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英石基金高管接連變更 公募規模僅為同期公司1/5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中原英石基金近期陷入人事變更漩渦,公司董事長、副總經理前後宣布離任,這家成立近兩年一直保持低調的基金公司也因此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成立兩年陷人事動蕩漩渦 董事長副總經理接連離任

  成立近兩年,一直以低調示人的中原英石基金近期陷入人事變更漩渦。中國證監會公示數據顯示,該公司近期連發2則高管變動公告。

  具體看來,10月30日中原英石發布公告顯示,公司原董事長石保上因工作變動離任,離任日期為10月28日,離任董事長後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而接替石保上擔任公司董事長的是中原英石基金打股東中原證券的總裁周小全。與此同時,中原英石基金的法定代表人也由石保上變更為周小全。

  董事長職位剛剛發生變動,10月31日公司副總經理一職又有了新變化。公告顯示,中原英石原副總經理付強因工作變動原因離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離任日期為10月30日,且離任後並未轉任公司其他崗位。接替付強副總經理職務的是宋衛華,曾任中原證券投資總部副總經理職務。

  多個投研職位在招 人才儲備令人擔憂

  事實上,成立時便經歷股東變更波折的中原英石基金,此次的高管連續變更僅僅揭開公司人事尷尬的一角。

  資料顯示,2009年,中原證券、英傑華保險集團(AVIVA)宣布分別出資51%、49%籌備成立中原英傑華基金公司。但苦等三年之後,英傑華悄然的退出了股東行列,一家名為安石投資的機構成為另一家股東,基金公司因此也更名為「中原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日期為2013年1月23日,註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

  與許多「60後」基金公司一樣,中原英石基金成立後在人才的招攬和儲備方面也難掩尷尬。搜狐基金記者在其官方網站「誠聘英才」一欄瀏覽發現,從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兼市場總監,到前臺、司機,公司共列出了15個在招職位,其中涉及投研的職位就有8個,預計招入10人。

  旗下1隻公募產品 資管規模僅為同期成立公司1/5

  與此同時,還有不到3個月即將迎來2周歲生日的中原英石基金,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成立了2隻專戶產品,但目前其專戶信息只供投資客戶查詢,暫無法得知其最新專戶情況。

  而相比於專戶業務,中原英石基金似乎並沒有對公募業務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旗下公募產品僅有剛成立2個多月的中原英石貨幣1隻(成立日期為2014年9月11日),資產淨值規模不足6億元,基金經理為翁錫贇和趙梓峰。

  WIND數據顯示,這兩名目前中原英石基金旗下僅有的基金經理,任職基金經理崗位分別有2.96年和4.33年的年限,在加盟中原英石基金前分別任職於國泰基金和上投摩根基金。

  但需要指出的是,與該公司同日成立的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目前已有7隻公募產品,其管理的資產規模為28.84億元,為中原英石基金規模公募產品規模近5倍。

相關焦點

  • 公募高管離職潮湧 26家基金公司總經理「掛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見習記者 梁銀妍 北京報導公募基金高管變動頻繁。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27日,2019年以來累計203位高管出現變更,已超過2018年全年七成。基金公司總經理等核心職務亦深陷離職潮。
  • 國泰君安擬拋售國聯安基金股權 或欲親自進軍公募
    作為一家2003年成立的老基金公司,國聯安當前公募資產規模僅有350億元左右,明顯落後於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業內猜測,國泰君安或許將親自披掛上陣,進軍公募業。  本報記者 劉慶華  國泰君安賣國聯安51%股權  8月23日,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國聯安基金51%股權。本次轉讓完成後,不再持有國聯安基金股權。
  • 又是大股東委派 2021年首例公募董事長變更
    原標題:又是大股東委派,2021年首例公募董事長變更   1月5日,國開泰富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開泰富」)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任命孟天山為新任董事長
  • 券商系公募研究之三:股東變更背後的契機 金鷹基金能否華麗轉身
    那麼,隨著近年來股東以及公司高管層的頻變之後,金鷹基金又是否能抓住契機,在公募市場大發展的當下迎來華麗的轉身?非貨幣規模逆勢下滑21世紀初始兩年成立的6家券商系公募中,如今各有各的輝煌和特長,例如易方達基金已成長為公募行業的「參天大樹」,銀華基金、萬家基金、融通基金和長城基金也均已實現總規模超千億,非貨幣規模在千億附近的成果。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產品,25隻基金規模迷你
    此前,副總經理崔建波與晏益民已於6月5日因個人原因離任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沉寂多年的新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基金),再次出現高管變更。  日前,新華基金髮布高管變動公告稱,劉全勝因個人工作安排於2020年11月30日離任總經理,並由公司聯席董事長翟晨曦代總經理一職。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6月5日擔任總經理至離任,劉全勝任職期限不足兩年。
  • 券商系公募國融基金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侯守法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編小Q金融界基金9月17日訊 國融基金公告,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侯守法,相關工商變更手續已在上海市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完畢。圖片來源:天眼查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2017年6月20日成立,最新報告期統計旗下公募資產管理規模8.36億元,旗下公募基金產品15隻,基金經理2人,中資企業、券商系公募。
  • 股東變更藏契機 金鷹基金能否華麗轉身
    那麼,在近年來股東以及公司高管層的頻變之後,金鷹基金又是否能抓住契機,在公募市場大發展的當下迎來華麗的轉身?非貨幣規模逆勢下滑21世紀初始兩年成立的6家券商系公募基金中,如今各有各的輝煌和特長,例如易方達基金已成長為公募行業的「參天大樹」,銀華基金、萬家基金、融通基金和長城基金也均已實現總規模超千億、非貨幣規模在千億附近的成果。
  • 保險系公募再添華泰基金 規模排名上升迅速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目前保險系公募基金隊伍中已有多個成員,包括平安大華基金、國壽安保基金、安邦基金、泓德基金及浙商基金,而早在2015年上半年,泰康人壽旗下子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成為業內首家獲批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險資資管公司,以公募事業部的方式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合適?】今年2月份,儘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衝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截至2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總只數達到6685隻,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新高,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較1月增長了8662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增長了5000多億元。關於基金規模,真的越大越好嗎?對於這個問題呀,我們要一分為二的來看。
  • 格林基金年內兩位副總經理離職 規模增長緩慢三隻權益產品迷你化丨...
    來源:投資時報今年以來,格林基金已有韓東霞、史彥剛兩位副總經理因個人原離職。成立三年有餘,該公司管理規模尚未突破30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年初迄今,公募基金行業新品發行、權益基金業績表現均可圈可點,但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卻頻繁上演。
  • 瞄準低風險投資者 部分公募發力絕對收益基金
    另外一些混合基金也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其以債券配置為主,股票配置為輔,同時嚴格控制回撤,以給予投資者較好的投資體驗。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混合基金中這類產品的代表有長安鑫益增強、廣發趨勢優選、安信穩健增值等基金。以長安鑫益為例,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基金已經連續9個季度連續實現正收益,而同期滬深300有5次為負收益。
  • 國融基金規模不足4億,今年產品業績失色丨基金
    在人員變動的同時,國融基金的管理規模也不盡如人意。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公司旗下6隻基金的管理規模合計僅為3.09億元(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且均為主動權益類基金。首位總經理離職儘管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爆款頻出,賺錢能力再次得到印證,不過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潮卻持續洶湧。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12家基金公司的188位高管變動,總經理發生變更的公司達30家。
  • 「公募一姐」王鴻嬪復出遇阻:審批8個月未過,外資基金怎麼了?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省昌 陳鋒 北京報導2018年5月26日,當王鴻嬪的名字出現在基金業協會從業人員備案信息上時,還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時隔8年,王鴻嬪再次回到公募行業?
  • 朱雀基金的「二次創業」:高管走馬換將,產品叫好不叫座
    1月4日,朱雀基金髮布公告稱,王歡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由史雅茹接任該職務。  這是朱雀基金成立以來,第三份關於王歡的人事公告。他的每一次職位變動,都伴隨著公司的人事震蕩。  高管走馬換將  第一次變動是在朱雀基金成立5個月之時。2019年3月25日,該公司首任總經理劉萬方因「個人原因」離職,繼任者正是王歡。
  • 券商系公募新兵報到!東興基金民生基金雙雙獲批 券商公募轉向...
    從批覆內容來看,兩家基金具有多個相似之處:註冊地均為北京,均由券商母公司100%控股,註冊資本均為2億元;業務經營範圍也完全相同,均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營範圍上,兩家由券商100%控股的新設基金公司目前均未獲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即專戶業務。
  • 基金公司大打「年終規模戰」!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公募基金總規模已升至18.42萬億元,從單個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來看,排名前三的天弘、易方達、匯添富強者恆強,頭部基金公司優勢明顯。非貨基方面,規模已超11萬億元,其中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4.15萬億元,前二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達7.74萬億元,分別佔全行業的40%和60%左右。
  • 國融基金換帥引風波:新董事長無高管資格遭監管關注
    來源:經濟觀察網國融基金前不久完成的高管變更,正在引來監管層的關注。4月26日,國融基金髮布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宣布母公司國融證券實際控制人侯守法成為國融基金的新一任董事長。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透露稱,「但新任董事長卻沒有這個資格,目前這個問題已經被當地證監部門關注到了。」一位接近國融基金人士辯解表示,上述董事長變更依照的是來自基金業協會2016年下發的《關於公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資質測試和任免信息報送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執行的。
  • 國融基金規模不足4億今年產品業績失色
    在公募基金高管變動的大潮中,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融基金)也掀起一股「浪花」。近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總經理李宇龍因個人原因離任,董事長侯守法代任總經理,任職日期2020年7月17日。事實上,國融基金的高管變動不僅限於總經理,副總經理的變動更為頻繁。今年2月,該公司副總經理黃向武因個人原因離開公司。
  • 上海轄區首屆基金公司集體接待日受熱捧 40家基金公司高管解答近千...
    全景網5月9日訊 上海轄區首屆基金公司集體接待日活動於今日拉開帷幕,共有40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參加本次活動,通過全景網互動平臺與投資者進行了熱烈高效的互動交流。  本次上海轄區基金公司集體接待日活動以「價值投資理性先行」為主題,由上海市基金同業公會主辦,深圳市全景網絡有限公司承辦,全景網、全景·路演天下平臺提供媒體支持,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 明亞基金首位督察長離任 「獨苗」產品規模縮水近3億元
    成立不足兩年的明亞基金首位督察長高海濤於今年11月30日離任,而該公司旗下僅有明亞價值長青A/C一隻產品,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規模僅有0.48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僅有成立於今年4月24日的明亞價值長青A/C一隻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管理規模只有0.48億元,較成立之初的首募規模3.45億元已縮水近3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明亞價值長青A/C最近三個月、最近六個月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91%/5.82%、16.54%/16.35%,同類排名皆在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