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味的「海島型」咖啡,應屬夏威夷的柯娜與咖霧。夏威夷群島由八座主要島嶼構成,但只有可愛島(Kauai)、歐胡島(Oahu)、莫洛凱島(Molokai)、茂宜島(Maui)和夏威夷島(Hawaii)產咖啡。咖霧與柯娜位於群島最南端。柯娜產區在大島的西側與西南一帶,稱得上美國最南隅的國土。
柯娜與咖霧分別位於冒納羅亞火山的西側與南側,栽植海拔雖只有200~800米,但年均溫不到20°C,午後又有厚雲飄來,提供咖啡最佳庇蔭。大島涼爽氣候與乾濕季分明,是其他各島所不及。歐胡島、可愛島和茂宜島氣候單調,年均溫偏高,高達25°C以上,咖啡風味遠遜於大島。
近年,咖霧在杯測賽中青出於藍,搶盡柯娜風頭,但論及輩分、面積與產量,咖霧算是柯娜的後輩晚生,柯娜咖啡的栽種面積及產量是咖霧的十倍大.
1828年柯娜栽種咖啡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但咖霧一百多年來,都以種植甘蔗為主。直到1900年以後,甘蔗喪失競爭力,咖霧蔗農流離失所,生計困難,在美國農業單位輔導下,1996年有三十多名甘蔗農開始轉鍾咖啡。雖然距離知名的柯娜產區僅四十多哦公裡,專家建議咖霧咖啡農不妨掛上柯娜商標,有利行賄,但農友卻不想沾柯娜光彩,堅持採用咖霧名稱。
辛苦轉種十年,咖霧咖啡終於創出名堂,2007年SCAA「年度最佳咖啡」杯測賽,咖霧產區擊敗全球一百多個農莊,分別贏的「年度最佳咖啡」第六名與第九名,優勝榜中,咖霧產區就高佔兩名:反觀更有名氣的柯娜產區,美國媒體大肆炒作。
有趣的是,柯娜咖啡農不甘受辱,認為2007年賽事咖霧囊擴兩席金榜,是因為運氣好,巧逢柯娜缺席未賽,但為了杜悠悠之口,證明實力,2008年柯娜一定赴賽雪恥。
2008年,柯娜產區果然精銳盡出,初賽一路挺進,以第二名之姿打進決賽,咖霧在該組以第八名進入總決賽,柯娜咖啡農雪恥有望,樂不可支。但打進決賽的五十隻精品豆,咖霧地區就包辦三支,也屬歷來首見。
幾經分組淘汰,決賽成績揭曉,柯娜產區的洋槐咖啡園以83.62高分,贏的2008年SCAA「年度最佳咖啡」前十三名金榜的第十二名,最證明了實力。
咖霧咖啡農認為頻頻得獎,是旱年中甘蔗的善果,甘蔗美味成分已深入土壤,滋養咖啡。但專家指出,土質不同是致勝要因,咖霧土壤的酸鹼值(pH值)大於柯娜產區,即咖霧土壤的酸鹼較低,種出咖啡比柯娜更甜美。但咖霧土壤的礦物質,尤其是硫,已被甘蔗田耗盡,對咖霧咖啡的增香亦有貢獻。
咖霧咖啡在短短十年間能有今日榮景,梅扎功不可沒。梅扎曾在知名的天堂烘焙廠但任首席烘焙師及咖啡採購師,2007年咖霧咖啡大放異彩後,轉進夏威夷大島發展,目前但任柯娜頗負盛名的草裙舞老爹莊園(Hula Daddy Farm)首席烘焙師,並輔導咖霧農友嘗試更多元的處理法,包括早古日曬,巴西半水洗、中美洲蜜處理法,印尼溼刨法,以及另類的百事可樂和海水處理法。
過去柯娜咖啡農墨守水洗法,近年已採用梅扎的建議,嘗試新處理法,開拓柯娜新味域。梅扎甚至為柯娜的草裙舞老爹莊園,以及柯娜的昇陽和露絲蒂夏威夷莊園,開發出高架網床的日曬豆 ,趕搭近年復古流行風。
近年咖霧與柯娜不再死守鐵比卡,已引進龐波、黃龐波、卡杜阿伊和卡杜拉等產品,將有助於開拓更多元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