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張韜遠 三宣
2020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這五年曆程,每一個佛山市三水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親歷者,或都會有所感慨。2016年,三水經濟體量達到1100億元。一個千億體量的縣域經濟體,要保持高速增長實非易事。
然而,隨後的2017、2018、2019三年,三水GDP數據以8.7%、7.5%、7.7%在增長,增速均領跑全市,經濟始終保持強勁發展,成為佛山發展一臺強勢的動力引擎。與此同時,三水還瞄準自身短板,緊抓機遇,全面發展,加速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2018年2月,三水提出奮進城市三水新徵程,從「以工業化推動發展」向「以城市引領高質量發展」轉變;2018年4月,三水被列入廣東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成為唯一的縣(區)級試點,被賦予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縣域樣本」的重任;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要求三水站在灣區的視角謀劃未來新一輪發展……重重考驗之下,三水始終咬定目標,向著建設廣佛極核重要節點城市、灣區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全省鄉村全域振興示範樣本闊步前進。
打造灣區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
6月30日,三水萬畝產業園正式啟航,吸引了不少充滿信心的投資者的目光,園區開啟當天,投資總額超100億元的項目集中簽約落戶,為當地產業的發展帶來強勁動能。
在三水,產業載體的發展並非是佛高區三水園的一枝獨秀。在西南,北江科技創新園聚焦人工智慧、新材料、高端電子信息、工業設計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高端科技創新資源,發展都市型產業;在雲東海,三水新城科技創新園打造以5G通信為主導的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推動片區發展「高、精、尖」的5G科技產業;在白坭鎮,聚龍灣·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打造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灣區科創明珠……
值得留意的是,三水萬畝產業園在為傳統優質企業升級發展提供空間的同時,也為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科技等新興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伴隨百億產業項目落戶的還有一批創新團隊、農業科研機構,充實了三水萬畝產業園科創空間帶的創新動能。此外,依託「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鄉村振興示範區,一批文旅產業項目也得以加速發展。
製造業、科創產業、文旅產業在三水萬畝產業園全面開花的背後,是佛高區三水園產業傳統發展模式在逐步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三水堅持走工業立區、產業強區之路,穩坐全國工業百強區前列。而這五年來,三水開始更注重產業的含金量,全面推動產業轉向高端化發展。
近年來,三水出臺一系列政策,超百億元投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造出包括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現代服務業在內的「6+1」主導產業。同時,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開展高質量招商引資、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化企業服務,引育高新技術、先進位造、現代服務等主導產業和價值鏈高端環節項目,打造適應新科技、新業態的新載體,同步引導存量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技術水平,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全力營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走進位於佛高區三水園的恆潔集團智能潔具生產基地,一條全自動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高速生產。這條投資高達3.3億元的自動生產線於2018年7月開始投建,在今年6月如期投產。從計劃建設到順利投產,來自三水當地政府的貼心服務始終伴隨左右,保證了生產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之下,依舊順利投產。
在恆潔集團董事長謝偉藩看來,恆潔落地三水15年,正是依託當地不斷優化的「軟硬」環境,才得以不斷成長和壯大。此番再度在三水增資擴產,也是企業對三水的營商與發展環境的最好回應與肯定。
近些年,三水當地政府對企業服務力度在不斷加大,建立有效對接機制,點對點服務企業,滿足企業增資擴產需要,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不久前,三水區產業項目服務跟蹤系統上線,企業相關負責人只需掃碼登錄微信小程序,即可獲取全天候、全流程、個性化的企業服務。該系統面向三水區所有在建產業項目和已投產工業企業,掃碼便可隨時隨地查詢獲取區級扶持政策文件、通知公告,通過留言功能直接向區、鎮企服辦反映問題。
三水區委書記胡學駿表示,三水將始終秉承「親商敬商富商」的理念,企業服務一站到底、兌現政策一諾千金,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最便捷、最務實的服務,推動全區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實現企業和地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開創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產業扶持政策歷來是幫扶企業快速發展的最佳助力。2017年,三水發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十條」,強力的「政策槓桿」撬動了實體經濟提速提質發展。2019年,三水緊跟產業發展趨勢,抓住企業發展痛點,推出了更有深度、更有溫度的「二十條」升級版,扶持再加碼。
在以真金白銀幫助支持企業發展的同時,三水還不斷加大引才力度,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升級人才生活配套服務,為人才在三水幹事創業解決後顧之憂。「相對於一線大城市,過去我們企業引入高端人才,有著不小的困難。」廣東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陳志興表示,隨著近幾年不斷釋放政策紅利,人才問題得以解決。近4年,盛路通信引入了4位博士,充實了研發力量,助力公司加速發展。
以城鄉融合推動全域鄉村振興
不久前,國家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佛山市三水區「重要事權清單管理制度」入選。這一制度在村組兩級全面實施,以黨建引領融入鄉村公共事務,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成為鄉村振興中的引路人,牽引著三水鄉村不斷加速發展。
鄉村振興的碩果不斷在三水各個村居中顯現出來。如今,白坭沙圍村的七彩花田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金色稻穀飄香,鬱鬱蔥蔥的花田與流淌的江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成為三水著名的網紅打卡勝地,加上陳氏大宗祠、創意良倉、糧食博物館、西江院子、漆藝文創村、千年水道、西江河鮮美食街等系列景點,形成古鎮休閒的旅遊勝地。
自2018年4月,三水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的唯一縣(區)級試點以來,全區邁上了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縣域樣本」的探索之路。經過近年的大力建設,如今在南部嶺南水鄉片區,「三江匯流、灣區之源」的天然稟賦成為核心,西江十裡畫廊精品線已成形;中部千年村落片區以「千年古韻、長壽風情」為主題,如詩如畫惹人醉;北部生態屏障片區以「觀音山下、北江河畔」綠水青山為主題,灣區「菜籃子」基地優勢進一步凸顯。
更為難得的是,全域性城鄉深度融合發展始終作為三水鄉村振興的一大目標在不懈推進。胡學駿表示,三水在促進城鎮化與全域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強化城鄉統籌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構建基於城市化、工業化強勁驅動力的三水特色鄉村振興創新模式。
為此,三水也著力以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實現全域城鄉融合共生,加速走上標準統一、制度並軌的城鄉融合之路。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三水全面推進35所農村中小學校建設提標,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加快推進三水新城和中部樂平、南部白坭3家公立醫院建設,高標準建設北部大塘醫療中心,持續完善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網絡;首創打造30個「祠堂+文化」示範點,建設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15.76萬平方米,促進城鄉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此外,區、鎮、村「五公裡政務服務圈」構建成形,村民就近享受無差異政務服務。
隨著這一系列的目標不斷得以實現,一條全域城鄉融合共生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漸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