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湖華麗轉身對於流域治理的啟示

2020-12-11 中國水網

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生命之湖」。

琵琶湖靜謐而清澈,魚蝦嬉戲,水草搖曳,湖光山色渾然一體,遠山倒影相映成趣。而昔日的琵琶湖,曾因人類活動帶來超環境負荷的汙染,引起水質富營養化,出現大範圍、多頻次的水華及惡臭,讓人不願接近。

琵琶湖的華麗轉身是怎麼實現的?對我國流域治理有何借鑑意義?筆者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

一、政策主導,治理措施到位

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滋賀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和條例,對琵琶湖的環境治理和開發利用做出了中遠期規劃。2000年,滋賀縣制定的綜合保護計劃——「母親河21世紀」,繼承了此前完成的琵琶湖綜合開發事業計劃的理念,從琵琶湖流域土地的使用方法、水質保護、水源涵養等諸多方面提出了保護琵琶湖的整體措施。

同時,日本對琵琶湖實行了分流域整治。通過將琵琶湖周邊流域劃分成7個主要流域單位,各流域分設行政事務所,執行統一的政策實施標準,對本流域單位的泉、小河流、森林、山地、梯田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並根據調研情況進行整治。

二、嚴格把關,控制汙染源入湖

日本政府對琵琶湖周邊生活汙染源、畜牧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和工業汙染源實行了綜合整治。通過修建城市下水道、農村生活排水設施、聯合處理淨化槽來處理生活汙水;通過制定鼓勵環保型農業政策,與當地農民協商減少50%化肥使用量,以減輕農業對環境的汙染;通過在重點汙染行業生產中大力推廣可再生和再循環使用的產品和材料,降低工業汙染;當地政府還採取多種措施對入湖河流直接淨化,如疏浚河底汙泥、在河流入口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等。

此外,滋賀縣政府對轄區內汙染源嚴格執行了比國家更為苛刻的環境法律,並且集結環境政策課、農業農村政策課、土木政策課等六大部門聯合監督和管理。

三、生態修復,重塑靚麗風採

隨著注入湖內汙濁物質大量增加,以及琵琶湖自身生態變化,原本是貧營養湖的琵琶湖在20世紀70年代初達到水質惡化的高峰,生態系統嚴重失衡。

為此,當地政府於1979年制定了《琵琶湖富營養化防治條例》,1986年又確定琵琶湖全區域為「生態景觀形成地域」。另外,滋賀縣政府從2004年開始,制定了琵琶湖森林保護條例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條例,以最終恢復整個流域的生態系統為目標,著力構建湖邊平原(丘陵)地區生態系統和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加強建設湖泊景觀,恢復生態系統平衡。

四、注重交流、強化環境意識

滋賀縣每年10月會定期舉辦「琵琶湖環保產業展覽會」,包括京都大學、松下公司等在內的400多家著名高校和企業參加。展覽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等各行業環保產品。筆者通過和展覽會主辦方以及參展企業的交流,感受到日本以環保產品的大力推廣來從源頭上防治汙染的努力和決心。

除在中小學生課程中加入琵琶湖浮遊生物辨知和水草的分解利用實踐操作外,日本還在湖邊建一定規模宏大的琵琶湖博物館,通過多視角、全方位、立體結合方式向參觀者展示了琵琶湖的形成歷史、物種入侵情況、捕魚航運的發展及周圍居民生活變遷。筆者看到許多市民和學生在琵琶湖博物館認真參觀學習,接受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另外,為保護生活環境和公共用水,日本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下水道日」,10月1日定為淨化槽日,開展各種形式的普及、宣傳和全民參與活動。

從琵琶湖環境保護的治理過程看,在政策法規的有效引導下,通過政府和國民的不懈努力,琵琶湖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水質最乾淨、景色最美麗的湖泊之一。其生態修復措施、汙染源防控對策、先進的治理技術和完善的管理體系等方面都有許多寶貴經驗,值得我們潛心琢磨、汲取精華,靈活運用到我國的環境治理中來。

(原標題:日本琵琶湖華麗轉身對於湖泊治理的啟示)


編輯:葉馨

相關焦點

  • 琵琶湖的華麗轉身對湖泊治理的啟示
    導讀 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生命之湖」。 ◆◆◆◆◆
  • 琵琶湖的華麗轉身對湖泊治理的啟示
    導讀 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生命之湖」。 琵琶湖的華麗轉身是怎麼實現的?對我國湖泊治理有何借鑑意義?
  • 日本三大湖泊流域的治理經驗分享
    本文介紹了地域面積相對狹小的日本三個湖泊的流域治理經驗。以供參考。(一)日本澱川生態保護工程琵琶湖,澱川水系橫跨三重、滋賀、京都、大阪、兵庫、奈良等區域,流域面積達8240平方公裡,幹流長度75.1公裡,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水系之一。流域內生活著超過1200萬人口,是近畿地區超過1600萬人的生活水源。
  • 日本琵琶湖30年治理經驗
    近八成劣Ⅴ類水體集中在海河、淮河、遼河和黃河流域,海河、遼河流域主要支流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44%、33.3%。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14個富營養化湖庫無明顯改善。近岸海域局部汙染嚴重。水環境領域中的湖泊汙染治理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難題,一般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來治理。諸多聞名於世的湖泊都經歷過艱難的治理歷程。
  • 日本琵琶湖治理經驗
    琵琶湖方圓約674平方公裡,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
  •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日本琵琶湖的治理及借鑑意義
    原標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日本琵琶湖的治理及借鑑意義   湖南-滋賀結為友好省縣30周年紀念慶典前夕,我們作為日本協力基金(JICA)下水道建設和環境教育項目研修生來日本滋賀縣學習,琵琶湖清澈透底的湖水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
  • 「涅槃槃重生」的琵琶湖
    作為目前世界各國中湖泊治理成功的案例之一,日本琵琶湖在湖泊治理上或許也值得我們「取經」。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地區,流域面積3848km2,湖域面積674km2,最大水深103.6m,平均年來水量275億m3。其提供的水源可供日本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的1400多萬人使用,是京都、大阪和神戶大都市圈近2000萬人口的母親湖,也是擁有約400萬年歷史的物種寶庫。
  • 日本琵琶湖美麗重現(他山之石)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第三古老的湖泊,面積約674平方公裡,流域面積3174平方公裡,是滋賀縣1400萬人的水源地,也是京都府、大阪府和兵庫省水源的重要供給地。1930年,琵琶湖還清澈見底,能直接飲用。從1950年開始,隨著戰後經濟快速增長,排放到湖體的汙染物大量增加,水質不斷惡化。
  • 生態文明建設範本——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的治理及借鑑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範本——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的治理及借鑑意義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黃亮斌 編輯:唐小慧 2014-01-15 09:26:28琵琶湖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鄰近日本古都京都、奈良,以及經濟重鎮大阪和名古屋,是日本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琵琶湖是京阪地區1400萬人的飲用水源。    琵琶湖納入河流460條,流出河流僅賴田川一條,自然條件極為封閉,進多出少的水系格局使得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湖體淨化周期為19年,因此琵琶湖環境保護的自然淨化條件並不好。
  • 熊永蘭張志強曲建升:加強流域水資源管理 嚴控河流汙染
    對萊茵河汙染的治理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但最初的40年治理效果甚微,直到1986年瑞士化工廠汙染事件以後,萊茵河流域各國才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汙染。經過長期的治理,萊茵河恢復了原有的清澈。分區目標符合河流自淨規律,並充分利用了水體降解汙染的能力,同時,使治理費用大大降低。4.日本琵琶湖汙染治理。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二戰之後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琵琶湖地區以及下遊地區的用水需求急劇增加,湖體的水質也逐漸惡化。為了改變琵琶湖的水質狀況,保障用水需求,日本政府加強了對琵琶湖流域水汙染的治理工作。雖然琵琶湖的治理未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但其管理模式值得借鑑。
  • 日本中東部,400萬年的琵琶湖,居然是日本九分之一人口的水源地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的面積只有674平方公裡,而一般自然形成的大型湖泊大部分都分布在大型的陸地上,比如說歐亞大陸上的裏海,貝加爾湖,非洲大陸上的維多利亞湖,美洲大陸上的五大湖等等。琵琶湖在我國只能排在十五名開外(排名第十六名的艾比湖目前已經從建國初的1200平方公裡萎縮到了現在的650平方公裡左右)。
  • 水源之「 危」:日本琵琶湖水汙染事件
    如今,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及其國家公園和最大湖泊,被列入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中,成為全球湖泊水環境治理的範例。事件回顧  作為日本的第一大湖,琵琶湖流域面積3848平方千米,湖面積超過670平方千米,佔據了滋賀縣的六分之一,最大水深103.6米,該湖泊是支撐近1400萬人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寶貴水資源、水產資源和旅遊資源。
  •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組圖)
    琵琶湖位於滋賀縣境內,是日本面積最大和貯水量最多的湖泊,並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的溼地名錄。琵琶湖面積670.25平方公裡,佔滋賀縣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長241公裡,最大水深達到103.58米,平均水深41.2米,貯水量27.5立方千米。琵琶湖是約400萬至600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形成的構造湖,以最狹窄的部分架設的琵琶湖大橋為界,分為南湖和北湖,兩部分的水質、水流和水深都存在差異。琵琶湖從繩文時代和彌生時代起就作為交通要道被利用。
  • 洞庭湖-琵琶湖環境治理政策與法律國際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洞庭湖溼地保護亟待加強法制保障 ——洞庭湖-琵琶湖環境治理政策與法律國際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華聲在線9月25日訊 2017年9月23日,洞庭湖-琵琶湖環境治理政策與法律國際研討會在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隆重舉行,與會專家一致提出,洞庭湖溼地保護亟待加強法制保障。
  • 日本再造琵琶湖秀美環境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四面環山,面積約674平方公裡。據說至今已有400多萬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 向太湖、鄱陽湖、琵琶湖取經 湖南要立法保護洞庭了
    《條例》擬解決洞庭湖保護和治理中的4個重點問題:01 是針對洞庭湖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問題,構建一體化治理新機制。突出行政管理體制一體化、規劃制定和實施一體化、水量調節調配一體化、環境監測一體化等。02 是針對洞庭湖汙染現狀,構建洞庭湖汙染防治新格局。
  • 華高說 | 日本滋賀:圍繞環境謀產業(下篇)
    琵琶湖自古就是日本人樂于欣賞的美景,如今琵琶湖開通了遊輪項目,遊輪來往於沿岸各個港口,以及湖中的島嶼之間,在旺季,遊人爆滿可謂常態。在岸上,人們也是變著法子欣賞湖景。在湖周邊的山上,尤其是距離較近的西岸大津市,出現了眾多的酒店、餐廳、溫泉項目,都將與湖相關的景致作為賣點。此外,琵琶湖花火大會也是每年夏季吸引眾多遊人的靚麗風景。
  • 熊永蘭張志強曲建升:加強流域水資源管理 嚴控河流汙染
    對萊茵河汙染的治理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但最初的40年治理效果甚微,直到1986年瑞士化工廠汙染事件以後,萊茵河流域各國才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汙染。經過長期的治理,萊茵河恢復了原有的清澈。分區目標符合河流自淨規律,並充分利用了水體降解汙染的能力,同時,使治理費用大大降低。4.日本琵琶湖汙染治理。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二戰之後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琵琶湖地區以及下遊地區的用水需求急劇增加,湖體的水質也逐漸惡化。為了改變琵琶湖的水質狀況,保障用水需求,日本政府加強了對琵琶湖流域水汙染的治理工作。雖然琵琶湖的治理未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但其管理模式值得借鑑。
  • 琵琶湖今昔
    吳興人到日本滋賀縣訪問,自然不可不看琵琶湖。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母親湖」,也是京都、大阪和神戶近1400萬當地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水源之一。琵琶湖因湖形與日本古樂器琵琶相似而得名。它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 今日之琵琶湖,重現了昔日的碧波蕩漾。
  • 國外流域地區開發與治理經驗
    國外流域地區對江河治理和規劃管控起步較早,從早期注重航運開發和洪水治理到現在強調資源的綜合利用、環境治理與保護,在各異的發展背景下,這些國家形成了一些開發治理經驗。三大流域地區概況密西西比河全長5970公裡,是世界第四長河,其幹流流經美國10個州,整個流域覆蓋全美31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的部分地區,流域範圍總面積約322萬平方公裡。