個如今的汕尾市近600年,也是海陸豐為什麼是海陸豐的原因。
-所以一切都要從這座城說起-
現海豐縣城始建於明朝,擇址現在的彭湃醫院為縣衙署,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修築城牆。海豐縣城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時代,度過了五百五十餘年的滄桑歲月,於民國14年(公元1925年)在彭湃的帶領下,海豐縣古城牆被拆除。根據明朝的縣誌,我們製作出了現在的明朝地圖,如圖示我們一一表述.
根據明朝地圖,有四城門,北門為一小山坡,城內設有縣衙門,文廟,關帝廟,城隍廟,城內大約有61戶住宅,當時大部分為士兵和達官貴族居住。
衙門-彭湃醫院
整個城的中心就是現在的彭湃醫院,從1394年開始,就是歷代的衙門和縣府。
直到民國時期也為縣政府所在地(左圖為民國的樣子,衙門的大門還沒有拆除),下圖自製為復原圖(設想).
直到1955年,彭湃醫院成立,縣政府才搬離了城內。
紅場-文廟
本次採編拍攝,慶幸的是根據民國時期的照片,明朝城內的文廟大門還在,民國時為通俗 圖書館,現在為紅場的一個景點.
城隍廟,學宮等還有保留
以前的紅場就是學宮,城內的大部分建築都已經毀滅了,只有城隍廟還在,連西邊的土地廟和關帝廟都不見了。
說到四大城門,就是本文的重頭戲了,崇禎年的輿圖畫道,城內有四門,分別為東門宣化門、北門昇山門、南門和海門、西門迎恩門.
東門頭-宣化門復原圖(設想)
自古以來都是海城最發達的地區,東門叫宣化門,也是最大的門,結構為三門結構,如今如果還在,復原圖應該會是這樣。西門-迎恩門
西門則叫迎恩門,比東門要小很多,西門街也是現在唯一一個還留有明朝名字的街了,西部保留的很好,城隍廟就在西門。
南門-和海門
南門街已經消失了,根據明朝的地圖,應該是正對著南門湖,故可以猜測可能是在現在的粵東醫院門口處,正對著衙門(彭湃醫院)的空地上。
南門又名和海門.
唯一的山門北門-昇山門
而北門就更加難找了,古時候北門應該有個小山坡,也是山門,上面還有一個望海樓,北靠山讓這座城易守難攻。
而彭湃醫院後面正有一塊小園林,可以猜測大概北門會是在這個位置。
汕尾(海陸豐)還有城牆嗎?有。
相對於明朝的城內,清朝的城牆就比較年輕了,朝龍門這個地名現在還在使用,在如今的山苞門這邊,還有一段非常非常小的城牆。
因為歷史太久了也無法考究,這次小編去考察,也無法判斷是否為城牆,很多都和居民房結合了.
仿佛屬於海城的輝煌,在建立了那麼多年首府的統治之後,如同城牆的消失一樣,慢慢的暗淡。很多人年輕人不了解汕尾市的歷史,關於潮汕問題,這邊剛剛好可以藉機會說一下.為什麼可以說我們不是潮汕。
歷史上我們處於惠州府和潮州府的中間,而基本上我們都屬於惠州府,如今的潮汕三市,則屬於潮州府(有興趣的百度潮州八邑).
1988年,惠陽地區(原惠州府)中的海豐縣和陸豐縣組合,成立地級市,取名汕尾市。
其實汕尾被以為是潮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名字太像"潮汕"了,陸豐,陸河,城區,海豐,其實都來自於當年的海豐縣.
個人想,從歷史的角度上,當年市政府定於海城應該更準確.
現在的汕尾總能看到陸豐,海豐,陸河,城區這四個地區喜歡分的很開,甚至會互相地域歧視,要知道,歷史上我們一直都來自於一個地方。
這就是這篇文章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團結,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我們不是潮汕,原因如此,我們曾經輝煌,更年輕的人,更要知道歷史呀
希望有人能讀懂這篇文,晚安,明天見
文案 | 行緣
攝影 | 驚蟄
特別鳴謝|火日立
參考文獻|海豐縣誌
商業推廣/品牌策劃/平面設計/攝影攝像
以上事宜請聯繫主編:
xingyuanzahuopu(微信)
13680969629(電話)
法 律 顧 問 | 薛 律 師(電話:13532311833)
關注我們
發現更多
每天晚上為你推送一個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