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是我國一種常見的農作物,屬於豆科,綠豆莢大概長5到10釐米,呈鐮刀狀,打開後大概包裹有10顆左右的綠豆,每一顆綠豆中間都會有一個白色的小凹點,綠豆功效也有很多,可以起到消暑的作用,一般夏季到來,人們家家都會煮綠豆湯來解暑,綠豆也可以加工做成糕點,綠豆糕甜香軟糯,孩子們很愛吃,綠豆在發芽期間,長出的綠豆芽也可以直接炒菜食用。小小的綠豆也可以有這麼多的做法,綠豆也很好種植,市場效益也很好,所以也深受農戶的喜愛,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綠豆應該如何種植呢?
選地與整地:綠豆適應性較強,抗旱能力也很好,對土地要求不是很大,一般任何土地都可以種植綠豆,不過最好我們可以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較好的壤土,注意一點,綠豆不可以進行連作,選擇的土地時,前茬不能耕作過大豆等豆科作物。綠豆的根系較深,所以整地是一個不可少的步驟,土地選擇完成之後我們就要進行深耕,綠豆幼苗頂土能力較差,土壤板結太多,很容易造成斷苗、苗出不齊的現象,所以一定要精細整地,土質疏鬆,深淺一致,這時候我們可以施入基肥,準備進行播種。
播種:播種時間我們可以選擇在春季進行播種,也就是從四月中旬開始,大概需要80天左右時間我們就能收穫了。在播種前我們先進行挑選,把一些帶有病斑的種子去除,然後在晴天的時候翻曬一下種子,一天就可以,這樣有助於發芽,我們可以選擇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行距在45釐米左右最佳,株距在10釐米左右,大概深度3釐米就可以,把種子播種後,蓋上一層土,澆一次透水,等待發芽。
田間管理:在幼苗長出兩片葉子時,我們就可以進行間苗,把一些病苗去除,同時把一些雜草去除,免得影響綠豆後期的生長,等到長出四片真葉時,我們根據一定的距離來進行定苗,株距在15釐米左右,期間發現有缺苗現象,要及時在一周內補種,同時也要進行中耕,要遵循根間淺、行間深的原則,小心不要傷害到根部,在綠豆從出苗一直到開花期間,一定要堅持除草,嚴重時可以適量使用除草劑。
水分與施肥:在苗期綠豆比較耐旱,所以我們要控制澆水,在播種未開始之前,我們先要加入一定的基肥,雖然綠豆的根瘤有一定的固氮能力,但適時增加一些磷肥,可以有效幫助增產,在長出四片真葉之後,我們可以再追肥一次,等到開花之後,我們可以在葉面上噴灑肥料,這樣可以提高開花結莢時間,到開花結莢期時,正處於雨季,那時我們就要做好排水工作。
病蟲害防治:綠豆在苗期容易遭受到蚜蟲的侵害,蚜蟲會吸取綠豆新鮮的汁液,蚜蟲與溫度、溼度有著密切的聯繫,當氣溫逐漸升高並且溼度增大時,蚜蟲很容易繁殖,我們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首先在播種之前要細細將土地進行翻整,把上一茬作物留下的爛葉及時清理,除此之外,在苗期如果蚜蟲啃食情況較為嚴重,我們應當去購買相應的藥物進行噴灑。
當綠豆的莢一半以上變成褐黑色時,我們就可以進行收穫了,一般綠豆到了收穫的季節時,天氣逐漸轉熱,成熟的綠豆莢就很容易開裂,所以我們在清晨或者傍晚時進行收穫,收下來的綠豆要經過曬晾和脫粒,這樣綠豆的種植過程就完整結束啦,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食用啦,夏天來臨時,每天來一碗冰涼清甜的綠豆湯是再好不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