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No.1
12月6日,是電影藝術家、電影教育家張昕101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張昕老人生日快樂!壽比南山!
顯然,影視圈超過100歲的老藝術家,雖然不敢說唯有張昕一位,但也已是鳳毛麟角。正因為如此,健在的張昕藝術家對於中國電影來說尤為珍貴。
張昕,1919年12月6日出生於北京,原名張瑞珊。其父張基是陸軍大學炮科畢業生,北伐一開始,擔任了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集團軍炮兵總指揮,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後的第二年,張基於徐州軍中突然暴亡,時年42歲,傳說為蔣介石秘密殺害。其母是從國民黨中將夫人到敬愛的八路軍大姐的廉維。她還有姐姐張楠、張瑞芳(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表演藝術家),哥哥張伯弨等親人。
1937年,張昕畢業於北平市立女一中,北平淪陷後,南下參加地下黨領導的「北平學生移動劇團」。1938年冬赴延安,入陝北公學高級班學習,後在延安女子大學上學。學習結束後,成為魯藝實驗劇團演員。1946年,調至晉冀魯豫文聯成了一名戲劇研究員。
其間,1941年,張昕與在「移動劇團」相識的陳荒煤結婚。
No.2
建國後,張昕和二姐張瑞芳一起來到北京,成為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演員。
作為演員,張昕於1950年參演了張波執導的電影《神鬼不靈》,她在其中飾演大神姑母一角。1953年,又參演了林揚執導的電影《趙小蘭》,她在其中飾演婦女主任一角。
1954年,前蘇聯表演藝術家鮑·瑪·卡贊斯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授課,組織上選張昕、肖龍、邸力、歐陽儒秋、史寬等人協助蘇聯專家。訓練班結束後,張昕沒有回電影製片廠,而是留在電影學院,擔任了表演教員兼班主任。
張昕非常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也很喜愛自己的學生。而對於她的教學,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劉詩兵曾撰文介紹說:「張昕老師上課思維敏捷,課堂活躍,當時系裡七八位老師的課我全不止一次地聽過,分析他們的特點,隨後又擴展到去校外,去中戲、北藝等。」
1965年5月,張昕隨調任重慶任副市長的丈夫陳荒煤來到這座山城,雖說給安排了重慶市話劇團總導演一職,但由於客觀原因,她並沒有具體幹過。
受那場大運動的影響,很快,受到迫害的陳荒煤被關進監獄,張昕也被北京電影學院揪回首都進行批鬥。
1978年春節後,丈夫陳荒煤中斷十幾年的組織生活恢復了,張昕也於次年重返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直至離休。
No.3
張昕可以說「桃李滿天下」,當年,她曾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56班、60班、61班、78班、85班(明星班)等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這些班級日後誕生了大量明星,如周裡京、張豐毅、張鐵林、顏世魁、方舒、沈丹萍、唐國強、郭凱敏、寇振海、宋曉英、姜黎黎、宋春麗、吳玉芳、肖雄等。
1981年,張昕與他人編劇、導演了電影《百合花》。整部電影圍繞著崔新琴飾演的文工團員魯蘭、沈丹萍飾演的新媳婦荷花、葛建軍飾演的小戰士以及一床繡著百合花的新婚被子展開。
張昕的丈夫陳荒煤是著名文藝評論家。建國後,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主編、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等職務,代表作品有《憂鬱的歌》《長江上》《在教學裡唱歌》等。夫婦育有陳好林、陳好梅兩個女兒。1996年10月25日,陳荒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今年國慶期間,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秘書長劉詩兵先後看望了一些老師長、老朋友。10月11日,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文,介紹了看望「年過百歲的老師」張昕的情況。只不過,由於張昕已是101歲的老人,只見她躺在病床上,處於休養、療病狀態。
娛文娛視再一次祝張昕老人生日快樂!壽比南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