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品類產品 在超市經營中的重要性!

2020-12-10 騰訊網

專業承接超市、賣場、平面布局、規劃、設計、策劃,新店、老店,動線、品類,調整、優化,新開中小型超市便利店策劃,歡迎有意向的朋友聯繫交流。

生鮮品類產品

在超市經營中的重要性

PART

1

生鮮品類

一、定義

生鮮是指未經烹調、製作等深加工過程,只做必要保鮮和簡單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級產品,以及麵包、熟食等現場加工品類的商品的統稱。

2、經營種類

目前生鮮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產、乾貨及日配、熟食和糕點等。

3、保鮮方法

(1)溫度與溼度管理;(2)冰冷水處理;(3)冰鹽水處理;(4)強風預冷設備; (5)保鮮膜包裝;(6)冷藏庫冷藏;(7)冷凍庫冷凍;(8)清潔、衛生條件;(9)冷藏、冷凍的運輸設備。

4、特點

由於生鮮不同於其他工業品的特殊性,生鮮在生產、流通與消費上的時間較短,相比其他產品,生鮮流通主要表現為以下特徵:

(1)產品的易損耗性。生鮮類產品屬於易逝品,保鮮期比較短,長期保存並不容易,必須在短時間內被消耗。

(2)產品供需彈性小。生鮮產品是日常消費品,由於生產周期受限,生鮮產品的供需彈性一般均比較小。因此,當生鮮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出現不均衡時,生鮮類產品的價格就會發生周期性的波動。

(3)對物流過程依賴程度高。生鮮產品運輸需要冷鏈物流,從產地到客戶手中,生鮮產品最終的好壞取決於物流過程中的保鮮、儲存技術。

1、規模及增速

PART

2

生鮮市場情況

1、規模及增速

我國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生鮮消費市場空間廣闊。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保持6%以上的增長,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91萬。

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及同比增長

2、消費者購買頻次

尼爾森消費者趨勢調查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通過高頻次購買生鮮來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平均每周購買新鮮食品3次,這—數據高於全球平均值2.5次。其中,水果和蔬菜的購買次數最多(每周平均4.48次),其次是魚類和海產品(每周平均2.39次)。

中國消費者購買生鮮平均頻次

3、生鮮產業鏈

總的來說:上遊分散,中遊流通環節多,下遊渠道有限

(1)上遊農產品生產分散,生鮮產品難以標準化

(2)中遊流通環節層級多、損耗大、終端毛利低

(3)下遊渠道:傳統農貿市場仍佔據半壁江山

農產品流通環節損耗加價示意圖

PART

3

生鮮品類自營的現狀

風正起,得生鮮者得天下—賺錢(1、讓菜農賺錢2、給老百姓省錢)

1、重構空間及價值大:生鮮的市場空間不僅足夠大,而且具備線下生鮮傳統,線上生鮮滲透率低的特點,生鮮行業重構空間及價值巨大

2、非常容易做出不一樣的體驗感:無論傳統生鮮電商還是傳統線下生鮮,都存在重大的消費體驗的缺陷,而生鮮新零售卻能通過現場加工、堂食等,輕易做出高於前面兩者的體驗感

3、流量價值足,便於盈利:生鮮類產品本身的剛需、高頻等特點,不僅利於自身獲得運營流量和營業流水,同時還具備高頻商品帶動低頻商品以及豐滿新零售業態盈利模式的兩大特點

4、更易於產生重構效應:通過網際網路、數據及技術的賦能,著眼生鮮,相對標準化的日化、酒水、小五金、百貨等品類,更能通過服務與體驗效應的疊加,對生鮮市場產生快速而明顯的重構效應。

5、門檻看似低實則高:看起來,什麼人誰都可以照葫蘆畫瓢做生鮮新零售,但是數據基礎及管理、應用能力,供應鏈方面議價、定價及掌控能力,持續的服務投入能力,優質店址資源突破及規模擴張能力等等,則決定了生鮮新零售是一個門檻很高的領域

***************************************************************

PART

4

生鮮超市與一般超市對比

1、目標顧客對比

生鮮食品超級市場的目標顧客基本上與食品超市的目標顧客一致,但在需求目標的滿足上存在著差異,即生鮮食品超市以消費者的最基本生活需求為主,對於中國人而言,每天要買的東西,購買頻率最高的就是菜。

2、功能價值對比

生鮮食品超市的功能比食品超市更勝一籌,除了可取代一般的傳統店外,還可取代菜市場。因此,它食品超市的市場取代性和競爭性更強。生鮮食品超市的店鋪營業面積一般要在800-1000平方米,與食品超市相比,它要以較大的面積陳列蔬菜、水果,活鮮魚等生鮮食品。

3、市場競爭力對比

生鮮食品超市的競爭弱勢(也稱營業難點)不在業態功能的被替代性上,而在這種店鋪形態經營生鮮食品的成本上,能做到低成本就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與食品超市一樣,生鮮食品超市的選址也力求靠近居民區,不與更大型的超級市場開設在一起。

PART

5

消費者分析

1、消費者購買場所分析

在對生鮮產品的消費調查中,消費者主要選擇的消費場所是在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和馬路邊的攤販處。而根據調查,超市在所有的消費場所中又佔據著最主要的地位。佔據著大約目標群體43.99%的人群選擇在超市購買生鮮產品。超市內的生鮮產品一般來說能夠保證質量安全,對於忙碌的現代社會來說,更加省時省力。

2、消費者經濟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顯示,2018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 28000 元,同比增長 8.7%左右。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 39000 元,增長了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 14000 元,將近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伴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持續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顯著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生鮮行業的發展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

3、消費者消費習慣分析

國民的生活收入和支出不斷增加,中國已踏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人們對優質的生鮮產品的需求也隨著消費水平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根據 2018年 BCG 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生鮮品類在消費者進行消費升級意願選擇中是最高的,63%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更好的產品」,遠高於 42%這一平均比率。

PART

6

超市經營生鮮品類的重要性

(一)經營生鮮品類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隨著綠色健康生活的流行推廣,消費者對高質量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面對消費者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生鮮農產品行業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同時,農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發展好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農業的發展。因此,超市經營生鮮品類一方面可以獲取最大化的利潤,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帶動了我國農業發展。

(二)經營生鮮品類是來客數的保證

生鮮商品是顧客購買頻率最高,與消費者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商品,顧客常常會把超市是否經營高質量的生鮮商品作為選擇購物場所的重要標準。因此超市生鮮區是驅動整體賣場的靈魂,是超市經營的命脈,是集客力的重要來源,是門店吸引來客數的重要因子。超市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生鮮商品銷售經營的好環。生鮮經營得不好,整個店的銷售一般很難提起來。

(三)經營生鮮品類是商品經營差異化的具體體現

目前超市經營商品(食品與非食)趨同的狀況下,超市生鮮區是最能夠反映超市經營特色,形成差異化的重要類別之一。生鮮的初級類別競爭優勢並不是十分明顯,最能體現差異化的是加工類別(熟食、麵包)根據商圈顧客消費習慣與口味來加工產品。好不好看蔬果,美不美看熟食,體現了生鮮商品差異化經營的特點,體現了差異化竟爭的一個方面,其差異化即體現在生鮮商品結構的差異方面。

(四)經營生鮮品類是利潤的重要來源

超市中除生鮮外的食品與非食品,經營多年持續不斷的價格競爭,平均毛利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而超市生鮮經營得當的話,平均經營毛利率基本可以保持在15%-18%的水平上,因為良好的生鮮經營也是超市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

PART

7

超市經營生鮮品類的特點

、機會

1、消費信任度

生鮮超市吸引顧客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所經營的生鮮商品在衛生、安全和產品質量上的保證,加上生鮮區良好的購物環境,這對於社區生鮮店經營的成敗至關重要,因此除明示服務承諾之外,對生鮮商品的顧客投訴、退換貨及其賠償等問題都會給予認真對待

2、產品集成度

生鮮超市比傳統農貿市場生鮮品的集成度大大提高,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的商品組合滿足了消費者方便快捷、一次性購足的購物方式,特別是生鮮深加工產品的創新和多樣化,使社區生鮮店在經營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同時這類商品的經營也是生鮮店獲利的真正增長點

3、產銷專業化

特別是大型連鎖社區生鮮店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深加工方式的專門化,生鮮區的產品營銷已經逐步成為溝通農產品產銷環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流通渠道,它對於平衡生鮮產品的季節性波動,引導顧客合理消費,滿足人們逐步提高的消費需求會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4、生活必需品

相比起水果肉蛋海鮮這些生鮮,三餐食材蔬菜才是剛需,他們單價低,需求頻次高,是一個很大的流量入口,在將用戶從菜市場導流到線上後,完全可以再打造生活平臺。在食品安全被人們日益關注的時代,誰先佔領了老百姓的餐桌,誰就能獲得最具黏性的用戶市場

5、社會發展的自然趨勢

生鮮超市是菜市場發展而來,菜市場裡面賣蔬菜魚肉,門口賣乾貨水果,這些都是社會自然發展的結果。生鮮超市就是融合了菜市場的內容,升級了環境。所以它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6、價格優惠折扣多多

生鮮超市大多會員制,開業折扣多多,很多產品會員價。非常便宜,生鮮超市也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7、消費者層次轉變

90後都已經結婚生子,他們的生活,對生鮮有需求。相比印象中髒亂差的菜市場,他們更傾向於環境敞亮的生鮮超市,生鮮超市就能很好滿足這一點

8、地理位置

生鮮超市一般位於居民區附近,人口密度大,居民購買比較便利

、挑戰

1、生鮮產品價值的遞減性

生鮮農產品本身易腐爛的特性導致其在運輸過程中質量的下降,因而其使用價值會隨著時間的增加逐漸減小。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換代,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價值要求越來越高,這對我國生鮮農產品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2、生鮮產品的地域分布性

由於生鮮農產品種類的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生長習性以及對生長環境有不同的要求。即便是同一種農產品也會有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品種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區域。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生鮮農產品受自然生長條件的限制越來越小,許多生鮮農產品跨越地理界限生長在其他區域,長成後往往運輸到其他區域進行集中加工處理。

3、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品質的高要求性

生鮮農產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鮮度,鮮度越高價格越高。當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情況下,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生鮮農產品的鮮度。如果鮮度衰減,即便是降價銷售,銷售量也不會明顯增加,反而增加成本。

4、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性

生鮮農產品供應商上流通節點越多,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會更多。流通節點的增多,意味著在每個節點間的裝卸搬運中會導致產品損耗的可能性提高。生鮮農產品的供需很容易受到來自內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價格波動大。

5、生鮮產品對物流的高要求

生鮮商品在採購流通過程中的環節過多,如:商品分撿、貯存、運輸等多採用人工完成。現代化機械設備使用頻率低、人工動作不規範等因素直接影響生鮮商品的品質。這些品質不高的生鮮商品來到超市之後,再經歷一次運輸、貯存、陳列等環節,損耗程度更加嚴重。由於是「農戶批發商供應商零售商」的供應模式,導致商品周轉次數過多。商品的損耗率增高,生鮮超市的經營成本持續偏高。

PART

8

超市經營生鮮品類的趨勢及策略

生鮮新零售之所以成為新零售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是存在多重助力的。最重要的助力是消費升級,現如今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具有穩定性、高頻性需求,其次是冷鏈倉儲技術逐漸提升,為生鮮新零售提供支持。因此基於生鮮產品種種特點,以及超市經營生鮮產品面臨的機會與威脅,經營生鮮品類更應該注重以下幾點趨勢

1、加強採購渠道管理

生鮮零售應順應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趨勢;與供應商合作,降低採購進價;加強把控,降低周轉物理損耗;完善冷鏈系統,保證配送產品的新鮮度;建立可以通過用戶規模增長有效攤銷的成本結構,

2、更加注重體驗化升級

為了響應消費者在生鮮購買時對遠近、價格和時間三方面的要求,未來的生鮮產品新零售將聚焦於更接近,更好,更快三個維度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3、加強生鮮產品市場定位

基於不同水果的需求價格彈性對比,可知低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比較更適合新零售模式,它面對專業客戶主打中高端產品,低需求價格彈性生鮮產品很少,高需求價格彈性生鮮產品比較多。不能單純依賴專業客戶的批發了,要打開普通消費者市場。對高需求價格彈性的生鮮產品,一定程度上降低批發價門檻,給予補貼等,以此吸引普通消費者,用普通消費者市場彌補專業客戶的流失。

4、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和技能培訓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無形資產,隨著全球零售業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生鮮超市若要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站穩腳跟,必須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然而,增強自身競爭力的最好辦法是積極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否能夠構建符合生鮮超市發展的文化,恰恰是影響著生鮮超市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關於超市生鮮經營:你必須知道這些秘訣
    在電商衝擊和各類成本高企的壓力之下,作為超市賣場這類實體業者如今最大的競爭「法寶」當數生鮮商品。  但生鮮經營絕不簡單,由於容易腐敗變質,生鮮的經營成本頗高,家樂福麾下主打生鮮的冠軍超市就曾因難以負荷高成本而退出中國市場。
  • 超市生鮮食品經營現狀 這七點你必須知道!
    在超市生鮮食品和包裝食品的經營品類中,有研究分析認為未來中國超市裡這些品類中的將近30%將為進口食品所替代,這種替代是一個大趨勢,後面的原因是全球貿易必然的比較利益所致。當這麼大的商品品類的比重需要進口時,中國超市生鮮食品和一般食品的國際化一定成為了趨勢。
  • 永輝超市等12家超市生鮮經營方法、策略與特點匯總
    永輝以生鮮源頭採購和本體化經營吸引了廣大消費者踴躍購買;大潤發直接建立殺豬廠、碾米廠等,通過降低產品成本而降低民生商品價格,從而帶來客流;聯華超市以制度激勵推動員工積極促銷生鮮。   可以說,在生鮮運營和銷售方面,每家超市都有自己的一本「武功秘籍」。
  • 超市生鮮夏季晚間各品類實操指南!
    要想改善這種局面,每天17:00-21:30,門店生鮮部的各生鮮品類就要展開夏季晚間操作模式,通過一系列科學規劃和合理運作提升晚間客群的「好感度」,從而提升生鮮各品類全天的客單價、毛利率,培養中高客層,使銷售機會最大化。 首先要在17:00-21:30這個時間段,在人力上進行妥善安排。
  • 生鮮超市行業深度報告:生鮮消費穩定增長,生鮮超市空間廣闊
    ,但是在稅費上有所不同,由於農貿市場的商販只經營未經加工的生鮮初級產品,享受低成本包稅經營,導致在商品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從而迎合了部分傳統消費觀念和購物行為;第三,管理問題,由於商超的工作人員一般僅負責補貨管理,相比農貿市場的商販個人經營缺少理貨相關的管理,也導致商超的生鮮產品在整潔程度和及時保鮮方面不如農貿市場商販的管理水平。
  •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所有生鮮門店都要掌握的運營五步法!(上篇)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生鮮類產品,目前已經慢慢的成為了社區超市的靈魂和標配,近幾年時間,除了大型連鎖品牌外,小品牌+線上+產品的社區生鮮店也是遍地開花。如何運營好生鮮產品、怎麼經營生鮮超市就成了經營者一個頭疼的話題,由於生鮮損耗大,進貨量難以解決,品類又豐富,特別是經營和推廣成本越來越高,有沒有什麼行之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可以幫門店的生鮮業務快速增長呢?今天就來分享,做好生鮮運營的五個技巧!
  •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開超市的你,這些得先了解
    很多超市管理者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對於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的問題,而這其中最難得要數蔬菜經營。可是永輝、蘇果這樣的超市卻可以將生鮮產品經營得風生水起,我們不妨來取取經吧!一、生鮮超市怎麼經營,首先對蔬菜經營合理定位很多管理者認為,蔬菜對於超市來說,其存在的目的僅僅是增加超市經營品項和吸引人氣,但是10%的銷售佔比和17%的盤點毛利(曾經任職過的一家連鎖上市超市)是很多大品類、品項無法做到的。
  • 揭秘精品超市:不一樣的商品組合 品類、數量等有玄機
    精品超市為中高收入階層提供高端日用消費品,其中包括高檔的包裝食品、生鮮食品、護膚化妝品及進口產品等,以精選的商品品類、精緻的售賣空間、細緻的客戶服務很好的彌補了部分新興的財富新貴的需求空白,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精品超市與大賣場的商品組合存在差異。
  • 首農冒險試水生鮮超市
    超市爭相加碼生鮮,相比之下,首農集團此前的流通經驗幾乎是空白,全產業鏈優勢能否撬動生鮮超市行業變局,現在還難下定論。  打平價安全牌  位於海澱區的中關村海中農貿市場在「農改超」下,將由首農負責改造為「首食生鮮」海中店,主要經營鮮活農產品,採取自選、統一收銀的經營模式,專營生鮮超市,其營業面積和商品的品種將佔超市的80%以上。
  •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管理?盈利是主要目標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管理?盈利自然是最終目的。因此,怎麼經營管理其實就是怎麼盈利。生鮮超市盈利的本質是賺取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差價,生鮮超市能否盈利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中服務、價格、新鮮、健康安全是核心。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管理同種生鮮的市場價格幾乎相同,同一種產品能否盈利、盈利多少,與成本有著直接聯繫。
  • 社區生鮮超市經營策略有哪些?如何做好生鮮超市
    社區生鮮超市給居民帶來方便、省時省力、新鮮品質、種類齊全,所以居民越來越依賴小區生鮮超市,那麼社區生鮮超市經營策略有哪些呢?要如何做好生鮮超市呢?合理的價格,對於社區生鮮超市的食品都是比較偏向高一點,因為生鮮超市的食品是比菜市場的蔬菜更加新鮮、都有有機食品,但是不能利用高價格去銷售低質量的食品,並且這食材新不新鮮一眼就能看到出來的,這種做只能把客戶弄丟,合理的價格讓消費者對社區生鮮超市的肯定,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太低往往會讓消費者決定這食品品質有問題,當然,投資者可以去打聽其他社區生鮮超市食品是怎樣定價
  •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生鮮企業排行榜》之生鮮超市綜合實力排行榜
    盒馬生鮮、天貓超市、京東生鮮等知名品牌趁著這個「新零售」的風口,迅猛擴張,截至2018年10月初,盒馬鮮生在全國的門店已經達到87家,年內開店數達到60家;京東線下生鮮超市7FRESH總裁更是放出豪言,稱未來3到5年內,7FRESH將在全國鋪設超過1000家門店。除了線上訂購外,線下的生鮮超市也是消費者選購生鮮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
  • 永輝超市:南派生鮮的北方市場探索
    沃爾瑪整體毛利達到26.5%,現有自由品牌業績佔比達到10%,但其仍然在積極地投入自有品牌產品開發。從沃爾瑪對自有品牌的重視,可見自有品牌的重要性。;二是擴大生鮮經營面積,很多兩層門店,生鮮營業面積大約佔總經營面積的45—50%;三是在生鮮農產品經營中,做到了價格低、損耗低、質量優和保鮮度高。
  • 中國生鮮超市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
    生鮮主要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消費的農副產品,其中包括蔬菜、水果、水產、糧食等,它是人們家居飲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生鮮超市則是指專業從事生鮮經營並結合現代超市經營理念的專賣店、連鎖店,其類似於家電超市、建材超市。
  • 生鮮超市 零售業下一個風口?
    除了京客隆在北京東部默默地推進生鮮超市,與此同時,北京西部的海澱區也多了幾家超市發的生鮮超市,不過超市發並沒有在門臉和裝飾上把生鮮超市和其他超市做出區別,只能在門店大小、風格和商品結構上確定。超市發內部對生鮮超市的定位是,面積多為200-500平方米,80%以上是果蔬肉類等生鮮產品,面向家庭化消費。
  • 生鮮超市的經營範圍包括哪些?這裡有個完整介紹
    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鮮密不可分,對於想要開一家生鮮超市的人來說,生鮮超市的經營範圍包括哪些需要搞清楚。在說經營範圍之前,首先要知道,生鮮是什麼,生鮮可不僅僅指海鮮。生鮮定義:沒有經過烹調、製作等深度加工的初級產品。
  • 做好社區生鮮超市果蔬經營的七個要點
    作為社區超市,生鮮是其最關鍵的部類,而在所有的生鮮部類商品的五大中類(蔬果、肉禽類、水產類、熟食麵點類、麵包類)中,蔬果是最基本的中類,也是做好其它生鮮中類經營的基礎。那麼,如何做好蔬果品類的經營呢?除了採購環節要採購到高性價比的商品,物流配送環節儘可能減少蔬果的品質損耗以外,站在門店經營的角度,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呢?根據蝸牛對諸如永輝,生鮮傳奇,誼品生鮮等生鮮做得好的連鎖超市的考察,結合自己多年的門店實際操作經驗,總結得出作為門店的蔬果運營環節,一定要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門店的全員動員。
  • 超市生鮮採購_超市_聯商論壇
    由於生鮮商品本身的複雜性,在中國農業生產背景之下的超市生鮮採購工作就更是一種專業化的投資業務了。   二、需求調查是確立生鮮商品結構最基本的工作   在生鮮採購工作中,無論是超市初創時期生鮮經營項目和商品結構的擬定,還是正常經營過程中商品結構調整完善和應季變化,需求調查都是最基本的工作依據。   需求調查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顧客消費需求調查、現有生鮮經營方式和採購渠道調查。
  • 葉耀庭:生鮮很重要,超市經營好要避開這些雷區
    一、重新認識生鮮部門在超市中的作用1、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還有的認為,生鮮是個不上層次的部門,只能是個補充而已。2、為什麼會有這些認識呢?首先是因為我們超市的發展起步比較晚,與國外大型超市40多年以上的經營歷史來看,我們還是在一個發展階段。對於這個階段中很多問題還是要進一步澄清和認識。其次就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沒有經營好。
  • 生鮮超市不好經營?你的果蔬貨架沒選對吧~
    現在,超市和便利店越來越多。如果你簡單地開一家社區超市,你可能會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所以許多企業家朋友選擇開一家專門經營水果和蔬菜的生鮮超市。然而,開一家生鮮超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人不做作業,導致最後一分錢賺不到,而且還虧了錢轉店。如何做好新便利店的工作,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商業技巧,希望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